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305章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305章

小说: 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霎时间,九五之尊的皇帝就在凛冽的寒风之中舞起了宝剑。翩翩剑影花飞落,寥寥尘埃随风舞。李世民的身手本来就很矫健。剑也一直是他最善长地兵刃。现在又是要急于出汗,于是浑洒得异常的用力。一套苍劲而又霸道的剑法淋漓尽致的挥洒下来,当真是一阵汗如雨下。
李晟的家眷们听说皇帝为了给李晟取药引,而在亲自舞剑,都惭愧而又感激地拜倒在了院旁。不停的磕头作揖。
一副奇怪的场景出现了。身为大唐之主的皇帝在当庭舞剑,十余名李晟家人跪在院旁,不停的磕头作揖。
冷风瑟瑟。李晟地家人们却感觉眼眶中的流出的热泪是滚烫地。
几名御医急忙上得前来,诚惶诚恐的拿金盏取了李世民额头的几滴汗液,奉若至宝的收藏了起来。
李世民长吁了一口气,露出了一丝笑来。虽然他知道,这样诡异的偏方未必有用,但至少心里舒坦了许多。毕竟,他也为李晟尽了一份心意了。
李晟一直在昏睡之中,良久未醒。李世民也没敢去打扰他了。只是透过窗户看了一眼睡在床上的李晟,乘上车驾回了皇宫。
皇帝为李晟舞剑求龙浆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长安城内,一片唏嘘的感佩。听闻了消息地满朝大臣,都对这个平日里严肃而又威严的皇帝。多了一份认识和敬佩。
当日深夜,连日来事多的李世民也无心睡眠。远远看到弘文殿军机处依旧亮着灯火。于是起身披上衣服,到了弘文殿。
军机处里,武元衡、马燧和其他几名官员仍在紧急的商讨着向前线运送粮草的事情。由于是劳师远征,粮草运行并不方便,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颇费周折。众人讨论得十分入神,连皇帝进了军机处站到了门边,都没有注意。李世民站在门外听了一会,踏步走进去说道:“其实也不是太难嘛!北伐军带了三十万石粮草,足以支撑半年。朔方一带不是就地开了军屯吗?到时候再多开发一片,不是就可以大大减轻粮草运输地压力了吗?”
众人回头一看,都吃了一惊,连忙拜倒下来。
“众卿请起。都辛苦了。”李世民随和走进了军机处,随意的坐到了一经椅子上,说道,“都累了,坐下说话吧。朕也算过粮草地帐了。现在正值隆冬,到明年秋收差不多还有十个月的时间。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在东都一带的大粮仓里征调粮食了,陆续运往朔方。不要堆积到最后一刻再去送,那样压力太大了。另外,至从大唐实行义务兵与募兵制双兵制法以后,龙骧卫都就地开了军屯。此外,出征在外的大军,也是可以就地开垦军屯自给自足的嘛!有战事时以战为主,闲时也可以务一务农,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能杀人,还不能种田吗?”
“陛下言之有理。”武元衡接道,“北伐军此去,肯定是以朔方受降城一带为据点。那里临近黄河土地肥沃,是可以开垦出良田来的。来年起春,到明年秋收,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大可以抽时间开垦一片农田出来。就算到时候他们因为战事而无法继续经营这里的土地了,也可以转让给退役的军人或是当地百姓。这样一来,不仅仅是减轻了军队带来的负担和消耗,也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做法。”
“说得好,那这件事情你们再细细商议一下,就可以办下去了。”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天气寒冷,众卿也不必太过劳累。这事情呀,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完的。老是这样彻夜不休,你们若是累倒了,谁来给朕办差啊?”
众臣都呵呵的笑了起来,说道:“陛下也要注意龙体。”
“嗯,要不今日就到这里吧。众卿都回去歇息着。没办完的事情,明日再商议。”李世民和蔼的挥了挥手,示意群臣退下。然后又示意武元衡和马燧留下来。
“武元衡,马燧。这几天,真是辛苦你们了。”李晟病危,李世民越发的感觉要珍惜身边现有的这些臣子了。他认真的说道:“你们可要保重身体。朕今日又去见过李晟了。他的身体……情况不妙啊。朕,很担心。”
武元衡和马燧都拱手拜了拜,说道:“陛下不必太过担心,吉人自有天相。”
李世民无奈的苦笑了一声,说道:“罢了,一切自有天数,不说这些了。你们估计着,北伐军多久能到灵州呢?”
马燧寻思了一下,说道:“李怀光所带走的,是大唐最精锐的五万飞龙骑。由于粮草也有充足的骡马和民夫运送。如果天气不是太坏的话,以李怀光的性子,最多八天就能到达灵州。到时候,他就能与石演芬的大军汇合了,共计七万人马。由于李怀光是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到时候北伐军将并称灵武
“灵武军……”李世民悠然道,“朕对他们,可是寄予了厚望啊……”





    网友上传章节 第386章 后宫
     更新时间:2008…10…4 20:03:04 本章字数:4504

两天以后,天色放晴。阴风重云都散了去,温暖的阳光终于驱走了冬日的严寒。天地间的气息仿佛也活泛了几分,长安城中的行人也多了几成,大家都愿意出门来晒晒太阳了。
可是幽深的皇宫禁苑里,依旧有些清冷。军机处里的炭火炉子从来就没有熄过。既管如此,天生就比较怕冷的武元衡也时常是十指冰凉,握着笔杆写字的时候也有些僵硬。
写完了几张公文后,武元衡放下笔来搓起了手。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他露出了微笑来:“天公作美啊!这样的天气,最适合行军不过了。如果是大风大雪或是严寒不断,灵武军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天意成全,看来大唐真是顺风顺水了。”
刚说完这句话,窗外一人接道:“武伯苍果然是心念国事,鞠躬尽瘁呀!”来人正是陆贽。
武元衡站起身来拱手拜了一拜,微笑道:“陆相公何时得闲,能来军机处坐坐了?”
“呵呵!”陆贽爽朗的笑着进了军机处,在武元衡对面落了座。寒喧了数句后,陆贽说道:“今日陆某前来,其实是有事想和伯苍兄商议。”
“陆相公不妨赐下。”武元衡问道。
陆贽笑了一笑,说道:“现今隆冬之际,不久就要过年了。等年一过,朝廷的春闱科考就要举行。伯苍兄从淮西归来后,一直是皇帝钦点的负责春闱考试的主考官。现今又坐领军机处,当今是异常繁忙呀!”
武元衡何等聪明的人,早早听出陆贽话里的意思了。他微微笑了一笑说道:“在下也曾想过,是不是找皇帝进一进言,推去科考主考的职事,专心在军机处办事。在下能力有限,就怕到时候忙不过来呀!”
“哈哈哈!”陆贽大笑起来。“武伯苍呀武伯苍,你以为我陆某人今日前来,是找你讨要这个主考的职事吗?陆某人可没有这么下作。皇帝钦点你为主考官,自有他的深意,你是推不掉地。我今日前来,其实是想给你推荐几名门生。”
“门生?”武元衡疑惑的问。
“不错。三个非常好的年轻人。”陆贽轻抚着短短的黑须,悠然说道。“怎么,你不愿意?”
武元衡面露难色,缓缓的摇了摇头,说道:“陆相公你是知道的。在下身为主考官,如何能接收仕子的行卷?在下倒是认为。他们将行卷投到你地门下,更为合适一些。”
“不妥、不妥!”陆贽大摇其头,说道,“这三个年轻人,都是当下大唐最有名的大才子。诗文佳作风靡一时。我陆某人这点货水。你伯苍兄是最明白的。你几时听我吟过诗作过对子了?其实我也想将这几人收到门下当门生……可惜呀,一时候学生的才学更胜过师傅,我这张老脸可就没地方搁了。”
武元衡笑了起来:“陆相公实在是太过谦虚了。1 6 K小说网。手机站wap..cn谁不知道你是当朝第一笔?当年太上皇要起草诏令制诰。可都是你起草的。”
陆贽也面带微笑地说道:“武伯苍,我今日前来可是很有诚意的,你可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哦!你虽然身为主考官,收几份仕子的行卷也并不不可。毕竟你并不主持第一轮的笔试。只在殿试时负责举荐就行了。至于这三人的才学品行如何,我陆某人可是能够担保一下地:绝对没有问题。”
武元衡的脑子里飞快的寻思起来:这样地事情,他陆贽自己为什么不干?……哦,是这么回事!
武元衡想通了这一点后,爽快的说道:“既然如此。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多谢陆相公了。其实在下也是才疏学浅,就怕误人子弟呀!”
“伯苍兄答应就最好了。”陆贽开心的说道,“其实,我也是受人所托。替这三名仕子来你这里说情的。这么看来,我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武元衡呵呵的笑道:“是哪三个人。居然能请得动当朝宰相陆相公来当说客?”
“你听好了。”陆贽微微一笑,说道,“他们就是现今最有名的三大才子:柳宗元、白居易和刘禹锡!”
武元衡也惶然一惊:“是他们!在下也早早听闻,这三人都差不多二十左右的年纪,诗文才学盖于一时,是很有名地大才子。我也很早就注意他们了,没想到,他们三人居然同时进京赶考的来了。”
陆贽哈哈的笑道:“这下,你不会认为我是有所图而来吧?这三人在长安聚首一起品诗论文,我刚好考遇上了。酒话闲谈中听他们说起,他们最敬仰当朝儒帅武元衡,很想拜入你门下当门生。于是,在下就**之美,乱遂自荐的跑来跟你说了。”
武元衡站起身来长身一拜:“多谢陆相公。”
“同僚一场,不必客气。我也是爱惜他们的文采人物,觉得他们和你会很对味,才特意举荐地。”陆贽也站起身来回了一礼,扬扬手说道,“伯苍兄接着忙吧,在下公务在身,先告辞了。”
“请。”
看着陆贽的背影,武元衡暗自露出了微笑来:陆贽,果然是一个心胸宽广、目光高远之人。他将柳宗元、白居易和刘禹锡三人举荐到我门下,一来是识才惜才唯才是举;二来也是为了主动和我打理好关系。今后地许多年里,朝中很有可能就是我与他并驾齐驱了……我们或许会有竞争会有对立。但和他这种以国事为先、气量恢弘的人同朝共事,又何愁不能和平相处、同心协力的造福大唐呢?
武德殿里,李世民的心情也很不错。他刚刚批完了一叠折子,准备到御花园里散散步,踢几脚蹴鞠活动一下筋骨。这几年来,他时常带着几个宦官宫女蹴鞠,每次都玩得大汗淋漓十分的畅快。宫人们也对这个技艺高超的皇帝深为佩服。他们没有想到,一向以文韬武略示人的皇帝,还有这门技艺。
今天。李世民照样玩得很开心。一脚下来,甚至将球儿踢上了远处的宫殿屋顶,众人齐声喝彩放声大笑。注:唐时蹴鞠,比的是踢花样(像玩毯子一样)和踢得远、踢得高。有时也会设立小洞门,比试谁能将球踢入。堪称现代足球地鼻祖。
玩得累了,李世民坐下来稍事歇息,欣赏宫人们玩耍。一名宫女奉茶上来:“陛下请用茶。”
好熟悉的声音!
李世民转头看了一眼这个平常不会去注意的小宫女。顿时惊讶道:“苏菲儿!”
苏菲儿的脸瞬时红了,低颌下头来怯声道:“陛下圣安,正是婢子。”李世民将茶盏放下,开心的说道:“你何时回长安的,怎么朕也不知道?”
苏菲儿低眉顺目的回道:“回陛下话。婢子回长安已经半年了。婢子身份低贱。一直未能进宫见到陛下。半月前,德妃娘娘去大慈恩寺烧香还愿,婢子才在那里偶遇了她身边地侍婢兰儿。兰儿也是当年在西川时就跟随武大人的,是婢子的旧识。后来婢子才和德妃娘娘一起进了宫来。”
李世民哈哈的笑了起来:“你这丫头,好不愚笨。你说你是朕当年身边的侍婢。名叫苏菲儿,谁敢挡你不让你进宫?落得自己苦苦在长安流浪了数月之久,何苦来哉?”
苏菲儿谦卑地说道:“婢子身份低微。不敢妄言,就怕给陛下带来麻烦。等便等了,也没有关系的。老天垂怜,婢子终于得进宫中,再睹陛下圣颜了。”
“你呀!”李世民无奈的摇头笑了起来。苏菲儿就是这样的人。权势金钱在她的眼中,就跟过眼云烟一样。以她和皇帝地交情,只要说了出去,就算是当朝大员也要给她三分情面。更不用说是守城的卫士了。可她偏偏闭口不提,甘愿在皇宫外苦等数月,真是一个低调得固的人。
几年不见,苏菲儿明显比以往成熟了许多,更多了几许女人地韵味。李世民打量了她一阵。直把她看得脸红心跳局促不安。
“回来了就好。”李世民看她困窘,岔开话题说道。“从今以后,你就安心在宫里住着吧。你愿意住哪里,就住哪里,随你喜欢。朕知道你和武德妃的关系最要好,你就跟在她身去吧,当她给你安排今后的生活。这样可好?”
“多谢陛下圣恩。”苏菲儿拜倒下来谢恩,一丝不苟。
“别这么说,快起来吧。”李世民微笑道,“随意一点,就跟以前一样,知道吗?你跟随朕多年,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