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

第11章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第11章

小说: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看似山重水复,其实柳暗花明。就在这惨绝之境,救星终于出现了。

这位救星便是糜竺,他从自己东海的家中搬出大量金银,以资¨wén rén shū wū¨军需,又免费奉送童仆两千人,补充刘备的军力,这才使得军队稍稍振作。最伟大的是,糜竺在这个当口竟以刘备妻子被掳为由,将自己的妹妹献给了刘备,也就是日后的糜夫人。

每每读史到此,笔者都不禁感叹:糜家真是豁出去了,在刘备身上砸上了老本,非要将他挺起来不可!

其实说穿了,这是典型的政治投资,与当年吕不韦“奇货可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两人后来人生的境遇,却又大为不同,这个后面会讲到。

但不管怎么说,刘备总算是渡过了眼前这道坎儿。

通过糜竺的大量补血,刘备终于稍稍振作了起来,而经过“徐州事变”后,他那不常使用、有些生锈的脑袋瓜,也开始有了运转的迹象。

好不容易缓过气来的刘备,终于悟出一个道理:再怎么胸怀大志,如果连吃饭、生存都成问题,一切都是扯淡。

于是,他在心里暗暗为今后的人生制定了三条准则:一、贪婪;二、活下去;三、贪婪地活下去。

接下来该怎么办?

刘备为下一步制定了一个规划,而这一规划在当时大部分人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那就是:回到下邳,投降吕布。

这的确是一步险棋。

不过若细细分析起来,刘备此举已是绝境中的上上之策了,是经过他认真思考的结果。当然,他不能肯定吕布会像自己当初一样来者不拒,吕布可能直接杀了他,也可能将他软禁、流放,但刘备还是决定赌一把,这是他唯一的希望,至少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跟吕布正面对抗过,这是他手中唯一的筹码。

与刘备料想的一样,吕布虽然是个不讲信义、毫无道德底线的人,但还不至于泯灭人性。占了恩公的房子,吞了恩公的财产,还抓了恩公的老婆,要说吕布没有一点羞愧感,那也不现实——虽然也只是一点而已,让他把到手的东西还给刘备,无异于痴人说梦。

刘备就是算准了他这一点。

吕布是坐在下邳的宅邸中,笑着接见刘备的,宾主双方在还算和谐的气氛中,针对徐州事宜交换了若干意见。至于袭取徐州一事,吕布并没有给出任何解释,刘备也没有追问,大概也不敢问。

会谈间,吕布半开玩笑地说:“兄弟我手下的部将听说你要来,马上建议开刀杀人。他们说,刘备反复难养,不甘居于人下,最好是趁早处理掉,以免生出祸患。老弟啊,你说我该怎么办?”

和谐的气氛一下子被打破了。

刘备惊出一身冷汗,同时也意识到下邳绝不是久留之地,他立刻跪下叩首道:“备愿还屯小沛,为将军看守徐州大门。”

吕布哈哈大笑:“正合我意。老弟,你回小沛去吧,别忘了,咱们边地人都是兄弟,不是敌人,咱们真正的敌人在寿春,是那个叫袁术的混蛋。在小沛好好给我干,你的明白?哈哈哈……”

于是吕布为刘备准备了刺史的车马排场,又送还他的妻子和部曲,沿路鼓吹奏乐,送刘备回到了小沛。

刘备接纳吕布,是他自入主徐州以来最严重的失误。而吕布接纳刘备,则是他这辈子所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

辕门射戟

吕布新收了一个小弟,刘备有了自己的地盘,似乎皆大欢喜,然而在这看似融洽的气氛之下,却有一道冰冷的目光直逼吕布。刘备在心中暗暗发誓: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吕布,总有一天我要让你人头落地!

这一天,很快便会到来。

看到这里,相信有人会产生疑问:吕布明明知道刘备跟自己有仇,非但不杀,还给城给粮给钱,难道当真是良心发现?你如果这么想,那是高估了吕布的人品。

其实不杀刘备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对付袁术。

早先袁术致书吕布,要他偷袭刘备后方,只是为了帮自己赢得这场战争。这下邳原本该是他“徐州伯”袁术的囊中之物,想不到阴错阳差,竟变成吕布自取下邳,还领了徐州牧,这自然让袁术大大不快。

吕布也明白袁术在打徐州的主意,此刻他西边还有曹操,北面还有袁绍,这二位都是惹不起的主。为保险起见,他留下刘备的一条小命,让他看管四战之地的小沛,同时他又令年轻勇武的战将张辽屯于小沛北侧的鲁国,增强徐州的西线防御。

然而这看似合理的安排,其中却有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当时吕布成了徐州牧,收了大批丹阳兵将,正是士气大盛、一呼百应的时候,哪里会缺少守小沛的将领?让刘备去守小沛,怎么看都不是个合理的安排,可他却这么做了。

笔者对何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不得要领,估计吕布可能是一时冲动,一拍脑袋就这么定了,或许他真的相信,这位新收的小弟能够忘记前嫌,死心塌地跟着自己打江山。若真是这样的话,只能说吕布这个人实在是很傻很天真。

不管怎么说,事实就是如此,吕布不但没有杀刘备,还给了他一块根据地,所以说刘备的成功,与运气有很大关系。

再说袁术,他对吕布是忌惮的,但对刘备就不怎么放在眼里了,他虽然知道吕布将刘备安排在小沛,却搞不懂吕布究竟在打什么算盘,因此决定试探性地打一下。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年底,袁术派部将纪灵率军三万,攻打在小沛尚未站稳脚跟的刘备。

吕布在下邳得到消息后,他手下的将领都认为反正刘备非死不可,这下借袁术之手杀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吕布却有自己的一套见解,他认为如果让袁术拿下小沛,就会与北方泰山诸将连成一线,包围徐州,因此这小沛是不得不救的。

笔者不大确定是自己读史有误,还是这位老兄刚到徐州搞不清楚状况。所谓的“泰山诸将”应该是指臧霸等人,当时驻扎在靠海的琅琊,他们只是本籍泰山,但军队并非驻于泰山,吕布说“北连泰山诸将”,似乎是误会了。

不过既然吕大人说要救,那就一定要救,还要救得帅气、漂亮。于是便有了“辕门射戟”这一经典情节。

话说吕布只带了千余人,便来会纪灵的三万大军,纪灵等人听说吕布前来,都不敢再攻城,双方客客气气地开桌吃饭。

吕布告诉纪灵:“刘备是我小弟,被你们围殴,我只好来救他。不过我这个人最爱好和平,不喜欢打架,只喜欢劝架……我看就这么办吧。”

说着,他命营门官举着一支戟站在营门口,然后说:“我现在要射戟上分出来的小枝,若一发即中,各位就罢兵回去,若是不中,你们就打吧,我保证不会插手。”

说完也不等纪灵同意,随即弯弓搭箭,果然一箭命中小枝。纪灵等人纷纷发出狗熊一般的欢呼之声,直呼吕将军天威。于是吕布又和袁术军的将领们吃喝了几天,袁术军就这样撤退了。

这不是小说,是史实。

三万大军说退就退,这的确是有点不靠谱,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袁术只是试探性地攻击小沛,想确认吕布的态度,既然他出面干涉,那就只好另定战略方针。

吕布大概和刘备见了一下面,安慰了一番后,就回下邳去了。刘备一辈子阅人无数,但也实在是猜不透吕布这人究竟在想些啥,只好继续在小沛待着,恢复元气。

刘天王凭惊人的影响力,没过多久就聚众万余,渐成气候。

这下子有人坐不住了。

吕布听说了刘备的情况,终于想起“养虎为患”这句成语,也顾不得对抗袁术了,便亲自率领并州兵团直扑小沛。

这是刘备与吕布军团第一次交手。刘备新组军不久,碰上的又是天字号战将吕布,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新收的万余大军三两下便被击溃。刘备只能撇下军队,撤出他留驻数年的小沛。

眼下刘备又恢复了“单身”,带领着一众兄弟开始新的流浪。

此时中原已不再是五年前那个小军阀割据的局面,几大诸侯瓜分华北大地,刘备眼下的选择已然不多。于是他领着部众横越兖州,来到一座不大、此刻正在大举翻修的城池前。

他递出自己镇东将军、宜城亭侯的名柬,守门的将士狐疑地看了一眼这群面露菜色、衣衫褴褛、状若叫花,似乎是一路讨饭讨到这里的军队,然后进城去通报。

刘备等人在城外等了好一阵,正心慌时,城门大开,一名身材略嫌矮胖的中年男子服深衣紫绶,向他疾行而来。

那人还在数米之外,便高声道:“刘使君远来,曹某迎迟,恕罪、恕罪!”

没错,来人正是曹操。

刘备立刻迎上去,跪拜道:“下臣参见司空大人。”

曹操忙道:“快快请起,都是一朝之臣,如何行此大礼?”他一面将刘备扶起,一面又道,“刘使君,您在徐州的事,我都听说了。吕布狼子野心,反复无义,刘使君信义之人不免受其所害。不过您放心,这徐州的事便交给我曹孟德处理,一定给使君一个交代。”

刘备再拜:“多谢大人。”

曹操笑道:“使君何必言谢,这是公事。想必远来疲惫,还请使君先入传舍小歇。请!”

刘备行礼答谢,便随着司空曹操进了许都城。

就这样,刘备在曹操的身边待了下来,开始了为期两年“在刀尖上行走”的日子。总的来说,用两个字便可以概括刘备的这段生涯:险恶。

应该说,这是刘备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两年。他从曹操身上,学到了真正的王霸治术,也认清了自己的不足。虽然有点晚,但还不算太迟。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刘备陷于致命的危机中,并由此改变了他今后的人生轨迹。

没有最险恶,只有更险恶。

第三回 刺曹大计

有关曹操

刘备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他进入许都的同时,一柄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当时有个人向曹操建议:“刘备有英雄之志,不早除掉,必成后患。”

曹操便征询参谋郭嘉的意见,郭嘉表示:“这话是有道理的。但主公起兵为民除暴,以诚信招揽俊杰,正担心诚信度不够。现在刘备有英雄之名,穷途末路前来投靠,却被主公给杀了,主公恐怕得担上一个‘害贤’的恶名。到时智谋之士对主公的诚信感到怀疑,另投他主,主公又和谁商定天下之事?杀一人而使天下人失望,不可不察。”

听罢,曹操拍了拍郭嘉瘦弱的肩膀,笑道:“奉孝,You got it(君得之矣)。”

其实曹操是个聪明人,更是个有主见的人,之所以征询属下的意见,只是摆出一种“纳谏”的姿态罢了。

他其实是不想杀刘备的,而不杀刘备的理由有很多,收买人心当然是其中之一。事实上,对于主动前来投靠的落难军阀,曹操多半都能友善接纳,例如之后投降的张绣,或是被孙策击败的刘勋。当然,之后是否能够好好相处,则是另外一回事。

此外,刘备这时候一副落水狗般的狼狈相,应该也激不起曹操杀人的念头。笔者甚至认为,在这段时间内,曹操压根儿就没将刘备放在眼里,这便给了刘备一个栖身的夹缝,让他在曹操多疑的阴影下存活了下来。

最后,也是笔者认为最主要的一点,那就是刘备特殊的背景,对曹操而言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关于这一点我们之后再加以讨论。

曹操虽然收留了刘备,也有心利用他来打击徐州的吕布,但眼下的他实在是有心无力。一年前,他才死战击败吕布,夺回兖州的统治权,稍微休养之后,又派兵西入洛阳奉迎汉献帝,并与军阀杨奉打了一仗。

此外,迁入许昌的步履尚未停稳,董卓的西凉军团又在张绣的率领下,经刘表同意进驻到南阳郡的宛城,离许都不过百里之遥。这也迫使曹操不得不先掉转枪头,对付南边更加难缠的张、刘联盟,而对东方的吕布则只能采取比较被动的策略。

于是刘备再度被赋予了看门狗的任务,位置同样又是小沛。

当然,曹操并没有亏待这位新加盟的小弟,不但提供了部分兵力与粮草,还用汉朝政府的名义,正式任命刘备为豫州牧。这可是刘备方镇的地位第一次得到汉朝中央的官方认可,货真价实的堂堂“刘豫州”就这样诞生了。

获得朝廷(其实是曹操)的嘉奖,刘备精神为之一振。他率领整顿过的军队回到小沛,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遇到吕布的任何抵抗。刘备随即号召残兵,秣马厉兵,打算好好当一回讨伐吕布的马前卒。

然而,事情的发展正应了那句话:计划没有变化快——在陈圭、陈登父子的运作之下,原本是死对头的曹操和吕布竟结成了同盟。

曹操将原本戴在袁术头上的“左将军”头衔硬给扒了下来,转送给了吕布,还恶心巴拉地写信说:“现在的世道不好,国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