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楚汉争霸启示录 >

第15章

楚汉争霸启示录-第15章

小说: 楚汉争霸启示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刘邦统砀郡兵马,加封为武安侯,向西略地,走黄河以南,西行直攻关中。诸将先入定关中者,寡人愿以关中之地,王之!诸将列侯以为如何?”

大家都被楚怀王的气势镇住了。宋义嘴角的小胡子撇起一丝窃笑,连忙站起来发言,表示坚决不辱使命,不克破章邯,此身绝不南归。

诸将列侯一听,自己是随宋义北上,有的疑惑,有的赞同,不管怎么样,大家聚在一起走,章邯虽然可怕,但也未必就会轮到我自己死。

刘邦也站起来表态,先把无道的秦国痛骂了一顿,然后说诸侯并起,旨在亡秦,我不敢自爱,只要是楚王的命令,自己有死而无所辞。

楚怀王想不到会议这么顺利,。。呵呵地露出笑的样子。

轮到项羽讲话了,项羽说:“我希望大王重新作一点考虑。”

一下子空气就紧张了。宋义忍不住了:“项羽将军,难道对当次将不满意吗?”

“不是,我是想说,我愿意与刘邦一起行动,向西入关。”

宋义脸上有点红,他误解了,但他马上掩饰过去了。

项羽说:“我叔叔项梁,昼夜以亡秦为念,将十万之众以攻中原,不幸战死沙场。亡叔之痛,切肤透骨,项羽寝食难安,必欲西行破关入秦,奋报此仇。项羽不愿北上曲折救赵,愿与刘邦西入关灭秦报怨!”

很多人窃窃替项羽哀悼。这个傻小子真是莽撞得可爱了。

要知道,关中地区是秦国本土,地广兵强,秦军出关以后,那毁灭性的坚甲利兵和令人窒息的攻击速度,东杀西捣,常乘胜逐北,周文、吴广欲西入关,都已经兵败身死。以一支偏师西去,独攻关中,去打秦人的老窝,相当于母鸡去进攻狐狸,送上门的肉嘛。虽说先入咸阳者可以被封为关中王,但你不要利令智昏啊。诸将都觉得去攻关中是不讨好。刘邦被派去主攻向西,已经够倒霉的了。这个傻小子也要跟了去,你比你叔叔还厉害吗?也真不要命了。

楚怀王想了想,问:“太仆在吗?早饭怎么样了?”

一个胖胖的太仆赶紧弯着腰,从人群远处喊:“禀告大王,饭已经热了凉了好几遍了,领导们开会不要太辛苦了。早可以用饭了。”

大家就忍不住一阵笑,把刚才紧张的气氛打散了。

楚怀王说:“寡人宣布,早朝先到这里,诸将列侯臣僚先退朝列鼎吃饭吧。”

吃完饭,楚怀王把一些参谋和老将,都召集到小屋子里去了,楚怀王说:“项羽想要和刘邦西行入关,你们怎么认为?”

一些老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一个很倔的人就带头说起来了:“我们吃饭的时候都已经议论了。我一贯看着项羽就来气!这个项羽一贯是‘僄悍猾贼’,人品很有问题。我举个例子,大王尚没有辱临楚国的时候,项梁将军入居薛城,就派他这个侄子项羽去西攻襄城,占领襄城以后,直杀得干干净净,不论军民皆被坑之。那可是好几万人啊!他经过的地方,无不残灭。这样的人能派遣吗?”

在如今这秦末时期,掀起了一种屠城的歪风(是以前战国时代所没有的)。一般攻城一方的牺牲往往可以是守方的十倍不止,因为攻方的伤亡非常大,所以出于恼怒,攻方往往会在胜利后屠城。但是,在从前的战国时代,则几乎没有屠城的记录,虽然战国也是打得很凶。这大约是因为,战国时代列国君主之间,虽然有竞争,但总得持续两三百年,还是比较看长效利益的。对于诸城邑的争夺,是零敲碎打,君主为了最终能战败对方国家,也是要讲求对对方民心的争取,怕一旦与哪个国家为仇,以后遇上危难,自己难以再获得这个国家的帮助了。所以,秦与列国诸侯,都是打与讲和,合纵与连横,来回地变化,国际关系也是年年改变。所以,屠城这种不计后果的事,就没有(除了长平之战坑了投降的赵卒二三十万)。但是到了如今秦末时期,人们急功近利,各地独立的义军部队甚多,都只靠着强硬来保护自己,如果说战国时代的诸国互战类似现在国际间的战争,而秦末时代则类似失控后陷入内战的某个国家的所谓“人道主义灾区”,所以屠城的事也就不新鲜了。

这位老将说的就是项羽的屠城,具体是屠襄城,因此他还为项羽创造了一个成语“噍类无遗”。噍,就是嚼吃东西。噍类无遗的意思是,破城以后,把所有有咀嚼器的生物,全都杀死。

其实,刘邦也干过这样的事,刘邦和项羽攻破城阳以后,俩人也一起屠之。但是,这是楚怀王来了以后的事情,举这样的例子,恐怕楚怀王脸上也不好看。而且这老将也不愿意说刘邦的坏话。老将说:“楚国曾经数次西向进取,从前陈王胜和项梁将军,都失败了。不如改派长者,扶义而西去,向秦本土的父兄讲明道理。这些秦本土的人,也被他们的主子搞得很苦,如果现在能派个长者前往,不侵暴,那应该是可以使秦本土归心的。而项羽太剽悍了,不能派。唯独刘邦素来是个宽大长者,可以派他西去。”

这些老将的意思,陈胜、项梁都曾经试图西向进取,显然这种进取都是硬打,结果都失败了,秦国人也是很硬的,你再让项羽过去彪悍地跟秦国本土人战斗,还是难以成功。不如改变策略,展开政治攻势,派个能讲理的,不是激怒了秦国人跟我们对着打,而是好好地以怀柔去收服被主子所苦的秦本土人,或许成功。这话说得似乎也蛮有道理。楚怀王听了,又考虑再三之后,也就不犹豫了。而且还有一点,不知楚怀王会不会想到,就是秦国的关中,富庶是天下的十倍,如果项羽被封在这里为王,而项羽又这么“暴”,那未来就是又一个“暴秦”啊。据关中山河之险固,守财粮之富有,以临山东,我们就制不了他了。总之,有一万个理由不能冒险让项羽去。

“为了安慰项羽,我们加封他为鲁公吧。鲁国这个地方,人最孬种了,而且在东边(离我们眼皮近),让项羽去那里,就万不能兴风作浪了。”不知是楚怀王想的这个主意,还是老将们想的,总之鲁公的封号就这么定了。

在接下来的朝会上,楚怀王把决定告知了项羽:“我们还是维持原来的决策吧,项羽将军忠勇可嘉,依旧为北上次将,同时加封鲁国公,北上救赵的大计,不谷(当时诸侯王的谦称)就托付宋义上将军和项羽将军等一干众将了。”

项羽知道王命是不可违的,于是拜手施礼。

“鲁国廉节好礼者很多,倒是我喜欢的。”项羽心想。他特别喜欢礼仪之士。

楚怀王说:“所有一干众将,不论爵位高低,此次共赴大义,当竭诚一心。今日就在朝堂上,诸将列侯按年龄长幼,约为兄弟,从此义结同死,患难相扶,不负寡人以国事相托。”

众将皆感慨动容,有人甚至对这个想法呼起了万岁,表示魂灵被触及了。于是太仆们窜过来,安排诸将开始拜把子。

说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也不算牵强啊。那是要共同赴死的。

项羽夺帅

十月,刘邦策马从楚怀王的彭城会议上回来,到了自己的砀郡驻地,很快就约集自己的军队出兵西北,打向彭城以西北的山东、河南交连地带。这里处于中原东部,是魏国的地盘,也是从前刘邦、项羽联手作战的中原战区的一部分,刘邦比较熟悉这里的情况。听说老部队又打回来了,这一地区原来离散的项梁、陈胜军队旧部将士,趋之若鹜,十里百里来归。

虽然楚怀王给他的补充很少,加上这些散卒之后也不过人马数千,但刘邦的丰、沛两县精英将士善于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作战,他们行军西北上八十公里到山东西部的成武地区,击败秦东郡的官兵,又继续西北行八十公里,在山东、河南交界的成阳(今山东鄄城),击败了戍守这里的两支秦军,随即继续前进。在他们队伍的前方,秦军布置了重重羁绊。我们暂且不表。

与此同时,公元前208年的十月深秋,宋义上将军的楚主力,也从彭城开拔出发了。宋义号称“卿子冠军”,意思是贵卿作为诸军之冠。但奇怪的是,大军数日后行到彭城以西北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的安阳(今山东西部成武县)时,这位卿子冠军突然觉得停下来看看大平原上的秋日景色也不错。

天已经比较冷了,十月末的深秋飒飒地吹着风,秋风吹动了越来越低的斜阳,却一天一天吹不动这支迟疑的军队。

“上将军为什么按兵不动了呢?”

按一般军事规律,长官一味保存实力,就会引起下级的疑惑。宋义拒不进战,谣言就开始在队伍里滋长了:“秦军已经打胜了,大王叫我们撤退呢。”“宋义将军要叛国了。”

宋义打算对这些谣传进行惩戒,于是写一个训诫的命令。正这时候,项羽找到他,说:“我们已经十几天休息在这里,请问将军还在等待什么呢?”

宋义说:“这个,我自有主意。”

“士兵们都很疑惑呢!”

“我正要发一道训诫下去。鲁公你也太爱惜自己的士兵了,对有些士兵是要严厉惩戒的。”

“末将明白。但我听说秦军二三十万围困赵王,巨鹿旦夕不保。我们急速引兵过河,楚军击其外,赵军应其内,则大破秦军必矣。”

“真的能大破秦军吗?我们为什么非要去破章邯?”

项羽不懂了,这也算是个问题吗?

“叮咬牛的牛虻,目的是咬牛,不是咬牛身上的虱子。章邯只是个虱子。”宋义很大气地说,“现在,赵人见楚军出动,必然士气旺盛,与章邯据城相斗,即使秦军破城,也已疲惫,不能复战,我乘其疲敝,以逸待劳,一鼓而搏击之,则章邯之人可尽灭。如果秦军不能战胜,则我们直接引兵击鼓西行入关,收亡秦之利。所以,不如先使秦、赵先斗。呵呵,若说冲锋陷阵,披坚执锐,宋义不如公;若论坐而运策,决胜千里,公不如宋义。”

说到末尾,宋义的口吻略带轻蔑。

宋义说的不无道理,让秦军在巨鹿的城墙下顿挫,等到秦兵疲敝,锐气尽失,并且士气也下降,我们作为援军,再杀过去,就能破秦军于城下。作为援军,确实通常都是这样的打法。不过,宋义说的也有问题,一是若等到秦军已经战胜赵军,再去攻秦军,可能就相对晚了;二是宋义应该把大军再北进一些,进到赵国境内,至少是黄河北岸,这样使得巨鹿城内的张耳和赵王歇军队,知道有援军来到,从而增强士气,能坚持巩固守城。

而项羽的意思,是想趁着赵国巨鹿刚刚被围,立刻就去解救,将秦军击败,这不能说是完全不可行的策略,但是带有侥幸于一次决战的嫌疑,如果战败,则后果不堪设想,不如等秦军疲敝,但还没有拔城的时候去攻。

项羽还要再说,宋义已经把耳朵捂上了。宋义说:“请将军回去想一想,我正要起草军令呢。”

不久,军令发下来了,写在木板上的,用的是大家好辨认的隶书,而且写得很生动易懂,使用了很多动物作比喻。“下面的人皆以军法斩之: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项不听使唤的!”(这里又说羊“很”,不顺从,与虎狼并列)

项羽说:“这个命令不用往下发,发给我就行了。”

待到了第四十六天的时候,宋义大约也在安阳待烦了,就带着大军送自己的儿子往无盐邑去了。战国时代的无盐姑娘,是齐宣王的一个丑老婆,长得好像车祸现场。因为长得太悲惨了,许多人见面都很想捐助她,最后被充满爱心仁义的齐宣王把她娶了。这个无盐邑就是无盐姑娘的老家。

从安阳往东北到无盐(今山东东平)有一百五十公里,而安阳往西北到巨鹿战场,则不过二百二十公里。跑这么远的路,来回的时间,都够把巨鹿之战打完了。

这时候,天又下起了寒雨,宋义和无盐邑齐国官员、齐王使者以及自己的部将,“置酒高会”。所谓“高会”,就是高级干部的会。

“这次我亲送我的公子襄到贵齐国为相,感谢齐王使臣屈驾相迎。襄啊,快给列公们敬酒!”

宋襄到齐国去做相国,这正是加强齐、楚合作的举措,同时对于宋家的私家好处则是,他家一身兼有了齐、楚两个大国之重。有儿子在齐国给他撑腰,他在楚国的地位将更加牢靠。

齐楚官员、将官们纷纷举酒,然后开始大吃。古代的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餐案上摆的全是珍鲜奇味,而天上却下起了寒雨,门口站岗的士兵瑟瑟发抖,望着餐桌上的美味,露出了欲吃炙肉的神色。

雨水夹带着寒凉,冷风也跑来助纣为虐,气温降到了接近零度。因为已经停留了四十多天了,军粮的积存也越来越少,士兵们整天吃不饱饭,十月按照古历已经是冬季的第一个月,再下着雨,那就又饿又冷了。营房也都简陋,茅草的屋顶像筛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