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303章

大唐军魂-第303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翼郎,累着了吧,姐姐,我们得服侍郎君沐浴了,!”颜如冰涨红着脸说道,“等洗浴好了,就可以用晚膳,让郎君早些歇息…”
  “光顾着说话,妾身都忘记了,!”郑燕这才恍然大悟般反应过来,命小月去吩咐家人们准备热水,她们几个亲自给李业诩洗浴。
  卧房内,李业诩三下两下被妻妾们扒去身上的衣物,只剩下一条贴身小内裤,妻妾们的手都极不老实,有脱衣过程中,老是往李业诩身上捏一把,揪一下,或是抚摸一阵,衣服脱完,李业诩身上都已经红一块,白一块,尽是妻妾们留下的杰作。
  李业诩也很享受被几位美人儿吃豆腐的礼遇,手也不停地在身边的妻妾们身上乱摸着,不过在郑燕准备伸手来脱李业诩身上的最后一带东西时,李业诩却抓住了郑燕的手,哈哈大笑着,跨进冒着热气的浴桶内,自己脱下那已经有各种味的裤衩扔出浴桶。
  因为长久没洗澡,李业诩身上都满是味儿,自是被妻妾们按着好好地洗浴一番,只是让郑燕她们没想到的是,李业诩在她们几个揉搓一番后,竟然靠在浴桶壁上睡着了…
  见李业诩如此的疲乏,郑燕等人都不忍心将李业诩弄醒,也忙给李业诩露在外面的身子裹上毛毯,又不断地往桶里加热水,并舀去一部分水,以保持桶内的温度。
  不过李业诩最终被惊醒,看着守候在自己身边的妻妾们,心内满是感动,带着疚意说道:“唉,夫人们,我都睡着了…”
  “郎君是累着了,一会早些歇息吧,今晚我们不来打搅你!”郑燕说着,脸上飞起一片红晕,眼睛却直勾勾地看着李业诩裸露在外面的肌肤。
  “哈哈!出征在外,天天都在想你们,如今回家来了,怎么也得要和你们亲近一番,如何能早早地睡了,!”李业诩yin笑着,猝不及防地伸手在郑燕饱满的胸部摸了一把,郑燕没躲开,却啐了李业诩一口,脸色更是红了,一双眼却滴的出水来。
  李业诩还想伸手袭击其他几位,颜如冰还是受不了当着其他人的面与李业诩**,大羞着躲开了,云儿和小月自是遭到了李业诩黑手的袭击。
  “郎君,晚饭都准备好了,穿好衣服吃饭吧…”郑燕用眼神示意了云儿和小月,让他们来帮李业诩穿好衣服。
  ……………………………………
  晚饭非常丰盛,都是李业诩以往爱吃的东西,特别是郑燕令人烧了许多这个时节不容易得到的蔬菜,更是勾起了李业诩的食欲,那些倒胃口的牛羊肉等,一样也没出现在桌子上。
  胃口大开的李业诩吃的很香,而郑燕等人大多时间都是看着李业诩在狼吞虎咽,面前的菜和饭都没什么动过,而动筷子的大多机会,都是给李业诩夹菜的。
  “吃饱了,!”李业诩抚摸着已经吃的滚圆的肚子,看看面前碗里还堆的满满的菜,又看看几乎没什么吃的几位妻妾,有些求饶地说道:“你们也吃啊,我真的吃不下了…”
  郑燕却不依饶,指着李业诩面前碗里的食物,还有一大窝不知用什么东西炖起来的汤,“郎君,妾身知道出征时候没有什么好东西吃,如今回府上来了,这些东西你都要把它吃掉,还汤还是按孙道长秘方熬制的,对你的身体大有好处…”郑燕说着还诡秘地一笑。
  其他几位也跟着笑,脸上却都腾起了红晕…
  李业诩没法,只得把碗里的那些菜,还有汤都喝了,末了,好不容易站起身,打着饱嗝,东倒西歪地往卧房走去,“为夫走不动了…”
  李业诩夸张的运作惹的妻妾们都窃笑不。
  “不许笑,!”李业诩指着躲在一旁笑给了脸的颜如冰说道,“还笑,为夫罚你今晚睡觉不准关门…”又指着云儿和小月说,“你们两个也是,若是把门关了,为夫就把你们屋的门板都拆了…”
  几名妾室被李业诩露骨的话说的更是大羞,还好孩子们都被赶了出去,不过她们眼中流露的都是渴盼的神色…
  这个晚上李业诩精力非常的好,先是在和郑燕在床上进行一番殊死的冲杀,在郑燕缴械投降后,李业诩又转战沙场,摸到还亮着灯的颜如冰屋中,与已经软成一团的颜如冰也进行了一番近身的肉博。
  虽然在郑燕指导下,经过两年的身子锻炼,颜如冰的身体已经强健了许多,但最终还是被李业诩彻底击败,瘫着不会动了。
  李业诩搂着颜如冰娇美的身子小睡了一会后,又潜进虚掩着门的云儿房中,对装睡的云儿进行了攻击,摆平云儿后,李业诩又转战到小月房中。
  最后李业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郑燕身边时,马上逼问半睡半醒的郑燕,今天晚上在汤里放了什么东西。。。
  第四卷 军魂 第九十九章 又有人弹劾
  贞观十六年正月初一,新年朝会。
  所有在京四品以上官员,还有各属国使节,及此番归附来朝的安西、安北一带的各种类别头人们,包括原高昌降王麹智盛、薛延陀头人咄摩支、回纥头人吐迷度等都出席这个特别的朝会。
  因李业诩奏报对朝廷有功的夏外袍和秦飞羽,也出现在太极殿内。
  宽大的太极殿,站的满满当当的,都是人。
  一些从安西和安北来的新任都督或者刺史级的胡人官员,从来没见到过如此宏大的宫殿,都瞪着惊奇的目光,四处打量着殿内富丽堂皇的装饰,嘴巴张的老大,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李靖还是站在武将列之首,侯君集、李世绩等站在李靖后面,李业诩与尉迟恭、段志玄等一道,站在侯君集和李世绩后面。
  相熟的朝臣们轻声地低语着,相互说一些问候的话,也使得整个太极殿内有些嘈杂。
  众人等待间,皇帝李世民也快步从侧边的御门走出来,一时间,全场寂静。
  李世民在御座上就坐,接着众臣们朝拜,房玄龄代表文武百官向皇帝李世民恭贺新年,依然是每年新年朝会相似的仪式。
  “各位爱卿,今日是正月初一,年、月、日三者之始,朕与各位爱卿一道,迎新纳福…”李世民从御座上起身,站到殿首,满脸喜悦之色说道,“贞观十五年,朝廷各项赋税收入创历年新高,粮食也是大幅增产,百姓安居乐来,诸胡来最附,此乃天大之喜事…”
  李业诩用他那富有磁性的中音,娓娓说来,把这几年来大唐所取得的成就,说的天花乱坠,让所有听者都觉得,这样的盛世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在下边的李业诩听了想笑,这皇帝在那些外蕃来的使者及归附的胡人面前,就喜欢自夸。
  不过想想这皇帝说的虽然有些夸张,但这些年大唐日益强盛,百姓生活进一步的富足,这是不争的事实,李业诩不知道前隋时候是民间情况是怎么样的,他大概地知道长安附近百姓现在的生活,虽然说无法与后世那样的好日子比,总体上来说不错,至少各类百姓所表现出来的,都是比较满足的心态。
  十多年了,如今已经是贞观十六年了,李业诩穿越来朝后已经差不多十一个年头还要多了,大唐早一步的开发江南和整个南方,大力发展商业,使的国民经济飞速地发展,百姓生活得到改善,百姓对朝廷的拥护力度也是空前;经过军制改革,开始施行募兵制,大批热血男儿征招入伍,经过系统训练,由近卫师组成的大唐卫军整体战力得到提高,西突厥、高昌、西域诸国及薛延陀比历史上早了好些年被征服,而且与原来历史上对这些被征服地方那重军事轻民生的统治方法不同的是,朝廷加大了对这些新开拓疆土的治理力度,大唐实际统治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大唐对周边的影响力,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贞观盛世,就是在不经意间来临,李业诩也为自己能经历这个让人自傲的年代,亲手参与打造这样一个盛世而骄傲。
  这么一个让汉人挺直脊背的大唐,李业诩希望她永远地强盛下去,无论是什么外族人,只要对大唐构成威胁的,都要把它征服了,原来历史上中华民族那些让人落泪的屈辱史,都见鬼去吧。
  李业诩思绪万千间,李世民还在口若悬河地说着,说话间还不时地瞟过李业诩,李业诩也从李世民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份赞赏。
  大半个时辰后,李世民的演讲才结束,许多朝臣及归附的胡人,还有属国的使节们,都有些听痴了,在汉人大臣们争相出列赞美皇帝的英明时,才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地上前说着他们心中的赞美话,并且一再地表示忠心。
  太极宫内虽然有些混乱,但却是一副皆大欢喜的场面,接着是诸使节还有归附的部落头人们轮流向皇帝李世民敬献礼物,礼物的丰厚程度出乎李业诩的意外,那些自觉所献礼物不如人的头人或者使节们,脸上都是一副惭愧之色,有些抬不起头来。
  接着李世民也宣布了对这些归附头人们的奖赏,朝廷的奖赏自也是不佳,大多都是这些胡人部落以前不容易得到的丝绸、陶瓷、金银之物等,接着是对安西大都护府境内诸府、州及一部分安北都护府官员的任命,李世民亲自授予这些新任官员表示他们职务的玄金鱼符,还有官袍。
  永不言放弃的汉人后代,率部回归,并在回归途中擒获西突厥头领欲谷设的头人夏外袍,因功被授以从三品的归德大将军衔,平阳县伯;因促使回纥人归附,并为远征的大军献策,游落塞外的秦飞羽被封为正五品的宁远将军,东阳县男。
  只是出乎李业诩的意外,在与薛延陀人作战中立有战功的曼苏,还是没有封赏。
  这些礼节结束后,所有这些新归附的胡人官员及各属国使节都离宫而去,接下来有与往年新年朝会不同的内容,皇帝要对此次出征将士们的封赏。
  “诸位爱卿,!”李世民一副乐的合不拢嘴的样子说道:“自贞观十四年起,高昌、西突厥、薛延陀部相继叛乱,攻我边州,掳掠我百姓,朕派几路大军对安西及安北之地进行了征伐,交河道、安北道、漠北道行军部下诸军将士经过奋勇拼杀,不但平定了这些部落的叛乱,还使的西域诸国及铁勒诸部皆来归附,安西、安北大都护府相继设立,我大唐疆域无比的扩大,我中华的威名远播万里,为表此功,所有出征的将士们,朕自有重赏…”
  李世民稍停了一下,继而大喝一声,“来人,宣旨…”
  随着李世民的喝声,一名近侍应声而出,手里拿着一份圣旨。
  “陛下,臣有事启奏,!”正在近侍打开圣旨,准备念之时,一名侍御史疾步出列奏道:“臣弹劾原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在众臣惊讶的目光中,这名侍御史目不旁侧地说道:“侯大总管在攻取高昌时,私自掠夺大量的珍奇宝物,手下的将士群起效之,竞相盗取,侯君集不能禁,如此行为,应当给予严惩…”
  “真有此事吗?”刚刚还满是得意之色的李业诩笑容僵在了脸上,以严厉的口气责问道,看似对这名不知趣的侍御史破坏了今日喜庆的气氛有些不满。
  “陛下,一切属实,!”这名侍御史在李世民的责问下,并没有任何慌张,“御史台有大量的人证和物证,侯大总管所据之珍物,实不在少数,按律应当重责其罪…”
  这名侍御史把一份写有证人证词还有证物列表的奏折举到头顶,自有近侍上来接过,呈给李世民。
  站在殿下的李业诩,看了看身边侯君集,这位被御史台弹劾的当朝重臣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方。
  “哦,所取之物还真不少,!”李世民看了御史台官员呈上的这份东西,口气变冷了,“侯卿,你可有话说?”
  “陛下,臣无话可说,!”侯君集出列,跪拜在地,如当日李靖般,没有一句分辨的话。
  “按律应治何罪?”李世民扭头问这名弹劾的御史台高官。
  “陛下,御军不严,按律可斩,私取军中财物,也可斩…”这名御史台官员丝毫不理会李世民口气的变化,口气很强硬地说道。
  李世民冷冷地说道:“那就令刑部会同大理寺会审,查清事件始末后再定罪…”
  李业诩看到跪拜在地上的侯君集已经满脸的苍白之色。
  这时中书侍郎岑文本出列奏道,“陛下,不可如此,高昌王昏庸腐败,陛下命侯大总管等率军讨而平之,如今刚刚班师回朝,即要将领军之大总管付大理寺论罪。虽然侯大总管御军不严,私取珍物,如此处理,恐怕天下百姓会怀疑陛下只知录其过错而忘其功…“
  岑文本继续奏道:“臣听闻受命出征的将领,主要是为了战胜敌人,如果能战胜敌人,即使贪婪也可赏赐;如果战败,即使清廉也要惩罚。所以汉之李广利、陈汤,晋之王浚,隋时韩擒虎,均身负罪过,人主以其有功,皆受封赏。由此看来,将帅之臣,廉者少数,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