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绝秦书 >

第3章

绝秦书-第3章

小说: 绝秦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克文没有理他,继续讲,髯是胡子,虬是拳曲,虬髯客就是说这个人是络腮胡子。周克文把虬髯客、李靖、红拂女、李世民的故事讲得活灵活现,惊心动魄,几个土匪都听瓜了。他们痴呆呆地望着周克文,周克文都讲完了他们还回不过神来。
  没有了?秃斑问。
  没有了。周克文说。
  再讲点儿嘛,秀才叔。秃斑眼巴巴的,他把后面还要抢人的事情都忘了。那个多嘴的土匪本来想提醒秃斑,可这次他不敢了,把冒出喉咙的话和着一口浓痰咽回肚子里。
  那我就再讲点儿,周克文说,虬髯客是啥人?是盗,这个盗不是盗窃的盗,是强盗的盗。说白了,周克文顿了一下,看着土匪说,就是土匪!
  土匪一个激灵,周克文不管他们,接着说,可他不是一般的土匪,是了不得的土匪。他抢了那么多财宝,不是自己海吃山喝糟蹋掉,而是送给李靖,让他辅佐李世民打天下,这是大土匪,是真土匪,这种土匪叫英雄豪杰!英雄豪杰不干偷鸡摸狗的下作事,不做欺男霸女的丧德事,要干就干治国安邦的大事情。这个故事一辈一辈传下来,就是要让后来的土匪跟虬髯客学呢。
  周克文讲完了。土匪们都不吭声,他们安静地坐了一阵子,然后悄没声息站起来背上褡裢。临走时,秃斑把那八块银圆搁在了桌子上。
  哎,那里边还有我的呢。前面挨打的那个土匪说,我十年都没有见过银圆了。
  啪!秃斑又给了他一个嘴巴子,这次扇出血来了。
  土匪走了。
  周梁氏赶紧把大门关上,在插上门闩的同时,她双腿一软,顺着门扇溜在了地上。娘哎,老天爷啊,吓死人了!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有我呢,怕啥!周克文说。
  哼,有你呢?周梁氏撇撇嘴说,你就知道拿烟膏孝敬土匪。
  情非得已,能屈能直,这是大丈夫的处世之道,你不知道吗?周克文说。
  我不知道。周梁氏气哼哼地说,还大丈夫呢,我只知道一年的收成让狼叼去了。
  妇人之见!周克文说,不知道就听我给你讲一段古经。
  你不怕把舌头磨烂了?就知道显摆学问,我不听。周梁氏说。
  你要听,从小不识字你就麻迷儿不分。周克文有点儿生气了,他看见周立德从地上扶他妈,也招呼儿子,你也跟着听。他知道儿子对他也有气,只是不敢说出来。
  周梁氏和周立德只得耐着性子,坐在土匪刚坐过的板凳上,听周克文上课。
  周克文拈住胡须,摇头晃脑地吟了一首诗,诗曰:百亩新池傍郭斜,居人行乐路人夸。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纵饮坐中遗白帢,幽寻尽处见桃花。不堪山鸟号归去,长遣王孙苦忆家。
  周梁氏和周立德呆呆地望着周克文,像听天书。周克文知道他们听不懂,也不解释,他知道即使解释他们还是听不懂。周梁氏听不懂是可怜,周立德听不懂那就是活该了,谁叫他自小不好好念书呢?不过这母子俩的懵懂并不影响周克文继续讲下去的雅兴。他说,这首诗的名字叫《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是苏轼写的。
  苏轼知道吧?周克文盯着周立德,他知道周梁氏肯定是不知道的,可周立德应该知道。周立德瓷在那里,周克文说了声,朽木。苏轼是宋朝的大诗人,周克文耐着性子往下说,在咱们邻县凤翔当过签书判官,我吟这首诗是为了引出兴州晁太守。
  这兴州在哪里你们知道吧?周梁氏和周立德把头摇成拨浪鼓。就知道你们不知道!在咱们陕西略阳,大宋朝那阵子把略阳叫兴州,那里的太守姓晁名仲约。苏轼有一个兄弟叫啥名字?周克文顿了一下,这母子俩没有反应,周克文知道碰见糨子倌了。他决定不问了,直接往下讲。苏轼的兄弟叫苏辙,也是写文章的高手,他在《龙川别志》记载了一件事:宋代的庆历年间,江南出了一个大土匪张海,到处打抢人,有一次他从江苏高邮经过,高邮城的知军是晁仲约,他估摸城里兵少将寡,打不过土匪,就通知城里的富裕人家,拿出金银布帛牛羊美酒出城犒劳张海。张海吃饱喝足,拿了金银财宝绕城走了,没有进去骚扰。这事情后来传到朝廷里,宋仁宗发了脾气,要杀晁仲约,范仲淹替他辩护,说要是城里的兵力能战胜土匪,晁仲约不抵抗,反倒贿赂他们,那应该把他杀了,可是高邮城里没有那么多军队,老百姓又愿意破财消灾,晁仲约这是趋利避害,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仁宗皇帝听了也觉得在理,就放过晁仲约。这晁仲约后来就来咱们陕西略阳当官了。
  周立德真佩服他爹,觉得这老汉肚子里大概没有五脏六腑,装的全是嚼烂了咽进去的书。为自己辩护,竟然能拽出那么多的古人垫背。
  果然,周克文就说了,你们看到了没有,晁仲约给土匪献财宝,就连宰相范仲淹都替他说好话,连皇上也觉得有道理。我给土匪一点儿烟膏,你们有啥弹嫌的?
  周梁氏哼了一声说,你就不能少给点儿?
  周克文说,土匪不是瓜娃,你没看见这一伙土匪张口就叫我秀才叔,说明对咱家的情况一清二楚,他一算就知道咱一年能收多少烟膏,你给少了他能饶了咱?甭忘了咱爹是咋死的!
  周立德觉得他爹说得也有道理,好汉不吃眼前亏嘛。不过他还是反问了他爹一句,你都知道土匪是害货,还费唾沫给他们讲故事?
  周克文说,这就是你娃娃眼窝浅了吧,你当我是给他们找乐子吗?我是给他们上课呢。咱折了那么多烟膏,总要换回来一点儿东西吧?能把土匪说转了,让他们改邪归正,不是为民除害嘛!
  周梁氏说,那你换回来啥了?
  银圆么,周克文得意地说,他把桌子上的银圆捧在手心,像簸粮食一样簸起来,银圆相互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周克文的得意还没有消退,厢房里就传出了儿媳妇的呻唤。春娥由于惊吓,早就上炕歇着了。周立德和他妈失急慌忙地奔向厢房。
  远处几声狗叫,在哑静的深夜分外恕M练俗吡耍芗艺墓凡鸥页錾�


第二节
  周家遭劫的第二天,明德堂发生了两件事。
  一是春娥小产了,二是周立功回家了。这一悲一喜的两件事都出乎周家人的意料,却碰巧在同一天降临了。
  春娥的小产让周立德快疯了。土匪欠了他们家两条命,作为男子汉大丈夫,他是眼睁睁看着土匪造孽的,却拿他们没办法,真是奇耻大辱啊!他爷爷虽然不是土匪直接烧死的,可老人家后来一直大小便失禁胡言乱语,没挨过一个月就死了,显然是被吓死的。那时周家寨没有护寨队,他们手里没有枪,让土匪抢了,勉强还有理由搪塞。可现在啥都有了,结果还是让土匪钻了空子,自己被缴了械,你说这窝囊不窝囊!春娥过门几年了,一直不开怀,这次好不容易有喜了,没想到却遭了这样的横祸。虽说春娥身体没受大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没有出生的娃娃毕竟也是一条命啊,他为人夫为人父,羞愧得恨不得一头撞死。
  周立德决心去投军了。他知道只有当兵吃粮,在军队中混出个一官半职,才能镇住土匪,保一家人平安。护寨队这样的乡村武装根本不是土匪的对手,土匪怕的还是正规军。姜家堡的姜大巴掌在甘肃的马家军里当团长,他家是方圆百里的头号大户,土匪不但不敢招惹他家,逢年过节还要给他家孝敬礼品呢!
  可是周克文两口子不同意,说他们眼看就老了,家里总得有一个人帮扶着。眼前老二在北京念书,老三在凤翔开烧坊,只有靠老大了。
  事情说巧也就真巧了,他们正说着老二呢,出门多年的老二在这天忽然回家了。
  周立功是从北京回来的,他在京城念大学。能从西北一隅的穷乡僻壤跑到千里之外的首都读大学,这事情也只能出在明德堂。
  周家是有敬学传统的,这传统从周立功的爷爷周牛娃就开始了。不要以为周牛娃是啥饱学之士,其实他大字不识一个,是标准的睁眼瞎。这样的睁眼瞎当时遍地都是,周牛娃也不觉得寒碜,他想,我就一个戳牛屁眼的庄稼汉,不工不商,每天土里刨食,土里能刨出红芋疙瘩,刨不出之乎者也,识字有用?的确,从小到大他就没有跟文字碰过头,文字不可能难为他。可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成年之后,文字却找到他了,而且把他绊了一个大跟头,让他一辈子都气不顺。那时他二十岁,家里给他张罗成亲,这个年龄在当时已经是偏大了。提亲提得晚不是因为周牛娃长得丑没人看得上,相反,他高个子宽身板,大鼻子方脸盘,是硬扎扎的关中楞娃,招人得很。一直拖到这岁数是因为穷,家里出不起礼金。好不容易凑够了彩礼,订了一门北山畔的媳妇。北山畔离周家寨有百十里路,远是远了些,而且是山区,比不上周家寨的一马平川,可周牛娃知道自己的家境,加上岁数偏大,也不好弹嫌。事实上,他不但不弹嫌,还高兴呢,因为女方家是不大不小的财东,他一门心思要把闺女嫁到平川来,陪嫁是翻了番的。
  说媒的是董家湾的董拐子,一辈子吃媒妁饭的,撮合成的事情多得很,有夸他的,也有骂他的。可不管是夸他的还是骂他的,都佩服他最会来事。周牛娃的事是董拐子自己找上门的,这把周牛娃他爹妈高兴得话都不会说了,只知道嘿嘿嘿地瓜笑,明显是让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砸瓜了。不过周牛娃本人还算清醒,他问那女娃长得咋样,董拐子说,嗨,没说的,心疼死个人,画匠都画不出来!周牛娃说我能不能先看一眼,董拐子说,看你这娃,长这么大了咋一点儿礼数都不懂,没过门的媳妇能让人看么?人家是大家闺秀,不像咱这没家教的野汉子!周牛娃他爹一看媒人不高兴了,唯恐这好事落了空,黑了脸骂周牛娃,闭上你的屄嘴,这事情没有你掺言的份儿,自古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说了算!周牛娃他爹虽然没文化,可老辈子的规矩他是知道的。
  周牛娃也知道娶媳妇这事情就是口袋里买猫,有货不能看,只能凭运气。可他心里总有一点儿不踏实:人家财东家的闺女,要是没毛病,为啥就愿意嫁给他这个穷光蛋?他把这个担心说给媒人,媒人说,人家女娃就是为了嫁一个平川汉子,以后不再翻山越岭,北山那地方沟深坡陡,出一回门人要折几斤肉。你要是不信,你们两家都把自家娃娃的生辰八字和容貌长相写在纸上,相互交换,立此存照,也省得说我这媒人弄虚打谎。周牛娃觉得这是最好不过的,他不太相信媒人。人常说媒人嘴疯狗腿,那是没准的,为了混吃混喝骗钱骗财,媒人是两面说虚话,见面和稀泥,让男女两家不得实情,最后只要拜了天地推进洞房,媒人就算完事大吉,此后一切事情都与他两不相干。就算纸里包不住火,隐瞒的事最后都露了底,男女双方打架怄气以至寻死觅活,那也只能凭自己的造化。
  周牛娃说这办法好,他料想女方一定跟他的想法一样,为了自己以后的幸福,她不至于日鬼弄棒槌,会说真话的。尽管周牛娃不识字,可找一个识字的人帮他读帖子不是太难的事,读帖子的人与这事没有关系,他没有必要糊弄人。
  后来媒人很快就送来了女方的庚帖,上面除了生辰八字,还有一句描绘姑娘长相的话:黄花大闺女黑发无麻子。庚帖是要找阴阳先生掐算的,看与男方的八字是否合配。为这事周牛娃花了一吊铜钱,他信不过本地的阴阳师,专门跑到绛帐镇上找了名气很大的周先生,周先生掐算过后连声说,天作之合啊,福禄寿喜,一应俱全!周牛娃特意问周先生后面的那段话是啥意思,周先生说这么简单的你还不明白吗?周牛娃只好说自己不识字,周先生给他读了一遍,解释说,这前一句我不说你也清楚,就是原封货嘛,这后一句说的是这女娃长得俊,黑头发白光脸。
  周牛娃彻底放心了。
  不光是放心,更是高兴!高兴得心里像猫抓一样奇痒难耐,恨不得立即把这女娃搂到怀里。终于等到洞房花烛夜,他迫不及待地揭开新娘的红盖头,明亮的烛光下他一声惊叫,我的爷啊!差点儿昏倒。
  新娘是疮疤头!麻子脸!
  周牛娃后来找到了媒人问罪,董拐子说人家没有欺瞒你呀,黄花大闺女,没麻达吧?周牛娃说,下一句!董拐子说,不是一句,是两句:黑发无,麻子。就是没有黑头发,脸上长麻子。人家写得明明白白的嘛。
  周牛娃惊讶得眼珠子都要跳出来了!他就这样被人坑了。后来他一想起这事就来气,一见老婆的麻脸就发火。老婆比他还气呢,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