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窃明 >

第170章

窃明-第170章

小说: 窃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啊,那你为什么要娘走?娘不想走,就想呆在自己家。”

赵老太太满脸都是担忧,说着话就想从马车里下来,赵引弓和他妹妹连忙把老人家扶住了,说什么也不让她下车。

“娘,您老去了宁远,大哥才好后顾无忧啊。”赵小妹好说歹说,总算又把母亲劝住了。她也跟着跳上后面的马车关上了门,然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大哥,送娘一程吧。”

赵引弓闻言爽快地回答了一声:“好。”然后催促车夫开始赶路。他右手把着车窗,缓步跟在马车旁。左手扶在了剑柄上。

赵老太太双手紧紧握住儿子放在车窗上的手,轻声埋怨了一句:“袁大人为什么不让大伙儿都撤到宁远城里去呢?哎呀,这也真是的。”

督粮通判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但也知道母亲是关心则乱,于是就回答道:“娘,袁大人也是来不及了嘛。这觉华岛上万多军户、商人,还有四营地官兵,怎么来得及一口气都进去。再说,岛上还有八万余石的粮食,十万多匹布和五十万银两。这些都是国家所有,更是民脂民膏,怎么可以轻言放弃。”

赵引弓自认为是觉华商民的父母官,又是这些仓廪的守臣,所以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去宁远避难。而且他也不认为军事形势有多么危险:“娘,觉华有这么多官兵,东山也很险峻,哪里会有什么危险?再说这么大冷的天,东虏最多围个几天也就退了。粮食、被服、木炭……这些东西仓库里都应有尽有,就是坚持几个月都没问题。”

马车沿着山道缓缓下行,经过东山山腰的时候,一个岛上的士兵慌里慌张地跑来了:“赵大人,您猜得没错,来的正是黄军门。他们说有三千人。”

听见这话后,赵引弓嘴边露出了一丝冷笑,哼了声就没有下文了。他的母亲和妹妹都带着惊讶的神情看着他,赵引弓见状对母亲解释道:“母亲,此事说来话长……”

今天上午的时候,觉华岛的海岸有所就望见有桅杆从远方的海平面上出现,接着就是一只又一只的海船,连绵不绝的从海天交界处冲出。赵引弓当时就怀疑是黄石的部队到了,可是心里没有把握,就派人去冰面上等着准备和舰队通信。结果还没有等到舰队的消息就得到宁远戒严的命令,当时赵引弓就急忙跑回住所搬运家小了。

马车顺着山路很快走到了东山的北坡,赵引弓向东眺望了一下,又哼了一声:“来添乱的就在那里!”

赵小妹顺着哥哥伸出的手臂俯视岛东的汪洋,几十艘硕大的海船如同在镜面一样的大海上缓缓滑行,它们中位于前列的已经把帆都收拢起来,摇橹也已经放下,正在海中浮冰区的边缘慢慢地游戈,后面地舰队还排着直线,源源向着觉华涌来。

“三千人,哼,也就一个营吧。还是叫花子一样的东江军。”赵引弓鄙夷地望着黄石的舰队。现在觉华岛上就有四个营的关宁铁骑,还有上万的军户壮丁。更重要地是,现在为了紧急部署防御,赵引弓认为每一份人力都要用到刀刃上去:“要抢功就上别处抢去,觉华现在有很多正经事情要做,我可没工夫和这帮兵痞扯皮。”

……

黄石焦急地在船首来回踱步。看上去觉华的港口到现在还没有一点凿冰的意思,他的军队根本无法登陆。虽然队伍中很多人都有过航行经验,但这几天海上之行,因为猛烈的北风,已经让不少新兵吐得七荤八素,有的人都已经快死了,所以黄石非常急于上岸恢复部队的体力。

派出去的小船冒着极大的危险划进了浮冰区,和冰层上的守军接上了头。他们用旗语一直和黄石的大船保持着联系。据那几个勇敢的士兵说,对方只是再三询问确认了船队的兵力和领军武将。至于黄石再三催促的凿冰,那几个觉华士兵则表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始,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成。

等了好久以后,接头的士兵终于又发来消息,说是觉华的守军要求黄石去宁远中右所登陆,还说什么觉华的人力都要去西面挖冰壕,所以没工夫来东岸凿港口。

这个消息犹如一记重锤,把黄石打得眼前直发黑。他身子一晃就踉跄了几步,这可把他身边的吴穆吓了一跳,连忙伸手来拉他:“黄军门,你怎么了?”

“末将脚下滑了一下,没事。”黄石掩饰了一句。他知道自己是军之胆,不能让部下,特别是吴穆感到彷徨,然后就让旗手再问是不是后金军已经到了,他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觉华方面再一次重申:他们对东江镇的难民武装没有兴趣!

黄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横扫千军如卷席 第47节 相识

“那么,我们走,让他们死去吧。”黄石气恨恨地甩出了这句话。

目前船上士兵最急需的就是热水、热饭、炉火和温暖的被褥,好让他们能迅速恢复体力。现在后金军已经到了,那么留给黄石的时间已经很短了。对方既然这个态度,那么登陆后能得到招待也就可想而知……

长生岛战士冒死赶到觉华,却被拒之门外。

黄石心中无名火起,当即问向导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得到补给。向导告诉黄石,宁远中右所虽然不远,但那里的粮食储备和补给也不足,而且和宁远堡的距离太近,一旦后金骑兵急袭而来,也就是几个时辰的路程,休息的时间也不一定足够。

所以向导建议黄石继续向南航向广宁中后卫。这个地方肯定有足够的物资和补给能满足黄石的军队恢复战斗力,如果想进攻的话还可以得到地方军户的支援。向导甚至还提到了山海关,只不过黄石觉得,自己离开北京前在御前可是说了不少豪言壮语。今天虽然不是自己的错,但去山海关还是不太妥当,所以就下令通报各船,准备拔锚启程去广宁中后卫。

既然做出了决定,黄石也就不打算再和觉华的人打交道了。就在他打算招回小船的时候,突然有一人一马从远处疾驰而来,转眼间就从岸上踏上了冰面。那马儿似乎没有打过冰掌,所以才上了冰面就开始打滑。减慢速度后,马儿一声长鸣,前腿就趴倒在冰上,把背上的骑士颠了下来。

这奇特的景象让黄石暂缓召回小船的命令。他满怀希望地望着冰上的动静,希望觉华岛的主管官员放弃成见,派人和自己沟通来了。那人似乎没有摔得很重,只见他敏捷地爬了起来,晃悠悠地快步跑向接头的小船。

但随着这人越走越近,黄石的眉头也越皱越紧,虽然距离很远看不清那人的面孔,但来者上穿的衣服比较特别,而且走路地姿态也引人注目。

果然,小船很快就发来旗语,报告说来的是个女子。那女子不肯通报姓名,却说可以指引黄石的军队上岸,还要求小船把她载到黄石的旗舰上,她可以做向导。

“不知道从哪儿窜出来的疯丫头!不过她既然会骑马,那应该是军户的子女吧。”黄石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自己身为堂堂地副将,怎么会听从一个女人的指挥,难道他以后不想在官兵面前混了么?而且上岸又有什么用,如果觉华拒不提供补给也不肯跟随黄石撤退,登陆岂不是自投罗网,要领着手下官兵去殉葬么?

“很有勇气的女子,可惜了。”留在觉华岛的人估计是难逃劫数了。黄石记得岛上的数万人最后好像只有几十个人躲过后金兵的屠杀。这个女子的勇气让黄石钦佩,他一度升起把这个女子救走的想法。但是黄石再一转念,让小船在浮冰群里靠岸,就是拿战士们的性命冒险。那可是十分忠诚勇敢的士兵啊!毕竟她只是一个陌生女子。

“叫小船回来吧,嗯……”黄石想了想,又对传令兵多讲了几句:“那个女子既然来找本军门,可见是信得过我的。对她说……就说是我说得,赶快跑,带着她家人跑得离觉华越远越好,能跑多快跑多快。留在这岛上那是必死无疑的。”

小船上的人复述完黄石的话以后,就开始缓缓的往回划。冰上的女子先是呆立了一会儿,然后就冒险跑到冰的边缘处喊着些什么。她急得不断跺脚,脚下地冰面出现裂纹,吓得她往后退了两步。抬头看看就要划远的小船,这女子笔直地往前冲去,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就纵身向着小船跃入了冰海中。

小船斗然停住了,船上的几个人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纷纷向女子落水的地方看去。旗舰上的黄石 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但他马上就反应了过来,立刻对身边的传令兵叫道:“快救人!”[华夏网·乐园—wWw。QiSuu。cOm]

跳水的人是赵小妹。

她今天听了哥哥说得一番话后,联想起黄石前些日子的警告,不禁越琢磨越是心惊。但无论她怎么苦苦哀求,赵引弓都认为黄石的三千兵根本不济事。觉华现有四营兵力不说,宁远城内也还有七营的关宁军。除了人少的问题以外,赵引弓还觉得放黄石上岸来会发生官员们指挥上的矛盾。赵引弓预计黄石远道而来,不会满足于仅仅作辅助工作,也不会完全服从他的节制。他个人觉得关宁军是本地的军队,是主力,节骨眼上黄石说不定会添乱。

赵小妹的担忧引起了赵老太太的共鸣。兵凶战危,赵老太太觉得多些兵总是好的。现在她也记起来有些人说过“黄石有万夫不当之勇”的传言了。但赵引弓什么也听不进去,把母亲和妹妹的话全当做了耳旁风。把她们二人送到西岸后,赵引弓就又返回去指挥搬运物资了。除了凿冰需要的人手外,明军还打算把所有的储备都运上东山。

等赵引弓离开后,赵小妹越是回想那天兄妹俩的对话就越感到一阵阵心惊肉跳。她偷偷地看了前面的马车一眼,母亲正稳稳地坐在那辆车里,没有觉察。赵小妹仔细吩咐了随行的丫环一番,一定要将赵老太太平安护送到目的地,在抵达目的地之前万万不可停车。然后她就跳下车解开马悄悄地返回了觉华。

仗着以靠在广宁逃难时学会的一点儿马术,赵小妹总算还能操控坐骑。现在觉华已经是一片嘈杂,大批军队乱哄哄地整理战备、部署野战工事。岛上的商人和军户家属更是如同大难临头一般,到处都是军官焦急的吼声和妇孺的哭嚎声。这混乱的场面加剧了赵姑娘心中的不安感觉,她隐隐觉得大哥、大姐的前途非常不乐观。

可是到了岸边以后,不管赵姑娘怎么好说歹说,似乎都不能扭转对面离开的决心了。黄石最后给她的警告更是让她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最后看到船只开始离开后,赵姑娘终于不顾一切地跃向了小船……

小船驶回旗舰的时候,赵姑娘在船角蜷缩成一团。防寒的帽子已经飘到水里去了,棉衣、棉裤浸透了冰水,把赵姑娘冻得都快僵了。她本来就不会游泳,下了水后衣服一进水,很快就如同铁秤砣一般地往海里沉。幸好那几个水兵用捎钩钩住她,揪住赵姑娘的棉衣把她给拖上了船。

既然上船了那自然就运回来了,总不能冒险靠岸把姑娘搁上去让她再跳一回吧?不过靠近旗舰后这几个人又犯了难,这姑娘已是打摆子一般地哆嗦了,舷梯看样子她是自己爬不上去了,可男女授受不亲,这样可怎么帮她上船呢?

黄石站在大船上往下看,见那几个士兵束手无措,简直要眼睁睁地看着姑娘冻死,忍不住叫道:“你们几个,把她抱上来,快点!”

那几个兵应了声是,可船甲扳上有一百多双眼睛看着,他们一个个就还是不敢动手。姑娘听见黄石的命令后立刻挣扎了几下,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试图过舷梯,还从不断打战的牙关里挤出了几个字:“小女子自己会走。”

既然如此,黄石也就不再和这位姑娘废话。他从晃来晃去的舷梯上一跃而过,劈手就把她拦腰抱了起来,一边快步跑回大船上,一面朗声说道:“这位姑娘得罪了,但事有从权,在下没有恶意。”

狭窄地舷梯下就是波涛起伏的辽海,赵姑娘打心眼里不想再去洗个冷水澡了,所以也没有挣扎,而是顺从地让来人把她救到了海船上。但接下来听到救她的人叫道:“赶快收好小船,准备出发。”她就拼命地挣扎起来了。

见状黄石赶快把她放到甲板上,跟着就后退一拱手:“姑娘恕罪,在下唐突……”

实在没有工夫了,时间太紧迫了,赵姑娘牙齿还在咯咯作响,她已经冻得嘴唇发青了:“谁……谁是黄……黄军门?小女子有急事要求见黄军门。”

黄石想——这个丫头看来脑子有些古怪,说不定会缠着我要我去救她岸上的家人,我可不能给自己的船队惹麻烦。

打定了主意的黄石笑容可掬伸手一让,示意这位姑娘只管跟着他走好了:“姑娘这边请,姑娘有什么话去见黄大人说好了。”黄石知道再把这女子留在甲扳上吹风,那肯定是要出人命的,他打算把这个姑娘带到船舱下先让她换身干衣服,等女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