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8章

大唐军魂-第8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业诩心中一惊,李靖这是今晚第二次讲继承衣钵的话了,这是怎么了…
  第一卷 重生 第十二章 未来的名将苏定芳
  李业诩正想着,却听李靖继续说道,“老夫会把《六军镜》和《李家枪法》详加注解,还有平时写就的一些行军、用兵手记,皆教授予你,从明日起,老夫每日都会亲自教习和督导你,你要把枪法和兵法学好学全了,”李靖一脸正色,盯着李业诩,“教你的东西是死的,要依照实际情况随机灵活应用!”
  “孙儿谨记祖父的教诲,必当勤学苦练,不负祖父的期望,”李业诩再次起身,恭恭敬敬行一大礼答道,天下间,有几人能得李靖倾囊相授?历史上李靖教出来的徒弟,哪个不是名满天下的?
  只是后世的历史上,怎么没有李业诩这号人的记载?
  “此次出征突厥,老夫发现一可造之才,就是老夫帐下先锋,苏烈苏定芳,那天你在城外遇上过的,”李靖满脸含笑道,“此次破突厥牙帐时,定芳可是立下了大功…”
  “孙儿当日见了苏将军,对他也是很有好感!”
  “唔!当时定芳请命领兵出击,老夫应允,他只率二百精骑,趁着浓雾杀向突厥牙帐,杀敌无数,突厥人不知道我方多少人马,乱成一团,老夫率大军及时赶到,一战歼灭万余人,俘敌数万,颉利可汗和前朝义成公主狼狈逃走,他哪知道李世绩早已屯军碛口等待着他,颉利无路可逃也。”
  “祖父,这苏定芳真是勇敢,”李业诩有些瞠目,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
  真是太佩服这牛人了,只率二百骑,竟然敢杀入数万如狼似虎的突厥精骑中,还把人家牙帐,也就是大本营给端了。
  看后世历史书上记载的此次事件,李业诩还以为只是神话了的故事,没想到这是真的…不愧是一个有勇有谋的血性汉子,带兵出击奇、快、狠,试想世上几人有如此胆量,敢以二百人去挑战数万嗜杀成性的野蛮人?!中华历史上从来不缺少热血男儿啊。
  后世的演义上把苏定芳写成一个奸诈小人,辱没了这位名将的千古英名…也让很多人不知道苏名将的事迹―――演义害人哪!
  “我大唐,又将出一位猛将也,”李靖乐呵呵道,“老夫惜其才,把他收入门下作我的弟子!”
  “恭喜祖父收得一位好徒弟,”原来苏定芳还没成为李靖的弟子,怪不得那天在城外人家不认得自己这位李家的长房长孙了。
  “明日起,老夫让他来府与你一道听习老夫教授,看看你们两人谁的悟性好,”李靖继续道,“我也与你细细讲讲其人。”
  苏定芳是翼州武邑人氏,也是行伍出身,前朝末先后效力过窦建德和刘黑闼,颇有战功!因窦建德和刘黑闼先后败亡而回家务农,也许是上天眷顾,贞观初再次入伍从军,这次出征突厥时成了李靖手下一名校尉,并在作战中得到李靖的赏识。
  在李靖决定突袭突厥牙帐时,苏定芳自请命作为先锋,突袭得手,为此次生擒颉利立下大功,也一战成名,李靖因此向李世民荐举他。
  李世民也是个识才的人,将其从正八品下的宣节都尉直接将其提升为从四品下的左武侯中郎将。
  唐朝果然是最看重军功的时代,李业诩现在虽然对唐时的军制还不太了解,但八品和四品的差距还是知道的,苏定芳以一战之功就从正八品下的一个小小校尉直升为从四品下中郞将,用一步登天来比喻也不过分,也充分说明军功对于将士升迁的作用。
  后世留传的李靖最得意的二个半门生:李世绩、侯君集、苏定芳,李世绩半道出家,其人就学于李靖之前已是名将,只能算半个徒弟,而侯君集入李靖门下则是李世民的授意,李靖对其有所保留,只有苏定芳是实实在在出自李靖的真传。
  史书上记载苏定芳在后来的征战高丽、平铁勒、灭西突厥战役中,立正不世的战功,成为旷世的名将。
  看现在李靖对苏定芳的赏识,李靖定会倾囊相授的,也难怪能成就苏定芳一世的英名!
  只是现在有了自己这个横空出世不一样的李业诩,日后苏定芳还会是那个横扫一切的苏名将吗?
  ――――――――――――
  第二天李业诩起了个大早,在练武场和李业嗣练习体力科目,负重跑步和举石礅,这也是李业诩因着眼下的条件给自己制定的锻炼体力方法,让李业嗣也跟着一起练。
  一会看见李靖已经出现在场地上,边上站着的正是新收的弟子苏定芳。
  “翼儿,此训练有何称谓?老夫看这方式是训练体力的好办法,”李靖赞许地看着跑过来的李业诩和李业嗣说道!
  “祖父,这负重跑是孙儿自己想出来的锻炼体力方法”,李业诩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加大运动量,达到更好的效果…孙儿还有一些其他锻炼身体的方法呢。”
  李靖疑惑的眼神似乎想问什么,却也忍住了。
  看着李靖有些吃惊的眼神,李业诩有些得意,自己身上还有很多眼前这两位大唐名将所不知道的东西,到时定会让他们更加吃惊。
  李靖指着苏定芳道,“这是苏烈苏定芳,如今正式入我门下,你就称呼其…”李靖停了一下,“翼儿,你的辈份一向是比较让人头疼的事,那一帮老东西,本都要以平辈与老夫相交,只是当今皇上也称呼老夫一声叔辈来着,而那李世绩也入我门下,他们才不情愿地以上辈称呼老夫!那帮老东西,你也以叔辈相称就是,哈哈哈!”李靖很得意,只是不知让李业诩称呼苏定芳作什么,同门学艺,应该师兄弟相称,但李业诩只是李靖的孙儿,辈份上还是低了一截。
  “见过公子,你和我以后也不要以什么辈份相称,就叫我一声定芳吧,我也称呼你一声公子吧,”苏定芳果然是大度爽快之人,“不然觉得生份!”
  “翼不敢,”李业诩瞅了眼李靖,看李靖微笑额首,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李靖出身士族,苏定芳是庶出,这时的社会阶层划分森严,士庶有别,不太可能深交的,李靖能收苏定芳做徒弟已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苏定芳根本不会去计较李靖的孙儿如何称呼他,对李业诩,苏定芳都有种对待少主人的感觉。
  李业诩却很得意,占了人家便宜就是好,何况还是这位日后的名将。
  幸好李靖脸皮也够厚,一帮替李世民打天下的功臣,生生的他李靖就比人家大了一辈,不过以李靖的军功和威名,连李世民也尊称其前辈,李世绩也拜入门自居晚辈,其他就没人敢不服气了。
  也怪不得,与李恪、李吉、程处默等一众纨绔都是以兄弟相称,原来还有这么点门道。还真庆幸有这么个原由,不然自己比李恪他们都小了一辈,还怎么过日子啊…
  “翼儿,应儿,你先练习一下骑射!”
  “是,孙儿遵命!”
  李业诩翻身上马,以各种姿势的射击远处的箭靶,全都在靶心,看的苏定芳两眼发直。
  李靖爽然大笑,“翼儿,这一阵射箭和骑术水平进步的非常快,让老夫都大感惊讶,果然不负老夫的期望。”
  李业嗣的骑射也得到了李靖的称赞,李靖也不忘叮嘱小子一会去弘文馆报道,李业嗣满脸无奈地走了。
  “恩师,两位公子骑射水平让定芳很是佩服,”苏定芳两眼放光,“末将自诩箭法不错,如今一比,甚是觉得汗颜。”
  “这都是祖父教导有方,”李业诩看着一脸得意的李靖道。
  “翼儿,老夫再看看你的枪法,”李靖笑呵呵地对李业诩说。
  在李靖心中,把李业诩培养成材,是除了那无敌的战功外,最值得他称耀的事了!
  “是,祖父!”
  李业诩重新上马,把记忆中会的几式枪法都使出来,枪法揉和进李业诩快速灵活的反应,让李靖看了都有些惊异。
  只是李靖枪法没教完整,李业诩也只是用潜在记忆里所会的招式演练,停下来时,有些嘎然而止,让人竟犹未尽的味道。
  李靖刚想说什么,李万匆匆跑进来,“老爷、少爷,蜀王来访!”
  话未说完,李恪飞快地跑了过来…
  第一卷 重生 第十三章 枪法与兵法
  李恪一脸兴奋飞奔过来,全然没有王爷的样子。
  “见过蜀王,”面对自己的顶头上司的儿子,李靖不敢怠慢,行礼道。
  苏定芳也忙上前行礼。
  “代国公免礼,”李恪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着,“恪与业诩兄也久未见,不知他身体恢复的如何,特向父皇请命过府来瞧瞧。代国公今日要教习李家枪法,不知可否许恪在一旁观看?”
  李恪还对李业诩挤挤眼,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李业诩还了个白眼。
  这丫的李恪还真有些阴险,抬出李世民的名头来,这李靖还怎么拒绝。
  “既然蜀王有此兴致,那…也无妨!”李靖翻了下眼睛,一副无奈的样子,虽然有些不愿,总不至于拿根大棒把眼前这无赖王爷赶出府门,李世民不恼羞成怒才怪!
  “代国公还是唤我一声恪儿就行了,”李恪撇撇嘴,“不然就见外了,我和业诩都是兄弟相称!”
  ―――――――――
  “李家枪法一共三十六式,分挑、刺、扫、斜刺等,”李靖给苏定芳讲解枪法的基本要点:“讲究身法秀如猫,扎枪如斗虎,枪扎一条线,枪出如射箭,收枪如捺虎,挑枪如刺龙,两眼要高看,身法要自然,拦、拿、亢、点、崩、挑、拨,各种用法奥妙无穷…”
  李业诩、李恪和苏定芳看着场中间的李靖演示,已是六十高龄的李靖把一杆枪舞的虎虎生威,密不透风,下刺、上抬、横扫、前攻,招式变换中,一股杀气迎面而来。
  李靖一轮舞下来,走了过来。
  “呵呵,老夫将李家枪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改良,多年以来,在战场上鲜有敌手,你们二个可是要用心学,”李靖把枪扔给李业诩,“翼儿,我把剩下的几招先教会你!”
  没说三个人,明显不把李恪算在教习的对象之内。
  李靖把剩下的几招枪法都教给李业诩,让苏定芳在一旁观看着。
  李业诩把后面剩下的五招学完了,再结合前面的,一路舞下来,才感觉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翼儿,这几天,你就把这些招式先练熟悉了再说,定芳,你以后就跟着练吧,午后,我给你们讲一讲兵法,”李靖嘱咐完,自个走了,竟是让李业诩教苏定芳枪法。
  “业诩兄,我也跟着你学行吗?”李恪捉住李业诩的手说道,刚刚挺是郁闷的脸是向往的神色。
  “你自个去拿把枪,在边上跟着练吧!”对李恪连李靖都无可奈何,李业诩又有什么办法?
  李业诩也挺纳闷,这李靖也不看看自己是如何练的,怎么就走了?难道是眼前李恪的原因?眼不见为净,知道这无赖的王爷要缠着学,就先躲一边去?
  ―――――――――――
  李靖书房里,坐着的几个人脸色各异,李恪满脸激动,苏定芳也是压抑不住的欢喜,只有李业诩挺郁闷,李恪这家伙死皮赖脸地要在李府蹭饭吃,就是想听李靖下午的兵法讲解。
  李靖手里拿着一本书卷样的东西,踱着步,正用他那中气十足的声音讲着…
  “老夫此《六军镜》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主要记述将略、治军、决胜的策略,中卷论述教练、束伍、布阵的方法,下卷是武器、装备、工事的制造与使用。乃老夫半生战事经历之总结。凡经战事,老夫必反省此战之成败因素,总结其中考虑不周的地方,以待下次改进!”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之生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李靖娓娓道,“孙子又曰: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老夫以为,此乃兵法之精髓!”
  “为将帅者,其一,应具有深谋远虑,其二,重视地形、天气等客观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决胜千里,以自身最小的代价,予敌以最大的打击;其三,知人善用,对待部下赏罚并重;其四……”
  “凡事有形同而势异者,亦有势同而形别者,若顺其可,则一举而功济;如从未可,则暂动而必败…”
  “兵有三势:一曰气势,二曰地势,三曰因势…”
  “夫战之取胜,此岂求之于天地,在乎因人而成之。历观古人用间,其妙非一也。即有间其君者,有间其亲者,有间其贤者,有间其能者,有间其助者,有间其邻好者,有间其左右者,……”
  “尽忠益时、轻生重节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惰、败事贪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质直敦素者,虽重必舍;游辞巧饰、虚伪狡诈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赞,恶无纤而不贬,斯乃励众劝功之要术…”
  李恪和苏定芳听的津津有味,而李业诩则是似懂非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