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谋说天下系列 >

第260章

谋说天下系列-第260章

小说: 谋说天下系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说道:“胤禛,朕今日找你来也没别的事情,邀你一同和朕过来赏赏这后花园的景色。朕这些日子,心里闷得慌,想找人诉诉心里话,皇儿能理解朕么?”

胤禛有些激动,今天来面见父皇,是来交功课的。康熙说,宫室里太沉闷了,想到外面走走,问胤禛是否愿意一同前往。胤禛当然求之不得了,急忙答应了下来。

“父皇日理万机,操劳过度。儿臣如果能替父皇分担一些就好了。”胤禛真心说道。

康熙看着亭外河面上的一丛荷叶,荷叶上落了几只麻雀,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声音十分悦耳。康熙咳嗽了一声,把麻雀惊飞了。他说道:“朕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这身体一不好,心里的事情就会一股脑儿全都压下来。朕眼睛还没到老花的程度,有些事情自然还是能看明白的,你平日的表现,让朕心里感到踏实。你和其他皇子不同,这是朕最为欣赏你的一点。但是……”康熙把这句话拉得很长。“皇儿这样做有目的么?”

康熙的这句话有太多的试探性和怀疑性,胤禛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脸色变了变,说道:“儿臣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把认真、谨慎当做座右铭,不知道父皇的话意是指什么?”

康熙正色说道:“朕想要重新立一个太子,你觉得诸皇兄皇弟中谁最合适?”

胤禛说道:“知子莫如父,父皇自然心中早就有人选了,儿臣不敢妄自猜测。”说完这句话,胤禛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

康熙不禁松了口气,不再说话。他站了起来,用手扶着亭子的护栏,朝后花园的深处看去。胤禛的话在康熙心里荡漾着,在众多皇子中,胤禛确实很特别。这让康熙感到欣慰,他很欣赏胤禛,包括他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透露出了一股仁慈宽厚的气息来,这不正是一个帝王所要拥有的么?康熙想。

胤禛的做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得不这样说。他的幕友戴铎一句劝言,让胤禛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诸皇兄弟争夺太子之位,是个很愚蠢的做法,很有可能会因为这样的事,而重蹈胤礽的覆辙。但是如果默默无闻,又势必会让皇上或者其他人瞧不起自己。于是他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就是不与其他皇兄弟一样拉帮结派;严格要求自己,对皇上给予的功课要认真完成;以孝为先,并与皇兄弟之间处好关系。虽然表面看似烦琐,但其作用效果是很明显的。如想让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首先必须约束自己,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胤禛这样做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前途做铺垫,不管是成或者败,只要做了,结果便不是坏的。

5。 改遗诏,雍正得皇位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畅春园斋戒期间病故,康熙突然死亡,从生病至死也没有口谕说让谁来继承自己的皇位。于是有一部分皇子开始行动起来,想趁着这个空虚的时机,夺得皇位。事与愿违,还没等他们行动,一个惊天的消息突然传了出来。康熙临终前曾立了一份遗诏,遗诏中指明了将由谁来继承自己的皇位。这份遗诏由康熙的心腹大臣隆科多掌管,诸皇子的心全都悬了起来,所有人的眼光全都聚向了隆科多,聚向了隆科多手里的遗诏。

康熙的死对胤禛来说并不突然,自康熙患病时期,胤禛曾多次去畅春园探望,并在那时结交了康熙的心腹大臣隆科多。隆科多告诉胤禛,先帝已经立下了遗诏,遗诏中指明皇位的继承人是十四皇子胤祯。这一消息让胤禛顿感意外,原本以为自己的表现已经获得了康熙的欢心,能够顺利地继承帝位,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但是胤禛得知这一秘密消息后,并没有显出惊慌的样子来。相反,他很镇静,他想到,十四皇子胤祯目前在蒙古与准噶尔部战斗,不会知道先帝逝世的消息而返回京城。而其他人也全都蒙在鼓里,不知结果。这对自己而言,恰好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十四皇子、四皇子,两个对比无非是差了一个“十”字,如果把“十”改成“于”,那么遗诏就变成“传位于四皇子”了。想到这里,胤禛便生出一个主意来,可以让自己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

午夜时分,胤禛去了畅春园,畅春园虽然已经派重兵戒严了,但是以皇子的身份进去还是不费什么力气的。诸皇子这会儿应该都在睡梦中,他们只会在大白天成帮结伙地闹腾,那样闹腾有结果么?胤禛心想。

畅春园的守卫正睁大眼睛把守着,隆科多曾严厉命令卫兵,不要放任何一个人进畅春园,否则就掉脑袋。卫兵现在很困,却不敢打盹,困了就使劲揉揉眼睛。他刚揉了下眼睛,就看见一个人从黑暗中走了过来。

“站住,什么人!”卫兵用长枪对准来人喝道。

来人是胤禛,他对卫兵笑了笑说道:“我大清有这样尽忠职守的卫兵,让本贝勒感到欣慰啊。”

卫兵一听是贝勒,把脸凑近一看,立刻变了一副笑脸,说道:“原来是四贝勒来了,不知道四贝勒这么晚到畅春园有什么事?”

胤禛变脸道:“有什么事,难道还要向你禀报么?”

卫兵说道:“贝勒有所不知,隆科多大人曾给小人下了一道死命令,说是不能放一个人进来,小人也是奉命行事啊。”

胤禛摆了摆手说道:“原来是这样,我和隆科多约好了今晚见面,他没跟你说么?如果你不放我进去,耽误了大事,你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走进畅春园的时候,胤禛不禁笑了笑,他想,隆科多真是过于谨慎了。一个畅春园竟然派了这么多卫兵严密防守,是为了先皇的遗体,还是那个遗诏?或者两者兼有吧。想着他走进了畅春园的内堂,刚好隆科多从内堂里走出来。隆科多表情有些惊讶,说道:“四贝勒?”

胤禛笑着说道:“怎么了,很吃惊么?”

隆科多说道:“不知道四贝勒会在这个时候来,请内堂说话。”

内堂里有些昏暗,有个侍者正在擦桌子。隆科多摆了手,侍者退了出去。隆科多见侍者走远了,问道:“四贝勒这么晚驾临畅春园,有什么重要的事么?”

胤禛说道:“很重要,前些日子你曾跟我说过先皇遗诏的事,我心里便一直琢磨,结果还真琢磨出一件事来。先皇在遗诏中指明十四贝勒胤祯继承皇位,你觉得可行么?”

隆科多没听明白,问道:“四贝勒的意思是?”

胤禛说道:“你我相交多年,关系就摆在这里,有什么话就说什么,没什么忌讳。如果十四贝勒继承了皇位,恐怕对你我二人都是个威胁,特别是对大人。自古有句传言,不知道大人听说过没有?先皇去世后,后继位的皇帝首先会做出一件事情,便是想办法把先皇身边的重臣一个个除掉。”

隆科多脸色骤然一变,说道:“四贝勒的话外之意是?”

胤禛的脸色也变了,他说道:“改遗诏!”

隆科多早就猜出胤禛会有夺取皇位的想法,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会用这样的方法。“这个……”隆科多不禁皱眉道,“刚才四贝勒说得固然有理,我也很顾忌这点。但是如果您要是用改遗诏的法子,是不是有点太……”

胤禛摆手说道:“遗诏的内容只有你知我知,即便是改了,旁人最多心有不甘,产生怀疑罢了。他们能一口咬定这遗诏是改过的么?咱们这样做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你我都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大人还顾虑什么呢?”

隆科多沉默了片刻,终于下了决心,说道:“四贝勒说得都很有道理,就按照您的方法做吧。”

夜很寂静,有微风掠过,夹杂着浓烈的香烛味飘散于畅春园内。隆科多从内堂里走了出来,快步向康熙的灵堂走去。步入灵堂,他心里竟然生起一股骇意来,康熙躺在棺内,表情安详。隆科多松了口气,在灵堂前拜了三拜。他走到灵堂的后面,从一只檀木匣子里拿出一个黄布卷来。接着他从衣袖里掏出了一支毛笔,展开了布卷。手有些哆嗦,他用另一只手扶住,在一个字上添了两笔。

第二天,隆科多宣布了先皇康熙谕胤禛即皇帝位的遗言,轰动满朝文武,尤其是诸皇子阿哥,遗诏的内容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先皇竟然让四贝勒继承皇位,实在出乎他们的预料。有不少人对此事产生怀疑,八贝勒胤禩召集了众贝勒和大臣浩浩荡荡地来到乾清宫,胤禩猜测遗诏肯定有问题,隆科多嫌疑颇重。

隆科多手持遗诏,面色庄重。他说道:“先帝驾崩前,曾与臣有过交代,让臣务必在宣读遗诏前先阐述明白。先帝立胤禛继承皇位很早就有这个决定了,并非一时之意。”

胤禩说道:“此话说得过于简单了,所谓遗诏是先帝临终前写下的诏书。闻听大人宣布遗诏立四贝勒胤禛继承皇位,我心中很是有些费解。我也曾和先皇有过交谈,先皇虽身患病,却是清醒的。他跟我说,要立十四贝勒来继承皇位。如今忽然立胤禛继承皇位,其中必定有可疑之处!”

隆科多说道:“八贝勒话有些偏激了,如若不信,臣可把遗诏公之天下,真假自当分明。”

胤禩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这时胤禛站出来说道:“遗诏上让我继承皇位,是先皇之意,我便无须做解释了。”

胤禛的这句话有些分量,殿下有人不服,又实在找不出反驳的话来,只能沉默。

胤禛见殿中静了下来,说道:“先帝遗诏有言:任命贝勒胤禩、十三阿哥胤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为总理事务大臣,封胤禩、胤祥为亲王,召十四阿哥胤祯与胤礽之子弘曙快马加鞭回京,十四阿哥的大将军印敕暂时交由平逆大将军延信署理,派延信驰驿甘州,代理大将军印务,并会同年羹尧管理西路军务、粮饷和地方事务,同时关闭京城九门。”

胤禛刚宣布完,殿下大臣纷纷交头接耳地嘀咕起来。“这分明是想要剥夺十四贝勒的军权。”

“那为什么还要关闭京城九门哪?”

“还用问么,当然是怕十四贝勒不听遗诏之言,率兵闯进京城来,闯进京城不就乱套了么?”

“我看十四贝勒未必会相信遗诏。”

“我看,十四贝勒或许是赶不上了,就算他现在赶过来,时间也不允许了。”

……

胤禛摆了摆手说道:“今日就到此为止,两日后将正式颁布遗诏。”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诸贝勒大臣虽然大多数心中有疑惑,却也无可奈何。静下来,他们有的想,或许真是自己想得过多了,先帝让谁继承皇位,谁就是未来的皇上,没有什么可怀疑的,遗诏还能有假么?擅改遗诏?不可能,想想就觉得荒唐,看来先帝是真的立四贝勒继承皇位了,再想想先前的顾虑,有些人就感到后怕,生怕胤禛继位后,再反过头来追查此事。

十六日,颁布遗诏,满朝文武均到,诸贝勒中,除了十四贝勒胤祯在蒙古攻打准噶尔部外,全部到齐。

十九日,胤禛登上皇帝宝座,并祭告天地、太庙、社稷,京城在这个时候解除了戒严。

二十日,胤禛在太和殿登基,接受百官的朝贺。

康熙病逝,对大清而言选立新主是当务之急。康熙生前就料到自己大限已到,所以提前把遗诏立好。他选立的是十四皇子胤祯,此时胤祯在攻打准噶尔部,对京师发生的重大事情一概不知。胤禛身处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占了优势。常言道,近水楼台先得月,胤禛便利用这一点施展了一番,篡改遗诏,拉拢重臣隆科多、年羹尧,当然都是秘密进行的。当事情逐渐显露的时候,胤禛已经稳稳当当地得了皇位,那时候即使有人心有不甘,也只能把不甘埋于心中。可见,胤禛做事心机颇重,在众皇子中是继承皇位最合适的人选。

6。 先下手为强,囚禁抚远大将军

雍正刚刚继位,朝政一时还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他自然知道其中的缘由,自己虽然得到了皇位,但是亦有不少人存有疑心,随时都有可能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举动来。雍正把利害关系排了一下,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胤祯,自己继位的时候曾发布过召胤祯速回京师的旨意,如今过了这么多天,胤祯应该也快到了吧。他接到这个消息后肯定会很吃惊,很气愤。雍正经过暗地里调查后发现,胤祯的关系网也很庞大,胤祯来京势必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威胁,不让胤祯入京,对自己威胁更大。雍正经过一番深入了解,最终作了一个决定,先下手控制胤祯,从而避免以上所担心的问题。

胤祯率领一队人马,马不停蹄地赶了好些天,回到京城。此时京城已经戒严,胤祯在城门外转了一圈,心里顿时生出些不甘。按常理来说,这个皇位本应该是自己的,如今却换了主,自己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得到,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胤禛,现在的雍正皇帝,对自己不会善罢甘休的。

胤祯快到北京的时候,曾派人快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