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谋说天下系列 >

第190章

谋说天下系列-第190章

小说: 谋说天下系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墍见外城破,率军又退守内城继续战斗,无奈内城又被大炮轰塌击破。马墍仍领数百余军士与元军巷战。元军兵马蜂拥而至,遂与之展开诸屋诸巷的争夺。马墍手臂被砍断,鲜血淋漓,但仍背依断垣,与敌做殊死搏斗,不断击杀元军。看看身边壮士一个个倒下,马墍肝胆俱裂,一直杀到只剩自己孤身一人时,才仰天长叹道:“我马暨,真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哪!”遂欲举刀自刎,被蜂拥而上的元军杀害。城中的宋将黄文政连战一整天,砍杀无数元军,最后刀崩力竭被生俘,仍大骂不止。元军残忍地将其杀害,黄文政至死骂声不绝,忠烈之气如此。

战后,阿里海牙来到静江,只见整个静江城断屋残垣,一片狼藉,血迹处处可见,未灭的烟火仍在四处冒着黑烟。他望着静江府上仍高高飘扬的“马”字帅旗,不禁也学起了汉人,仰天长叹道:“景琛父子皆豚犬,生子当如孙仲谋!”用当年曹操对孙权的赞美来表达自己对马暨的敬意。

静江城破后,广西大门洞开,元军便顺势而下,广南西路十五州,皆由元军占取。当元军攻到邕州(南宁)时,主将马成旺其及子马应麟胆怯,未待阿里海牙攻城,即以城献降。唯独马墍部将娄钤辖率两百五十名宋军,坚守月城不降。阿里海牙采取围困之计,围困十多天,最后宋军用计赚取元军食物,吃饱喝足之后,又力战元军十多天,杀伤元军无数。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宋军齐聚在一个巨炮周围,点燃火药,接着便“轰隆”一声巨响,与围城之敌同归于尽。

静江一战,元军以迂回夹击之策,避开险关,绕宋军之后,两面夹击,一举拿下严关。严关下,则静江失其依托,元军又采用釜底抽薪和声东击西之策,先撤濠水,再恃众强攻,宋军终因寡不敌众,缺少外援,最终失败。以马墍为首的静江人民表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深深打动了元军的每一人。

8。 兵贵神速,李恒大败文天祥

1276年初,伯颜兵不血刃占领临安后,尽收宋朝档案图册并古玩珠宝和诸宫廷禁物,押送全太后、宋恭帝、宗室高官等北行大都“入觐”忽必烈。益王、广王逃出临安后,幸亏统制张全保护,辗转到达温州,接着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等也相继赶到。

大家商议一下,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在公元1276年夏六月,他们就拥立益王赵昰为帝,改元景炎,加封皇弟赵昺为卫王,升福州为福安府;以陈宜中为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重建宋廷。不久,文天祥辗转赶到,诏拜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众人出计献策,下诏各地,“檄召诸路忠义,同奖王室”,以图复兴。

忽必烈当然不会容忍有一个打着南宋旗号的政权继续存在,于是决定要把这个流亡政府扼杀在摇篮里,这个任务落在张弘范肩上。忽必烈调拨了两路蒙古军归他指挥,并且授予他“蒙古汉军都元帅”的头衔。

这在当时等级制度比较严格的元朝来说,是超越常规的措施,张弘范自然明白,于是就以“汉人历来没有统率蒙古军的先例”为由,请求皇上派亲信的蒙古人来担任元帅。

忽必烈却动情地说:“你们张家为我大元帝国可谓鞠躬尽瘁,当年你父安肃公张柔自归顺我朝以来,败武仙,克汴京、镇杞县。戍亳州,经略河南,为我大元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朕的心目中,你们张家的人,要比蒙古人更值得信任。用兵贵在专一,用将能知其脾性。我今用你平南宋余孽,只希望你如你的父亲一样用心就行,我就放心了。”

忽必烈当然知道,此时伯颜正在漠北与几个汗国打仗,根本抽不出身来;其他的蒙古将领,不是鲁莽就是好杀成性。更为重要的是,忽必烈明白,对付汉人,在汉地作战,只能用汉人的战略战术来应付,草原上的那一套办法有些时候会不灵验的。

这些推心置腹的话,使张弘范大为感动,他表示一定要肝脑涂地,报答皇上的信任。忽必烈大喜,吩咐赏赐给他锦衣、玉带等贵重物品。但张弘范知道,虽然忽必烈这样认为,可是到了朝廷之外,那些强悍粗犷的蒙古将领可不认这一套,他们只听忽必烈一人指挥,怎肯屈尊于一个位居三等的汉人之下?所以,聪明的张弘范没有接受这些赏赐,而是请求赐与战斗时合用的剑、甲。此事让忽必烈对他这种战士的心情大加赞赏。立即命令左右:把武库中最好的剑与甲陈列在大殿上,任张弘范自由选择。剑、甲选好后,忽必烈庄重地告诉他:“这把剑就是你的副手,不听命令的,你可以用这把剑处死他。”张弘范意识到手中握着的是一柄真正的“尚方宝剑”。临行前,张弘范又荐举有谋有勇的西夏王后裔李恒做自己的副帅。这个要求忽必烈也答应了。一支由蒙汉混合组成的南征军,水陆共两万人,分道南下。

再说文天祥,侥幸逃脱后,一路辗转,才到福州,已是形销骨立,蓬首垢面,吃尽了苦头。等身体好转,文天祥便提出要回温州组织舟师,由海道收复两浙。可陈宜中虽然自己胆小,却怕与自己平起平坐的文天祥立功,因此他就排挤文天祥,想依靠张世杰的力量来收复两浙,以掩饰自己先前弃都亡命之罪,于是就故意不同意他去,反而让他去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招募士兵。

文天祥来到剑州后,即组建都督府,重举义旗。消息传开,原来跟他起兵勤王的老部下纷纷前来,投奔在文天祥麾下。他们计划以此为起点,反攻江西,夺回失地;再以江西为基地,向北进击元军。

1277年5月,文天祥率大军从广东的梅州北上,开始了收复江西的行动。义军一路作战,与元军守军展开殊死搏斗,很快攻克了会昌、于都、兴国等地。永丰、吉水、抚州、宜春等地群起响应,纷纷组织义军抗元,并与文天祥取得联络,愿听从调遣,共同抗元。江西的抗元斗争风起云涌,大有燎原之势,文天祥也成了各地抗元力量的灵魂。

张弘范接受忽必烈的任命后,星夜兼程,奔赴江南,他们要趁这把大火还没有来得及烧旺之前,把它们扑灭。

蒙古汉军都元帅帅帐内,张弘范与众将一起商讨征讨之计。

李恒道:“讨伐这些人容易!他们都是些乌合之众,又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所以,用我们的马队一冲,他们自然就会溃散。”

张弘正是先锋官,有过与宋军正面作战的经历,他说:“宋军战斗力不强,可是跑得却比马还快。所以,要歼灭他们,关键是要抓住他们的尾巴。我们必须要像猎人追踪猎物一般,一旦咬住就要穷追到底,不能给他们以任何喘息之机。”

张弘范也明白,流亡小朝廷基本上是几个漏网的大臣的“杰作”,一个陈宜中,和贾似道差不多,胆小怕事不说,还容不下任何人。他们人人都有南宋败亡的阴影,早已成惊弓之鸟,所以一旦遇到蒙古军的强大进攻,必然以逃命为先,不会像以前那样,需要攻城拔寨,啃硬骨头。所以,新的形势需要新的打法。这次作战,那就是要强调一个“快”字!想到这里,他站起来严肃地说道:

“皇上这次派出两路蒙古大军,志在必得,就是一定要尽快剿灭流亡小朝廷!因此,我们的作战也应完全依照这一宗旨来进行。”他扫视了一下满帐的将领,继续说道:“因此,这次作战我们总的战略原则是:快速穿插,掩其不意。为此,我大军应分兵两路,一路由本帅带领,沿海岸进攻福建,追讨南宋余孽;另一路由副都元帅李恒带领,会同先锋官张弘正进攻江西。”

张弘范把目光转向了李恒,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这次江西追讨,你们一定要放弃辎重,部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前进,乘敌人没有防备之际发起进攻。一旦延误时机,让文天祥他们喘过气来,重新收集残部,各地响应,只怕我军就没有那么容易收拾他们了。他们已知我征讨大军北返,大都与江南又相距万里之遥。他们一定不会相信我们行动如此迅速,因此也必定不会认真备战,这就给我们的打击提供了条件,希望你们一定要抓住这一点做文章,一旦咬住,就穷追猛打,不让他们有喘息之机,这样方能一举克敌,一战而胜。”

安排妥当后,张弘范即带水师由海路进攻福建,把南宋流亡小朝廷几次赶到了海上。

进攻江西的李恒部兵分四路,同时向文天祥的义军发起了突然袭击。李恒自将一军精骑,出奇不意地向身在兴国的文天祥发起进攻。文天祥没有料到李恒这么快就杀到,猝不及防,再加上民兵没有作战经验,以步兵阻挡骑兵,经元军洪水般的铁骑一冲击,便马上溃散。数万军队,经过几次战斗,已被击溃大半。兴国的督府兵力不多,文天祥只好带着他们撤退。李恒在背后紧紧追赶,文天祥且战且退,张汴、刘洙等将领都壮烈牺牲,督府军几乎全军覆没。

听说邹沨部宋军有数万屯于永丰,文天祥遂携败兵向永丰方向败退。结果,行至半路,正遇上被元军杀得大败而逃的邹沨部队,双方相遇,慌不择路,便又汇合一处,夺路接着跑。

逃至方石岭(今江西吉安东南),宋将巩信要求率少数兵士殿后,掩护文天祥撤退。他们背依山林,先在林中点燃篝火,然后凭借地形与李恒等人周旋。李恒怕有伏兵,遂鸣金收兵。良久,见山后并无声息,李恒才敢率元兵呐喊杀入。结果,见巩信端坐一巨石之上,仅剩的十余名残兵立其左右,嗔目怒视元军。李恒忙命放箭,箭雨密集,巩信等人屹立不动,中箭如猬,至死不仆。

文天祥逃至空坑(仍在吉安境内),叫军士砍倒树木,劈成“鹿角”,埋在山谷通道上。元军骑着马追踪到了空坑,被“鹿角”所阻,进不了山谷。文天祥迅速组织突围。元军见势不妙,搞起火攻,结果群山烟雾弥漫,非近前不能相见。元军生怕文天祥逃脱,赶忙下令搜山,结果发现有几人抬着一顶轿子往山上跑,便疾步追了过去,一看,正是宋军都督府的轿子。元军拦住轿夫,厉声问道:“轿中何人?”此时,轿中人说:“大宋丞相文天祥在此,要杀要剐随你们。”话音刚落,轿里走出一位中年汉子,气字轩昂。元军蜂拥上前,手忙脚乱捆住了轿中人。元军大声嚷道:“捉到文天祥了!捉到文天祥了!”元军将官见所捕之人气度不凡,认定是文天祥,就停止搜捕,去向李恒元帅请功去了。到了军营,一个曾见过文天祥的将官,一眼便看出是假冒的。原来都督府的参议赵时赏见形势危急,便以此法计退元军,文天祥得以组织义军乘机突围。元军恼羞成怒,一刀砍下他的头。即便如此,文天祥本人的妻儿皆被元军抓住,被李恒送往大都。途中,文天祥二子皆不堪折磨,病死于道中。

1278年6月,文天祥的义军且战且走,一直退到了广东的海丰县。此时,身在石冈州的小皇帝赵昰因奔波惊吓,患病而死,时年十一岁。众臣便拥卫王赵昺为帝,时年八岁。文天祥闻新主即位,还有近十万军在珠海边护驾,就想见一见新皇帝,同护驾将领张世杰等商量如何保存力量,以图东山再起。可是,护驾的官员怕引来元军进攻,不同意文天祥见新皇帝。他又去联络广州的抗元力量,也没有成功,于是,文天祥便想再回家乡江西,继续招兵买马,重整旗鼓,一方面指望能壮大力量,收复失地,另一方面还可以分散元军的兵力,使张世杰他们护驾的压力小一些。1278年年底,文天祥率部从海丰北上,向江西进军。

而此时的李恒为上次错抓文天祥恼火,正带领一万多人马向广东直扑过来,寻找文天祥的踪迹。忽报有人知道文天祥的下落,李恒大喜,立刻召见。

来的是海盗陈懿。原来,他们割据一方,祸害百姓,为文天祥大败,斩杀了另一头目,却漏了匪首陈懿。听说元军正在四处打听文天祥的下落,于是就来告密,希求得到封赏。

李恒一听文天祥在海丰,便立刻杀掉了这个为害一方的小人,然后与张弘正轻装简行,即刻出击,直扑海丰。

这天淫雨绵绵,风冷路滑,文天祥正带着义军北上。连日的奔波,部队十分疲惫。午后,天更是天昏地暗,乌云密布。文天祥抬头望了望天空,眼看要下雨了,心想元军主力还在海边,料想不会这么快发现我们的行踪。于是便下令扎营造饭,让部队休整一下好继续赶路。

义军依山扎营,营外炊烟袅袅,宋军几个灶军正生火做饭。灶下火光熊熊,烧火的老兵目光呆滞,一言不发,一根长长的木烧火棍由于在火中放得太久,也着起来。老兵抽出,敲了几下,见敲不灭,叹了一口气,索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