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永乐风云 >

第127章

永乐风云-第127章

小说: 永乐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现在机会来了!只要自己出手相助,就将获得世子系的支持!高炽一派,包括了像金忠、顾成、张信这样的靖难功臣,而且一旦夺储成功,高炽的势力必将大增,到时候那些眼下只能算是倾向高炽的文官,也很有可能逐渐向东宫靠拢。这样一支以太子为首的势力,在朝廷中的影响无疑是十分惊人的。真到那时,哪怕自己果真一时忤逆圣意、失了圣眷,只要太子还支持自己,那就终究会有重新出头的一天。而往更远了想,无论永乐对自己如何,可他总有驾崩的一天。到那时,高炽以太子身份承袭大统,自己就是拥立功臣。天下大功,以拥立为最,这是千古不破的常理。一旦高炽登基为帝,自己的前程将更是繁华似锦!连后人之恩荫也有充分保证!想到这里,解缙终于心动了。虽然有风险,但权衡得失后,于公于私解缙都觉得值得一搏。

“世忠兄!”沉默许久,解缙缓缓转过身,幽幽地问金忠道,“缙不过微末之才,大皇子果真如此看得起我?”

“当然!”金忠毫不犹豫地答道,“世子曾私下与仆提起,言大绅兄才比子建,可惜先前时运不济,乃至蹉跎许多岁月。如今虽蒙圣上赏识,得入内阁参预机要。但以你之才,绝非区区顾问可以局限,一俟磨砺成熟,便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出则布政一方,入则为六部卿相,此皆大绅兄可以胜任!”其实高炽欣赏解缙才华倒也不假,但远远没到金忠说的这个份儿上,至于布政使、大九卿之类的承诺,那更是金忠自己用来笼络解缙之言。不过金忠这话也不全是忽悠。毕竟他也不是那种视国家名器如儿戏的奸邪小人,在他看来,解缙也确实当的起这些要职。至于这些许诺到底是不是高炽亲口所说,那并不重要。以眼下的形势及金忠与高炽关系,他答应的事,高炽断没有不认的道理。

又是一阵沉默。解缙眯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金忠的双眼,似乎想从中看穿他的五脏六腑。金忠面不改色,坦然面对着解缙目光的拷问。不知过了许久,解缙才面无表情地吐出几个字:“敢问世忠兄,大皇子要我如何助他?”

金忠暗自出了口气——从这句话可知,解缙心中已经答应了。微微一笑,金忠仍从容不迫地道:“无需大绅特地做什么。只是有朝一日,若皇上就立储一事向你垂询时,还望大绅兄能秉公直言!”

听了金忠回答,解缙也放了心。他最怕的就是金忠要他趁着随侍御前的机会,在皇帝耳边旁敲侧击。以永乐的性格,自己果真这么做,他必疑自己和世子派暗中串联,其结果很可能是吃不了兜着走。如果仅就是在永乐垂询时一抒己见,那其实就算金忠不来找自己,他凭本心也是乐意推举高炽的!

“既然大殿下如此看得起下官。那缙岂能推辞?”解缙一挺胸,肃容拱手道,“烦请世忠兄转告大殿下,只要圣上有意相询,臣必竭力推举大殿下入主东宫!”

金忠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解缙的加盟,使他手上又多了一副重重的筹码。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召集同道,在明处为高炽全力造势了!



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两天前,永乐大发雅兴,邀翰林院词臣们于中秋当晚入宫陪侍,共度佳节。

永乐这么做有其深层用意。去年中秋节时,正值天下大搜齐、黄奸党,京师内外一片肃杀,大家都生活在惊恐不安中,自也无人有这度节的心思了。而现在,战事已经结束,新君登极已有一年,所谓奸党也被肃清得差不多了,正是四海祥宁,天下一统。永乐便有意挑这个时候,命词臣们吟风弄月,打造一副君臣同乐的和睦景象,以衬太平。

中秋佳节,本应是合家团圆之时,这种时候让词臣们进宫,多少有些不念人伦。不过接到诏旨时,翰林院自解缙以下,却均是喜形于色。皇上不陪皇后和三皇子,不挑靖难功臣,不选九卿大员,却单单让翰林词臣陪侍,这无疑是天大的荣耀。陪侍人选有限,内阁七学士自然名列其中,其他的则只能由解缙遴选。经过一番周折,编修杨溥等十余人幸运入围。

中秋当日,所有入选词臣均早早在文渊阁候着。戊时二刻,乾清宫管事牌子江保过来传旨,言陛下已在乾清宫前的丹墀摆下筵席,命众人进宫侍候。于是众人忙整理好衣冠,一起穿过甬道,从乾清门入宫登殿。

宴会正式开始。永乐居中,解缙、黄淮等人分坐左右,其他人则依次往下围成个半圈。不多时,月饼和一应糕果酒水被端奉上来,君臣们把酒当歌,欢声笑语,倒也十分快活。

不过好景不长,就在君臣其乐融融间,天空一片云飘过,将皓月遮掩起来。永乐见状,遂叹口气,侧身对解缙道:“看来你我君臣运气不佳。难得一聚同乐,却被一片云挡了兴致。”

“陛下勿忧,白日里尚是晴空万里,想来此云也待不了许久,不多时必会云散月出!”解缙忙做开解。

解缙说完,永乐忽然心念一动,脸上浮出一丝笑容道:“话虽如此,但若只是在此坐等,岂非无趣至极?朕倒有个念想。素闻尔善于诗词,既然尔说这云遮皓月不会太久,莫如便以月为题,凡过一盏茶功夫,便吟诗一首,直至云散为止,也算为大家寻得一乐如何?”

解缙一下傻了眼。一盏茶功夫,大约相当于一个时辰的十二分之一。他解缙身为词臣之首,吟诗作赋自是不在话下,但这皇帝的要求也未免太高了些。若乌云一个时辰不散,那他解缙一个时辰内便得吟出十二首诗!且首首都得和月有关。便是李白再世、杜甫重生,也难有这般本事!

解缙眼巴巴地瞅去,只见永乐一双眸子也正直瞧向他,神色间颇有几分戏谑之意。很明显,皇上这是拿他寻开心,故意出此难题。

解缙苦笑一声,恭敬回道:“皇上之意甚善。不过臣才疏学浅,若真一盏茶便一首诗。那便掏空脑袋,一间想不出这多好句来。”

“不行!不行!”永乐头摇得似拨浪鼓,“都说尔才高八斗,不下子建,赋几首诗岂是问题?今日必要一展文采方可!”

“对对,大绅兄不可推脱!”

“学士快领旨吧!咱们都等不及了!”

永乐话音一落,一众词臣立刻也跟着起哄。原来解缙这人诙谐风趣,平日里经常理出些奇思妙语,寻诸位同僚开心。众人被他捉弄多了,也都憋着一口气,直想也捉弄解缙一回。无奈解缙何许人也?他才思敏捷,别人纵绞尽脑汁,也想不出难倒他的办法。今日永乐亲自出马,专给解缙设局,众翰林闻之莫不解气,顿时一哄而上,硬赶着解缙上架,想趁此机会,让素以才学自负的解缙也江郎才尽一回,也好出出平日鸟气。

见君臣一起起哄,解缙自知不免。不过一盏茶一首诗那是肯定不行的。略一思忖,解缙嘻嘻一笑道:“既然陛下要考校诗词,臣身为侍读学士,自是不可推脱。不过在座都是翰林词臣,于诗词上各有造诣,莫如让大家一齐参与,如此可好?”

“依尔之意,是要依次吟诗,逐个品评?”

“非也!”解缙道,“臣倒有个主意,既可考校诗词,还可打发时辰,且又高雅风流,陛下可否听之?”

“哦?是何办法?”

解缙笑道:“依臣愚见,今日君臣同聚一乐,莫如效法魏晋风度,设‘流觞曲水’之局,若摊上谁,谁便以月为引,吟诗一首。咏不出,则自罚一杯。此等罚酒作诗之法,高逸雅致,有如阳春白雪,正和今日宴会之意!”

解缙讲完,永乐果然来了兴致。所谓“流觞曲水”,便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的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吟或援翰,作出诗来。魏晋时,文人雅士喜袭古风之尚,整日饮酒作乐,纵情山水,清谈老庄,游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而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当数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修禊大会,书圣王羲之与当朝名士四十一人于会稽山阴兰亭排遣感伤,舒展襟抱,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自此以后,“流觞曲水”名声大振,成为历代文人诗会时的最佳之选。

“此法倒确是名士风流!”永乐赞了一声,然又皱眉道,“不过此处并无溪涧,却又如何设此‘流觞曲水’之局呢?”

“这不难!”解缙眨眨眼,笑着解释道,“所谓‘流觞曲水’,不过取其意境罢了。倒也不必完全依照古法。臣想,陛下可取一饰物,再命内官背对诸人击鼓。鼓声一响,则诸臣便将饰物传于下一个,依此类推,直至鼓声停,此时得饰物者,则罚酒一杯,再遵圣命吟诗一首。如此岂不比臣独吟好得多了?”

解缙解释“流觞曲水”玩法时,永乐与众翰林皆满怀兴致洗耳恭听,而待他说完,词臣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出一阵哄笑:

“哪门子的流觞曲水,这不就是击鼓传花么?”

“还以为是阳春白雪,说到底也不过是下里巴人的寻常把戏!”

“又被这解大绅给耍了!”

……

永乐也笑得合不拢嘴。解缙云山雾绕一通,激得大家心驰神往,最后说破,才发现竟是普通游乐之法。不过他这点子也不错,击鼓传花,确实比让他一人干巴巴作诗要有趣得多。永乐遂笑道:“虽是解缙耍滑头,但此也不失为一乐事。便照其所言,行这‘流觞曲水’之法吧!”

永乐下完旨,不一会儿几个小内官便抬了面小鼓过来。永乐命江保负责击鼓,接着将腰间一块玉圭取下道:“便用这玉圭作花。此番传花,直至云散天开为止。到时再于所赋诗中择一最佳者,朕便将此圭赐给他!”

恪于身份,永乐不便与臣子一齐游戏,便只在一旁瞅着。一声鼓响,击鼓传花正式开始。只见众人一个接一个,将玉圭依次传下去。有的翰林没想好诗,生怕到时出丑,因而玉圭一至,忙塞给下一个;而有人才学精通,此时已打好腹稿,欲在皇帝面前表现,因此便故意磨蹭,将圭拽在手里许久,才依依不舍地递给下家。鼓声时快时慢,时促时缓,而众词臣也是神态各异,举止不同。永乐看着兴起,也是开怀大笑,十分快活。

忽然间,鼓声骤停。众人放眼一瞧,玉圭正牢牢握在解缙手里!

“哈哈哈哈……”永乐放声大笑,对解缙打趣道,“解缙,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尔绞尽脑汁,想出个什么流觞曲水,可到头来还是你头一个赋诗!如何,这番可逃不过了吧?”

解缙望望手中玉圭,无可奈何地笑道:“既然被臣撞上,那只能献丑了!”

“这才痛快!”永乐一笑,遂道,“此时天空无月,尔便以‘中秋不见月’为题,赋诗一首。若作不出,则再加罚美酒三杯。”

先前解缙提议之时,只说以月为引赋诗,不过永乐见是解缙中招,故有意给他加了难度。

好在解缙已有所准备,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趁着微醉,来回踱步思索一番,忽然回身对永乐一揖道:“回陛下,臣有了!”

“哦?快念出来听听!”

解缙微微一笑,娓娓吟哦道:

吾闻广寒八万三千修月斧,暗处生明缺处补。

不知七宝何以修合成,孤光洞彻乾坤万万古。

三秋正中夜当午,佳期不拟嫦娥误。

酒杯狼藉烛无辉,天上人间隔风雨。

玉女莫乘鸾,仙人休伐树。

天柱不可登,虹桥在何处?

帝阍悠悠叫无路,吾欲斩蜍蛙磔冥兔。

坐令天宇绝纤尘,世上青霄粲如故。

黄金为节玉为辂,缥缈鸾车烂无数。

水晶帘外河汉横,冰壶影里笙歌度。

云旗尽下飞玄武,青鸟衔书报王母。

但期岁岁奉宸游,来看《霓裳羽衣》舞。

“好诗!”解缙刚一吟完,侍讲杨荣便出声相赞。待得道出,杨荣发现永乐尚未评价,遂自知失言,顿时窘得满脸通红。

不过永乐倒没在乎杨荣的失仪。方才解缙一吟完,他心中也是暗暗赞叹,正欲开口,却被杨荣抢了先。顺势之下,他便存了考校杨荣的心思,遂微笑着道:“杨爱卿觉得此诗好在何处?”

杨荣见永乐问起,忙起身恭敬答道:“此诗气魄宏大,雍容典雅,可谓难得之佳赋。尤其是最后‘但期岁岁奉宸游,来看《霓裳羽衣》舞’一句,尽显一派盛世气象,与当今天下之势不谋而合。臣说它好,便是由此感而发。”

杨荣的评断十分精准,而这“盛世气象”,更让永乐听了十分舒畅。眼珠一转,永乐遂笑道:“解缙拔了头筹。不过云仍未开,这玉圭归于谁手,尚未可知。”说完,永乐将圭拿过,递给右侧的黄淮道:“此番便从尔这头开始!”

接下来继续传圭。不过有了解缙一篇佳作在前,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