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梦幻之北宋 >

第11章

梦幻之北宋-第11章

小说: 梦幻之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家小娘子啊、陈家小娘子啊,奴婢都觉得不错的”秋菊其实没见过几个小娘子,只是随口道。

“要不,灵惠郡主?奴婢觉得她长得挺好看的”秋菊歪着头想了想说。

“郡主?”王麟张着嘴望着秋菊,“你没弄错吧?”

“奴婢觉得郡主不错呢,心肠好…。就是对小官人狠了点。”秋菊其实很佩服赵云灵的,如果不是自家小官人吃了赵云灵的大亏,她认为郡主是汴京城中最好的小娘子了。

口碑还真是好啊,王麟暗想,不过对自己何止是狠了点,长得倒是挺和自己心意的,就是小了点,好像才十三吧?咦,怎么想起这么龌龊的事,还是关注女子,女孩。。还是算了。

王麟正瞎想着,李氏走了进来,“三郎,李全更我商量要扩大酱坊,城中实在是没有合适的地方了,我想还是把乡下的农庄用起来,三郎觉得如何?”

“嫂嫂坐,秋菊倒茶”王麟起身招呼李氏坐下后,笑着说:“这事我早就想与嫂嫂说了,城里就不该制作酱油,酱坊应该只销售,这么贵的租金,一大半用来生产不合算。生产要另外找地方,农庄是不错的选择,水也好,做出来的酱油更有保证。”

“这样啊?酱油的生产全部放到农庄,李全如何照看?料现在都是他来配的。”

“让李全的长子李文跟着他先到农庄生产酱油,把全部技艺都交给李文,城中的店面先交给他次子李武,等李文掌握了酱油生产,他再来带李武。”王麟觉得很简单。

“都交给他父子了,三郎放心?”李氏有些不明白王麟。

“都说这事交予嫂嫂了,只要嫂嫂放心便行,我无所谓”王麟随口答到。

“既然三郎这么说,那我做主了,不过,农庄的酱坊如何布置,三郎是否能去看看?”

“好啊,恰巧我还有些事物在这不好做,正愁没地方呢,干脆都在农庄一起做了”王麟喜道。

晚上,王麟在房中画着筛板塔的草图,这是他下一个要做的东西,准备用来精制酒精,这玩意要先弄出来,不然这个朝代没有清洗伤口的,不论锻炼也好,平时也好,难免会受点小伤,一个不注意感染了就挂了,而且,大哥也用的着,武将嘛,怎会不受伤?不过,是不是要给大哥做点特别的?王麟歪着头想了会,超级盔甲?不会,好兵器?也不会,算了,慢慢想吧。

第二天,王麟带着王小乙去找瓷器坊,他昨晚想过了,金属的筛板塔是不用想了,唯一可行的是瓷的,只要不大,还是有把握做出来的。一路沿着御街行来,忍不住打量着路上年轻的小娘子,古装就是漂亮,王麟记忆中赵鹏程是很喜欢看古装戏的,还给女儿买了好几套古装服,闲下来就让女人穿上弹古筝。

“王小官人!”王麟正看得来劲,就听街对面有人喊,王麟定睛一看,是上次他看的那个玉器坊的店伙计。那伙计快步跑到王麟面前,“小官人,那块水晶小官人还要么?坊里管事说要十贯钱。”

“十贯啊?行,看看去”王麟随着伙计进了店。

好漂亮的水晶,上次没仔细看,王麟这次买了,自然看得仔细,边看边赞叹,这么透明的水晶都可以做水晶眼镜了。眼镜?对啊,怎么不给大哥做个望远镜呢?大哥练兵、作战都用的着!

“伙计,这水晶能切开么?”王麟问。

“可以啊,小官人要怎么切?”

“切下这么大的几块来”王麟用手比划着。

扑哧,伙计忍不住笑了“小官人这是何意啊,要这么小块的水晶何必从这大块上切呢?本店有切好的小块水晶啊”

蠢了、蠢了,王麟讪笑到:“要和这水晶一样透亮的!”

“没问题,这小块的水晶就当本店附送了,不要小官人的钱”

王麟付钱,等着店伙计把水晶放到他的牛车上后,随口问道,“小哥可知那家能做大的瓷器啊?”

“小官人朝前走,那边有家福临坊,他家有自己的窑,可做大瓷器”伙计指着远处说。

王麟和王小乙赶着车行不大会,就见前方有个中等大的铺子,门口斗大的招牌写着福临坊,王麟走进店铺,对店中伙计说:“管事的可在?我想做个瓷器。”

伙计到后堂唤来管事,管事姓张,相互招呼后,张管事问王麟:“小官人要做何瓷器?”

王麟把画的草图递给他后,详细的解释了各个部件和要求,张管事从未见过这种瓷器,像竹子一节一节的,每节中还有个隔断,隔断上密布小孔,这是何事物?

“张管事,每节要做成一样的,尤其是外沿,要尽可能的合得严密”王麟打算每层筛板塔做一节,到时候一节一节的摞起来,关键是每节之间不能太漏气,完全密合怕是做不到了。

“这样啊,我尽量吧。”

“这次做的尺寸管事的可留好了,要是好用,我还要做的”王麟叮嘱道。

出了福临坊,王麟又去了趟百炼坊,一来看看他的枪管可有进展,二来是要给筛板塔配个加热釜和最简单的冷凝管。王风已弄了个钻头,开始试验了,“三郎,有些困难,很不好钻,容易歪斜”

“要不中间多加几个转盘,这样稳固些,料也可先粗些,钻好后再来修外沿如何?”王麟沉思后说道。

“我试试”王风很没把握。

回到家,王麟休整了一天,准备了下东西,九月初六,王麟带着王小乙、秋菊前往城外农庄。

第十一章 乡下农庄

三十里的路程不算长,还未到正午,一行人赶着牛车到了农庄,李全带着李文已在农庄等着了,农庄常住的有十五人,管事的是王麟已故父亲的老兄弟陈大亮,王胜、王麟都叫他陈伯,陈伯是王麟父亲的生死弟兄,少了只手,身上有些残了,王麟父亲便将他养起来,陈大亮不愿吃闲饭,便主动来打理这个农庄,这一住就是十几年,也不成亲,王胜劝了几次,陈大亮不理,王胜便作罢了。

王麟对陈大亮的几乎没什么印象,他以前很少来,小时候倒是在农庄住过,可记不得了。见门口站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一只空手袖随风飘荡,一脸的沧桑,知道是陈大亮,急忙上前行礼:“有劳陈伯了,陈伯一向可好?”

见王麟彬彬有礼,陈大亮满意的笑了,“三郎长大了,好久不见三郎了,得知三郎要来庄中住一段时间,老奴很是高兴,房间已让人收拾好了,三郎先歇息下,回头就吃饭!”

王麟又和李全父子打过招呼后,与王小乙、秋菊几人安顿下来,午饭后,王麟先与陈大亮闲说了会话,便带着小乙、秋菊在庄中溜达起来,庄院还是挺大的,占地怕是十亩都不止,分了前院和后院,前院还有很大一块空地,平时就是堆些杂物,用来建酱坊是足够了,王麟仔细查看了后,心中有了大概的规划。

后院有个池塘,养着鱼,池塘中点缀着荷叶荷花,显得很有画意,池塘边是块菜地,有些茄子、豆角、白菜什么的,靠近前院的地方有个小院落,王麟、王小乙、秋菊就住在这小院落中,院外有些果树,王麟很喜欢这样的环境,千年后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早就看厌烦了,如此美丽的乡下风光让他陶醉。

晚饭王麟亲自出马,弄了红烧鱼、红烧茄子等几个菜,李全父子吃的满嘴流油,陈伯也是频频点头,看着王麟的眼神就有些不一样了,变化太大了,如今有几个小郎君知道做饭的?这三郎不一般啊,李全向他说了王麟弄的酱油、精制盐等事情,让他对王麟刮目相看,这样看来,比大郎还厉害?老哥哥,王家要发达了,陈伯沉思。

晚饭后,王麟与李全商量了建酱坊的事,并提出了分片、分工艺、分人生产的设想,每个区域只做其中一个工艺,人员也固定,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还最大程度的避免泄密,李全叹服。

王麟回房后,拿出小水晶块琢磨着,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组合就是单筒望远镜,要是再有个转向棱镜,就完美了,不过有难度,转向棱镜不好弄,图像只能是倒着的,算了,倒着就倒着吧,以后有条件了再改良,先弄出来再说。千年后的赵鹏程倒是制作过简单的单筒望远镜,不过材料都是现成的,如今…,就只有水晶片,还要磨,成不成王麟心中没底。

第二天,王麟与李全一同商定了酱坊的草图后,便交予李全父子忙去了,陈伯则是按照惯例到庄子周边巡视,王麟回到房中,拿着水晶片端详了半响,决定还是先磨出个大概再说,让秋菊拿了个好的磨刀石头,用纸画了个园,准备作为对照后,在磨刀石上撒了水,便磨了起来,秋菊在边上好奇的看着,王麟边磨边向她解释,不一会,秋菊便明白了王麟要干嘛,性质兴致勃勃的要替王麟磨,凸透镜还好办,从边上往中间磨,王麟想了下就交给秋菊了,吩咐她不要着急,慢慢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随后,王麟便想着如何解决凹透镜了,想了好一会,才决定了要先弄个带圆顶的磨石,才能保证从中间磨,还好凹透镜是大的那块镜片。

折腾到下午,王麟才弄好磨石,累的王麟直不起腰来,在一千年前要做点现代事物,可真难啊。

转眼几天过去了,王麟每日查看下酱坊的工程,和陈伯聊聊以前的光辉岁月,顺便再弄点好吃的给陈伯,弄得老人家整日乐呵呵的,其他多数时间他都在磨镜片,枯燥的动作弄得他烦躁不已,不过让他不解的是秀菊倒是一直兴致很高,他不知道秋菊很感激他,这个小主人对她太好了,好吃的、好玩的都叫上她,她都觉得自己那还像使女,简直就是王麟的妹妹,还有他让她做的内衣,穿着舒服呢,还和她说一定要替她找个好人家,还说没前途的不要,秋菊觉得自从跟着王麟,一切都改变了,她没有可报答的,如今可以帮王麟做事,她想想就开心,那还有枯燥的感觉?

陈伯来看了几次,什么都没说,他现在对王麟印象好着呢,只要是三郎做的事,他都认为是有意思的,如今的王麟对他来说就是自己的儿子,唯一的儿子,谁都不能伤害他,王胜也不行!。

九月十五,家中人来传话,说福临坊和百炼坊给王麟做的事物好了,问王麟送到那,王麟让王小乙回城一趟,把做好的事物带来农庄,随后,王麟找李全要了几个建酱坊的工匠,在自己的小院中打起木头架子,筛板塔要支撑、冷凝管也要支撑,只是冷凝水怎么办?王麟苦思了半响,决定搭个台子,上面弄个长方形的木头池子,两端留口,等冷凝管装上后,再用蜡封住,池子中灌上水来冷凝。

架子搭好后,王麟又让人弄了个灶,中间先空着,等加热釜就位后在封起来。一切就绪,才想起来原料还没有,有吩咐着找人去弄酒,陈伯听到后问他是不是什么酒都行,王麟说酒劲越大越好,陈伯说了声交给老奴了,出去不一会,就弄来了几大缸酒来,向王麟说到:“这庄上就有做酒的,三郎不知道?”

“庄上有?就这么大个院子,我怎么没看见”王麟纳闷了,这庄院自己哪没去过,哪有做酒的?

“三郎以为庄子就这庄院?周边的不是咱王家的庄子了?你爹好不容易打拼下来的,你就不认了?你个败家子,老奴要替你爹教训教训你”陈伯不满道。

“陈伯莫要生气,等我弄点好东西给你”王麟笑嘻嘻的巴结到。

陈伯哼了一声出去了,他也就是敲打下王麟,真教训?还有些舍不得。

天擦黑的时候王小乙回来了,众人帮忙吧筛板塔和冷凝管搬到了王麟小院中,王麟打了赏,便让福临坊和百炼坊的人回去了。王麟仔细的看了看分成节的筛板塔,不得不承认古人做东西是认真的,做得极为精细,塔板上的孔大小几乎一致,排列的很均匀,王麟让王小乙帮忙一起试了试两节塔的密合度,大为惊讶,很是紧密,几乎不要密封了。看看天晚了,决定明日开始试用。

回到房中,见秋菊还在努力的磨着镜片,王麟打趣道:“小乙回来了,秋菊也不去瞧瞧?”

秋菊笑笑不答,继续磨着,她已经知道如何应对王麟的调笑,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他,果然,王麟见秋菊没反应,讪讪笑了笑,拿起自己磨的那块镜片也磨了起来,中间和秋菊说着笑话,逗得秋菊咯咯不停的笑,一个不留神,说了个带荤的,秋菊终于受不住了,脸红着跑出去了。

一夜无话,王麟天亮时起了,刚出门就吓了一跳,王小乙、李全父子还有几个庄上的小厮都站在院子了,估计是眼巴巴的等着他起来,要看他弄的这些稀奇事物,陈伯也装作毫不在意的坐在院子里用王麟的茶具喝着茶。“既然都来了,那就动手吧”王麟吩咐道。

众人按照王麟的指点先将加热釜放在灶上,在将一节节的筛板塔组装了起来,每节连接处用麻布仔细的做了内衬做密封,用事前做好的架子固定,顶部与冷凝管连接,弄好后,王麟先在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