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260章

大唐军魂-第260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业诩率着一群亲卫,站在一处稍高的山坡上。用望远镜看着周围的情况。
  “报告副帅,突厥人全部被歼灭,!”一脸喜悦的李业嗣飞跑着来报告,“共计消灭突厥人两千一百人,俘虏了五名,正在审问!”
  一会审问的校尉来来报,这些突厥人是欲谷设所领的突骑施索葛莫贺部的族人,他们奉命外出探听唐军的行踪,顺便抢掠了一个汉人居住的村子,得手后,准备往西南而去。
  听了此消息,李业诩皱紧了眉头,欲谷设也料到唐军要攻击他们,派出大队的人马探听行踪,那欲谷设自己所领的人马,也肯定是做好了准备,突袭的难度将更加的大。
  李业诩带着人,亲自再问询了这几句突厥俘虏一番,仔细地问了欲谷设牙帐近的情况,还有突厥人的布防情况,也得到了一些情报人员和特战队员所没有探听到的消息。
  这几名突厥俘虏,在招供后,也自去了他们该去的地方,行进准备偷袭的大军是不能带着俘虏的。
  李业诩传令诸将,再次议事,根据审问所得的情况,稍稍的调整了一下攻击的布署。并令各近卫师加速行进,争取早日抵达伊列河谷,攻击欲谷设的牙帐。
  ………………………………………
  高昌城外,麹文泰的葬礼已经结束,唐军信守承诺,没有对由军士护卫着的高昌殡葬队伍发动攻击,也未曾趁机攻打高昌城。
  麹文泰被安葬在离高昌城十许里的山上,麹智盛在唐军临城下的情况下,还是为他的父亲举办了一场风光的葬礼。
  事情有些令人难以置信,数万唐军士兵驻扎在高昌城近,高昌臣民为他们的先王举办葬礼,两不相侵,这样的场景有些过于滑稽。
  侯君集的一些手下有些沉不住气了,他们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发生,要求对高昌发动攻击,但被侯君集否决了。
  葬礼完毕,唐军又重新围困高昌城,而此时,其他的几座高昌城池都已经被唐军围困或者攻占。
  高昌地界小,总共也只有三郡、五县、二十二城,大一点的城池只有三郡五县所在地的八座城池。其他的都是小城或者村寨,每城人口也不过数千,守卫的士卒只有百来人。
  大的城池如柳中、柳谷、可汗浮图、交河、轮台都已经被唐军占领,还有蒲昌和天山城也被唐军围住,守军都惶惶然,看惟只要攻取了高昌城,这几城也会放弃抵抗。
  麹智盛在举办完葬礼后,只是给侯君集来了封信,感谢唐军这段时间给予高昌臣民的方便,但没提是否开城出降。
  侯君集也不急,只吩咐士兵们围城,并不急于发动进攻,但同时令派出年各将率人扼守高昌与其他邻国相近的城镇或者关口,防止一些小国趁机来捞一把。
  …………………………
  可汗浮图城近,战事正激烈地进行着,牛进达挥舞着手中的马刀,怒吼着冲在队伍的最前列,身后及两侧是同样挥着马刀的将士们。
  突厥人在几轮箭矢打击过后,已经有近千人阵亡,受伤的人员更多,冲击的队形也有些零乱,还好唐军的箭矢停止了攻击,唐军步兵排成列,手持长枪面对正前方,等待冲击的突厥骑兵。
  但突厥人没有能力冲到唐军步兵的阵前,从两翼攻击的唐军骑兵已经与突厥人遭遇上。
  看到两侧黑压压冲过来的唐军骑兵,阿史那步真只得应令手下分头迎战,但在箭矢打击下有些溃不成军的突厥骑兵,却没那么容易转向。一时间突厥人冲击的阵型大乱。
  又惊又怒的阿史那步真带着千许名还保持着阵型的手下往冲击而来的唐军骑兵迎上去,试图给予唐军有效的杀伤,让唐军也出现慌乱。
  出乎阿史那步真意料之外的是,自己亲领的千许人,一下子就被人数占优的唐军骑兵冲乱了,唐军骑兵的冲击力和战斗力出乎阿史那步真所料。
  而唐军骑兵挥舞着的那长长的马刀,比突厥骑兵手中短短的弯刀,杀伤力要大上许多,没有什么衣甲防护的突厥士兵,被马刀划过,非死即伤。
  阿史那步真身边的护卫也被冲击的唐军骑兵杀死了几十名,其他的突厥骑兵,在与唐军骑兵的对抗中,不堪一击。
  而这时,唐军步兵也开始加入战团。
  看到形势一面倒,阿史那步真知道再战下去,自己所率的这九千人,有可能全军覆灭,当下立即命令收缩队形,准备往可汗浮图城回撤。
  被唐军围攻的部队没这么容易收拢,费了一番工夫,阿史那步真率部好不容易冲出唐军的阵型,往可汗浮图城回奔。身边只剩下不到三千人,而唐军骑兵除一步在绞杀来不及撤回的突厥骑兵外,还有几部正尾随而来。
  更出乎阿史那步真意外的是,可汗浮图城内此时也传来厮杀声,在城的另一侧,唐军已经攻破了城门,正往城内冲锋。
  阿史那步真被吓得魂飞魄散,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后方怎么又会冒出唐军来?
  这部攻城的唐军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又是用什么方式攻城坚固的可汗浮图城的?
  阿史那步真还未冲到城下,从城内冲出来一支唐军骑兵。往他们的正前方冲过来,受到前后夹击的阿史那步真,已经是无路可逃了。
  看着两侧的唐军都已经攻到自己的阵中,阿史那步真长叹一声,大声地喝令手下停止抵抗,扔了手中的武器,翻落马下,跪地向唐军投降。
  见到突厥人放弃抵抗,指挥将士们冲杀的牛进达和程名振也令士兵们停止砍杀,接受突厥人的投降。
  牛进达带着人来到阿史那步真前,喝令其让还与唐军绞杀在一起的突厥人也放下武器投降。
  还与唐军步骑兵杀在一起的突厥人,见到自己的主帅都下马投降了,再也无心恋战,全都扔了武器,向唐军投降。
  从战事开始到结束,也只半天时间,突厥人所居守的可汗浮图城被攻破,三千多名突厥人被杀,余下的六千多名缴械投降,无一人逃跑,这样的战果让牛进达和程名振都很满意。
  两近卫师的将士们正在清点战果,正在审问阿史那步真的牛进达看到一群人飞奔过来,一看领头的人是十五近卫师的程名振,忙令手下看管好阿史那步真等人,自己带人迎了上去。
  “牛将军,!”程名振大老远就打招呼,对这样的战果,久经沙场的的程名振也很是得意,“你部打得好,想不到阿史那步真会出城应战!”
  “程将军,若不是你部攻破可汗浮图城,阿史那步真也不会这么快就投降,!”牛进达走到已经跳下战马的程名振身边抱拳说道。
  牛进达与程名振还是熟人,以前也一道在军中呆过。
  “唉,牛将军太抬举末将了,阿史那步真出城,可汗浮图只是座空城。有这么威力的武器,将其攻破只是小菜一碟!”程名振伸出手,与牛进达的手握在一起,“大帅还等着姜行本所制作的攻城武器,准备攻击高昌城!你部要快速西进,这一带的事就交给末将处理即可!”
  “本将明白,姜将军所领的人马还正往这边赶过来的路上,待其抵达后,我即率部西进!”牛进达紧紧地握了下程名振的手。原本牛进达还没等姜行本和他的攻城器具到达后再展开对可汗浮图城的攻击,没想到阿史那步真出城应战,受到打击后直接投降,程名振也只是趁城中守军人员意力都集中在前门方向,派人攻城的同时炸开木质的城门,用很小的代价攻取了可汗浮图城。
  攻城的行动过于简单,让程名振都没成就感。
  “见过牛叔叔,!”一名酷似程名振的小伙子从边上过来,对牛进达行礼。
  “此是犬子务挺,!”程名振笑呵呵地指着这名小伙子对牛进达道。
  “几年不见,都长这么大了,跟着你上战场了,!”牛进达仔细地看了几眼这个粗壮的小伙,对程名振说道。
  “此次出征,小子一定要吵着来,只得让他到军中,!”程名振对自己儿子在此战中表现也挺满意。
  程务挺只是以程名振的亲卫身份参战,并没有军职,也不能领兵,但在冲锋时,却冲在最前面。
  几人正说着,一名亲卫来报,说姜行本一行人已经到达。
  牛进达大喜,姜行本带着工匠和那些攻城的器具到达,那大军马上就可以往西南方向行进,早日抵达高昌城下,用这些新制的器具对高昌城发动攻击…
  第四卷 军魂 第四十五章 伊列道行军大总管
  两仪殿内,李世民正和召集来的一些朝中重臣武将们讨论西北的战事。
  自大军从瓜州分兵后。李世民几乎每天都会召集朝臣们讨论战事的可能进展,毕竟十五万以上人员大军的出征,在李世民当皇帝后还是第一次,而且这次动用的主力是募兵所得的十三个近卫师。
  这些近卫师能取得何种战果,是李世民还有如房玄龄等倡导军备改革的重臣们最关注的。
  一副巨大的军用地图挂在墙壁上,诸臣正对着地图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伊州和瓜州传回来的军报显示,我大军在玉门关分兵后,分别从莫贺延碛正中和东北边缘分两路行进,但行程如何,到达何处,是否安全地通过莫贺延碛,有没有展开攻击行动,战况如何,一切都是未知数。
  这次传递的军报是通过情报院的通道,传递速度比通过驿站的军报传送速度要快很多,从伊州和瓜州近传回来的情报,基本可以在五到六天送达长安,若通过驿站传送,至少要在十五天以上。
  李世民和朝臣们也知道,虽然没有消息传回来,但西北的战事肯定已经打响。而且有了结果,他们只能依照先前传回来的消息,讨论着我大军可能取得的战果。
  等待的滋味真不好受,特别是可以说关乎到大唐军威的这次军事行动,包括皇帝李世民在内两仪殿内的所有人,无不希望着能有大捷的消息传来。
  众人一番讨论后,似乎听到外面什么喊声,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话语。
  “军报!”在场的诸人中年纪还算轻的李世民第一个反应过来,有些激动地说道,“有军报传来了!”
  其他诸人隐隐地听到外面有人喊,但听不清什么,听李世民这样一说,还真有些像。
  接下来更响亮的喊声终于让在场的所有人确信,是有军报传来了。
  “报,军报!高昌城紧急军报!”宫中内侍粗着嗓门的喊声。
  这样的喊声让所有的人都兴奋,高昌城传来的军报,那就是说,我大军已经兵临高昌城下,或者已经占领了高昌城,不然不会从高昌传回军报的。
  “快宣进来!”李世民大声地命令道,直接让外宫的侍卫进两仪殿来。
  “陛下,西北大捷!”这名侍卫掩饰不住的兴奋,把两封有火漆的军报交到李世民的手上。
  对外征战中,只有大捷的消息,才会让传信的人知道,我军大胜的消息可以鼓舞士气,也可以让百姓提早提到消息。增加国人的自信心,有百利无一害,若是我军战败,那就不可能让传信的人知道消息的。
  军报有两份,李世民从侍卫手中接过,从一旁拿过自己的剑,亲自挑开密封着的军报。
  “哈哈哈!”李世民看了得意地大笑起来,“第五近卫师轻取柳谷城,并快速奔袭可汗浮图城,可汗浮图城守将阿史那步真出城迎战,不敌,在我第五近卫师和第十五近卫师夹下,献城投降…”
  李世民拿着军报,脸上是抵制不住的得意和兴奋,“侯君集和李业诩所领大军度过莫贺延碛,高昌柳中城的守军根本没防备,被我大军攻破城门后,即献城投降!”
  李世民一边看一边说着,“我大军第一近卫师没折损一人即取柳中城,第二、第三近卫师奇袭高昌城近的突厥阿史那矩部,生擒阿史那矩。其所领的五千余人也全部被我军俘虏…”
  “我大军攻取交河城,轮台城突厥守将阿史那贺鲁投降…”
  “几战下来我大军伤亡不过千许人!你们看看,新组建的几个近卫师,战力确实超群,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么小的代价取得了如此战果,朕甚欣慰!”李世民咧着大嘴说道。
  “陛下,高昌城有否攻下?”同样兴奋的李靖站起身,用宏亮的声音问道。
  李世民听了李靖的问话,这才发现自己太得意了,竟然没把军报看完。
  待看到后面,李世民表情呆愣,收住了脸上的笑。
  众人一惊,以为发生什么不好的事。
  “我大军兵临高昌城下,一直不信我大军会攻击高昌的麹文泰竟然惊惧而死…”李世民说着,满脸惊讶,又似有些遗憾。
  众臣听了面面相觑,也是满脸不可置信的样子,被我大唐军队吓死,至少自唐立国以来,还是第一人,纵观历史,被吓死的敌方主帅也实在少见。
  “麹智盛即位,为麹文泰举行葬礼,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