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

第14章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第14章

小说: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建议,获得了楚怀王的认可。但我们必须要为项羽说句公道话,这个决定,对项羽来说是极不公道的。

你看,楚怀王明明和诸将签了合同,先入关者王。但当人家项羽要求履行合同时,楚怀王却不允许项羽履行,而把这个履行的特权,赋予了刘邦,这不是明摆着涮项羽吗?

并非是大家恶意涮项羽,而是项羽的业绩不佳,声名太坏,又太年轻,老将们明显轻视他。此外,就是楚怀王朝令夕改——这个朝令夕改,也是负责制定规则的人,最喜欢干的事。因为社会上的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修正调整自己的计划。制定规则的人往往视规则为自己的计划,随时依据情况进行修改,意识不到规则对别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老话说伴君如伴虎,说的就是制定规则的人依据自己的利益随时改变规则,让人无所适从的困境。

楚怀王的朝令夕改,让项羽很痛苦,幸好这时候秦将章邯再度上演精彩个人秀,时局的变化,给大家带来了扭转尴尬的时机。

话说楚怀王秣马厉兵,紧张地等秦将章邯来攻打,可是章邯却迟迟不露面,为什么呢?

因为章邯跑到赵国去了。

说起来赵国真的很惨,它本是陈胜时代的老兄弟武臣开创的根据地,而后武臣就做了赵王,张耳陈馀辅佐他。岂料武臣的姐姐喝醉了摆谱,激怒部将李良,大闹邯郸城,杀掉了武臣。于是张耳陈馀再立赵歇为王,此后赵国陷入了与叛将李良的拉锯战中,双方你来我往,你退我攻,打得不可开交。章邯就在击败项梁之后,撇开楚军不睬,突然渡过黄河,杀入了赵国。

赵国这边是有几万人马的,和李良比画比画没问题。但与章邯相比,差得就太远了。结果邯郸城下一战,赵军溃败,章邯引军入邯郸,然后进行大拆迁,把邯郸城中的所有百姓,全部移民去了河内,再把邯郸城墙扒倒,夷为平地。

老实说,章邯真的有一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权力是靠剥蚀人民而存在的,现在他对赵国来了个釜底抽薪,外加扬汤止沸,把老百姓全搬走,再扒掉城池,赵国的政权就无所依附了,只能哪人多往哪儿走,重建根据地。

张耳保着赵王歇,逃入钜鹿城。陈馀北走,收集常山的溃卒,居然得到几万人,回来时发现情形不妙,秦将王离已经包围了钜鹿城。而章邯大军驻扎在钜鹿以南的棘原。陈馀只好驻扎钜鹿城北,躲章邯越远越好。但总躲也不是个办法,还得向楚国求援。

新来的这个王离,他是秦国名将王翦的孙子。当初就是他爷爷王翦,杀掉了项羽的爷爷项燕,灭了楚国。现在到了孙子辈,这个王离也很能打,他是秦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因战功封侯的人,封的是武成侯。王离的战功,是在北方抵御匈奴,是塞外三十万大军的统帅。但是王离入关平叛,带了十万人,章邯的兵力比他多一倍,再加上章邯已经和义军缠斗多时,论经验及战功都在王离之上,所以此役以章邯为主将,王离以副将的名义打配合。

总之,三十万秦军主力云集赵国,赵国好像没希望了,只能向楚国求援,但求援后是不是还有生机,希望好像也不大。

楚怀王接到求援书,很兴奋,这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权力及重要性,于是决定援赵。

援赵就是派将,但派哪个去好呢?

吕臣不能派,他等于是统领楚怀王的卫戍部队,保护楚怀王的人身安全。刘邦享受着仁慈长者的偌大名头,正在移师入关,腾不出手来。

能派的,只剩下项羽了。

当然,此时楚军之中,尚有能征善战的英布,名字非常有范儿的蒲将军,名将桓楚,以及成语“季布一诺,千金不易”的主人公季布。最后这个季布,最喜欢自我炒作,因恶炒名垂青史,也是一桩奇事——总之这么多人乌乌泱泱,好像不愁找不到个统兵的主将。

但问题是,以上人等,自打渡江以来,就始终跟在项梁身后跑跑颠颠,谁也没有得到过表现的机会。此时诸人没有业绩,自然也就没有名气,最多不过是一员部将而已。只有项羽得到三次机会,屠襄城、屠城阳、打雍丘,所以刘邦一走,项羽就成为唯一的人选了。

可万万没想到,有人对项羽的资格提出质疑,这导致了项羽最后机会的丧失。

9、刘邦遥遥领先

对项羽的资格提出质疑的,是齐国使者高陵君显。

高陵君显来找楚怀王,说:“你们楚军,应该是有人才的吧?前段时间我来你们楚国时,在路上遇到了将军宋义。当时宋义断定项梁必然失败,果然,没几天项梁就兵败身死。如宋义这样的人,军队还没有作战就能预先看到失败的征兆,这可以说是非常熟悉军事的人才了。”

听了高陵君显的话,楚怀王大喜,立即叫宋义来聊聊,一聊感觉还真不错。于是楚怀王拍板,封宋义为卿子冠军,以其为上将,项羽为次将,以七十岁的老头范增为末将,统桓楚、英布、蒲将军、季布等人,前去援救赵国。

就这样,项羽跟宋义向北,前往赵国,刘邦自己跑单帮向西,去攻取秦川。这一对天造地设的黄金拍档,就被人强行拆散了。正所谓“一入秦川深似海,从此刘郎是路人”。原本是战场上生死相依的亲密战友,却阴差阳错莫名其妙地,从此走向了疏离,走向了生死之仇。

仍然是刘邦先开盘。公元208年九月,四十九岁的刘邦从砀县起兵,以曹参为先锋,沿途收集溃散的陈胜残兵,先期抵达城阳。城阳地带有零星的秦军堡垒,被曹参挥师而入,一举击破。

这是刘邦三打城阳。到了这时候,我们或许能够明白,为什么他和项羽,要在打破城阳之后,进行血腥的大屠城,把城中的男女老幼统统杀光了。城阳这个地点,似乎是秦军的中转站,是秦军必行之地。彻底摧毁了城阳,从此就让秦军在这一带无枝可依,无法立足,遇到刘邦就吃瘪。

打败城阳秦军,继续向前推进,这时候前面来了支友军,是魏国的骑兵,由魏国五大夫傅宽统领。见傅宽所统兵强马壮,刘邦大喜,立即把傅宽叫过来,要跟傅宽谈谈。不知道两人都谈了些什么,但从此而后,傅宽就以骑将军官的身份,跟随了刘邦。

傅宽被收服,马上就派上了用场。前方就是杠里,秦国名将王离的军队在这里有个营盘。以杠里为中心,亳南地带有座城,河间郡守带支兵马与王离遥相呼应。安阳附近也有大股秦兵出没,气氛压抑而紧张。

王离的军队,时代的名将,就在前面。

打还是躲?

刘邦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在咸阳城中,人们也在高度关注王离军的动向。有人评价说:“王离,名将也,他爷爷是王翦,赵国和楚国都是王翦消灭的。王离的父亲是王贲,燕国、齐国还有魏国,都是王贲消灭的。此前王离镇守北方,曾斩杀匈奴十万人头,威名赫赫,作战能力更在他的爷爷和父亲之上。而今王离又去征战刚刚成立的赵国,目下已经困赵王歇与张耳于钜鹿城中。看来,王离取胜是必然的,不过三五之日,就会有捷报传来。”

这时候,恰好有个人路过,听到这番话,停下来说道:“差矣,此言极是差矣,古人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连有德行的人家,都延续不过五代,更何况做将领的呢?军功世家,到了第三代,一定会失败。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以军功起家之人,杀戮太重,积恶太深,他家的后代就要承受作恶的惩罚。如今王离已经是王家的第三代了,他的父亲和爷爷,都造下了太重的杀孽,他岂有不失败的道理?”

这番评价,现代人听起来非常怪异,但其中自有道理。这个道理刘邦不知是否知道,但他终于作出决定。

这一仗,打!

其实打是对的,因为杠里一带,确是王离的军队,但王离本人并不在杠里——他在钜鹿城下。老大不在,就意味着杠里的秦军,作战力是可疑的,只要布置得当,打赢应该不是难事。

于是刘邦决定,仍然是打雍丘时的老战术,兵分四路:

曹参、周勃两员上将为一路,以兵车的优势,直捣杠里的王离军队。

骑将军官、魏国五大夫傅宽,统所部兵马,绕道安阳,侧击杠里秦军。

卖丝缯的小商贩灌婴,近来军事水平大有长进,也给他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统一路人马,侧击杠里敌军。

刘邦及樊哙主力军,先行悄悄地潜入亳南,然后突然冲出,给驻扎在杠里的河间郡守以痛击。

这场战事,应该由曹参周勃率先发动,而后傅宽与灌婴的奇兵左右突出,势必冲乱杠里秦军的阵脚。这时候河间郡守肯定会慌里慌张地大开营门,准备去接应杠里。但这门一开,恰好可让刘邦和樊哙冲进来。

以有心算无心,以精确的布置与完美的配合对付乌合之众,这场仗已经没有悬念。杠里秦兵一击而溃,灌婴因为杀敌英勇,被赐七大夫。

计算刘邦的业绩,如果加上项梁失败前的外黄之战及陈留之战,刘邦已经打了十五仗了,而且赢多输少。项羽业绩,加上与刘邦合作的外黄陈留之战,只有五仗,恰好是刘邦的零头。

此后大家匆忙赶路,一边赶路一边四处弄粮食,行军速度不比蜗牛快。过了段时间,齐国突然出了乱子,齐国的将领田都反叛,跑到了楚国这边。而后刘邦抵达城武,遭遇了秦国东郡郡尉的部队。

老战术,永远是一成不变的老战术。曹参和周勃为一路,已经证明了作战能力的灌婴是一路,刘邦等诸人是一路。三路人马把个可怜的东郡郡尉团团围困,肆意宰杀起来。东郡郡尉拼死突围——他很有眼光,发现了刘邦这边是指挥中心,就疯狂地向刘邦这边杀来。只要摆平刘邦,这场仗就算他赢了。

危急时刻,杀狗匠樊哙一手执盾,一手持刀,迎着东郡郡尉冲上去,就听乒乒乓乓,双方你来我往,一通好砍,最终是樊哙更狠,砍退秦兵,斩敌首十四级,俘虏十一人。刘邦喜形于色,赐樊哙五大夫爵位。

刘邦的业绩,就有十六场战事了。

项羽,必须要努力了。

10、大火并

项羽的战绩,仍然是五次,而且其中有四次是与刘邦合作的。

没有业绩,员工的心情就会备受挫伤,非常失落。可想而知,项羽非常渴望能有机会上战场,把业绩和刘邦拉平。但当楚军行至安阳小县后,上将宋义下令住宿休息,这一停就是四十六天,无所事事。

注意安阳这个地方,几天前刘邦的骑将军官、魏国的五大夫傅宽,刚刚从这里绕行,侧击杠里的秦军。此时刘邦已经继续西进,战于城武,宋义却偏挑选这么个地方停下来,有何用意呢?

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宋义就喜欢这儿,喜欢就是喜欢,没理由。

另一种可能是,宋义的心机,比之于刘邦丝毫也不逊色,甚至更老辣、更深沉。他在此按兵不动,在他的前方,是钜鹿城中的赵王歇和张耳,牵制了近三十万的秦军主力。在他的后方,善战的刘邦正在西征挺进,步步逼近咸阳。用不了多久,咸阳就会感受到刘邦的森冷刀锋,就会火速传檄,调回钜鹿城下的秦军主力,届时楚军以逸待劳,突然发动,必将一役而收全功。

如果宋义真的这样想,那么刘邦或许将会遭逢最可怕的对手。前提是——宋义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压制住军中少壮派的血勇冲动,以避免让他的宏大战略毁于一旦。

这个所谓的军中少壮派,就是项羽。

果然,见宋义按兵不动,爆脾气的项羽急了,就去见宋义,说:“将军,现在秦军包围了赵军,战事十分危急,应该迅速带兵渡过黄河,我们楚军攻打秦军的外线,赵军则在城内呼应,里外夹攻,秦军必败。”

宋义笑道:“差矣,小项你差矣。你差在什么地方呢?你差就差在不懂军事啊。搏击牛身上的虻虫,不可能打死虱子和虱子卵。现在秦兵攻打赵军,如果秦军胜了,就会非常疲惫,我们就可以趁他疲惫之机战胜他。如果秦军打不下赵军,我们就可以率部队向西,击鼓前进,一举消灭秦军。因此,上等的兵法,是先让秦军和赵军再较量几场。小项啊,你还年轻,血气方刚,说到披坚执锐,上战场打群架,这事我比不了你。可说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你还需要向我虚心学习呀。”

斥退项羽,宋义意识到军中有一种盲动主义倾向,为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就下达一道命令:“有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令者,皆斩!”

这么明显地压制项羽,打击项羽的锋芒,引起了项羽的强烈愤怒。宋义明显意识到军心不稳,就派了儿子宋襄,去出任齐国丞相,以便为自己留条后路。他亲自把儿子送到无盐,并举行盛大酒会,为儿子饯行。当此之时,正赶上天气寒冷,下着大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