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刺刀1937 >

第455章

刺刀1937-第455章

小说: 刺刀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2年3月18日,戴将军率第5军200师担任过远征军先头部队入缅抗日,进驻缅甸南部的同古地区,同日寇第55师团展开激烈战斗,戴将军以孤军深入,奉命固守10天,以待援军。
    同古地区乃一片平原,无防守之地势,3月20日,日军向驻守同古的第200师各主要阵地发起了进攻。面对数倍于己地日军,戴安澜表示了决一死战的坚定信念,于当日晚召集全师营以上军官开会,带头立下了
    “誓与同古共存亡”的遗书,他说:
    “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地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同古。”并宣布了如下命令:
    “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由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
    日军来犯戴军阵地,一经接战,其中尉、少尉各一人即被我军俘获,并且缴获日寇重要文件若干,使我军得知敌军在缅甸之兵力及番号。
    后经十余日激战,敌军终于无可奈何,乃陆续增援,至兵力超过我军八倍。然其死亡人数亦超过我军八倍以上。
    戴将军率部苦战112天,掩护了英缅军第1师的安全撤退,救出英军战车团,英军拱手作揖致谢戴将军部。戴部同时还救出了此后在意大利战场上颇为著名的哈罗德力山大少将。
    这是中国远征军对英军、缅军作出的重大贡献。当时,英国《泰=:士报》也予以报道,表示赞赏。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远东战场上唯一的捷报。
    戴将军完成固守同古,以待援军之使命已达,遂奉令突围,经一天一夜激战,进克棠吉据点。
    后因大批日寇由泰国、老挝边境窜入我军后方进行围攻,戴将军孤军作战,四面受围,形势危急,上级急令其突围回国,相机歼敌。
    戴将军率部突围,退入泰、缅老边区原始森林地带野人山,无衣无食,以野草杂菜充饥,爬山越岭70余日,备极艰苦。
    敌军据险阻击,5月16日大雨滂沱,戴将军在一个**山坡上指挥夺取敌军阵地时,不幸被敌军枪弹击中肺部,血流如注,当时又无医无药,伤口发炎溃烂。
    进军至茅邦时,流尽最后一滴血,于5月26日下午5时40分与世长辞。年仅37岁。全军闻之,无不泪下。
    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国。途经保山,由于戴将军驻军保山年余,军纪严明,深受人民群众之爱戴,因之保山家家户户门前设祭。
    复经昆明、贵阳、柳州等地,至全州,将遗体安放于湘山寺内,沿途民众,隆重奠祭,无不怆然泪下,哀叹痛失英豪!
    他的精神和业绩,在当时曾得到包括国共两党和美英盟国在内的各方面的高度评价,称他是近代以来中**人中“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的“第一人”。
    第三战区最高司令长官郑永亲笔撰写挽联:
    “将军奋勇战异域,缅境尽显中华英姿;壮士百战虽身死,乾坤俱知民族魂魄!”
    同时郑永下令,第三战区全军戴孝寄托哀思。
    不管是在自己国家,还是在异域沙场,只有有中**队地地方,他们就从来没有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丢过脸。
    不管是孙立人还是戴安澜,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忠诚和热血,为了自己身后的国家,浴血奋战。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他们的职责,对于他们来说,战死疆场或许是他们最大的光荣。
    这是1942年,在这一年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在发生。
    南京被光复了,远征军奋战于海外。
    郑永的个人声望,到达了一个其他人难以企及的地步。
    有的人衷心为他喝彩,有地人带着妒忌的眼神在暗处冷冷地注视着他。
    这些人一直都在寻找着一个机会,可以在这位民族英雄地背后扎上一刀。
    他们不会去考虑什么国家民族,不会去考虑什么抗战胜利。
    他们要的只是自己地利益,只是拔除自己的眼中钉。
    谁都可以看出,抗战胜利已经不远了。
    现在,是该为未来顺利地争权夺利除掉那些自己认为是敌人的时候了。。。。。。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六百八十五章 “联合”??
     更新时间:2009…11…4 15:40:05 本章字数:3913


    943年的春天悄悄到了。
    万物复苏的季节,春苗悄悄吐出新芽,几只布谷鸟欢快飞过,发出了“快快播种”的声音。
    两条人影从田埂那头悠闲走来,走在前面的一人身材魁梧,手离拿着一支烟,偶尔会停下来,看一眼田野里的景象,接着回头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说道:
    “恩来,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是的,主席。”周恩来走了上来,也是同样的笑容满面:“好年景好心情,就和抗战的整体走势是一样的。”
    “是啊,抗战局势一片大好。”***主席扔掉了烟头,随即又点着了一根烟:
    “日寇的巅峰期已经过了,正在走上下坡路。之前发生的南京之战,就是一个很好例子。曾几何时,骄狂的不可一世的日寇怎么会如此被动挨打?”
    周恩来点了点头,深有同感:
    “是啊,南京之战无论是发生之前,还是发生之后,**下的决心之大,攻击之凶猛果决,都是我们所没有想到的。”
    “一战成功,古往今来,历史上的名将,与郑永相比也不过如此而已吧。
    ”***饶有兴趣地重复了几遍郑永这个名字,忽然问道:
    “恩来,你和郑永,也算得上是老朋友了,你对这个人有些什么看法?”
    周恩来稍稍沉吟了会,说道:“这个人很能打仗,而且为人谦和,当初在重庆的时候,还和他一起吃过面条呢”
    “不错,不错,这个事情我知道,当时报纸上都报道过了,说你们堂堂两个高官,弄了半天结果就弄了两碗面条出来。”听到这话,***哈哈大笑起来。
    “是啊,现在想起来还好像就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周恩来嘴角也露出微笑,旋即收起笑容微微露出沉思之色:
    “这个人好像是一夜之间就出现的一样,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全国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可申马通电之后简直就是路人皆知啊。
    军事上此人是个奇才,从他掌管111师开始,一直到大权在握,他所指挥的部队从来也都没有吃过一次败仗。
    我党我军之中,有些将领对郑永不太服气,认为之前他的部队,全副德式装备,之后的战斗又有运气成分在内,要和我们地部队遇上了还不定谁胜谁败。”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明显有些不太高兴,两根手指夹着烟一动不动:
    “我们中的一些干部,将领,思想上很有问题,好像国民党的将领只能打败仗,不能打胜仗,一打胜仗,那就是对方运气好,什么逻辑?
    郑永指挥的111师的确是全部德械装备,可那些装备还不及真正德国装备的一半,郑永所取得地胜利,那是拿命换回来的。
    让我们的那些看不起国民党将领的干部将领扮着手指算一算,八一三沪抗战、南京保卫战,还有安庆之战,南京光复战,哪一场战斗不是人家拿命换来的?
    我知道一些和郑永有关的事情,他从东北一起突围出来的那些老部下,为了抗击倭寇,都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我们地同志那,往往都看不到这一点,把以前的那些仇恨,一笔一笔都放在了心里。恨不得他们眼里的国民党反动派,每次打仗都吃败仗才好。
    要纠正他们地这一思路,现在国民党打的不是我**,打的是日本侵略者,打的是那些侵入我们国土的强盗!”
    “主席的这些话也是我所想的,我看有必要召开一个干部会议了。”周恩来频频点头,说道。
    “郑永的确是个爱国将领,某些方面对我们**人也表现得非常友好,之前,他还慷慨给了粟裕二十万发子弹嘛。”
    ***重新把烟放到了嘴上,狠狠吸了两口:
    “恩来,你看是不是找机会请他来我们这里作客,看看解放区的形势,也顺便让他知道一下我党一贯地主张和方针啊?”
    “让他来这里看看可以,但要把他争取过来我看没有什么可能。”作为***的老战友,周恩来很快读懂了***话里的意思:
    “他是他们的蒋校长一手提拔起来的,从我和他的交往来看,这个人对蒋校长非常忠心,他的表现也说明了这一切。”
    “忠心好啊,但往往很多时候太忠诚了也会害了自己,我希望我们和他是朋友,而不是未来战场上的对手。”
    ***的眼神看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会发生什么。
    “郑永在南京发表的讲话,全文我都已经让人抄录下来了。”周恩来地情严肃,若有所思:
    “从郑永的讲话来看,他是非常不愿意看到在抗战胜利之后,内战全面爆
    这在他的演讲中意思表达地非常清楚。
    所以按照我的看法,即便将来内战真地爆发,郑永也会洁身自好,不会卷入到内战之中,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有利的,起码能够减少一个大敌啊。。。。。”
    “未必,我看未必。”***笑了一下,说道:
    “这个人的想法有些古怪,他托那个,那个叫徐炎的,转来的口信好像在那隐隐意味着什么。还有,他让徐炎带来的那两封信,这个人真的很让人担心啊。。”
    笑容从***的脸上收起,话语间带着一些担忧:
    “我看了那封信,若说平生之劲敌,我看非他莫属,非他莫属。此人战略眼光极高,甚至已经想到了几年之后。
    一些我党内部的秘密,在他的信中也同样清楚地写了出来,我很好奇以一个国民党高级将领,他是怎么会知道这些的?”
    “所以说这个人身上有很多事情,都是一个谜团。”周恩来向前走了几步,说道:“我们隐藏在国民党内部的一些同志,郑永居然也全部了若指掌。
    熊向晖这些同志,只有我们高层才知道,但奇怪的是郑永不但清晰了解这些人是我们的人,而且居然始终没有对任何人说过。
    当徐炎第一次转达的时候,我心里是大吃一惊,当时想的就是命令这些同志立即撤离,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可冷静下来之后再仔细想了一想,如果郑永真的要出卖的话,这些隐藏在内部的同志早就已经被秘密逮捕了,郑永也没有必要再费这个力气告诉我们。”
    “这个人究竟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的声音有些低沉,必须靠近才能够听的清楚:
    “他知道我们很多秘密,但却又从来没有公布过。他是校长的得意门生,可一些事情上又帮了我们的大忙。
    看起来他是我们的朋友,但从他些给我们的信里,看着却又不像,这个人心里在想是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抗战胜利以后,国内会出现什么样的局势,不光郑永关心,也是我党必须面对的事实。
    ”周恩来活动了下胳膊,说道:
    “要么大家不发生兄弟之争,建立联合政府,要么大打出手,在战场之上决出个你死我活。
    我个人希望看到的是前一种情况,毕竟好容易赶跑了侵略者,兄弟之间再大打出手,这样只会让我们的国家伤筋动骨”
    “可是有些事情,不是我们两个人在这里就能够决定的。”***重新笑了起来,指了指远处的田野说道:
    “田里面种下了什么种子,就会长出什么样的庄稼,每个人都希望丰收,但有的时候干旱,有的时候大雨成灾,那得看老天爷的眼色啊。
    咱们中国的情况也是这样,打败日本之后,还是存在着两个前途,那么,我们的工作又应当怎样去做?我们的任务是什么?
    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我们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外一种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运。
    我们的希望能不能实现?我们认为是能够实现的。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这样几个条件。
    有一个经验丰富和集合了一百二十一万党员的强大的中国**;
    有一个强大的解放区,这个解放区包括九千五百五十万人口,九十一万军队,和二百二十万民兵;
    有全国广大人民的援助;有全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苏联的援助。
    一个强大的中国**,一个强大的解放区,全国人民的援助,国际人民的援助,在这些条件下,我们的希望能不能实现呢?
    我们认为是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