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86章

大唐军魂-第86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时的影子,不舍得埋没掉一个有可能的军事天才,也就想借机让李恪到军中锻炼一下。
  但让李恪到军中李世民又担心很多,一则李恪年纪尚小,没有任何经验,不足以独挡一面,也怕他是一时玩性而起,才有此念头;二则李恪与李靖府上过往甚密,担心此举引起其他皇子们的疑虑,也怕大臣们胡乱猜测;再则也怕李恪如当年自己一样,多了其他的心思。
  特卫是李世民军事改革的一面旗帜,已经初具规模和战力,如今单独成军无合适的领军人物。李业诩过于年轻,资历不足,尚欠军功,让他领将军职定会有很大的阻力。
  李世民想到自己的宝贝三子李恪,让他去领这特卫大将军职,可以让李恪去熟悉一下军务,特卫的具体事情自有李业诩操持着,训练方面不太会受到其他人的干扰,又可以让这支军队牢牢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李靖去了职,赋闲在家,在朝中和军中影响力大降,李世民的顾忌也少了些。
  所以,思虑再三,也就有了这些决定。
  “恪儿,特卫是一支新设的军队,军中事务与其他各卫大有不同,你到了军中后,一切事宜都要听取几名中郎将的意见,有关军务上的事还要多向候尚书请教,不可妄作主张!”
  “是,父皇,孩儿记住了,”李恪恭敬答道,又向候君集抱拳行礼,还不忘和李业诩挤挤眼。
  “陛下,蜀王殿下,臣当抽出更多时间到特卫军中,助殿下熟悉军务,”候君集答道,心里打着小九九。
  “如此不必了,特卫的事你就不要插手了,朕会亲自打理的…”李世民哼了一声。
  “是,陛下!”候君集一惊。
  候集君一向与太子李承乾过往甚密,和李恪并无过多交集,李世民任命李恪当特卫大将军时,候君集也是一力反对的,甚至提出让他自己去领特卫大将军一职,但是被李世民回绝了。
  “业诩贤侄,你也要让李恪尽快熟悉军务,新募集的一部突厥兵员即将到军中,新的募兵工作也将开始,你要做好准备!”李世民吩咐李业诩道。
  “是,陛下!”李业诩恭敬答道。
  李业诩看着得意洋洋的李恪,这个经常被自己抓住训斥的小屁孩,要来当自己的顶头上司,李业诩心里有些不舒服,只是希望李恪不会指手划脚来乱指挥就好。
  李世民又吩咐了眼前几人一些其他事项。
  “陛下,李相如今赋闲在家,臣想去他处学习兵法,请陛下成全,”临走前候君集小心说道。
  “可以,朕会与药师说的,”李世民想了下说道。
  ―――――――――――――――――――
  李业诩和李恪出了两仪殿,李恪小声地说道,“业诩兄,我母妃要见见你。”
  “哦!”李业诩随口应了声,杨妃要见他,并没什么意外,大不了是一些要他照拂李恪的话,当下便跟着李恪往淑景殿而去。
  刚转过门,这时却见一宦官模样的人拦住他们说,“皇后娘娘请蜀王殿下和李将军过去说话!”
  李业诩和李恪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眼里读出了惊疑,不知长孙皇后唤他们过去何事,当下也只得应承着跟着那名宦官而去。
  两人来到立政殿,见了长孙皇后。
  “见过母后…”
  “见过皇后娘娘…”
  李恪和李业诩上前行了礼。
  皇后身边刚封了晋王的李治正在和宫女们抢东西玩,长乐公主李丽质在一旁看热闹。
  “恪儿,业诩贤侄,你们都免礼吧,”长孙皇后微笑着说道,“恪儿,听皇上说让你去军中掌管军务?”
  “是的,母后,是恪一再要求,父皇才答应的,”李恪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回答道。
  “那也挺好,你一向喜欢舞枪弄棒,去军中呆几天也好,但是你要好生为之,不可妄自尊大,凡事要虚心多学,不要辜负了皇上的重托,也不要过于操劳!”长孙皇后一副慈爱的神色。
  “是,母后!”长孙皇后和平常时不一样的关怀让李恪有些不安。
  “业诩贤侄,恪儿就让你多多照顾了!”长孙皇后闪着异样光芒的眼神看着李业诩说道,“贤侄有时间也多进宫,来看看本宫,指教一下太子、魏王和晋王,太子可是向我提了好多次,这也是皇上的意思,还有丽质也想向你请教下诗文!”又看了一眼边上一脸肃容的长乐公主李丽质。
  “是,翼一定谨记皇后娘娘的吩咐,”李业诩有些头大,这皇家事儿真是烦人,指教李承乾和李泰就免了,这哥俩一些年后可能就会闹得你死我活,若和他们搅在一块会惹来麻烦事,不过这李治么,那是一定要好好调教的,如果历史还是和原来一样发展的话!
  “恪儿啊,你可知道,乾儿和泰儿也闹着想到军中去任职了,这军中很好玩吗?”长孙皇后笑着站起了身,“你们去吧!”
  李业诩和李恪告退后走出立政殿,李丽质跟了出来,“三哥,你们这就去吗?我还想向李公子请教一下诗文呢!”
  “好吧!哦,五妹,我们还有很多事儿,母妃还在等着我们呢,还有军务要去处理,下次吧?”李恪先答应着,待看了李业诩的眼神后,马上改变了话语。
  “公主殿下,今日真还有许多事儿,下次吧,过些日子一定来宫里听公主的教诲,”李业诩挺满意李恪的机灵,看到这几个公主,李业诩有些头大,不可招惹啊,特别是这个长孙皇后亲生的长乐公主。
  “哦,那算了,”李丽质失望地说道,转身走了回去。
  “业诩兄,你知道不,前些日子我父皇已将我五妹许给了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一直闷闷不乐,”走出殿外的李恪悄悄地对李业诩说道。
  “为何?”眼前的李丽质才十二三岁模样,就要出嫁了?李业诩也记得历史上长乐就是嫁给长孙冲,而且是夫妻恩爱,只不过长乐因病很早就去逝了。如今为何不乐意呢?
  “可能是…”李恪瞄了一眼李业诩,脸上似有嫉妒的样子,却马上话锋一转,“我也不知道呢,先去见我母妃吧!”
  “好的!”
  两人到了淑景殿,杨妃正看着几位少男少女玩耍,小女孩是高阳,小男孩是杨妃的另一个儿子李愔。
  “娘,孩儿把业诩兄带来了。”
  “见过淑妃娘娘,”李业诩上前行礼道。
  “贤侄免礼,贤侄可是好久未见了,都瘦了很多,前些日子你娘曾进宫来看我,说你都很久没回府了,”杨妃一脸关切的神情看着李业诩。
  “侄儿这段时间忙于军务,没有太多时间回去!”
  “听说燕儿快临盆了,你要多回去看看!”杨妃说着站起了身。
  “多谢娘娘关心,我会的,”想起家中怀孕的郑燕,李业诩有些内疚!
  “贤侄,恪儿少年不知事,妾身本不愿让他到军中,无奈他一心如此,皇上也应允了,以后还是要拜托你多多照拂,妾身在此谢过了,”说罢,杨妃盈盈一福,行了大礼。
  吓的李业诩不停地摆手示意,“淑妃娘娘折煞侄儿了,当不得如此大礼。”
  “娘,恪会照顾好自己的,”李恪上前扶着自己的母亲,一脸男儿的豪气状…
  ――――――――――――――――――――
  李业诩告辞时,李恪告诉他,明日他就去特卫军中报到,先亮亮相,熟悉一下环境。李业诩想了下,也赞成,简单地吩咐了李恪几句,具体的事到了军营再交待。
  告别李恪出了宫,李业诩先回府,把今天发生的事告诉了李靖,再把他感觉到的长孙皇后笑容后面的不平常表情也告诉了李靖。
  李靖辞相后虽然隐身在家,却时刻关心着朝中发生的事,也自有人把朝中发生的事告知于他。李业诩也把他所知的一些大事,全都告知李靖,一些关系到他的事儿,也都向李靖问对策。这封建时代政治上的事儿,对他来讲,还是很陌生的!
  李靖听了沉思了片刻,然后仔细地吩咐了李业诩一番要注意事情…
  第三卷 兵锋 第八章 关于吐谷浑的情报
  第二天,一脸兴奋的李恪即身着一身亮晃晃的明光甲,率领一群侍卫来到特卫军营中。
  李业诩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迎接这位大唐各卫中身份最高的大将军,给李恪造势。当李恪一行进入特卫军营,所有特卫将士都是全副武装,在训练场上集合,列队欢迎这位新任的最高主官。
  特卫的军官和士兵们都是一脸骄傲的神情,原本特卫就是一支特殊的军队,一段时间训练下来更让他们觉得与众不同,如今还有皇子来当大将军,让将士们得意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只可惜没有在其他军卫面前显摆的机会。
  自有人宣布皇帝的诏命,李业诩也在众将士面前介绍了这位新任的特卫大将军,接着进行了一系列的演练,队列、步伐,士兵们的单兵训练,马队冲杀等日常训练项目。
  特卫士兵们所表现的严整的军容,矫健的军姿,严明的纪律,非凡的技能,与其他军队不同的训练方法,让年少的李恪看的目瞪口呆,更是激动万分。
  李恪也在将士面前表演练了骑术和一套枪法,射箭等,并和苏定芳进行了一番枪法的较量,变幻莫测的李家枪法看得将士们叫好声震天,但明眼人却看的出来,两人的招式虽然好看,表演的成分却占多数。
  李恪所习的李家枪法也已经非常熟练,招式上有模有样,只是变化及速度上稍显不足。但李恪的非凡武艺已经让特卫士兵们刮目相看,士兵们也知道来当领军大将军的这位皇子,是有真才实学的,并非是只会花拳绣腿的皇家纨绔。
  在士兵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李恪更是心花怒放,接下来的一些日子里,竟然都住在军营里,熟悉军务,亲自主持士兵的操练,并和士兵们一起出操训练。几年的纸上谈兵般的学习兵法下来,如今终于有实践的地方,李恪异常珍惜这个机会。
  李恪在军中没有表现出皇族子弟高人一等的样子,从来不颐指气使、耍性子,表现的平和、谦恭,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老练。日常训练中处处以李业诩为榜样学习和模仿,虚心地向李业诩和苏定芳讨教不懂的东西,让李业诩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
  第二批出去拉练的特战队员也已经回来了,入住特卫大营中的特战队军营,最终剩下的队员有七十名,正式编制成军,并继续进行各种攻防演练。
  第一批特战队员,也在出发后的半年左右送回了重要的情报。
  李业诩还未建立起情报信息传递的快速通道,这份情报是五名特战队员通过军中驿站,经过一周时间急行军,才送到李业诩手上。情报太重要了,郑仁泰都不敢借用军中的军报传递通道,而是派几名队员亲自送回来。
  情报内容是用特战队加密方式书写的,除了几张地图,其他资料都需要解密后才能看明白。
  情报详细介绍了吐谷浑国内的情况,几名上层人物的详情介绍,吐谷浑境内的山川、河流分布,吐谷浑各部落的重要聚集地所处的位置,靠近大唐边境主要军事力量的驻防位置,领军人物情况,吐谷浑都城所在伏俟城及其他一些城镇的详细结构图,并附有几份比较详细的地形图。
  情报上显示,吐谷浑所部鲜卑共有族人约十二余万户,五十多万口,加上依附的部分党项羌、氐羌及其他部落近十万口,总人口差不多有六十多万,有名王三十人,公候二十多人,目前其所拥有的常备作战力量约有十万,能上马征战者约近二十万人。
  吐谷浑境内多高山、碛石地,有大量湖泊和河流,湖泊及河流边的草地是吐谷浑族人主要的放牧居留地方。
  吐谷浑境内建有几座城池,伏俟城、西强城、曼头城、洪和城、吐谷浑城、树敦城等,但除了伏俟城,其他规模都很小,住的都是王公贵族或者部落头领,基本没有平民,有一定数量的军队把守,潜伏隐蔽进去可能性很小。
  国都伏俟城为连接东西交通的重镇,在青海湖西约十五里,城池比较坚固高大,内有宫殿、房舍、街道等建筑,居住的也是以吐谷浑国内的权贵为主,城东和西南方向有两座军营,约有军队两万余人驻守。
  这些重要的地方都在地图上有标示和注解,及附近能抵达的详细道路情况。
  伏俟城东的青海湖占地极广,四周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水草丰美,是牧马的良好场所。此地所出的一**叫青海骢,被吐谷浑人称为龙驹,此马禀性温驯,体格中等,体质结实,步伐灵活敏捷,善于翻山越岭,是优良的乘用战马,善走对侧步,踏开疾步时,步跨大,速度快,鞍口平稳,骑乘舒适,耐粗放,耐劳苦,传言可日行千里,是军中战马的上上之选。
  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