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332章

大唐军魂-第332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朝会举行的次数也少去了。
  上一年从长安到洛阳的宽阔大道修建完成后,来往两地间更加的便捷,驿站的快马差不多可以在一天内相互抵达,快马三日左右也可抵达,车驾也不过五六天,从江南漕运的粮食等物,也能在最短时间内送到长安。
  交通便捷,来往中转的货物大量增多,商旅行人蜂拥而来,使得洛阳也更是繁华了。
  李世民在听闻了洛阳的一些繁华盛景后,心血来潮,在迎夏仪式后,不顾魏征等人反对,率领群臣,要去巡幸洛阳,往各地去转一圈。
  在皇帝出巡洛阳时,命太子李承乾监国,并令尚书右仆射高士廉、兵部尚书李世绩辅之,处理朝中一应大小事务,其他大部官员都跟着他去考究情况。
  因军事学院刚建成完毕,诸事繁杂,李业诩这个祭酒还得坐镇在学院内,这次跟随皇帝公费旅游洛阳的机会也失去了,李业诩甚是遗憾。这个后来成为大唐东都的城市,还被武则天改称为“神都”,作为她所立的“大周”国都。这个著名的城市李业诩一直想去看看,只是没机会成行,跟随李世民去的机会也错过,真是可惜。
  不过府中有多位妻妾怀孕了,连这些时候因曼苏将嫁入府中而一直耿耿于怀的小月,也刚刚发现怀孕了,再加上前些日子怀孕的郑燕和颜如冰,四个妻妾中三个怀了身子,李业诩也挺尽一个丈夫的责,在完成自己祭酒职的同时,能回府的时候尽量回府陪陪他们。
  每旬近半的夜间,李业诩都是回府中安歇的,只是可供李业诩施暴的人只有云儿一人了,让李业诩有些遗憾和不满足。
  只是李世民这个皇帝不在京中,让李业诩明显地感觉到了轻松,也可以放心做一些想做的事,同时也使人在调查他所想知道的事,一些时候,李业诩也亲自出手,也有一些日子,李业诩即不在府上安歇,也不在学院里,除了李成和李万,没有人知道他上哪儿去。
  不用担心被李世民传唤,李业诩也抽一些时间到封地里去,看看种植的棉花长势情况,幸好李世民将他的封地转到长安近的栎阳来,快马可以一天来回,李业诩也得以有时间、有机会去自己的封地上转转。
  回京养病的李恪,这次也没跟李世民出巡,也有大把的时间四处乱逛,李业诩一得空,便找上门来聊事儿,甚至李业诩到封地上去,也会跟着,让李业诩对这个让人不得安宁的无赖王爷这样的行为有些耿耿于怀。
  不过李恪脑子民挺好使,对李业诩在封地上种植棉花,在一番解释后,也明白李业诩如此做的意思,更是央求李业诩,送一部分棉花种子给他,在他回到封地上时候,也可以试种一番,用以支持李业诩的推广物种计划。
  李业诩也只得同意了李恪这近乎强抢豪夺的要求。
  封地庄户在夏初种下的棉花也都发芽了,长势还不错,让李业诩有些欣喜,他也很希望这种利国利民的东西能尽快培育成功,并向李世民建议在整个大唐境内推广,使更得多的人能穿上用棉花制作的衣服,用上棉花制作的物品。
  那些戍边或出征的将士,在寒冷的冬日里执勤或者行军作战,若能穿着一身棉衣,那因天气原因冻伤而减员的情况将大减。
  还有一件事传来,让李业诩放下那方面悬着的心,李业诩留在安北大都护府的属下,在传回来送给李业诩的密报中,报告了一些情况,回纥使团一行已经回到北州附近,曼苏也安全抵达那里,并得到副大都护契苾何力的悉心照顾,并准备派兵护送曼苏南归,这让李业诩放了大半的心。
  ……………………………
  日子过得有些平淡,转眼夏天已经过去,八月底,到洛阳一带转了一圈的李世民终于回到了长安。
  李世民回到长安后,在例行的朝会上,向大臣们吹嘘了一番他所治下的百姓是如何的安居乐业,洛阳变得更加的繁华,来往洛阳与长安的商旅行人比以往不知要翻了多少倍。
  群臣也都跟着称诵皇帝这些年所采取的英明政策,特别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开发江南,鼓励商业贸易,修建了从洛阳到长安的大道,并且还有各大城市间也修建这样宽阔平直的大道,使得来往各地更加的方便,也能让朝廷的政令更快地下达。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大大地奖赏了一番有功人员,李业诩又被赏赐了大批的财物,因修建从长安到洛阳大道有功的阎立本也同样被李世民以厚赏。
  只是李世民刚回到长安,还没休息上几天,朝中即又有大事发生了。
  先是从吐蕃境内传回来消息,程知节率大军挺进逻些,从吐蕃人手里接管了逻些城,并令韩威坐镇逻些城,他自己亲自率军,出击吐蕃与羊同交战地,并迫使弃宗弄赞交出了军队,羊同人在遭遇了大唐的军队后,迅速撤退。
  程知节在令刘简率军继续进入羊同境内时,也派人向羊同王李聂秀传大唐皇帝的诏令,命令其向唐军请降,以作为他们攻击已经归唐的吐蕃的惩罚。
  部下全部被程知节接管的弃宗弄赞,也不得不听令于程知节的命令,准备在下一年开春时候,踏上了往长安朝拜的路。
  吐蕃境内的战事进展如此的顺利,让皇帝和朝臣们很是兴奋。
  也正是因这些年朝廷在对征战中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尚书右仆射高仕廉联名百官上表请求皇帝李世民封禅,李世民在作了一番谦让后,也同意了,准备下诏宣布于下一年二月份在泰山行封禅礼。
  对李世民做出这样的决定,朝中反对的人也并不多,一向反对李世民封赏的魏征因重病在床,没有出席朝会,只有马周等几人表示朝廷刚刚经历了连年的征战,所耗颇多,如今还有大军正进入吐蕃,虽然有吐蕃部落的财物支援,军费开支还是有一些,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应该再待两年后,再去行封禅。
  只是反对的人并不多,李业诩并没发表意见,这样的事情,也不想发表什么看法,贞观朝有如此成就,李世民这个皇帝出去显摆一番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在相关的朝臣们还没去做封禅的准备时,一件突发事情传到朝中来,这件更加重大的事,让所有人嗅到了战争的气息。
  九月底,情报司派驻高丽的情报人员,在连续送回来的情报中称,高丽国内生乱,高丽王高武还有高丽国内许多忠于高武的朝臣,被高丽大对卢、东部大人泉盖苏文杀害。
  差不多在两天后,营州都督张俭送来急报,奏称高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杀死高丽王高武,另立高武的侄子高藏为高丽王,一些侥幸逃脱泉盖苏文清洗忠于高武的官员逃到营州,向张俭求救,张俭也不敢耽搁,立即上表请示朝廷如何应对。
  第四卷 军魂 第一百三十八章 做好伐高丽的准备
  李世民在接着张俭的奏报后,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诸位爱卿,高丽权臣泉盖苏文凶残暴虐,多不守法度,今竟敢弑杀朕亲封的高丽王高武…”李世民站在殿首御座前,一脸愤然的表情,唾沫四溅地向众臣讲述高丽境内发生的情况。
  听李世民讲述,众臣这才明白高丽境内发生的情况。
  原来此次作乱的主角是高丽大对卢泉盖苏文,泉盖苏文继承其父泉太祚之职为东部大人、大对卢,相当于宰相之职,掌握高丽的军政大权,一直不把高丽王高武放在眼里。
  泉盖苏文身材魁伟,相貌俊朗,气概豪爽,身上佩带五把短刀以增加气势,身边的人都不敢抬头看他。泉盖苏文每次上马下马,常让贵族、武将伏在地下由他踩着。出行定要非常捧场的整齐队伍,前导者拉长声呼喊,路人急忙奔逃,也不避积水浅坑,这样路上绝少有行人,高丽国百姓叫苦连天。
  高丽王高武也担心泉盖苏文权势过大,无法控制,便和大臣们商议将其清除。哪知被高武倚为亲信的大臣中有几位是泉盖苏文的走狗,他们将此事秘密地告诉了泉盖苏文,泉盖苏文得知消息,密谋作乱,以检阅兵马为由,在平壤城南大摆酒宴,邀请高武和高丽朝中的众位大臣亲往观看。
  高武生怕有诈,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前往,朝中的大臣还是多数前往,在大部朝臣抵达后,泉盖苏文立即命令手下士兵将他们全部斩杀,被害的大臣共有一百多人。
  在杀害这些大臣后,泉盖苏文带兵攻击王宫,守卫王宫的几名主将也是泉盖苏文的人,在杀了那些忠于高丽王高武的将领后,泉盖苏文带着手下冲进高武所居的宫内,并亲手杀死高武,将其腰斩数段,扔在水沟中,不许人收尸。
  随后泉盖苏文立高丽王的侄子高藏为高丽王,自封为莫离支,其官职便如同我大唐的吏部兼兵部尚书,于是远近各郡都听其号令,泉盖苏文独掌高丽国政。
  “泉盖苏文弑杀朕亲自分封的高丽王、辽东郡王高武而独掌国政,手段残忍,实与禽兽无异,朕实在是不能忍,必将挥兵伐之,各位爱卿,你们觉得如何?”李世民说完后,一副暴怒的神色看着殿下众臣。
  李业诩也暗暗为这位高丽的泉盖苏文默哀,大唐的皇帝都已经有了讨伐的决心,那出征高丽的战役,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打响,只是如今,连年的征战下来,好似不应该再动如此大的兵事,有可能,这位高丽的实际掌权者,还有一两年可以逍遥。
  “陛下,高丽生乱,泉盖苏文弑君谋逆,诚不可忍,以我大唐今日之兵力,取之并不难,!”司空房玄龄先一步站出来道,“只是我朝这两年连续的征战,所费兵力颇多,虽然这些战役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只是要对高丽用兵,所需兵力巨大,如今程大将军还领军在吐蕃境内作战,实不宜再征大军伐高丽,不然恐百姓生怨…”
  “陛下,正是如此,!”尚书右仆射高士廉也出列奏道,“百姓虽然对朝廷征战的胜利感到欢欣,只是连年的征战,定会使百姓心生恐惧,继尔生怨,民心不可违呀…”
  这次朝中的武将也没有马上站出来支持出兵,听了两位朝中重量级的大臣所说,李世民一张脸变得阴沉,冷着声继续说道:“朕在年前派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如今虽未返京,然其从高丽送回的奏报中也有高丽境内的详细报告,你们可听听我百姓的心声…”
  陈大德起初进入高丽境内时,依临行前李世民的密令,以官方身份考察当地山川名胜与风俗,经过每一个城镇,都会将绫罗绸缎送给当地官员,说:“我一向喜爱山水,此地如有名胜,想去看一看。”
  当地官员十分高兴,引领陈大德去游历,所经之处,经常可见到有中原人,这些人见到大唐的官员后,都自我介绍说,他们家住在某郡,是隋末充军东征,战败后留在高丽的,西归无望后只得娶当地的女子或者流落当地的汉人女子为妻,与高丽人杂错居处,一些地方这样的汉人几乎占当地人的一半。这些人向陈大德询问他们在中原亲属的生死状况,陈大德哄骗他们说,他们的亲属均完好无恙,如今生活的非常好,这些汉人听后挥泪互相转告。
  几天后,隋时留在高丽的中原人成群地来见大德,城郊野外聚集着很多人,这些人都眼含泪水,希望陈大德能带他们回归故里。
  “你们看看,高丽境内留驻的大批汉人,都期待回到中原,只是高丽人将其留置,若无我王师征伐,高丽人会将他们放归吗?”李世民脸上已经有怒意,继续说道:“高丽人听说高昌、西突厥、薛延陀已经被我大唐所灭,大为惊恐,频频去陈大德馆舍中问候,期待陈大德回朝后为高丽说好话…”
  李世民说到这里,顿住了话语,再扫了殿下诸臣一遍后,沉声问道:“诸位爱卿,高丽境内情况如此,若我们征伐高丽,这些汉人都可以回归,与他们的亲人团聚,如何说民心所背?朕觉得,此是民心所向,就如当初朕令收讫前朝时征高丽的将士遗骸…”
  李世民说着,眼光恶狠狠地扫过殿下诸臣的脸,特别是在武将们,逐个盯了过去,在李业诩的身上停留时间更长。
  听李世民如此说,侯君集抢先一步出列了,奏道:“陛下,高丽生乱,杀大唐皇帝所封之高丽王,并扣我百姓,必须派兵征伐,臣愿领兵出征!”
  征安西回京后,被李世民惩罚的侯君集行事低调,今日是难得在朝堂上发表意见。
  听侯君集如此一说,李世民脸色稍稍的缓和。
  接着工部尚书、左卫大将军李大亮,刑部尚书张亮也都出列,表示不能对高丽的倒行逆施行为容忍,须派大军进行讨伐。
  这两将回朝后,李大亮接任因病去逝的段志玄职,出任左卫大将军,郑仁泰副之。
  如今朝中六部尚书有五部由武将出任,再加上长孙无忌被贬,武将的影响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