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梦幻之北宋 >

第88章

梦幻之北宋-第88章

小说: 梦幻之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不把稳,登州军几乎全军出动,二万人押送,并八百里加急呈报赵佶。

赵佶接到滕文习的奏折,心中大喜,王麟!很久没听到这个名字了,这厮终于回来了,还带回来这么多黄金,想了想,没声张,只是让捧日军全军出动,接应董松林,捧日军的调动震惊了朝野,重臣纷纷询问,可谁也不知道捧日军干什么去了。

建中靖国元年十一月,周日严、董松林押送这庞大的车队抵达了汴京,全汴京城的人都傻眼了,车队都抵达了皇城,车队尾还在城外呢,押送的东西捂着严严实实的,捧日军丝毫不敢大意,将车队护得严严实实,更是让人猜测不已。不过有人认出了虎翼军的禁军军士,这是当年押送王麟出海的,随后就消失了,怎么又出现了?

紫宸殿,赵佶带着文武大臣焦急的等着,文武大臣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只是押送回来的到底有些什么还不清楚,听说是有黄金和种子。

片刻,内侍来报,周日彦、董松林到了,正在宫门外候着,赵佶听了大怒,“没用的东西,还候什么候,没见朕再等着,还不快宣召!”

内侍撒腿朝宫门外跑去,片刻,一文一武进了紫宸殿。

“陛下,臣等随王明之远征美洲回来了。”

“快起来,和朕好好说说这一年多来的经过。”赵佶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壮举啊,大宋朝从未有过的事,在自己手上实现了震惊天下的文治武功。

周日严绘声绘色的叙述着一路的风土人情、惊险事件,赵佶和众大臣听得如醉如痴。

“王三郎呢?他现在在哪?”

“王明之留在扶桑了,他让臣将带回来的物资交给陛下,还有,明之让臣去先帝陵前烧一封书信,这是他在海上就写好了,本想让下官带给哲宗皇帝,后来听说…。”

“先给朕看看,回头让人安排你去先帝陵。”赵佶摆了摆手道。

周日彦不敢违抗,掏出信件交给赵佶,接过周日严呈上的信,赵佶打开细细的看了一遍,半响没说话,抬头看了看下面的众位大臣,把信递给边上的内侍:“念给他们听听。”

“官家,近来可好,请原谅王麟的不敬,我只想像朋友一样和官家说说话,官家,我到了大海的那一边,那是美洲大陆,好大啊,有从未见过的事物,很想带着官家一起去看看,是官家让王麟实现了梦想,如今,王麟想让官家也实现梦想,我让董将军和周大人带回了五百万两黄金,还有好多种子,只要再大宋种植,就不会再缺粮了。战船已经配备了火炮,官家可让战船从海上袭击辽国的后方,还有火枪,我在美洲试过了,很好用,官家可以大量制造,黄金、物资,我都送给官家,官家一定可以练出精兵,实现征服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梦想,等官家实现梦想,我就回大宋,为官家祝贺!”

大殿上一片寂静,蔡京等人除了震惊还是震惊,种子的价值还不知道,可五百万两黄金有多少谁都知道,五百万两黄金那可是五亿贯啊,大宋朝五年的税收都不止,王麟就这样全部给官家了?

“看看,什么叫忠臣!王三郎心系大宋朝,要是都像他一样,何愁大宋不兴,何愁西夏不灭,燕云十六州?哼,灭了辽国都有可能!”

“周日严!你立刻返回扶桑,宣召王麟回朝!”赵佶果断的下旨。

“陛下!不可!”

赵佶一看,是章惇,面带不悦之色道:“章相公,为何不可?”

“那王麟乃是先帝驱逐出大宋的,陛下如今宣召他回来,如何对得起先帝,还有,这要是让天下人知道了,岂不是认为陛下见钱眼开,把先帝的旨意都不放在眼里?”

赵佶给他噎住了,憋了好一会,怒道:“散朝!”

退朝后,赵佶来到寝宫依然气愤难平,皇后王氏见了,问他出了何事,赵佶把事情说了一遍,王氏先是震惊了好一会,才说道:“王麟对先帝可真是没的说,五百万两黄金,他可真敢送啊,别说什么见钱眼开,如今朝廷也缺钱,这些黄金连死罪都可低了,何况是发配!”

“说的没错,我也是这样想的,单凭王麟知道先帝驾崩了,仍然将黄金送来,就说明他不只是对先帝好,对我,对大宋都怀有感情的!”

“官家,何不找元祐皇后商议下?看王麟的信,当年之事应该是子虚乌有的,也许先帝和元祐皇后有谋划的!”王氏建议道。

赵佶听了,眼前一亮,“有道理,我这就去,你也一起去听听。”

两人说走就走,一个时辰后,两人的銮驾就到了瑶华宫,孟氏自从赵煦死后,又回到瑶华宫,后来向太后和赵佶恢复了她皇后身份,她也没回皇宫。到了瑶华宫,赵佶就远远看到有车队停在瑶华宫前,心中诧异,连忙让内侍去查看,片刻,内侍回禀说是王麟的护卫奉王麟的命令,给元祐娘娘送礼,据说是三万两黄金。

赵佶听了,和王氏相视一笑,既然敢给孟氏送礼,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王麟真的和孟氏有私情,要么就是根本什么事都没有,王麟出海是和赵煦、孟氏商量好的,前一种可能不存在,否则赵煦一定会杀了王麟的。

第一百零四章 王麟返京

进了瑶华宫,赵佶和王氏就见到孟氏坐在椅子上流泪,屋子中间摆满了黄金。孟氏见到赵佶,急忙过来行礼,“陛下怎么到妾身这了?”

赵佶看了看黄金,“皇嫂也敢收?”

孟氏擦了擦眼泪,“别人的,妾自然是不会收的,王麟送的,自然要收。”

赵佶一愣,“为何?”

“他这是愧疚,先帝去了,他没在大宋,心里愧疚,妾若是不收,他就知道妾身不原谅他,他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皇嫂,朕正想问你,先帝是否留下什么话,如今满朝文武都不让王麟回来,拿先帝说事,朕也没办法。”

“陛下,朝堂上好办,先帝曾与王麟有过约定,只要他能回来,先帝会赦免他,先帝走时,怕朝臣为难他,留了遗诏,可妾身不明白的是王麟知道先帝一定会为他考虑的,他与官家也有交情,为何不一起回来?”

赵佶听到有遗诏,就知道没问题了,可王麟为什么不回来呢?

“总要他回来才知道原因的。”王氏说道。

赵佶点点头,“朕现在不能下旨宣召,皇嫂可有什么办法让他回来?”

孟氏想了下道:“妾身有办法让他回来,不过这事不能声张,不然朝中大臣会做文章的。”

赵佶听了大喜,“皇嫂快说,朕一定保守秘密!”

“先帝临终前,让妾身告诉王麟,他还欠着先帝一个梦想,妾身可修书给他,让他回来到先帝陵前自己去和先帝说。”

“是不是收复燕云十六州?”赵佶问道。

孟氏一愣,“陛下如何得知?”

赵佶将王麟的信递给孟氏,“他记得的,他让周日彦将这封书信在先帝陵前烧了。”

孟氏看了信,忍不住流下眼泪,“先帝没有白信任他!”

好一会收了泪,“妾身这修书给他,妾身让他自己来烧这封书信,陛下放心,他一定会回来。”

李勇送完孟氏的黄金,就直奔平原郡王府,赵孝奕拿着单子看着李勇好一会,才说道:“替我谢谢王麟,他真的不回来了?”

“回郡王爷,不回来了,某等办完三郎交待的事情,将带着所有护卫前往良都府。”

赵孝奕等李勇走后,吩咐道:“这事不准告诉灵儿,王麟活着的消息,能瞒多久就瞒多久。”

赵玉慧听到王麟送礼物给她,心中微微颤动了,很久没听到王麟这个名字了,面无表情的接过了李勇递上的单子,赵玉慧什么都没问,转身走了,一个人回到房里,呆坐了好一会,才轻声道:“你为什么不回来?”

同样的话也从王胜、李氏和秋菊口中说了出来,只是他们是直接问李勇的,“他为什么不回来?”

李勇只说了两句话,王胜三人就不再问了,只是满怀心事的坐着,李勇的第一句是官家还没有赦免三郎,第二句更简单,就两个字,郡主。

赵云灵知道王麟活着的消息时已经过去十天了,和赵孝奕一年的约定满了后,她已经接受家里的安排了,当朝宰辅韩忠彦的子侄韩肯胄是家里替她选的夫君,人她以前就见过,还有些来往,长相文采还过得去,不过她是无所谓了,现在除了韩肯胄来约她出去外,赵云灵基本不出府,就等着两边家族进一步沟通后嫁人。赵云灵是从雪月嘴里知道的,雪月也是犹豫了好多天,才决定告诉赵云灵的。赵云灵听了,没有任何反应,雪月有些失望,她觉得王麟比韩肯胄好了不知多少倍,那韩肯胄每次来都色迷迷的看着她,让她浑身不自在。

雪月走后,赵云灵来到赵孝奕书房,“二哥,王麟还活着?”

赵孝奕沉默了下:“你知道了?是活着,在良都府,官家想召他回来,朝中大臣均不同意,我打听过了,他也没想回来,听说他准备定居良都府,对了,有两个女子跟着他。”

赵云灵听了,没说什么,转身走了。

赵孝奕有些担心,“灵儿,你没事吧?”

赵云灵笑了:“二哥,我没事,就是问问,二哥不用怕,我不会去找他的,什么时候出嫁二哥商量好了告诉我。”

王麟收到孟氏的信是十一月二五日,看完信王麟急忙去找了丰稷,“丰大人,我要马上回大宋!”

丰稷听了一愣,“明之,出什么事了?”

“丰大人,没事,我要去先帝陵前拜祭,孟皇后给我来信了。”

丰稷一听就知道这是赵佶和孟氏想的主意,也不说破,“行,明之尽管去,其它的事有老夫呢。”

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十日,王麟搭乘商船到了登州府,随行的有戴玉琳、宋云慧、小乙曹豹和四十名护卫,上岸后王麟没声张,雇了大车朝汴京而去,十二月二十日,王麟抵达了汴京,直接回了家。李氏突然见到王麟,惊喜万分,拉着王麟上下打量了好久,忍不住哭了起来,直到女儿思思听见她的哭声蹒跚的跑了出来,好奇的看着王麟,李氏才擦了擦眼睛,让女儿叫叔叔。

王麟一把抱起思思,思思用惊恐的眼神望着他,李氏连忙接过来,“三郎,也不想想多久没回来了,思思早就不认识你了。”

这是有使女进来说小官人哭了,让李氏快去,王麟听了突然反应过来了,叫道:“嫂嫂又生了?”

李氏脸红着道:“给思思生了个弟弟。”

王麟开心了,大哥终于有后了,叫嚷着要去看侄子,他这一折腾,家里顿时有了欢笑声。

戴玉琳和宋云慧见到李氏很是羞涩,二人都对王麟有意,都怕李氏不喜欢她们,言语中不免有些不自在,李氏是过来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仔细的打量着二人,嘴上说着些闲话,这更是让二人手足无措,说话也前言不搭后语,只是宋云慧毕竟不是大宋人,李氏总觉得有些怪怪的,等王麟向李氏解释宋云慧是他认的妹妹,李氏有些诧异,怎么这妹妹看哥哥的眼神不太对啊,拉着宋云慧问了些情况,宋云慧倒是没有一开始那么紧张了,把事情的经过说了遍,戴玉琳也不时的说上几句,一会,三人便有些熟了,说话也自然多了,当说道王麟给宋云慧起名的事,李氏大有深意的问宋云慧为何不听王麟的,跟着王麟姓王,还问她知不知道大宋人姓氏的含义时,宋云慧脸微微的红了下,李氏正好见了,心中明白了一大半,等宋云慧说知道一些后,李氏再联想到戴玉琳说在宋云慧部落里的事情,她基本可以肯定宋云慧是想嫁给王麟了。

又看了看戴玉琳,这女子的事情她是知道一些的,她和王麟在杭州的事情听小乙说过,听说陈伯还收了她做义女,跟着王麟一年多了,傻子都知道怎么回事。可王麟到底打算怎么办,李氏觉得要找王麟好好说说。

晚上将戴玉琳和宋云慧安排在王麟小院空置的房间后,李氏来到王麟房里。

“三郎,有些话我想问你”

“嫂嫂说吧”,王麟边说边给李氏到了水。

“她二人你打算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嫂嫂是何意?”

“你装什么糊涂,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待在家里?你总要给人家一个交待吧?”

“宋云慧是我妹妹啊,小乙他们都知道的,就像秋菊一样,没嫁人前住在家里没什么不妥的。”

“那玉琳呢?”

说道戴玉琳,王麟还真没办法了,低着头不说话。

“我知道你喜欢郡主,可那已经是以前的事了,你走后,郡主也没再来过,我听你大哥说,郡王已经替郡主选好郎君,郡主也同意了,估计很快就会出嫁,你还是别想她了。”

“嫂嫂,我知道。”

“我看玉琳对你一片深情,人也不错,虽说出身青楼,可洁身自好,很难得了,更何况还陪着你出了海,也算是同生共死了,你不娶人家,叫她今后怎么办?”

“嫂嫂,我。。”

“难道三郎不喜欢玉琳?我看她可比郡主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