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朝的另类史 >

第22章

大明朝的另类史-第22章

小说: 大明朝的另类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蕲黄等二十一州县悉属之。

  明命孙传庭兼督河南、四川军务,不久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加督湖广、贵州及江南北军务,赐尚方剑。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附二 满族的兴起统一(5)
六月明免直省残破州县三饷及一切常赋二年。

  七月张献忠撤离武昌,从咸宁、蒲圻趋湖南。

  八月左良玉占领武昌、汉阳。

  张献忠取岳州、长沙、衡州。

  时李自成已自楚至豫,孙传庭出师潼关,自阌乡次陕州。

  九月张献忠取宝庆、永州。

  孙传庭至汝州,从李自成农民军手中夺去宝丰、唐县,在郏县败农民军,李自成退至襄城。不久,孙传庭追击至襄城,因大雨缺粮兵溃,李自成追及于南阳,孙传庭大败,奔孟津,由山西趋潼关。

  十月李自成克潼关,击毙孙传庭。取西安,俘明秦王、永寿王,改西安曰“长安”,称“西京”。

  张献忠取常德,东下吉安,由峡江、分宜入袁州。

  十一月张献忠再取岳州。

  李自成取延安、凤翔。时西安诸属城、延安所属州县及凤翔所属州县,多望风迎降。又取重镇榆林。乘胜连克宁夏、庆阳,俘明韩王。克城固。

  十二月张献忠取建昌、抚州。

  李自成遣前锋渡河入山西,取平阳,杀西河王。于是山西州县先后溃,或望风迎降,秦晋之间皆归农民军。又取甘州,至此三边列城望风降,惟西宁卫未下,留贺锦围之。西无后顾之忧,长驱东下的条件成熟。

  1644年明思宗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永昌元年,张献忠大顺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

  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号为大顺,改元永昌。

  张献忠自荆州经十三隘口至四川,取夔州。

  二月李自成农民军下太原,俘明晋王朱求桂。克黎城、临晋、潞安、忻州、代州。又克固关,进军畿南,取真定、大名。克宁武,明大同总兵姜懁、宣府总兵王承胤递至降表。李自成遂率大军长驱而东。

  三月二日,李自成至大同,姜懁开门迎入,杀明代王。

  六日,明政府征各镇兵入援京师。

  十一日,李自成至宣府,举城传说农民军“不杀人,且免徭赋”,皆焚香相迎。

  十五日,明居庸关守将唐通等以关降,李自成遂入关。十六日克昌平。

  十七日,李自成军攻京师。十八日,明思宗下诏亲征,又下罪己诏,尽罢加派新旧饷。夜间,农民军攻破内城。

  十九日,明思宗崇祯皇帝自杀。中午,李自成毡笠缥衣,乘乌驳马入承天门,登皇极殿。

  二十三日,李自成农民军囚系明勋戚大臣、文武百官八百多人追赃。

  二十七日,明平西伯吴三桂在山海关降清。

  四月吴三桂、清朝联军败李自成于山海关。李自成撤回北京,即位于武英殿,月底撤离北京。

  五月清兵入北京。

  明残余势力立福王朱由崧于南京,以明年为弘光元年。

  六月张献忠取涪州、重庆、杀明瑞王。

  清占领河北、山东诸郡县。

  七月明遣兵部侍郎左懋第出使,向清讲和。清睿亲王多尔衮致书史可法,要南阳削帝号归清,共同镇压农民军。

  李自成撤回西安。

  八月张献忠取成都,明蜀王朱至澍死。张献忠又分兵取崇庆州、仁寿、郫、彭、绵竹等县。

  九月史可法复书多尔衮,要求清朝与南明“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并要求清朝如同“回纥助唐”那样“不利其土地”。

  十月清世祖定鼎北京。

  张献忠取邛州、蒲江。

  清命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西出攻李自成,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师下江南。

  十一月张献忠于成都建大西国,建号大顺,名成都曰“西京“。

  1645年李自成永昌二年,张献忠大顺二年,南明弘光元年,隆武元年,清世祖顺治二年

  正月清兵下西安。李自成自龙驹寨赴武冈,入襄阳。

  二月李自成向承天转移。

  三月清取河南地。

  四月清兵至徐州,克扬州,明督师兵部尚书大学士史可法死。

  五月清兵克南京,福王政权瓦解。

  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被当地农民杀死。

  闰六月郑芝龙等奉明唐王朱聿键监国于福州,组成福建政权,建号“隆武”。

  张国维等拥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组成浙江政权。

  九月大顺军李锦、高一功等联明臣何腾蛟抗清,受明廷敕封,但李锦等犹称李自成为先帝,改自成妻高氏为太后。

  1646年张献忠大顺三年,南明隆武二年,鲁监国元年,绍武元年,定武元年,清顺治三年

  正月何腾蛟会师湘阴,但诸部将观望不进,惟李锦部自湖北至,为清所败。

  六月清军陷绍兴,鲁王逃入海。

  七月张献忠离成都赴川北,驻西充山中。

  八月清军入闽,唐王政权瓦解,唐王死。

  十月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梠奉明桂王朱由榔监国于肇庆。下月即位皇帝位,以明年为永历元年。

  十一月明前大学士苏观生立唐王于广州,改元绍武。

  十二月清兵克广州,唐王死。

  清兵袭张献忠于西充凤凰山,张献忠中箭死。至此,明末农民起义的两个主要领袖李自成、张献忠,均被杀。

朱棣“半由人事半由天”的帝王之路
公元1421年,明成祖永乐十九年。
  北京紫禁城内的御花园中,良辰美景奈何天,满目姹紫嫣红。六十二岁的帝王朱棣脸色阴沉,他扭着大肥屁股斜坐在龙椅之上,观看大戏一样,冷漠而又饶有兴趣的注视数百名宫女在庭苑内遭受惨酷的剐刑。一个又一个二十岁左右花样年纪的妙龄宫女,雪白的肌肤被手法纯熟的军士们用无情的钢刀细割慢切,鲜血无声地流淌在土地上。毕竟大多是未成年少女,她们对疼痛的忍耐力极其有限,哀嚎声响彻四周。由于不少受刑宫女是朝鲜人,姑娘们临死前的惨嚎和哀呼均以那种听上去很奇怪的母语吭叫而出。御花园内,侍立的兵士和宦者战战兢兢,有许多人吓得双腿打颤,不忍孰视。
  此事因由,实则由一桩小事引起――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的宠妃王氏病死,老皇帝哀痛不已。忽然失去了一双能安慰自己老年肉身的白皙玉手,朱棣的性情变得十分暴躁。当然,两个儿子为皇储之位明争暗斗,鞑靼部阿鲁台数次侵边等事,也是让朱棣气恼上火的另外因由。烦躁之中,皇宫内有人告发宫人贾氏(朝鲜人)、鱼氏与宦者“通奸”(宫女和宦者结为夫妻一样的伴侣,实际上没有实质上的性行为,仅仅是相互慰悦、相互照顾而已,宫内称为“菜户”或“对食”)。朱棣闻之大怒,立命禁卫军把贾氏、鱼氏二人抓起来审问。二位宫人心慌,先行上吊自杀,算是躲过挨剐大劫。
  朱棣闻讯更怒,派人把贾氏的几个侍婢抓起,严刑拷问。惨遭折磨不过,几个女孩就自诬说宫内侍婢等人想“谋逆”,于是,接连有更多的人被抓,更多人的屈打成招。百连千扯,自承“谋逆”的宫婢侍女,竟然达近三千人之多。所有这些人,最后皆一个下场:剐!
  剐就剐了,大可秘密行刑。但是,性格阴险、变态的朱棣喜欢公开的杀戮,他亲自监刑,分批剐杀宫女,共杀了几天才杀完。这位皇帝以年过花甲之身,不顾胖硕的身坯,每日均孜孜操刀,亲手残杀这些没有任何过错、屈打成招的妙龄少女。当这老混蛋操刀细细剐杀一位河北籍宫女时,姑娘不顾刻骨疼痛,馔血而喷,痛骂道:“你年老阳衰,我们宫人与宦者相悦,又有何罪!”朱棣闻言更怒,在乱捅宫女致其死命后,又命兵士前去屠灭了这位女孩的三族。然后,他下令画工描绘贾氏、鱼氏两个宫人与宦者裸体相接“磨豆腐”的图画,遍示内宫,以为惩诫。
  看着老皇帝身穿金黄龙袍亲自操刀割人,在身边伏侍他已久的老太监和老军将皆不感惊讶。 这些人在二十多年间,看过老主子无数次惨酷杀人,特别是朱棣篡夺其亲侄建文帝皇位后,残杀建文大臣,曾对方孝孺有“十族”之诛。所以,朱棣当廷杀人剐人已是见惯不怪的“常态”。
  明王朝阵阵的血腥气,在它的起始年代,就弥漫四出,经久不绝……
  

独裁老皇帝咽气前的担忧
凤阳(濠州)要饭花子出身的朱元璋,乱世撞大运,在诸位文臣武将支持下,于元末诸路义军中异军突起,东杀西砍,血战中原,终于一统华夏,建立大明。
  洪武三年,大功告成之际,论功行赏,封十人为公爵,二十八人为候爵,丹书铁券,誓言历历。众人总以为“河带山砺,爱及苗裔”,然而,不过二十年间,朱元璋屡行大狱,诛戮功臣,牵连株引,从前为他血战沙场的武臣谋士不仅自身首领难保,三宗九族也在阴险毒辣的老头子诏示下被杀个精光,其间总共有四万多人人头落地,中间不仅有与朱元璋是儿女亲家的胡维庸、李善长,也有为明朝立功无数的大将军蓝玉,更有甚者,朱元璋连其亲侄亲甥等等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也不放过,疑之必死,臆之必死,竞其因由,老头子不过是想其子孙后代安稳坐江山,一世、二世、乃至三世、万世,斩除任何危胁朱家帝系的微小可能因素。
  另一方面,朱皇帝又广封朱氏宗室,几个儿子皆拥劲卒,居大镇,下诏严令群臣时时刻刻、无微不至地尊显朱氏皇族。当时,他有24个儿子和一个侄孙,都建藩为王,有地有兵有钱。在对帝国各级官吏抠门紧缩要求“廉洁奉公”的同时,朱元璋对姓朱的皇族肆其所欲。明朝的藩王,都有五万石米的俸禄,还有钞二万五千贯,绢布盐茶马草各有支给,以至于最低的“奉国中尉”也有禄米200石。到了明末,这些只会在王府里配种生人的朱氏凤子龙孙,竞繁殖有几十万之众,试想,光养活这些“饭桶”,就几乎可以把一个强大的王朝淘空。
  同时,明朝打着反腐倡廉的旗号,官俸为历代最薄,百官之俸,最初皆取江南官田。后定明官禄,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递减十三石,到最低官级,正七品至从九品最后递减至仅五石而已。其后以绢以钞以银折算,也大抵依据此制。从官禄来看,这些整日为大明帝国机器运转殚尽竭虑的官员待遇,同皇族相比,简直天上地下!
  估计天道煌煌有征,朱元璋六十五岁那年,其仁弱的太子朱标因病而死,坏事做绝的老皇帝无限悲伤,亲御东角门,对群臣垂泣,第一次显现出其悲惶、苍凉的独裁者的惊恐。无奈之余,依据父子家天下的古礼,在群臣推拥下,懿文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备位东宫。
  6年后,残忍冷酷至极的老坏蛋终于翘了辫子,估计闭眼蹬腿倒气之时,朱元璋心中还有那种天生小人式的心理慰籍——我老朱家皇脉嫡系相承,一世、二世乃至万世都是我老朱家正统相传的铁打天下。
  又有谁能料到,数年之间,叔侄相争,同姓相残,大明朝文臣武将没有出来觊觎皇位的(稍有头脑和武勇的都被整家诛杀),反倒是朱老头子自己的宝贝儿子朱棣横里杀出,坐上了原为与他基本无缘的龙椅。
   txt小说上传分享

建文帝削夺诸藩(1)
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太子朱标的嫡子,自小聪慧好学。朱标患重病时,朱允炆才十四岁,昼夜立侍其父懿文太子(朱标)床前,绝对是个仁孝的好苗子。想想现在中国家庭中与其年纪相仿的“太子爷”们,正是天天沉迷于花钱打游戏机、买一千多块一双运动鞋以及看电视睡懒觉的年纪,如果老爹老妈得病,肯定百分百没有朱允炆那份孝心。朱允炆端屎端尿,喂汤喂药伺候亲爹两年多,身子骨孱弱的老太子朱标终于命赴黄泉,朱允炆至孝之人,居丧毁瘠过哀,不食数日,真正体现了封建时代人子的纯孝之情。心如铁石的老皇帝朱元璋哀不自胜,抚着孙儿的背,劝说道:“你真是孝顺呵!别这样悲哀不吃东西,会拖坏了身子骨,我还活着啊,让我怎么办!”朱允炆这才稍稍进食,收泪强忍哀痛,以使皇爷安心。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10月,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洪武二十九年,老皇帝朱元璋召集诸子于东宫参见朱允炆,行宫廷仪制,也就是让朱允炆的叔叔们拜见未来帝国的皇帝。厚道谦和的朱允炆内心很是不安,于东宫按朝廷礼仪受拜后,赶忙入内殿,以“家人礼”拜见诸叔。
  以前,当皇太子朱标辅佐朱元璋处理公务时,由于其本性仁厚,在刑狱方面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