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窃明 >

第184章

窃明-第184章

小说: 窃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黑前,赵引弓和吴穆就互相搀扶着回来了。搜索队一直沿着冰面走了几里,又捡回了一些落下的伤兵尸体。他们一共收集到了一千二百多具蒙古人的首级,辫子兵的首级共有九百余具,其中真鞑子至少四百多。回来的时候赵引弓还在一个劲地叹息,说有太多地首级已经无法辨认了。

听到有两千两百余具首级,姚参将他们笑得更是开心。而且在这样的大胜面前,区区五十万两银子又算得了什么?内阁和六部的官员肯定也会想来分一杯羹,当然山东和辽东的文官也不会放过这块肥肉,这才是他们眼前的正经事情。

在分功的大环境下,黄石和姚与贤他们都认为不会有御史跳出来废话。就算有个别不知道好歹想搏出位地人,也肯定会被其他官员认为是挡路的多事之人。他们的弹劾肯定会被皇帝留中不发。

满面春风的赵引弓也一扫战前的晦气表情,兴致蛮高地邀请几位将领一起赴宴。现在他和黄石说话的语气也亲切了许多,和前几天那种“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态度判若两人。这次赵引弓保住了觉华的土地和库藏,虽然他不能节制黄石,但怎么也可以说自己帮助到了黄石。协调好三个参将和五个游击(黄石带来地金求德和章明河)的六个营的兵力共同作战是运筹之功,这份功劳既然黄石拿不走,那就怎么也跑不出他赵引弓的手掌心了。

借口军务繁重,宴会上黄石只喝了很少的一点酒。趁赵引弓耳红眼热的时候,黄石就拐弯抹角的告诉他银子都被按照事先的悬赏发了下去,五十万两都花了个干干净净。赵引弓先是一愣,然后竟然笑起来,连声让黄石尽管放心。他赵引弓作为觉华地方官,自然会替将士分说明白。

赵引弓的合作态度有点出乎黄石意料,不过既然他这么痛快,黄石也就趁势恭雄了几句。姚参将等人更是一哄而上给赵通判敬酒,他们想把赵引弓灌得更醉一点儿免得他明白过来,然后趁赵引弓大醉的机会让他在众人前把话说死,免得明天又反悔。

其实这倒是姚参将他们多虑了。现在赵引弓虽然是喝得有点多,但脑子里还是挺清醒的。刚才去清点首级的时候赵大人就打定主意以后不和黄石作对了。他虽然可以弹劾黄石上岛后的跋扈行为,但既然有这么一场大胜垫底,那任何弹劾也没作用了。急着想分功劳的文官们只会在皇上面前拼命吹嘘他们事先就很看好黄石、拼命吹捧皇帝的高瞻远瞩,而弹劾黄石的奏章他们才懒得去看一眼呢。

赵引弓觉得,如果把自己和黄石不和的事情捅出去也对自己不利,宣扬自己和黄石文武同心明显会有更好的效果。再说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赏银导致士气大振、士气大振导致大破敌军,这明明是远见卓识嘛。赵引弓不打算说自己是这个明智之举的愚蠢反对者。

酒过三巡,吴公公又扯着大嗓门开始讲故事。无可否认的是,吴穆这厮确实讲得很有意思,跌岩起伏,抑扬顿挫,关键时刻卖的那点小关子也是恰到好处,把人心搓揉得七上八下。黄石真怀疑他以前到底是说书的还是保镖地。众人群星捧月般地听得津津有味,黄石也坐在一边微笑,不过他这时候已经是心不在焉。大战结束后黄石觉得后金去而复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紧张的心情也一下子放松了不少,一个念头就盘踞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了。

……

外传

《明史·恭帝本纪》

……

弘光二年正月甲辰,上以镇东侯有大功于国家,又深得众望,下诏以之为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左都督、大丞相、太保、录尚书事,总理两京一十三省。朝野大事悉先关白于大丞相,然后及于帝。镇东侯辞让曰:“臣驽钝.不堪大用。”诏书催促再三.方拜谢任职。

丁未,诏许大丞相剑履上殿、赞拜不名、朝觐不趋。仿萧何例,军国大事一决于大丞相。

二月癸未,诏以登州府、莱州府、济南府等五府之地封石为齐国公,加九锡。镇东侯辞曰:“九锡非人臣之礼,不敢僭越。”上曰:“卿有大功于天下,岂不能当九锡耶?”镇东侯遂受之。

丁亥,进齐公爵为齐王,以开封府、襄阳府、河南府等五府益其国。诏许齐国置丞相以下百官,文武制度一如天朝。齐王以少师赵慢熊为相国,少保金求德为上将军。

辛卯,上加齐王殊礼。以齐王妃为王后,世子为王太子。诏许齐王立七庙,七世祖考皆追赠为王,祖妣皆追尊为妃。齐王逊谢之,上不许,齐王坚请者再,遂改立三庙,以此守臣下谦退之道。

三月壬子,上复加齐王黄石假黄铖、都督中外诸军事。齐三庙祀邑过万户。

乙卯,齐王于饮宴间忽泪,慨然谓群臣曰:“寡人一世尽忠国家,历事三朝。大小百余战,旌旗所指,凶顽束手。挽狂澜于既倒,救大厦于将倾,余愿足矣。明年当解甲归于陇亩。”

群臣皆顿首奏曰:“死罪,按天文星象,太白在齐之分野,齐王当有天下。”

锦衣卫都指挥使李云睿复叩首:“有图谶云:‘立齐王,为天子’,此诚天授万民于殿下也。违天,不祥,殿下当慎思之。”

齐王迟疑不能决,赵慢熊进言:“殿下如不弃百姓,今上岂惜效尧舜禅让之礼乎!”

金求德亦奋然曰:“殿下不出,乃苍生何?望殿下早决之,无使中外失望。”

丙辰,诏禅位于齐。帝出居别宫,以侍中奉皇帝玺绶于齐王。百官上表劝进者三,齐王受皇帝玺,以帝为明王,皇后为王妃,先朝诸藩皆赐为公。

戊午,齐王筑受禅台于南郊,焚玉帛,祀天地,即皇帝位。以王后为皇后,王太子为皇太子,追尊仁祖、显祖、高祖三代为帝。

自古一朝兴必有一朝亡,群臣议仿旧例,毁明太庙。唯帝曰:“不可。秦汉之后,中国不幸。唐失河北,汉儿习胡语七百载;宋亡河南,更有神州陆沉之恨。明太祖以天纵之才,提三尺剑跃马取天下。北击胡、南却越,尽复秦、汉旧观;恢复河套之地,纳吐蕃辽东入版图,使四夷知中国有人;皇明混一海宇三百载,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款,极天际地,罔不臣妾。今虽天命在我,因收其国,岂敢稍毁其宗庙哉?”

帝亲祭明太祖于太庙,祷曰:“我华夏之正朔,自三代始,若非征诛,即由揖让。弱宋不能自守,遂令神器蒙尘。陛下驱逐鞑虏,廓清海内胡腥。光复中华神州,重塑汉家衣冠。微臣每思及此,不胜呜咽仰慕之情。自古得国之正,无甚于陛下者。

或云四季有更替,五行不长盛。明祚已绝,天命有归。微臣谨奉神器,战战兢兢,惶恐无地。臣及子孙,誓继陛下之志,不弃中国寸土、无遗华夏一民。如违此誓,愿人神共亟之……”

遂迁先朝太庙凤阳,命明王四季祭祀之。以齐三庙入于太庙,大赦天下,改国号……”

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01节 忠言

天启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黄昏。

取胜的明军基本完成了对战场的清理工作,盔甲一共缴获了千又五百余套,刀剑枪戟也有两千余件。这些装备关宁众将似乎没有太大兴趣,也不太好意思和黄石分,所以就统统归了东江军所有。那些刀枪剑戟也就算了,可盔甲实在是好东西,它可是军国之器。理论上边军战兵也只能按人头发给。盔甲就是在觉华这个仓库中心也没有什么储备。

入夜后在黄石的营中,长生岛的参谋军官测试起了武器,其中也包括关宁军的各式火铳。觉华关宁军有些库存的鸟铣根本用不上,黄石就让手下看看这批火铳的质量如何。明军的鸟铳是仿造日本的火绳枪做的,不算很重也不需要支架。如果可以用的话黄石就打算把它们运回去给辅兵使用。

有了上次测试旅顺鸟铳的经验,长生岛的参谋军官为鸟铳点火后就拼命地逃开,而连续测试的三支鸟铳都不负众望地炸膛了。邓肯作为长生岛资深的火器专家,在仔细检查了一遍鸟铳后向黄石汇报,这批鸟铳比上次遇到的还要偷工减料,内径都只旋镗了一次、最多不超过两次,所以必须要大大地减少装药量,否则一点就炸。

“废品,完全没有用的废品。我大明的工部官员都该被吊死。”

听到邓肯用“我大明”这三个字的时候,周围的都没有特别的反应,因为邓肯用这种称谓巳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了。

黄石还拿了些三眼铳回来,这种装备是明军最喜爱的武器,姚参将他们慷慨地表示可以送黄石五百支。三眼铳因为有一个厚实的外壁,炸膛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它使用的铁都是用煤冶炼的生铁直接铸造的,所以质量比长生岛现在使用的熟铁枪管还要差。为了安全起见,邓肯觉得最好也要也不要按照定额去装药。而且这东西枪管又短,威力小得可怜。

“使用安全装药量时杀伤力与弓箭相仿佛,远远不能和弩机相比。四十米外对棉甲有轻微致伤能力,二十米外对铁甲没有致伤能力。与其用这个,还不如给辅兵装备锄头和匕首,至少还可以用来干活。”

邓肯的意见代表了大多数测试军官的看法,这让黄石放弃了白拿些三眼铳走的想法。有了这笔银子,黄石打算在长生岛修一个新的炭火水力炉来炼熟铁,再把炭火熟铁锻造一下用来做枪管。这个三眼铳既然被评价得这么低,那还是婉言谢绝姚参将他们的好意吧。

与此同时,在金冠的大营中,姚参将正在看金参将指挥几个心腹摆弄一件秘密武器……

蓬!

今天金冠向黄石讨了一门长生岛火铳当纪念品,眼下他正给老兄弟姚与贤展示这件兵器。姚参将绷着脸走向十步外的盾车,对后金的这种装备,长生岛火铳从来就是一穿两洞。同一辆车上还有几根弓箭,大部分头都浅浅地扎在盾板表面,一用力就能扒拉下来。而专门拖过来实验的弩箭也只不过射入了一个头,离穿透还早得很呢。

这种守城弩机当年旅顺防御战的时候张盘也用过,后金的盾车差不多就为了防御明军这种弩机而设计的。姚与贤抚摸着盾车上地几个大洞,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抖动着,眼前火铳造成的可怕破坏让他简直不能相信。过了好久姚参将才抬头和金参将对视了起来,两人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脸上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

天启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清晨,沈阳。

正冲着城门的官道上支起了一个帐篷,帐篷被撩了起来,能看见门口铺了一条厚毛毯子,孔有德獭洋洋地半躺在这毛毯上,一手支地撑着脑袋半在毯子上,另一只胳膊有气无力地挥舞着:“骂,接着给我骂。”

帐篷周围有一批东江难民在城下席地或坐或卧,武器、旗帜七零八落地扔了一大片。他们的马也都解开了缰绳和马鞍,任由它们自行在路边挖掘冻土下的草根。东江难民武装在地上插了好多木棍,把白纸做成的横幅和标语贴在上面,撑起来展示给城上的守军们看。

这些标语和横幅上画满了猪狗、老鼠、青蛙和蚂蚱,明军士兵拿着棍棒指点着上面的东西,一刻不停地给沈阳地守军大声解说着,一口咬定这些东西就是济尔哈朗。从昨天开始,孔有德还让几个军士在城门下唱大戏,把济尔哈朗奚落了个体无完肤。

今天上午孔有德还从女营找来了几个女人,让她们拿着纸做的兵器在城下向济尔哈朗叫阵。这些女人都穿上了花花绿绿的裙子和棉袄,在城下拿腔作势地摆弄一番造型,然后就纷纷表示要和济尔哈朗单挑,质问他敢不敢出来迎战。围观的明军士兵一个个也都把盔甲解开了,七嘴八舌的跟着起哄,为叫阵地女人们喊好。

历史上在努尔哈赤远征辽西时,辽东两蓝旗和蒙古右翼面对着全师而来的东江难民武装时,便是猛将莽古尔泰也龟缩在沈阳城里不敢轻试其锋。这次正蓝旗不在,镶蓝旗和蒙古右翼更是势单力薄,所以无论孔有德在城下如何叫骂,济尔哈朗就是绝不踏出城门一步。

沈阳城旁的山顶上,平辽将军毛文龙静静地看着城门前的表演。镶蓝旗以一部分兵力据守沈阳不出,剩下的则和蒙古右翼一起集结于辽阳。阿敏完成军事集结后,掩护东江军左翼的耿仲明兄弟顿感压力倍增,不得不退向本部寻求保护。

现在阿敏的万余大军已经出辽阳北上,一直挺进到了虎皮堡安营下寨,和沈阳守军遥遥呼应。这支存在于东江军侧后的野战部队对毛文龙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在他们的影响下,东江小股难民也不敢脱离大部队太远,这更进一步影响了毛文龙的打草谷效率。

进入辽中平原之后,东江军收集到的物资本一直远大于消耗。但从昨天开始,东江本部的粮官就报告收入开始严重减少了。以平辽将军毛文龙多年来地专业眼光来看,几天之内收入就会急剧下降到与支出相抵,然后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