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 >

第82章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第82章

小说: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以后又听见什么消息,快快说!”小兴儿道:“不大工夫,又进来一个小太监,直眉瞪眼地跑进来。因为屋子大,也没有看见我,冒冒失失地对那个小太监道:‘老三,你猜太后要杀谁?敢情是要杀老项。’那个小太监朝他摆摆手儿,他方才看见我,不觉大惊失色,忙问这是谁,你为何把他带到这屋来呢?那个叫老三的回说:‘老七,你不要害怕,这是庄中堂的贴身亲随。’老七忙过来同我拉手,低声嘱咐我道:‘方才的话,你千万记住,在外边不要提起。这事关系得太重了,倘或事先走了风声,不但你的脑袋长不住,连中堂也担不起这个处分。方才王爷有谕,如果内扇的人私传消息,查出来活活打死!这屋里只有你我三人,千斤担子,可全在你身上了。’我说:‘二位自请万安,刀搁在脖子上,我也决不说一个字!’如今老伯伯这样追问,我实在藏不住。你老人家千万可不要再对旁人说了。”大福听罢,又是害怕,又是好笑,只得顺口敷衍他,说:“我决不对旁人说,你自管放心,你还是吃大烟吧。今天晚了,就住在这里,明天早晨,我套车送你回宅。”说罢立起身来,到外边小解,偷偷地将小喜叫了来,嘱咐他将兴儿绊住了,不许他走,也不许他睡,我有紧要事,即刻就回来。说罢一直奔项宫保的休息室。
  护卫见是谢大爷,忙开门将电灯捻起。大福先查一查暗号,知道宫保住在第七房姨太太屋中,连忙将电话移过去。不大工夫,项子城亲自接谈,问是什么人?大福回道:“是谢大福,有紧要事,必须即刻面禀宫保,务必请宫保速来休息室,迟了恐怕有误大事。”子城回说就去,他心里却怔忡不定,因为方才有寄柬留刀的事,更不敢冒昧前往。却派一名丫鬟,名叫小倩的,到休息室看一看,如果只有谢大福一人,你便将他带到我这屋来。小倩提着红纱灯,一直向休息室来。护卫见是内眷,全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小倩推门进来,见大福正在屋中抓耳挠腮,看神气像很着急的。一见小倩提灯进来,以为必是宫保到了,忙垂手侍立,却不见宫保的影儿,忙问小倩道:“宫保还没到吗?”小倩道:“宫保已经起来,传话派我来叫大爷。大爷快随我到七姨太太房中,有话到那里去讲吧。”大福从来未到过姨太太屋中,听了这话,迟迟疑疑,不愿前往。小倩催道:“快走吧,宫保嘱咐不叫耽误工夫呢。”大福无法,只得随着她,走到七姨太太门外,立住脚。小倩先进去回话,宫保说叫他进来,小倩掀起皮帘子,大福走进。这屋中的暖气,将他逼得喘不上气来。
  原来项子城最怕寒冷,他冬天住的屋子,不但有气管,而且四围墙上,全绷着狐皮,寻常人进来,便得出一身燥汗。大福进门,便觉头昏脑晕,再看宫保坐在软榻上,穿着短衣服皮袄皮裤。这是外间,七姨太太躲在里间,不曾出来。宫保问道:“三更半夜,又出了什么大问题了?”大福左右一看,并无他人,便低声将方才小兴儿的话回了一遍。自己又进言,说看这情形,只怕一半天内便要发生变故,请宫保早打主意才好。项子城听了,略一沉吟,说你快把兴儿叫了来,我要当面问他。大福答应一声,匆匆出去,不大工夫,将兴儿带了来。宫保却和颜悦色地同他讲话。此时,兴儿已经吓得抖作一团。项子城笑道:“难得你肯报信给我,足见你这小小的人,心眼很好。我不但不难为你,还将你收到我的宅中,派一名管事,总比在中堂宅中挣的钱多。你要知道,如今既泄露了机密,庄宅你是去不得了,回去必有危险。你就死心塌地伺候我吧,我必能格外抬举你。”小兴儿忙跪下磕头,谢了宫保。子城又问道:“你看中堂的神气,是发愁呢,还是欢喜呢?”小兴儿道:“中堂自昨夜回来,愁锁眉尖,连饭全不曾吃。也不知要起什么稿儿,提起笔来,又放下,放下又提起来,写两句,又揣在怀里,恐怕旁人看见。今天夜里,又到宫中去了。以后的事,小的实在不知道,也不敢妄回。”项子城道:“我带你到天津去,你可愿意吗?”小兴儿道:“小的愿意。只是在庄宅的衣服东西,可拿不出了。”子城笑道:“这是小事。你的衣裳东西,值多少钱?”小兴儿道:“不过值四五百块。”子城向大福道:“你带他到账房,支一千块钱给他便了。”小兴儿又磕头谢了。子城又嘱咐大福,快给东车站打一电话,问他早起第一趟车准在什么时候开行?大福领兴儿去了。少时又回来,说车站回话,准在夜间五点二刻开行。
  此时,却见项宫保已经换了装束:灰布皮袄,青布皮马褂,黑羊皮帽子将脸捂上,大墨镜罩着眼睛,不但看不出面目,打扮却很像一个生意人。传谕叫殷洪胜同小兴儿随同前往。那殷洪胜便是卫队头目,外号叫殷大个子,精通武艺,臂力过人,五七十壮汉,不是他一人对手,向来宫保出门,全是他随驾护卫。并且其人心地热诚,只知有宫保,不知有他人,若遇着危险,便叫他替宫保去死,他也乐意。因此,项子城待他十分优厚,每月二百元薪水不算,还另外给他置买田产,又将伺候大姨太太的丫鬟阿梅赏给他做媳妇,所以殷洪胜更死心塌地报效宫保。此番宫保突然遇着了这种险难,除去避地之外,更无他法,只得将他长子可敬叫至跟前,嘱咐:“不要声张。倘有意外,打电报到天津中州会馆,另外再拍一电,至德国领事馆。如能通电话,也可与我天津宅中通一电话。家中人口,到了缓急之时,可到江米巷德国使馆避一避风头。”又嘱咐谢大福,好好照料家庭。便催殷洪胜也换了装束,扮作商铺伙友模样,腰中带了盒子炮,同锋利的匕首。又叫小兴儿换了粗布衣裳,扮作学徒模样。然后,自己披上风衣,殷洪胜只提了一个小皮包。马车已经套好,三人匆匆上车,直奔车站。及至来到站上,才交四点三刻。项子城带着殷洪胜,直上了三等车,小兴儿却去打好了票,然后赶至车上。三人拣了一个背静座位,小兴儿铺好了毡条,就请子城躺在上面,假装有病,脸朝着里。小兴儿坐在他旁边,殷洪胜却侍立不动。不大工夫,车便开了,开至廊坊落垡。
  沿路之上,全有军队稽查。见子城面朝里躺着,不免要问。幸亏小兴儿随机应变,说这是我们掌柜的,因为他病了,我们将他送回天津老家,军队也就不往下问了。偏偏来至杨村,这个稽查军官是一名营长,姓李名叫培基,是项子城在小站练兵时亲手提拔的人。年纪不过二十四五,在随营学堂毕业,项宫保因看他为人机警勤劳,便拔他做了连长。后来段吉祥也看他不错,又提升营长,派在杨村驻扎。每日起床很早,凡过往火车,他必要自己检查,从不假手他人。活该凑巧,这一回查至三等车中,见一名彪形大汉挺然侍立,遮着一个睡卧的人,旁边又坐着一个年轻学徒。他见了便有些疑惑,仔细看那大汉,又仿佛有些面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只得问道:“你们是到哪里去的?”殷洪胜道:“我们到天津去。”李培基又问道:“那躺着的是你什么人?”殷洪胜道:“是我们铺子掌柜的,因为害病,送他回家,所以不能起来。”李培基道:“他自己不能起,你搀他起来,我要当面看一看的。”殷洪胜道:“他是一个有病的人,好容易睡着,再叫他起来,就要半天不舒服,请老总行一个方便吧。”李培基听大汉管他叫老总,心中不痛快,因为他身为营长,差不多全以大人呼之,这老总二字,乃是当兵的普通名称。他听了,心说好大口气的买卖人啊!我非看一看病人不可。便沉下脸来,对大汉道:“我们这是公事,不懂得什么叫方便。你快把人扶起来,不用废话!”殷洪胜的火气,已经提高有三千丈,有意要发作,心说使不得,这次同宫保出来,关系很大,倘然走漏了风声,哪还了得!况且这李培基,我又认得他,他也是宫保的人,彼此一照面,他倘然喊叫出来,更有许多不便了。想到这里,只得和颜悦色,再用好话央求。小兴儿也帮着他说。谁知李培基更动了疑心,非看一看决不肯下车。殷洪胜急了,冷笑道:“李营长,你怎的这样不识趣!我告诉你,我们这病人形容可怕,你倘然见了,要将你吓矮了半截,到那时,你可不要埋怨我不关照你。”李培基听他呼出姓来,益发觉着这事有点蹊跷,索性更不客气,非看不可,并且说:“你们形迹可疑,不用拿话来威吓我!”殷洪胜见此情形,知道这一关是决躲不过了,便轻轻拉子城衣裳,低声说道:“请掌柜的抬一抬头,这位老总一定要看看你呢。”方才他们说的话,项子城全听个清清楚楚,知道李培基办事认真,不同他打照面,他决不肯走,便侧身坐起来,一转脸,用手将墨镜往上推,紧跟着又摇一摇头。李培基同他一对眼光,早吓了一个寒噤,才要请安,腿刚蹲下去,项宫保却冲着他摇头,他连忙又立起来。在这一蹲一立之间,他忽然生出急智,对殷洪胜道:“我当是谁呢,原来这病人是我表叔。”忙自己过来,仍扶项宫保躺下,却向带来的四名军士道:“你们下去三个人,只留郝得元在车上,随同我到天津,好将我表叔送至家中。明天不回来,后天一准回来。”三个人答应着去了。
  这里李营长挎着刀,在殷洪胜旁边,并肩侍立。又吩咐郝得元,快去沏一壶好茶,叫饭厅上预备三份上好的西餐,另外用鸭汤卧四个鸡子,越嫩越好,赶紧送到这里来。郝得元答应一声,匆匆去了。这三等车上的人,看着很为诧异,一个个交头接耳,说方才这李营长威风凛凛,硬要拿病人开心,怎么一转脸又这样殷勤起来?有的说这是李营长笃念亲情,因为病的人是他表叔,所以特别照应。那神经过敏的,却摇头不信,说纵然是他表叔,人家已经有两位伴送,他又何必加入?况且他身为营长,这杨村是他驻在地,他怎好因为亲戚擅离职守?看起来,这里边一定有不能明言的缘故,不过他借词罢了。更可怪的,是李营长站在旁边,有多少人因为他是军官,全让个座位给他,他始终不肯坐下。少时饭菜全到了,还挟了一张小炕几来,放在就地。菜饭摆好,李营长又不敢惊动他那表叔,低声下气地请那大汉去叫。殷洪胜过去,低低问吃不吃。那位铺长慢慢坐起来,说:“我喝一点鸡子汤吧。”小兴儿忙将鸡子汤捧过,就他手中,喝了两口。又将四个卧鸡子全喂了他,又照旧躺下,只说了一句:“你们随便吃吧。”那三人听了,如奉旨一般,立时将三份大餐吃完。少时到了北仓,李营长取出铅笔来,从日记本上扯了一张纸,简单写了几个字,又从衣袋内掏出一个胶口信封,将写的字封好,交给郝得元,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郝得元便急急忙忙下车去了。
  不大工夫,车到了天津老龙头车站。殷洪胜同小兴儿一边一个,搀扶着项子城下车,李培基却提着皮包,在后面跟随。项子城故意将皮帽子一拉,将脸盖住,混过车站。站上有现成的马车,叫过一辆来,子城坐在里边,小兴儿站在车后,殷洪胜同赶车夫并肩坐在马车的前边。李培基自己叫了一部人力车,在后面跟随。殷洪胜吩咐车夫一直拉到德国租地,却还不肯说出地名。直等进了德国租界,才告诉他某街某里项公馆。马车夫知道是从前北洋大臣的住宅,哪敢怠慢,紧加了一鞭,转眼间已经来到。站门的巡捕,认得是宫保回来了,连忙恭恭敬敬地举手立正。子城下车来,朝着他略点一点头,又吩咐道:“你暂且不要对人说,我是回家养病,怕见客的。”巡捕应了一声是,他方才进去。看门的见宫保回来,他心中很诧异,怎么预先没有来信知会呢?一个出来迎着,一个喊进去报信。原来,此时宅中只有宫保的正太太余氏住着。因为这位夫人看不惯那十几房姨太太,群雌粥粥,妒宠争妍,终日的鸡吵鹅斗,所以躲到天津来,倒赚一个眼不见心不烦。有几个公子小姐,也随着大太太在天津从师读书。在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宫保突然回来。家人喊着,太太正同一群公子小姐吃午饭,连忙将饭碗放下,迎接出来。一看这神气,不觉吃惊,忙问道:“老爷到天津来,为何预先也不通个信呢?倒是叫人到车站接一接啊!”子城笑道:“劳太太挂心。我这次因为回家养病,所以不敢叫人知道,免得天津这些官儿又来啰唣。”说着走进屋里,见桌上正摆着饭,便坐下吃饭。太太还要给他添菜,他连忙拦住,说:“咱们一同吃吧,不用费事了。”厨房知道宫保回来,没等吩咐,便精心用意地做了几样菜端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