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问鼎天下 >

第99章

问鼎天下-第99章

小说: 问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鼓励农耕!官府只收取每亩三十斤小麦的租役以及每人二两银子的徭役!
    当第一次看到这个条款时,徐仲竟以为自己看错!等自己仔仔细细的看了十余遍之后,徐仲现,并非自己看错了,而是实实在在的白纸黑字!
    这样的条件真是太优厚了!并州现有人口三百一十六万,有田四千余万亩!除了官府留用一千万亩之外,人均下来,每人竟有十余亩之多!
    只需稍稍勤劳一些,一年下来,除去吃用以及租役与徭役,每家每户至少会有近千余斤的余粮!
    徐仲完全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一点说明
    书友对于在下文所言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在宋朝,认为是错误的。先感谢书友的大力支持,能够忍受在下枯燥的文字,竟然看到了第三卷,在下不胜欣喜!呵呵
    对于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其实一个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在明朝叶。但是也有其它不同的说法,大多数研究国史的学者都承认国古代社会产生过资本主义萌芽。但对萌芽什么时候产生则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萌芽已经产生,如大工商业主子贡、弦高、范蠡、白圭、吕不韦等都有万贯家财,他们役使的劳动人手多达万人,其不乏雇佣劳动者,即所谓“持手而食者”。有人认为唐代工商业繁盛,海外贸易达,出现了一批巨富大贾。长安邹风炽,扬州王四舅,洛阳王清,皆并时豪富,富甲天下。为他们经营工商业者成份复杂,但其亦必定有雇佣劳动者。有人认为两宋时期国经济的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出现了一批专门种植经济作物如棉、甘蔗和茶的专业户。城市手工业商业繁荣,实行千百年的坊市制被打破。在思想上传统的“重本抑末”观念受到冲击,陈亮等的“农商皆本”的意识破土而出。在众多以城市市民为听众和读者群的文艺作品如话本,商人已经作为诚实守信的正面形象出现。如《卖油郎独占花魁》的卖油郎就是为人们所喜爱的正面形象。在手工业商业的经营活动,雇佣劳动者不是个别现象。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明朝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学的历史课本,大学的历史教科书都是以此意见编写的。应该承认,明朝叶,国经济达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史实还是比较充分的。如苏松杭嘉湖地区出现了较大的纺织业作坊,坊主与机工大都为雇佣关系,所谓“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在广东佛山镇出现了雇工达千百计的采矿冶铁作坊,在长江下游农业达地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前大大扩展,经营地主出现,他们展了农业生产的雇佣关系。清朝叶至鸦片战争前,国的工商业和农业的资本主义萌芽较明朝叶又有所展。不过,多数学者认为,对明清时期国经济的资本主义萌芽不能估计过高,它仅仅是封建经济汪洋大海的几处孤岛,其存在与展还难以撼动国封建的经济与政治制度。
    可见,明朝叶还是占据主流的!至于在下的涂鸦之作,的确是在下的失误,请各位见谅!呵呵感谢书友!!
    另,既然说了,那就请看本书的书友多提意见!在下的书评区很少惨淡啊

二二 君民
    “民,犹水也;君,犹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赵平淡淡的说道,“诸位以为然否?”
    赵平环视在座的郑裕、徐仲、沈浩等人,“民生,是谓根本!民富则国强!反之,民贫则国弱!”
    听着赵平人深省的话语,郑裕等人不由得连连点头,“如今看来,仓舒所言极是!因此,新政必须彻底实行!”郑裕坚决的说道,“新政已步入正轨!接下来‘议罪’一环,涉及律法,吾等除宏飞之外,倒也无人擅长,因此还是由宏飞主持!”
    沈浩也不推辞,爽快的应了,他知道,这是巩固自己在赵平权力心的地位的最好时机,只要此事办的漂亮,自己将牢牢的站稳脚跟!因此毫不推辞,“在下定当全力以赴,请小侯爷放心便是!”
    赵平微笑着点头,“此事便交给宏飞,至于其尺度,还是宏飞自行把握,只诛恶,若是有疑虑之处,便与思旷兄、文景兄商议便是!”
    赵平爽快的做起了甩手掌柜,对于那些事应该交给手下人去做,那些事应该由自己来做,赵平有着自己的标准。他并不是那种死死的握着手的权力,不肯分出去的人!相反,他对于如何分工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只有充分的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让下属有着与其职责相符的权力,才能充分的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与责任性,现代管理的这套理论,用在此处,也是极为适用的!
    “至于商务,还要思旷兄多多费心!盐铁粮一律禁止私下买卖,!除此之外,倒也无甚限制。”赵平细细的叮嘱郑裕。
    郑裕呵呵一笑,沉声说道:“仓舒尽管放心就是!愚兄打算成立专门机构,用于对盐铁粮之调控,最迟后日,愚兄便将细则交给仓舒过目,届时咱们再做商议如何?”
    赵平对于郑裕的才能向来是十分敬佩的,因此并无疑义,点头应了。
    分工既已明确,几人又针对目前新政出现的一些问题仔细的讨论了起来。一项新制度的实施,必然是一个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任何一项制度,在实施之初,都不可能不出现问题,哪怕是事先规划的再细致,也是不行。因此,只有在现问题之后,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处理,这项制度才能真正的实施下去,否则,只会以失败而告终。
    将郑裕等人送走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已经是亥时末,看着在士兵、家将的护卫下各自回家的郑裕等人隐入夜色之。赵平转身回到了书房,继续谋划新政的实施。
    微醺的暖风透过窗户,吹进书房,将赵平书桌上的案卷吹得刷刷作响。柔和的灯光透过纱罩,将赵平的身影淡淡的印在地上。
    月窈轻轻的推门而入,看到丈夫微笑着迎向自己,心顿时一暖。赵平永远都是这么谦谦有礼,这种自内心的关怀与不经意间的温柔体贴让月窈感到十分温馨。
    含情脉脉的看着小心的呵护着自己的丈夫,月窈笑的越的甜蜜起来。“这么晚了,夫君还是早些休息才是。”看着赵平书桌上高高堆积的案卷,月窈顿时心疼起来,轻轻的说道:“新政刚刚实行,千头万绪,总是难免,夫君不可过于劳累,按部就班,总会有成效的!夫君何必急于一时?”
    赵平微微一笑,扶着月窈在一边的椅子上坐下,一边说道:“并非某急于一时,而是新政初行,总有疏漏之处,察遗补缺,使新政更加完善,乃是要务!定然不能使新政偏离,否则,某一番心血岂非白费?”
    看着认真的丈夫,月窈轻轻的在心叹了口气,她知道丈夫对于新政寄予了厚望,希望通过新政的实施,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从而展开对鲜卑的攻略。当下便不再多说什么,看着桌上的案卷,月窈轻轻一笑,“妾身才疏学浅,无法为夫君出谋划策,只望夫君保重!并州万千百姓之福祉此时皆系于夫君一身!”
    赵平明白妻子的意思,若非自己的大力促成,以及有军方的力量作为坚实的后盾,这新政根本无法实施下去。虽说新政损害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利益,但在此之前,这一小部分人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一切政令法规,都是为了这少数人的利益而服务的。
    作为底层的广大民众,虽然拥有着绝对的数量优势,却始终作为被奴役的对象而存在,从来没有任何人把他们的利益放在位。
    如今的新政却改变了这种状况,若不是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恐怕早已身败名裂了吧?赵平暗道,那便借助手的力量,将反对者的声音彻底淹没吧!让他们成为历史的名词,彻底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现状吧!
    新政只是第一步,赵平深知,若是没有民众的觉醒作为基础,新政的果实始终会被少数人篡夺!觉醒,民众的觉醒,自主意识的觉醒,将是赵平接下来的目标。
    若想让民众意识觉醒,最简单、也是最有成效的方法便是开化民智,让民生的意识深深的植入他们的灵魂深处!
    当民众的民生意识觉醒后,便是有少数的野心家跳出来,试图做出改变,也会淹没在已经觉醒了的民众意识之!
    只是……唉!赵平无奈的长叹一声,人手啊!虽说有大批太学学子的加入,但这些人充实到各个部门之后,赵平忽然现,自己手上的人手又不够了!
    这实在是对新政的一大制约啊!
    虽然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并非是短期内便能改变的,但是通过赵平近乎洗脑般的教育与灌输之下,整个并州千余名太学学子已经成为了民生思想的先驱者、拥护者,以及传播者。
    随着新政不断的实施与深入,赵平相信,这些人将成为新政最坚定的拥护者!
    但只有这些人,显然是不够的,虽然通过这些人的潜移默化以及身体力行,会逐渐的带动起周围的人,但这样缓慢的效果显然不是赵平所追求的,他需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他现在急需一大批可用的人才,宣传新政,教育民众,使得民政真正的深入人心,民众真正的觉醒!而不是目前的这种朦胧与懵懂。

二三 扭曲
    新政已经按部就班的按照赵平的预期稳步前进。作为新政的最终受益者,并州民众对于赵平自然是感恩戴德,将他视为万家生佛,赵平的声望在并州已经达到了顶点!
    与平民相反的是那些世家,对赵平可谓是恨之入骨!权力的更迭从来都是以一方的失意落魄为代价,衬托了胜利者的春风得意。
    对于这些世家,赵平没有任何的怜悯与同情,在他们肆意的剥削压迫广大民众时,就应该有这个觉悟。他们受到的制裁,比起他们的罪行,并不过分。
    蒙学在赵平的大力支持下,终于也在郡县开始实行。凡是年满八岁的儿童,均可无条件入学!虽然效果不佳,但赵平知道,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时间的推移,入学的孩童会越来越多。
    目下毕竟是新政刚刚实施的开端,源于华夏百姓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对于土地的那种骨子里的崇拜,有了土地便等于有了一切的观念作祟,乍得土地的百姓正在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与人手,规划着到手的土地,播种着自己的梦想与希望。
    吕澈今天的心情似乎不错,虽然新政的实施使得他吕家多年来吞并的土地化为乌有,但赵平并未对吕氏与祝氏还有晋阳赵氏赶尽杀绝,不过是将他们兼并的土地收了回去而已。
    或许是为了安抚那些小世家,吕原晋王的名头依然被保留着。
    四月的天气,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使人不由得生出一丝乏力,懒洋洋的不想动弹。吕澈看着眼前的书信,阴沉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又将手的书信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之后,吕澈将手的书信放好,惬意的靠在软椅,似乎忘了赵平的新政,使得他权力尽失!懒洋洋的喝道:“来呀,将高先生请来。”
    不大功夫,一阵细细的敲门声响起,吕澈仍然闭着双目,低声说道:“高先生么?请进。”
    “咿呀”一声,门被轻轻的推开,一阵刺目的阳光倾洒进来,吕澈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头,将脑袋稍稍一侧,避开倾洒进来的阳光。
    “世子传唤在下,不知有何吩咐?”高宏连忙将门掩上,笑嘻嘻的走到一旁坐下,轻声问道。
    吕澈这才睁开眼睛,稍稍抬起头,指了指桌上的:“先生请看。”
    高宏“哦”了一声,费力的从椅站起身来,挪到书桌前,将书信拿起,细细的读了起来。
    “却是好事!恭喜公子,贺喜公子!”高宏虽然早知结果,但还是假惺惺的做出一副高兴的样子,说道:“如今既已与那拓跋王爷搭上关系,对世子而言确是好事!不过……”高宏话音一转,有些担忧的看向吕澈,斟酌着说道:“王爷言道,再让世子设法送五千斤盐至盛乐,却是……”
    吕澈挥手打断了高宏的话,思索了良久才说道:“如今并州之盐铁几乎完全控制在赵家手!本世子手仅余一处盐井,实是不足供应拓跋寿所需!”
    “这该如何是好?”高宏做出一副忧急的样子,看向吕澈的目光带着一丝忧虑,“如今好容易与鲜卑人搭上关系,目前却是最重要的时期!世子还是想想办法才是!”
    “哼!”吕澈冷笑一声,“某自然知道!只是这群鲜卑人也太贪得无厌了!本世子已经给了他们六千斤盐,不想他们还不满足!本世子却哪里来的那么多东西,去填他们的无底洞?”
    高宏见吕澈有些不耐,连忙劝道:“世子,不必动气!想那鲜卑也是没有办法吧!自赵家掌控并州以来,便大大减少对鲜卑盐铁的输出。而鲜卑全赖原输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