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永乐风云 >

第30章

永乐风云-第30章

小说: 永乐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响鞭过后,燕王朱棣在高炽、高煦、高遂三子及一众内官簇拥下登上端礼门城楼。此时的朱棣头戴玄表朱里九旒冕,内穿青领褾襈裾素纱中单,外套青衣纁裳九章袞,其余的蔽膝、玉佩、大带、大绶、襪舄亦皆一应俱全,正是最为庄重的亲王袞冕行头。

众人见燕王登楼,齐齐跪下,三呼道:“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士气可用!”见将士们斗志昂扬,朱棣也是激动万分!待众人山呼完毕。他望着城楼下的一众文武官员、燕军将士大声说道:

“本王乃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国家至亲,就藩以来,一直循法守分,此为众将士所共知。然今上宠信奸佞,残害骨肉,已削夺五王,又及于我,其行何其暴也!封建诸王,藩屏天下,本乃皇考所创,为我大明万世不易之制,岂能随意撤夺?此必为奸佞蛊惑陛下所致!本王身为诸王之首,与此等奸邪不共戴天,今将兴师靖难,以正朝纲,挽我大明狂澜于即倒!特立誓与此,君侧不清,决不罢休,宗庙神明,昭鉴予心!”

一席道毕,朱棣戚然泪下,痛哭失声。

楼下众人早已是铁了心追随燕王。此时见朱棣动情至深,亦纷纷动容,有些兵士竟也跟着落下泪来。

朱棣见众人如此忠心,心中十分满意,正欲再言,忽然楼下左班队列中跑出一人,大声哭道:“王爷乃陛下亲叔,万不可谋反啊!”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大惊。朱棣见有人搅局,先是一愣,随即气塞胸肺。他向下一望,竟是王府伴读余逢振!

余逢振先前与众人一齐被绑于承运殿外。张昺、葛诚等人当廷被杀,他一时竟吓傻了。醒悟过来后,他当即失声痛哭,直欲自尽。幸亏高炽平日与他要好,派王景弘等人将其牢牢看住,方保住他一条小命。哭完后,余逢振便一言不发,一副痴痴呆呆的样子,倒也不再吵闹,高炽见状,便也就放了心。眼下燕王誓师,北平城内文武均列班麾下,余逢振先前安安静静,高炽只道他已回心转意,便将他也拖了过来,谁料他竟会这时候出来闹场?只见这余逢振大哭于地,双拳捶胸道:“张昺,谢贵谋害王爷,现已受戮;王爷此时应上奏陛下,禀明其奸,岂能兴兵谋反,行此大逆之举?太祖在天之灵若知,岂不怪罪殿下?望殿下三思,三思啊!”

朱棣脸已气得脸色发青。他扭过头,狠狠瞪了高炽一眼,只见高炽已是一脸灰白,汗如雨下。高煦见高炽惹下如此祸事,心中早已乐开了花,脸上却一脸怒容,仿佛要将余逢振剥皮抽筋似的。

朱棣尚没想好如何答话,墙下丘福却已忍耐不住,他当即出列,将余逢振一把提起,一口浓痰吐到他脸上,厉声骂道:“使长替天行道,尔这臭书生竟敢乱嚼舌根子?若再胡言,老子一剑戳死你!”

余逢振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见丘福一脸凶相,他反倒破口大骂道:“尔这丘八,竟敢蛊惑主上,聚众谋反!尔必不得好死,遗臭万年!”说完竟回敬丘福一口唾沫。

丘福反被逢振侮辱,顿时气得发狂,当即抽出宝剑,对准逢振腹部死力一戳,逢振一声哀鸣,当场气绝!

朱棣坐视丘福将逢振杀死,不但不加怪罪,心中反暗道解恨。待逢振尸体被拖下去,他方重理措辞,大声说道:“《皇明祖训》有云:‘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本王起兵,乃谨遵皇考祖训,奉天靖难!余逢振忤逆天命,党附奸佞,死有余辜!”为自己辩解完,朱棣又郑重说,“本王举兵,非为一己私欲,乃效周公辅成王故事,辅佐陛下,保我大明江山!此乃万古忠义之举,尔等务须谨记在心!”

其实朱棣的辩解有很大毛病。实际上《皇明祖训》的真正内容是:“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必训兵待命,天子密召诸王统镇兵讨平之。”朱棣当然没什么天子密诏。他这一减一改,已将祖训中规定的靖难程序彻底变了。

不过《皇明祖训》是给宗室们看的,这北平城内除了朱棣父子,却哪还有其他宗室?道衍、郭资等少数饱学文官虽也知道真伪,但他们又岂会揭穿?众军士本被余逢振说得有些忐忑不安,此时听得朱棣之言,不由豪情大涨,再无顾虑。道衍、张玉等人见气势再起,抓住机会率领全体将士一起跪下,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喊道:“追随大王,奉天靖难,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注 释

①本兵,兵部尚书的别名。兵主,军队的主帅。

第四章 横扫幽燕



建文元年七月初六。

这日天空飘起了濛濛细雨,久受酷暑之苦的北平城终于迎来了一丝清凉。昨日,燕王朱棣大兴靖难之师,将城中官军一荡而尽,如今这座三朝古都已不复朝廷所有。尽管燕王连下安抚谕旨,城中秩序也迅速得以恢复,可是已三十年未闻兵事的北平市民们仍是惊恐未定。眼下虽已近黄昏,且天气清爽,城中街市却仍难见得几个人影。

街上虽是冷清,城中燕王府东殿内却十分热闹。燕王朱棣正大召文武官员,共商军政。

朱棣此时端坐于殿中,一双虎目炯炯有神,正望着殿下各位属官,待他们就燕藩下一步动作各抒己见。

“殿下!臣已派人清点过了,城内府库、粮仓完好无损,经臣粗粗估量,约有粮近百万石、钱五十万贯。因账本混乱之中已失,清点具体数量尚需时日。眼下臣已将官仓悉数封存,将后如何处置,敬待王爷裁决。”郭资毕恭毕敬地禀道。郭资是齐泰、黄子澄的同年,登科后长期在北平做官,与燕府往来甚频。朱棣起兵后,郭资马上率布政司一众官吏归顺,朱棣当即命他接任布政使之职。郭资连夜带着一干下属清点钱粮,一直忙到中午方完。

“存性辛苦了!”朱棣温言抚慰道,心中一阵轻松。他先前最担心的便是官仓存粮不足。北平乃塞防根本之地,朝廷每年要从江南调运上百万石粮草至此。朱棣去年失去军权后,北平官仓的情况他便一直不清楚。眼下自己已反,江南自不会再有一粒米过来,将来燕军上下可就得靠这些存粮过日子。听郭资说粮饷尚多,他方有些安心。寻思片刻,朱棣说道:“北平庶政便由高炽牵头,尔与墨麟具体打理,有什么事跟世子说便是。至于钱粮,此乃兵家根本之物,便由道衍师傅专门负责。官仓存粮虽不少,但除了军士,北平百姓也得靠其过日子,务须节俭支取,万不可有丝毫浪费。”

“臣领旨!”道衍、郭资、墨麟俯首受命。

“还有,”朱棣想了一想,又补充道,“酿酒耗粮。存性出去后传本王令旨:从今日起,北平城内严禁酿酒。各酒肆、饭馆凡敢再卖酒者,一律从重处置。墨麟职掌按察,此禁令务须严加执行。”

“谨遵谕旨!”墨麟再俯首道。

“好了,先说这些。城中粗安,尔布政、按察二司尚有诸多庶务要做,便都去忙吧!”

郭资他们知道朱棣要谈军务了。忙带着一众不相干的文官先行告退。

待文官们出去,朱棣喝了口茶,方沉着脸对众人说:“如今本王已兴义师,皇帝得报,必将派大军来讨。朝廷聚天下之力,我等仅有北平一座孤城,可谓众寡悬殊。我军下一步该如何动作,各位爱卿可有良策?”

朱棣说完,众人心中都是一沉,昨日城内大胜的喜悦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燕王说的对,以一藩抗天下,力量太悬殊了!一时间大殿鸦雀无声。

道衍见众人沉默不语,心中一紧,忙出班禀道:“强弱之势虽分,胜败之局未定!靖难大业,非朝夕可以成功。我燕藩上下只要精诚一致,何惧百万大军?王爷想的太过了!”

道衍一提醒,朱棣马上醒悟过来:战争才刚刚开始,自己怎能当众说这丧气话?莫非真是以前顺风仗打惯了,此番需以弱抗强,便慌了手脚?他忙打起精神,中气十足道:“师傅说的对!燕军将士个个身经百战,何惧那些只会耍花枪的京军!我等只需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必能战无不胜!”

朱棣这话说到了点子上。他手下兵马多年与鞑子作战,要论战力之强绝非其他明军可比。众人见朱棣亲自打气,一时间胆气又壮了起来。丘福、谭渊等性格激猛的将军当即大声叫嚣,要拿官军试试自己的宝刀。

朱棣见气势上来,便沉声道:“如今北平虽下,但四周仍为南军所据,怀来宋忠,居庸关余瑱,蓟州马宣,松亭关卜万,此四镇皆屯重兵,据要隘,扼我咽喉。北平虽坚,毕竟只是孤城,我等切不可坐以待毙。本王粗粗算过,北平与京师相隔三千五百里,朝廷得知消息,再布置完毕,最少也得一月有余。此期间北平省内群龙无首,我等应趁此良机,击溃诸军,破了这四面之围。否则一旦南军云集,我军顿失转圜余地,只能困守孤城了……”

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自认为其麾下燕军方是大明王师。因此燕藩上下,均称朝廷的正牌子明军为“南军”。

“王爷,大喜,大喜啊!”朱棣正在说话,黄俨连声欢呼,满脸喜色地从外跑了进来。

人群中顿时兴起一阵“嗡嗡”之声,众将均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黄俨说出什么喜事来。

朱棣也精神一振。不过他仍保持着天潢气度,片刻方缓缓问道:“尔有何喜事报来?”

黄俨“扑通”跪到地上,干净利落地磕了个响头,方大声禀道:“禀王爷,李仪宾传来消息,通州卫指挥使房胜拜表归附,通州已是王爷所有!”说完,忙起身将手中表文呈上。

“好!”朱棣将表文一扫而过,大声赞道,“房胜果然忠心,不枉本王栽培一场!”原来这房胜也是燕王旧将,昔日从征塞外有功,被朱棣保为通州卫指挥使。朱棣决心举兵后,阴遣李让至北平省辖下各卫所,暗召昔日亲信旧部归附,这房胜便是得令来归的第一人。

燕兵尚未出城,通州先已归附,这兆头自是非常不错。众将听得,纷纷面带喜色,齐向燕王道贺。

朱棣也十分高兴,他傲然一笑道:“河北军马皆久随本王,岂能从齐、黄奸佞为逆?房胜今先行一步,其余众将其后必将相继归附本王麾下!”

先前朱棣打气毕竟只是嘴上说说,而今这房胜归顺可是实打实的。众人受此激励,更是信心百倍,当即又是几番好话将燕王一阵好捧。

朱棣含笑受大家恭维毕了,方摆手道:“尔等也不要太过高兴。众军归心是一回事,咱们也需打出几个胜仗来,方能让有意者放心来投!”

高煦听言,马上出来说道:“父王说的是,江山终究还得靠咱自己打下来!父王说怎么打,儿臣与诸将必当竭力死战!”

朱棣脸上仍是微笑,不过心中却略浮过一丝不满:这个儿子素来好武知兵,此番靖难,他必是一得力助手。不足的就是他仍是轻浮了些。毕竟自己打的是“靖难”的旗号,这江山之事,岂是眼下说得的?

不过朱棣并未将心中不满道出,毕竟不能挫了儿子的满腔激情。

朱棣清了清嗓子,大家马上明白:大王要派任务了!一时间众人纷纷收声,洗耳恭听。

朱棣扫视诸人一眼,威容言道:“眼下北平方定,军心民心均尚需收拾,首次出战,不可调兵过多,且需速战速决,一战必胜。四镇之中,马宣兵力较弱,且蓟州城小,无险可凭,离北平也不远。本王之意是先取蓟州,再谋其余三镇。”

其实朱棣最想打的还是退往居庸关的余瑱。居庸关乃北平襟喉,地势险要;不拿下它,北平西北大门便完全敞开,对燕藩十分不利。不过居庸关离怀来更近,据报宋忠此时已驻兵怀来。自己现在军心方集,不敢大举用兵,因此只得先将它放下。

朱棣刚刚说完,朱能忙疾步上前道:“使长,马宣昨日还是我手下败将,打他自当是我去!使长可不能派了他人!”

原来马宣自得了张昺密函,便收拾兵马向北平进发,正巧于昨日下午到了东直门外。当时朱能正带人攻下东直门。见马宣带兵来,朱能二话不说,冲过去便是一阵狂击。可怜蓟州军士大热天的赶了二百多里路,好不容易到了北平城,正是又累又渴,连口北平城的水都还没喝着,便遇上养精蓄锐许久的朱能精骑,当场就傻眼。方一交锋,蓟州疲兵们便纷纷后退。马宣见势不好,又瞧得朱能如此嚣张,估摸着北平已经完了,便丢下上百具尸体,一溜烟逃回了蓟州城。

“好,士弘勇气可嘉!”朱棣一赞。朱能年方而立,为人有勇有谋,且气度沉稳,素来受朱棣器重。此时见他主动请缨,朱棣心中大喜。

朱能受燕王称赞,血气大涨,当即双手抱拳,坚声道:“北平军心未定,末将也不敢多要兵马,便请使长给四千精兵,臣必将扫平蓟州!”朱能算了一下,蓟州卫不过五千来人,先前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