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复唐 >

第292章

复唐-第292章

小说: 复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双手摊开抚摸着紫金镂雕的龙椅扶手,看着眼前排倒一片的臣子使节,意气风发感慨万千。
  今日,她的脑海里浮现着自己这一生来的许多片断。少女时代初入宫闱时的好奇与胆怯,在感业寺出家为尼时的无助与彷徨,以及后来数十年的斗争与挣扎……
  人生如梦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皆供伏,呼声一片——
  “暨受天命,神器所归;神佛庇佑。*****大周昌盛!”
  “大周!”武则天轻扬嘴角露出一抹微笑,自言自语道,“我的王朝、我地天下!”
  太平公主、李贤、李旦,此刻并排跪在金銮殿下龙椅之前,一而再拜。武则天看向他们的目光颇显深遂。一个问题已经困扰她不止一天了——我若登基,谁能为嗣?
  我以女子之身隆登九鼎独掌天下,已是创中华之先河……此前既然没有先例可供借鉴,那我又该如何抉择?
  太平公主等人,则是有些机械的听着司仪的号令。在跪拜行礼。登基大典的礼仪可是繁琐得紧,一天折腾下来谁都要心力悴憔。
  而且太平公主多少还有一点心不在蔫。这样一个重大的日子里,身边总感觉缺点什么空落落的。她仰头看了一眼侍立在母后身边的上官婉儿,发现她的神情也显得有些木讷和魂不守舍,心中暗叹一声:原来不止我一人如此……
  刘冕那个野男人,也不知勾走了多少女子地心……
  风催边关,万里黄沙。此刻,刘冕正站在灵武县的长城上,握刀叉腰极目远眺。耳边风声鼓鼓。长烟烈日山河尽壮,放眼皆是萧瑟而又肃杀的边塞风貌。
  刘冕身边的战袍被风吹得鼓鼓响起肆意飘扬,心思仿佛也飞到了天边去了。
  “想谁呢?”马敬臣走了过来。在他身后冷不防的来了一句。
  刘冕转头对他一笑:“想你。”
  “别——”马敬臣作恶心状连连摆手,扬了扬手里的酒壶,“多谢你解了禁酒令。仗打完啦,可以喝两盅了。天官兄弟,回到帝都我就要上表请辞卸甲归田。咱们兄弟相聚的日子,可能不多了唉!”
  “你真的要走?”刘冕皱了一下眉头。
  “嗯……”马敬臣点头,仍是那副玩世不恭的神情,但说得很肯定,“老马这辈子难得做出一个什么决定。这次决定了要这样干。就轻易不会改变。所以,你也不用劝我。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嘛!你也不能让老马跟着你混一辈子吧?我还等讨老婆生儿子呢!”
  “呵呵!”刘冕释然地笑,“马老大,其实我挺为你高兴。你浑浑噩噩过了半辈子,现在终于想停下来享受生活好好日子了,兄弟能不能为高兴吗?当兵有什么好,像你说的今天睡醒了不知道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脑袋别在腰上刀头舔血地过日子,不是什么好事。现在天下大抵太平,弄几亩薄田养几房美姬过过小日子当个田舍翁。其实是个挺不错的选择。”
  “哟,这么说你也开窍了。”马敬臣哈哈的笑,从背后摸出一个酒壶递给刘冕,“来,咱们在这先人建起的雄伟长城上喝一杯!”
  “行!”二人撞了一下酒壶就这样对饮开了。
  “估计咱们也该要回去了吧?”马敬臣说道,“这回突厥人真是惨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白扔了这么多尸首在贺兰山。”
  刘冕轻笑一声,吁口气道:“你知不知道我现在有多后怕?”
  “后怕?”马敬臣一愣。
  “嗯。后怕。”刘冕猛灌下一口酒长长的吐气,“这一两个月来。随便某一个时刻、某一个步骤犯了错。后果都不堪设想。”
  马敬臣表示赞同:“的确。你的压力真的很大。整个边朔与河陇的安危,都系在你一人身上。尤其是当初以少打多敌军大军压境地时候。我都替你捏一把汗。其实我也害怕过……就是你把大军都抽调去了贺兰山西麓,只在灵州留了五六千灵武军的时候。那时候我想,如果突厥人突然杀来……我的死活倒是无所谓。这灵州要是没了,我们也就都完了。”
  “是啊!我一直在跟敦欲谷对赌,赌博。”刘冕露出微笑,“所幸,我好像是赌赢了。如果输上任何一着,右卫要完蛋,边朔与河陇要完蛋。我刘某人……当然也就不用说了。”
  “富贵险中求嘛!”马敬臣没心没肺的哈哈直笑。
  刘冕翘了下嘴角自言自语般道:“富贵就真的那么有意思吗?”
  “怎么,你不会也是看破红尘蒙生退意了吧?”
  刘冕有点无奈的笑道:“马老大。你肯定以为我是一个贪恋权势醉心于富贵的人,是吧?”
  马敬臣轮了几下眼睛,点点头:“男人嘛,这样很正常。”
  “其实……这世上恐怕没有谁真正地了解我。”刘冕长长的吁着气,“很多时候,我都身无由己。其实我也想学你地,抛开一切去过安宁的小日子。可是我现在……却有一点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感觉。”
  马敬臣笑了一笑:“放轻松点,兄弟。有句话来形容你这样的人——终非池中之物。既然你身负异才,就注定了不会有平坦的命运。像我老马这样的庸才。才配去过那种平凡的小日子。你呀,还是收拾心情好好地摸爬打滚一些年头吧。你才二十二岁就创下了这样的丰功伟业达到了这样地高度,今后少说也还有三四十年地美好时光。我有点无法想像,你将来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我也不敢想……”刘冕吐了一口气。
  马敬臣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你是不是害怕了?”
  “怕什么?”
  马敬臣笑道:“人嘛,都喜欢往高处爬。可是爬得越高,往下看时就会越觉得害怕。所以我不敢爬了,自己滑下来悄悄的溜走。不过你跟我不同。你艺高人胆大,只管爬……”
  刘冕没有说话,只在心中暗道:爬……爬到什么地方才是尽头?爬得越搞摔得越惨。而且终究一天要下来的……
  数日以后,万象神宫二楼御书房。
  刘冕送来的军报刚刚送到了这里。武则天展开来看,喜笑颜开神清气爽。
  “好个刘冕。居然办得如此干脆利索!”武则天将奏报翻来覆去地看,禁不住哈哈的大笑。
  书房里没有杂人,上官婉儿站在一旁一阵阵心跳,轻声问道:“陛下,是何等喜事?”
  “自己看吧!”武则天饶有深意的一笑,将奏折递到上官婉儿面前。
  “谢陛下!”上官婉儿接过来细细翻阅一遍,禁不住心潮澎湃喜上眉梢:“陛下,真是大好消息呀!突厥人完败,我军大胜了!”
  “是啊!”武则天呵呵地笑。长吁一口气站起身来在书房里踱起了步子,“这是朕登基之后所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足以振奋国人之心。刘冕不容易呀!面对默啜二十万大军气定神闲,于惊涛骇浪之中尤自弄潮,只凭对方一万人马,却兵不血刃生吞六万先锋、退敌于国内之外。虽古之名将不过如此。奇哉!妙哉!刘天官,正乃我大周第一良将!”
  上官婉儿芳心悸动暗喜如潮,按捺住兴奋拱手拜道:“微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王师大胜关河宁定,大周更添栋梁之材!”
  “哈哈!的确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情!”武则天神清气爽哈哈的大笑。“婉儿,你即刻拟旨流星快马送到灵州,让刘冕与薛讷班师回营,来神都覆命受赏。令外写一份制令,朕要在朝会之上通报表扬刘冕、薛讷等一干将士!另外,将此消息迅速的宣告天下,军民同乐!”
  “微臣领旨!”上官婉儿欢声领旨,心中暗自惊喜:好呀,终于要回来了!
  长安。刘府。
  韦团儿从大门口冲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大喊道:“郡主!郡主!!”
  黎歌坐里屋走出来惊讶道:“怎么了团儿姐姐,如此惊慌?我不是说了吗。就叫我黎歌就行了,不用左右一句郡主的喊。”
  “郡、郡主!”韦团儿一脸狂喜神色,也顾不得尊卑了激动的抓着黎歌地手,一边跳着一边喊道,“胜、胜了!大胜!回、要回了!”
  黎歌摸不着头脑:“你说什么呀?别关键嘛。先喘口气儿,慢慢来说。”说罢扯着她进了客厅来坐下。
  韦团儿却是不肯安坐,激动得连声嚷道:“神都传来消息,将军打了大胜仗,击退了突厥人!皇帝陛下宣告天下大加褒赏呢!而且、而且,将军很快就要回来了!”
  “真的?!”黎歌一下站起身来,“天官哥哥打了胜仗要回来了?!”
  “是呀!”
  “太好了!”黎歌也激动得跳了起来和韦团儿抱成一团,“太好啦!!”
  太平公主府里,一片丝竹声响。
  太平公主慵懒的躺在卧榻上,一手支颐漫不经心的看着眼前的歌舞,百无聊奈的神情。
  宦官邱大友碎着步子走进来,凑到太平公主身边轻声道:“公主,小人有个好消息来报。”
  “能有什么好消息呀?”太平公主满在不乎的道,“无非又是母皇打赏了东西,或者是天宝钱庄又分了多少红利这类无聊的事儿。”
  “不是,都不是!”邱大友笑嘻嘻的道,“是晋国公打了大胜仗了!”“真地?!”太平公主嚯的一下坐起来,双眼冒出精光,“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很快,很快就回来了!”邱大友满脸堆笑的道,“陛下已经下旨催右卫大军回关内受赏了呢!”
  “真的?”太平公主凤眼上挑开心的拍了一下巴掌,然后摆手:“你们都退下去!”
  她哪里还有心思欣赏歌舞。
  “去准备,我要沐浴!”太平公主心急的道,“记着,今后每天沐浴都要用上天竺龙涎香——晋国公最喜欢闻这个味道了。还有,以后每餐都只许给我上一点青菜豆腐,最近养胖了一些,晋国公不喜欢太胖的女人——你怎么还愣在这儿?还不快去!”
  “是是是!”邱大友连连应声,屁癫癫的跑走了。
  太平公主拍着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笑逐颜开脸泛酡红。
  “臭男人,终于是要回来了!”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365章 功当代,利千秋
  数日之后,刘冕接到了前方丰州郭虔送来的消息,说突厥人已经离开了中原越过阴山,回草原了。
  与此同时,刘冕也收到了朝廷来旨,召他和右卫大军回京受赏。
  可是刘冕却有了一个新的打算。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情。实际上,从出兵之日起,他就一直在仔细思量——究竟如何在北面布防,以防突厥人每每都像这次一样,在北疆沿线骚扰侵袭。
  如果不采取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来遏止突厥人、扭转在原在北疆一带的被动不利局面,这样的战争就会没完没了永远的打下去。而且,中原永远只能被动的防守,在遭受了敌人的攻击之后再做出反应。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自己先蒙受了损失。
  因此刘冕有了一个战略构想:在丰州到朔州一带的黄河沿线上,建起军镇城池,彼此呼应构造大防线;并且在阴山上建起数百烽火台,将大唐的防线拓展到阴山一带,远离本土!
  这样一来,从阴山到黄河的地域就会成为新的疆界,实际上中原疆土就向北拓展了数百里。如果再有战事爆发,大周就多了许多应急应变的时间。这数百里疆域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缓冲,让内地少受兵乱之苦。
  而且阴山黄河一带不乏丰美的草场与肥沃的黄河冲积平原,大可以用来当牧场或是开垦军囤。驻守在这里的将士们闲时务农战时为兵,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免除长途运输粮草之苦!
  刘冕的历史知识有限,只是隐约记得仿佛大唐的历史上曾有一名将军做了这些事情,在丰州沿黄河一带留下了三座著名的受降城。之后的若干年里,受降城都是中原抵御北狄入侵的重要屏障。现在自己越俎代疱干下这些事情,也可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
  此进突厥人刚刚战败前来请和,正是建立受降城的大好时机。
  刘冕如何众将商议,大家一致认为此事可行。是个非常积极的手段。只要受降城建成,大周在面对突厥的时候将占据极大地主动,而且能有效的减少河陇与河北朔代一带所受的威胁。大周在朔方、河北朔代一带的驻兵,都可以提前数百里来黄河沿线与丰州驻防。这样一来足可以减少近一半的驻兵,自然也节约了大笔的军费开支。而且驻守在受降城地将士们可以从事农牧自给自足,这对整个王朝来说无异于甩掉了一个巨大的包袱。利国利民实惠无限。
  于是刘冕决定,暂时不回京,将与众人商议好的本案快马寄到了神都,递给新任的大周皇帝武则天来决断。建立受降城的议案,在朝廷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些年来武则天也是深受北狄侵扰之苦,自己也一直寻思破解御敌之法。刘冕的提案让她大感兴趣,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