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

第28章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第28章

小说: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盖的构想,很快就被江东军指挥部发展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作战计划:一方面,由黄盖亲笔写下降书送交曹操,表示近日将带兵渡江投降,这是饵;另一方面,江东军准备好轻重战舰十艘,上头载满淋上油脂的干草枯木,再用布幔遮上,船头则插上黄盖部队的军旗,这是钩。如此一来,钩饵备齐,所钓者,曹操而已。

此一计划与《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大致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周瑜并没有把黄盖打一顿。

当然,要说曹操对黄盖的投降丝毫没有怀疑那也不靠谱,但他没有水战经验,也没想到对方还有火攻这一招。依他的想法,黄盖投降是真,那将对江东军士气影响至大,倘若黄盖是假投降,只要派人紧盯便是,不足为虑。

于是,这个缺乏经验基础的错误决策,让曹操这条大鱼一口咬住江东军撒下的大饵,也将锋利的钩子深深刺入到自己的血肉之中。

当时战场上的情况是这样的:

决战是定在十二月一个晴朗而刮风的日子,黄盖带着伪装好的战舰,依次向江北的曹军水寨前进。曹军这几个月来相当不顺,听闻黄盖来降都十分振奋,纷纷跑到船头岸边观望。没想到黄盖船队航行到距离曹军约一公里处,十艘战舰突然一齐冒出熊熊烈火,火船乘着风势一头撞进曹操排列的舰阵之中,一瞬间,整个江面就烧成了一片火海。

当天东南风猛烈,火势很快就蔓延到江北陆上的营寨。曹军完全没有提防,全军大乱,士兵被烧死或坠江溺死者不计其数。周瑜趁势率领江东无敌舰队杀上,曹操完全无法抵抗,无奈之下,他只得下令放火烧毁剩余船舰,然后领着残余陆军,从华容一带的沼泽地狼狈撤退。

战役结束。

整场大战在一日之内终结,数以万计的曹军尸体以及焦黑的船舰残骸,为不败的江东水军添上了一抹最辉煌的亮色。

在这场著名的战役中,“东南风”无疑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且神秘的角色,江东水军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黄盖这把火烧得如此精彩,要求这风不单要吹对方向,更要吹得够猛才行。

这场寒冬中强劲的东南风从何而来,颇耐人寻味。后世有科学家表示,赤壁之战前几日应该都是晴朗的天气,广大的长江水面和云梦沼泽区在受到长时间的日晒后,可能会形成局部性的低压带,使得风向改变,造成了这场难得的东南风。

而黄盖当时在没有天气预报支持,其本人也非气象专家的情况下,却凭借着在荆南作战多年而积累下的丰富经验,成为了这场千古名役的关键人物。

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黄盖。

话又说回来,仗都打完了,本书的男一号刘备,此时身在何处,又在干些啥?

原则上,刘备与他的部将们应该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了这次战役,但在周瑜的主导之下,刘备部队恐怕不会有太多的发挥空间。可能周瑜早早便安排刘备军渡江,驻扎于长江北岸,负责最强悍的曹操陆军。江面火起时,刘备受命在江北放火烧敌军陆寨,但却晚了半拍,使得曹操能够及时撤离。

不过,即便没能从曹操身上取下一些纪念品,刘备仍然是第一次亲眼目睹曹操吃败仗,而且还是那么惨重的失败,这多多少少祛除了一些他在心理上对曹操的畏惧感。

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大火之后,刘备应该在曹军营寨的废墟中下跪祈祷,上帝虽然不断地在他面前关上门,但总是开玩笑似的为他打开一扇窗。对于已经四十七岁的刘备来说,这次可能是上帝最后一次向他伸出援手。刘备谨慎又略带好奇地看着窗外的风景,很陌生,那是他未曾经历过的人生。

一统荆南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角色中,周瑜无疑是最生动的一位,罗贯中借由“瑜亮情节”,将周瑜“骄傲的失败者”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历史上的周瑜和“演义”中的描写其实相差许多,真实的周瑜几乎很少失败,更没有必要对别人羡慕嫉妒恨。

三十五岁的周瑜毋庸置疑属于人生的胜利者。他的家世良好,外形俊朗,通晓音律,为人好相处,事业有成。最重要的是:于私,他的老婆(小乔)很正点;于公,他战无不胜。

赤壁大捷无疑是周瑜三十五年人生的巅峰。面对近十年来未尝一败的曹军,周瑜不但以寡击众,还在几乎零战损的情况下,取得歼灭敌军的战果,这使得周瑜名震天下,取代刘备成为曹操首要猎杀的目标。

然而,江东军这架战争机器在周瑜的带领下,并没有在赤壁之战后停下脚步,他率领着江东无敌舰队继续西上,准备进攻长江中游的重镇——江陵。

恰如刘备先前通过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击溃曹操只是周瑜整体战略中的一环,他真正的目标,是长江的伟大航道,他要一口气吞下荆州与益州,甚至是整个中原!

然而周瑜却忽略了一点:狮子尽管已经遍体鳞伤,可一旦上了岸,它仍然是万兽之王。

赤壁的失败,使得曹操重新思考对付江东的总体战略,当时九成的荆州舰队已被毁掉,令荆州成为一个只能守不能攻的地方,曹操于是率残军北返,打算在淮南一带新辟战线,决心将赤壁之战的损失从另外的地方捞回来。

他将荆北重镇襄阳交由乐进镇守。汝南二人组满宠与李通,则驻于刘备的耻辱地当阳,维持南北交通的顺畅。新任的江夏太守文聘则率领北方部队,负责襄阳以东的汉水防御。至于最前线的江陵,曹操委派给他最干练的副手、征南将军曹仁负责,由他率领横野将军徐晃、长史陈矫、部曲牛金等人,面对来自江东群鳄的第一线打击。

周鳄鱼很快就发现江陵的曹仁部队是一块比想象中还要难啃的骨头。江东军前锋才刚到江陵城下,便被曹仁以少数兵力冲锋击退,使得周瑜不得不承认曹家骑兵的强大。

不得已,周瑜只得在长江南岸驻军,隔江与曹仁对峙,另一边又派甘宁向西边攻取夷陵,一方面是争取上游优势,另一方面以维持对益州的通道。

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曹仁与周瑜两股势力,便在江陵与夷陵之间的长江沿线上纠缠混战,谁也无法奈何对方。

至于刘备,在没有太多人关注的情况下,他拿起有限的筹码,在孙、曹两家的牌局中坐了下来,跟着要了一手牌。

这里需要说明,根据史料记载,赤壁之战后一整年,荆州全域都陷于孙、曹、刘三方的混战之中,但除了江陵一带战事有较清楚的记载之外,其他地区的战事记载都十分零散破碎,不但不能确定时间先后,甚至连谁胜谁败都无法确定。

以下,是笔者依照历史记录,加入合理的想象所拼凑出来的故事,列位参考就好。

当时的刘备虽然兵力有限,但居然胆敢上赌桌,自然有些斤两,正所谓“没有三两三,哪敢上梁山”。具体来说,他的手中握有三大注码:

第一,刘琦的合作。

刘琦是刘表政权仅剩的合法继承人,是反曹势力中荆州名义上的统治者,有他在阵中,至少对部分荆州人士有政治号召力;

第二,关羽从樊城带出来的数百艘战舰。

赤壁之战一把火烧掉了荆州地区大部分战舰,曹魏荆州要一直等到二十年后,才由司马懿重新组建荆襄水师,所以从目前情况来看,即便关羽率领的不是什么精锐舰队,但在江汉上也足以横行无忌了;

第三,当然就是刘备的超人气了。

眼下,他的账面上又添了一笔赤壁战绩,自然令更多荆州士民为之疯狂,每到一处围观者不计其数,前来投奔之事多有。

那么刘备又如何运用手中这三大筹码?

首先,他上报朝廷,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确立自己阵营对于荆州统治的正当性、合法性。同时趁周瑜绊住江陵曹军主力的时机,率军南下,攻取长沙、武陵、零陵与桂阳四郡。

由于长江阻隔,荆南四郡在政治上一直与荆北三郡有隔,当年在刘表入主襄阳前后,长沙太守张羡也在荆南扩张自己的实力。建安三年,张羡与襄阳政府彻底决裂,以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对抗刘表,战事持续了两年,后来因张羡病逝而宣告失败。

于是刘表以自己的人马统领荆南,以韩玄领长沙太守,赵范领桂阳太守,刘度领零陵太守。至于四郡中的武陵郡,则由中央政府委派的名士金旋担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都是刘表前部所管辖,因此在策略上,政治说服会优于武力征讨。

曹操离开荆州时便试图巩固这三个郡。他先找上桓阶,桓阶精得很,说自己能力不足,推荐刘巴,曹操于是又找上刘巴,刘巴连忙摇头说:“不行不行不行,我看这荆州早晚是刘备的,说服三郡根本行不通。”

曹操拍胸脯保证:“要是大耳贼敢对你不利,老夫便带着六军来挺你,怕个鸟?去!”

刘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竟被曹操给忽悠住了,便下零陵郡去说服三郡挺曹,结果没过多久,刘备亲领部队南下三郡,三郡太守二话没说便投降了,可怜的刘巴当然等不到曹操的“六军”,只好逃到更南方的交州去避祸。

不过刘先生并未在历史舞台上消失,后面还有他的戏份。

刘备兵不血刃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然后再以武力夺取了武陵郡,杀了太守金旋,正式统一了荆南。

刘备以赵云领桂阳太守,并正式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让他驻守在长沙郡的临烝县,负责调动四郡军粮,支持北方战线。这是诸葛亮在刘备阵营实习了一年之后所得到的第一个正式官职,也是刘备在待过那么多地盘后,第一次将心思用在地方行政上。

刘备在取得荆南的同时,也网罗了一位重要将领,那便是前刘表政府的中郎将黄忠。

黄忠,字汉升,荆州南阳人,早期与刘表的侄子刘磬共守长沙悠县,对于江东的南方战线构成很大的威胁。后来孙策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镇守南大门,才顶住刘磬、黄忠的入侵。曹操取得荆州后,黄忠也跟着升了一级,变身为禆将军,仍留守长沙,归太守韩玄指挥,之后与韩玄一道归顺了刘备。

要特别说明的是,历史上的黄忠并不是特别老,也没有“神箭手”的记载,《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作家塑造出来的。

刘备统一荆南四郡应该花去了半年左右的时间,由于其中没有什么重大战事,刘备的整体战力应该是有增无损。

当建安十四年夏天,刘备返回江陵再度见到周瑜时,他身后已是一票完备完善的精锐部队,加上由诸葛亮担任后勤部长,整体实力已今非昔比。相较于战得精疲力竭的曹仁与周瑜两军,刘备在这场赌局中,已经有了说话的本钱。

当时江陵攻防战仍陷于胶着,江东军无法北渡,曹操军也无力南攻,刘备率领生力军重返江东军阵营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周瑜提议迂回北上。

刘备的具体计划是这样的:江陵粮草充足,曹仁坚守,联军久攻不下,因此建议孙、刘两家交换部队,由张飞带领一千人协助周瑜攻城,周瑜则拨两千人给刘备,从夏水北上断曹仁的后路。曹仁后门一旦被抄,必定撤退。

周瑜欣然同意。

单从数字上来看,“一个张飞加一千士兵”换“二千士兵”,怎么看都不是个合理的交易,除非张飞真的有一骑当千的本事。但如果考虑到两个阵营军队的性质,这样的安排就不难理解了。

周瑜取得了一支经验丰富、健康精壮的陆战队,统帅也是刘备阵营中最擅长陆战的将领。从事后的发展来看,张飞有可能被派往西线的夷陵,替代了甘宁的位置,而刘备则获得两千江东水兵,协助他的水上迂回战术。

刘备计划进兵的“夏水”就是汉水下游,整体作战构思是以水军搭载陆战队顺汉水北上,在当阳一带登陆后,攻击曹仁后方。

刘备为该计划取了一个代号——绝北道,并将这一作战计划交由关羽负责。从赤壁之战前开始,汉水舰队便由关羽统率,从襄阳到江夏的航道关羽也走过几次,自然是“绝北道”计划总指挥的不二人选。

详细的作战情况史料上记载不详,但作战的范围显然十分广袤。联军不但在汉津登陆,从北面围攻江陵,以致江陵北方至少有两座县城(临沮、旌阳)落入到刘备的掌控之中,而且关羽还更进一步,企图以水军向襄阳方向推进。

实事求是地讲,这一作战计划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作为计划总设计师的刘备,能够设计出如此复杂的作战计划来,说明他已经脱胎换骨,从“刘备2。0版”升级为“刘备3。0版”,战略思维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值得庆贺,虽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面对刘备军的步步紧逼,曹军进行了顽强抵抗。

镇守襄阳的乐进与文聘联手,在汉水寻口、荆城一带(大约是今天的钟祥县附近)成功破坏了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