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166章

大唐军魂-第166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这样的罪行不该归到一个女人头上,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同意对吐蕃的和亲也是他最大的政策失误。或许对于李世民来讲,是想让大唐的影响力播散到四方,想着以大唐的军力,一个吐蕃根本没能力构成威胁,李世民过于自信了,他无法预料到百年后的事。
  李业诩却知道历史上李世民死后百年之后的事,他绝对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与历史一样发生。
  大唐边境的和平安定,不是靠女人去换取的,是要靠他们这些武将征战换来的,靠自己训练出来无敌的军队去保卫的。
  那个所谓的文成公主,你就在自己家里歇着吧,趁早找个人嫁了,安心地生儿育女过日子吧!
  听了李世民不可商量的语气,禄东赞脸色有些发白。
  “天可汗陛下,大唐与吐蕃本是相邻的两个国家,长期相安无事,多年来也并无战事争端。如何来称臣纳贡之说!”禄东赞语言还是保持着镇静,很是有礼地说道,“我赞普是慕大唐天朝上国的繁华,一心想与上国结亲,希望两国百年后仍能交好,此是两国百姓的福气!因此我们尊贵的赞普令本使带着大量的珍贵礼物,以求天可汗陛下许婚,赞普愿以子婿礼尊大唐皇帝,并每年送上礼物,但并不是要称臣纳贡!”
  禄东赞也说得挺坚决,只是额头的上青筋都有些暴露出来了。
  吐蕃的大政都是禄东赞与弃宗弄赞商议后决定的,更多时候弃宗弄赞还要听从他禄东赞的意见,禄东赞和弃宗弄赞从来没有想过要对大唐称臣纳贡,他对吐蕃数十万大军的战力还是很自信的。
  这些年来,吐蕃在平定其国内叛乱,征服周边的部落时从未遇到过敌手,虽然与大唐军队没有交过手,但其对大唐周边的白兰、党项诸羌都曾进行过征战,也没见大唐介入。虽然大唐军队灭了东**突厥和吐谷浑,但禄东赞自信,吐蕃那数十万军队。战力并不比大唐军队差,而且吐蕃高原之地,吐蕃人都长期生活在那里,很是能适应高原的环境,即使冬天在高原上,只要不遇上极端恶劣的天气,也基本没事儿。
  若大唐想与吐蕃开战,没经历过高原战事的大唐军队,是奈何不了吐蕃大军的。
  只是大唐国内太繁华了,让弃宗弄赞和禄东赞无比羡慕,据禄东赞这两次到长安的所见,逻些城与长安比,就像一个是贫民窟,一个是天堂,逻些城连些高大的建筑都没有,更别说如此辉煌宏大的宫殿了,而能创造这些成就的文明与制造技术,正是弃宗弄赞和他禄东赞最急于想得到的。
  李业诩只是站在一旁看着,用言语上与禄东赞对仗不是自己的专长,他在想的是禄东赞让这么一位勇武的吐蕃武士当副使,是否是再想与自己比试一番?
  李业诩本不想开口,但对禄东赞这番话,朝中官员竟然一下子没人出来反驳,他忍不住了。
  确实,求和平,避免战事,正是大唐朝中诸多官员渴望的,特别是魏征等这些在朝中很影响力的重臣,听禄东赞这番话还是说得挺在理的。
  李业诩上前一步。质问禄东赞道:“吐蕃正使既然希望两国间百年交好,那我想问一下,为何此次正使率团出使长安,你们的赞普却率领数十万军队在后跟进,并伺机攻我大唐青海及其他边州,这要如何解释?”
  李业诩此话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大多的朝臣们并不敌情,闻听到这样的事儿,无不露出愤怒的神色。只有李世民没有什么表情,这是他授意李业诩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揭露出来的。
  李业诩这话把禄东赞吓得脸色发白,他一直以为弃宗弄赞率领军队准备在大唐拒绝和亲后,以武力威胁大唐皇帝同意赐婚,这事大唐朝堂无从知晓。
  这是禄东赞和弃宗弄赞两个人商量的事儿。这事儿很中保密,吐蕃国内知道大军出发真正目的的也没几人,他没料到李业诩这位大唐武将竟然知道弃宗弄赞率军跟进,并打算攻击青海和其他州县,难道赞普身边有他们的奸细?
  不,这不可能,吐蕃军户管理极严,根本不可能有军士敢给大唐报信,那样被查出来,同伍的人都将被诛杀。连家人都是如此,没有人敢冒这个风险;而且这也是最高的机密,除了少数几人,其他人都不知道大军的最终行动目标;退一步讲,即使有人知道机密,想通报给大唐,那也是没法传信的,高原之地,以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抵达大唐边境,而且军中走了人。也是马上就会被知道的。
  唯一的可能,那就是大唐使团探知这个消息,想到这,禄东赞心里一紧。
  想中一路而来的一些可疑之处,把这些迹象放大去看,大唐使团里的诸多人都是挺可疑的,特别是那个正使冯德遐。
  想到这,禄东赞看了看殿首的李世民,又看看身边的李业诩,干咳了两声,心里一横道:“天可汗陛下,李将军,我们的赞普在每年天气转热时候,都会带着吐蕃大军在高原上进行操练,并没有想攻击大唐边境之说!”
  “哦,是这样,那弃宗弄赞到我大唐边境来了,为何不亲自到长安来一趟?若他亲自向朕求婚,或许朕会允他!”李世民冷着脸说道,也不称弃宗弄赞为赞普,而是直呼其名了。
  “天可汗陛下,我们尊贵的赞普派遣身为大论的本使来长安请婚,足见他的诚意,大唐皇帝一再地拒婚,那是对我们尊贵赞普的侮辱,若…”
  禄东赞说到这儿,停下了话语,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那名自进殿后站着不语,神色却是镇定的吐蕃副使尚结。
  这个微小的动作却没李业诩捕捉到了,却看尚结微微地点点头。
  尚结上前一步道,对李世民行了一礼道:“尊敬的天可汗陛下,我们尊贵的赞普如此诚心,派遣大论,不远万里之遥,几番来长安,还带来如此众多的礼物。但天可汗陛下不但不为赞普的诚心所动,还羞辱我们尊贵的赞普。作为吐蕃的武士,本副使为我们尊贵的赞普受到这样的侮辱很是气愤。在此也想告诉天可汗陛下,我赞普是吐蕃最尊贵的王者,有着上天赐于的神明,而他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若大唐皇帝一而再地拒绝赞普的请婚,赞普有话带给大唐皇帝,到时将用武力来达到这个要求,赞普将亲率我吐蕃百万勇敢的武士,来长安迎娶公主…”
  这位吐蕃副使用硬邦邦的汉话说着。话还没说完,朝堂上就群情激昂,大臣们都用愤怒的口气指责吐蕃人敢用武力威胁大唐皇帝,魏征已经被气得说不出话来,只是这些人说得都太斯文了,让李业诩有种秀才对兵说话的感觉。
  “放肆,!”站在禄东赞身边的李业诩猛喝一声道,“大胆的吐蕃狂徒敢用如此言行威胁我大唐皇帝,若你们敢派大军侵犯大唐,那定要你们有去无回!”
  自大唐建立至今,还没有哪个藩国敢在大唐的皇宫内对皇帝如此放言威胁过。
  这是不能容忍的赤luo裸挑衅。
  坐在御座上的李世民脸色铁青着,但还是忍着没暴怒,站起了身,示意那些指责吐蕃人的朝臣们肃静,走了下来,在禄东赞和尚结面前站定,一字一句地说道,“若弃宗弄赞敢如此,即使他派千万狂妄的吐蕃莽汉来,朕也会让这些人有来无回,朕还是那句话,要请婚,不许!”
  这样的场面让禄东赞没有料到,上次到泥婆罗,一样的谋划,尼婆罗国王被他和米桑布扎两人一唱一和恐吓了一番,还有边境上那几万吐蕃雄兵,尼婆罗国王就被吓得乖乖地同意了,将最钟爱的赤尊公主许给了自己的赞普。
  看着场面有些不可收拾,禄东赞上前一步,对李世民一礼道:“天可汗陛下…”
  李世民却转身走了回去,猛喝一声,“让吐蕃使者回去休息!并限五日内,离开长安…”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又要出征了?
  吐蕃使团百多名成员。在严寒即将来临的时候,被诸多大唐军士押送着,踏上归程。带来的数量众多礼物,大唐皇帝也一概谢绝接受,让他们全部带回。
  禄东赞走出明德门老远,再回头望着长安高大的城楼,心里是百般滋味都有。
  禄东赞怎么也没想到,此次出使大唐会以这样的结局收场,他和他的使团在抵达长安后才不过几天,即被大唐皇帝亲自下令,驱逐出去。
  吐蕃使团此次离开长安,与上次大唐皇帝亲自率百官送行,何等风光离去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场景。这次出长安城归去,没有官方人员送行,只有那些冷冰冰面孔的军士们押送着。
  这时禄东赞才明白,强盛的大唐帝国和看似强大的泥婆罗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国家,恐吓是没有用的,这样的恐吓只会激怒大唐皇帝和臣民们。
  禄东赞心里充满了被羞辱的感觉,默默地发誓,这样的侮辱。来日一定要用大唐百姓的鲜血洗去。
  接下来,那就该与大唐兵戎相见的时候了。
  吐蕃使团没有依原路回,而往南方而去,从剑南方向进入吐蕃,再回逻些城。但禄东赞知道此行肯定不会回到逻些了,他要与屯兵高原上的赞普弃宗弄赞会合,趁大唐边军不防备之时,出兵攻击大唐的边境,以泄此恨。
  在离明德门城楼很远处一个山坡上站着的李业诩,用望远镜看着吐蕃使团离去的身影,也是颇多感慨,他也想不到吐蕃使团这次出使会这样收场。
  与李世民商量后用大半个月时间准备的诸多行动方案一个也没用上,李业诩这个暂领的鸿胪寺少卿当了这么几天就除了,严密布防的几百名监视人员也都只好解散。
  吐蕃人的张狂出乎李业诩的意外,竟然敢在大唐的朝堂上如此公然威胁大唐的皇帝,禄东赞还真以为大唐与泥婆罗一样,能被他们的恐吓所吓倒的?看起来诸如禄东赞这样的吐蕃人都不过是莽勇之辈。
  诸藩出使长安的众多使团里面,吐蕃应该是第一个被驱逐出长安的使团,大唐的朝臣们估计也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情景。
  李业诩同时也叹了口气,他建议李世民扣留吐蕃使团,作为对其如此恐吓的惩罚。但李世民和朝中诸多大臣却以此举失礼,会对其他诸藩造成影响为由,没同意李业诩的建议。吐蕃使团如此无礼,将其扣留并不过分,当年李世民还曾扣留过颉利派来恐吓的执失思力。这位吐蕃大论禄东赞对于弃宗弄赞的重要性,与当年突厥的执失思力在颉利心目中的地位,更胜几筹!
  李业诩也知道。弃宗弄赞和禄东赞受此大辱,定是不会罢干休的,战事很快就要发生。
  既然当皇帝的不想失面子,扣留禄东赞所率的使团,那李业诩不想让吐蕃使团与大唐出使吐蕃一样,留下众多的间谍人员,因此李业诩建议李世民,严密押送吐蕃使团出境。
  押送吐蕃使团的军士有数千人,出发前接到严令,不许有一个吐蕃人从使团中脱离。
  ――――――――――
  “燕儿,云儿,小月,我与你们说个事儿,!”已经好久没有回府的李业诩刚回来,就把三位妻妾叫到一块儿。
  三女脸上都有淡淡的红晕,不知好些日子没回府的李业诩有什么事儿吩咐,特别是脸皮薄的云儿和小月,被李业诩不怀好意的目光看着,每次都会脸红心跳加速。想着常被这人折腾的下不了床的情景,除了羞意外,更多的还是渴望。
  想着今日回府来。又不知哪位要被这个可恶的人儿折腾了。
  “郎君,有何要紧的事儿,!”郑燕问道,并把几个看到李业诩回来都围过来沾到边上的小子们都赶到一边去,让府里其他的丫环们带着玩。
  “过些日子…我要出远门了,!”李业诩很是内疚地说道,话语中有些吞吐。
  “要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如此寒冷天气,你还要上哪儿去?”郑燕一张喜悦的脸一下子变得苍白,站起了身,下意识地透过门缝里看外面不断飘落的雪花,一连串地问道。
  边上的云儿和小月也是花容失色。
  再过大半个月就要过年了,天气已经是很冷了,三女都想不到李业诩会在这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来。
  “去什么地方我不能说,是很远的地方,什么时候出发我也不知道,去多长时间也不清楚,但肯定不会短时间回来的,最快也要大半年,!”李业诩也站起身,拉过郑燕的手,把她按回座上,“府里的一切,都要交给你们了!”
  面对众妻妾那幽怨的目光,李业诩心里也是不忍,其实这些年来,他在家里的日子呆的也是很少,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府里的一切。都是郑燕在打理的,他这个当家人,倒像个甩手掌柜一样,诸事都不管,甚至自己的俸禄有多少,府里的钱粮够不够用,都不清楚。
  连诸子的初级教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