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行走中的玫瑰 >

第19章

行走中的玫瑰-第19章

小说: 行走中的玫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普通人,这些在我们的眼中悲惨地生活的人,教会我学会珍惜,教会我认真地生活,自尊地生活,快乐地生活。

七年|之后

还是想谈谈关于幸福,因为这是人们谈论得最多的、希望能够获得的一种状态。

回看自己,这些年总是处在一种幸福的状态,因为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幸福来自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外人的判断。外人眼中一个生活美满理应幸福的人,如果让他或者她自己来讲述自己的生活,常常会有截然不同的答案。因为一些人习惯用自己对于幸福的定义去判断别人,而被判断的人,可能使用的又是不同的幸福标准。

我喜欢自己和自己比较。虽然和别人眼中不幸的人相比,可以比较容易地感受到自己的幸福,但是问题在于,那些别人眼中不幸的人,他们自己未必感到不幸福。而如果总是和那些自己渴望,却还没有获得的生活状态来进行比较,那么人生总是充满了不满足,甚至沮丧,因为,如果期望值设定得太高,而对自己又没有准确的判断,那么只会让幸福变得可望而不可即。

和自己比较,只要足够努力,不虚度光阴,不对生活失去希望,那么,走过一段时间之后转头看看自己,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所得,而这些所得,是我感知幸福的来源。

遇到过一些年轻人,他们在讲述我刚刚大学毕业,在深圳谋生的日子,会用上艰难两个字。于是我很认真地回想那段时光,无论如何都回忆不起来任何的凄凉。因为那个时候的自己,如果和大学时代比较的话,可以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独立生活,难道不是很幸福的事情吗?虽然在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看来,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要去街头推销汽水,甚至要做一些他们认为大学生不应该从事的工作,比如酒店的前台。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那个时候,这样的事情太过平常,因为平常,不会觉得辛苦,相反,陌生而刺激的城市,形形色色的人,生活其实充实和快乐。

我也有过很彷徨的时刻,当然不是刚刚离开大学校园的那些年,而是在事业上稍稍有点成就的时候,看到后来者快速地超过自己,会对自己产生焦虑,不要说幸福,连快乐都变少了很多,因为心里面总是有很多的抱怨和不满。

还好,这样的状态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很快我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其实幸福的感觉来自自己,而不是别人。除了不要和别人比较,还有就是对自己要有非常准确的判断,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很多人觉得不幸福,是因为觉得眼前的生活和自己的期待相差太远。我不是说不应该有一种人生的目标或者预期,但是以我自己的经验,如果把幸福建筑在未来的话,幸福会变得和自己无缘。因为人的目标是会不断变化的,在达到了一个目标之后,其实很少人会觉得满足,会继续设定新的目标。而如果这个时候,无法让自己停下来享受目标实现的那个过程,幸福会和自己擦肩而过。

18 关于学习

七年之前

工作之后每个人有很多学习机会,

我的经验是多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

因为有了比较才会有进步,

如果老是自己和自己比较的话,

判断能力会大大下降。

七年之后

任何时候开始学习,

都不会嫌太晚,

而且自己主动要求学习,

才会产生对自己有帮助的效果。

七年|之前

我记得在上海的家里面,在阁楼的床底下,有一个破破烂烂的皮箱,那是我小时候上学前最宝贵的财产,里面全部都是连环画。

那个时候的连环画和现在的漫画书很不一样:第一,非常小,适合小朋友看;第二,文字多,图画更多地成为了陪衬。

因为我从小是由奶奶带大的,所以不符合父母必须是双职工才能够上幼儿园的要求,因此,小学之前,我最羡慕的,就是那些能够每天准时到幼儿园上课的同龄小朋友。很多时候,听他们说着每天中午如何在集体午饭之后,一起在地上午睡的经历,让小小年纪的我,很快懂得了什么叫做遗憾。

不用上幼儿园,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这些连环画上面。以前的连环画大部分是由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古典名著改编的,所以很小,我已经知道了《三国演义》。

终于有一天,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原因,让我有机会到幼儿园待了一天。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天的我是大出风头的,因为老师要求小朋友们从1数到100,结果每个人都结结巴巴,最后轮到我,我毫不费力地把一百个数字背了一遍,让老师对我这个没有上过幼儿园的非正规军刮目相看。

这样的事情在我读书的时候经常发生,还记得好像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让大家总结一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好像是关于纪念周恩来总理的。结果我的同学一个一个被叫起来,却没有人说得上来,班主任的脸越拉越长,她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的学生居然被这样的问题难倒了。最后她叫到了我,她的眼光是带着期望的,凭着她一直以来对我的信赖,而我也真的没有让她失望。结果是,我获得了一顿大大的表扬,我的同学们则不需要因为没有回答出问题而继续站在课桌前面。

小学的时候,读书对于我来说从来都不是难的事情,小学的五年,我的学费都因为我总是能够得到第一名或第二名而被学校减免,为我的爸爸省了不少钱,也为他争了不少面子。我记得年级里面可以和我竞争的,是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子。每个学期,我们两个人总是在争夺着第一。不过我们两个人的分别也非常明显,虽然从分数上看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是一个非常有数学天分的人,经常参加数学竞赛,而我的专长则是在语文上面,作文比赛就少不了我。我想,这一定和我从小看太多的连环画有关系。

进了小学,已经不看连环画了,那个时候开始看很多的少儿读物,像《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选》、《安徒生童话选》,还有《红楼梦》,虽然大部分看不懂,尤其是那些诗词。文人小说下载

其实小学的时候,从看这些书所花的时间,就可以看出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安徒生的童话对我来说,即使是美人鱼的故事,都没有让我有童话的感觉。他的故事我是到了大学的时候,才真正地完整地看下来。我喜欢格林童话,因为我相信,公主和王子从此快乐地生活着。

进了中学,因为住读的关系,每天中午午休和晚自习的时间,我都会在图书馆或者是阅览室度过,因为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中学的六年时间,我看完了所有的世界名著,当然,我又把《红楼梦》看了一遍,这个时候,懂得的东西多了一点点。而在学校的阅览室里面,我养成了看八卦杂志的习惯,那个时候的八卦杂志不多,最多是一些电影方面和类似《故事会》的东西,看那些东西一点都不累,还给了我很多和别人聊天的话题。

看八卦杂志的习惯保留到现在,除了是自己减轻压力的一个方式,同时也是让自己不和这个社会脱节的一个方法。每次出差回到香港,我总是会买一大堆周刊,最先看的肯定是娱乐版,充实自己茶余饭后的话题,也让自己不和潮流脱节。接下来就是政经版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报道,让自己知道,不在香港的时候,哪些事情我错过了,来龙去脉是怎样的,免得跑新闻的时候,自己首先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中学的时候,读书没有小学那样不费劲了,因为我的这些同学,在小学里面全部和我一样,成绩从来都是名列前茅。没有比较,还以为自己不错,来到这里才发现,厉害的人太多了。

我不是一个非常在乎成绩的人,我的父亲也不是,也许他觉得,能够进这个中学,等于半只脚已经跨进了大学,所以从此放心起来。再说,只要说自己是在那所中学的,已经让所有的人觉得这个孩子读书真了不起,到底在里面读得怎样,也就没有人关心了。

没有了来自家庭的压力,加上学校的老师喜不喜欢一个学生,也不单单看考试成绩,于是中学六年,我学了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

刚刚流行计算机,我报名参加了兴趣班,并且饶有兴趣地编写起我的健康食谱程序。现在想起来,我真的从小就是一个特别现实的人,居然编程序也要和自己的生活编在一起。我还记得,我输入了人一天需要摄入的热量和其他的营养标准,然后开始输入每种食物的营养含量,我的目标是,能够让计算机来编制每天的营养餐单。那段日子,我会每天趁着中午午饭的时间,到计算机室去霸占计算机。就这样整整一个月,突然有一天,我在宿舍照镜子,发现自己头顶上有一大片白头发。还好,这片白头发,在我终止了对计算机编程的狂热之后,不知不觉地消失了。到现在我还是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如果要做一件事情,就会拼命去做,但是突然有一天,我会觉得,这件事情对我来说不重要了,于是这件事情就会从我的生活当中消失。

对于计算机的热衷持续了一年的时间,那个时候,我还报名参加校外科技站的培训班,每个星期要坐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到很远的地方去上课。虽然最终再也没有和计算机打交道,但是好歹有了一点基本功,所以之后工作,不管是怎样的计算机程序或者操作,对我来说,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学习,从来没有感觉非常困难。

中学的时候,我是学校的宣传部部长,大部分的工作,就是组织每学期一次的全校文艺汇演。每一年我都是参加演出的成员之一。有一年,我们决定表演探戈舞,而那些舞衣,是我单枪匹马到文化宫向那些不认识的叔叔阿姨借的,不花钱。相信现在要找到免费的表演服装,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慢慢地,我们学校的文艺汇演越办越顺手,于是我们决定到其他的和我们同级别的中学去搞串联,然后搞一场中学生联合汇演。那个时候通信非常不方便,于是我们会用晚自习的时间到其他学校去找学生会的干部商量。就这样一所学校一所学校走下来,也就是一个月的工夫,我们的联合汇演搞成了,而我还结识了很多其他学校的同龄人。

因为喜欢写东西,中学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不过说来惭愧,虽然自认为写的东西算是不错,但是和文学社里面的才子才女一比较,很快我就不写东西了,承担起编辑的角色。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样方便,我们的社刊,是我们用钢板和钢笔一个字一个字抄写下来,然后用油墨印刷出来。到现在,我还能够清晰地回想起,那股油墨的香气。

虽然在文学社里面,我发现自己的文学创作天才有限,但是很快我发现了一个我比较擅长的地方,那就是写报道。初三的时候,上海的《青年报》决定组成中学生记者团,于是我报名了。读书的时候,我是一个胆子比较大,或者应该说特别自信的一个人,什么样的事情我都会去尝试。如果有一件没有成功,我就会马上开始去尝试另外一件。那个时候,选择太多了,所以从来没有时间来埋怨自己,埋怨别人。结果我被录用了,我想很大的原因是我来自名牌中学,而那个时候,来报名的人并不是太多。

当记者是我从小的理想,没有想到,到了中学实现了,虽然只是一个学生记者。那个时候,学生记者也非常忙,每个星期,除了自己学校,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还要到不同的学校去采访,然后每个周末,到青年报社的那栋老式洋房里面,听那些正式的记者和编辑给我们传授经验。寒暑假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到报社去,看他们挑稿子,改稿子,还有排版。

很多年以后,我打开别人帮我收藏了很久很久的一张《青年报》,那是我们第一批学生记者的一张大合影。不是站着的那种传统的合影,而是大家一边走一边聊天,被摄影师抓拍的那种。看看里面的人,大部分我已经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但是里面也有不少人和我一样,离开校园之后,进入了新闻行业。

我的第一次公开演讲是在中学,而且是用英文的。那是参加学校的英文演讲比赛,结果我获得的是三等奖。因为是在上海的关系,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学习英文。到了中学,因为是全国重点,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没有使用教育部的统一教材,从初一开始,学校就使用新概念英文。

新概念英文,除了教会我们英文单词之外,课文的内容和对白,还让《〃文〃》我们了《〃人〃》解很多《〃书〃》西方人的《〃屋〃》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以及人与人交往的方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册的第一课,一对情侣在电影院卿卿我我,结果被别人指责的时候,男方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