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谋说天下系列 >

第187章

谋说天下系列-第187章

小说: 谋说天下系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浩瀚的长江,深不见底,浩瀚无边,当然无法在这里栽树桩、拉铁链。不过,总会有封锁的办法。在他的有限的水战经验中,他想起了更早的襄、樊之战,那次是在汉江,阿术用铁链将战船相连,横在江心,非常成功地将我大宋的援军阻住了。为什么我不能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对!”想到了办法,张世杰满面红光,显得有些激动,“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勾连各船,形成堡垒!”

孙虎臣一看张世杰拿定了主意,便疑惑地问:“张将军有何妙计可以退敌?”

张世杰说道:“要阻挡住敌军的进攻,水面不比陆上,敌人没有炮,那我们便可趁机建一道不可逾越的战阵。如果我们十只大船为一组,用铁索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座巨大的水上堡垒,以方阵的形式,组成强有力的抗击力量,那么威力就会远远高于单只船了。然后,在舰垒上多派军士,多装炮石弓矢,进可攻,退可守,敌军战船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休想从这样的堡垒通过。”

孙虎臣献媚地称赞道:“好计!好计!非张大帅想不出这样高明的战法来!”

刘师勇提醒说:“可是,一旦敌人火攻,我们该如何对付?”

张世杰不屑地说道:“我们威力强大,敌军休想靠近我们。退一步讲,即使他们靠近我们,我们也不怕!为什么我没有把全部的战船连接,而是十只一组,原因即在于此。他烧毁了我一组战舰,我们还有其他战舰补上去。现在时近七月,长江风平浪静,他们又不是诸葛亮,借不来东风,怎能施以火攻?刘将军过虑了,哈哈!”

“当然,”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还要多备‘白鹞子’(一种便于机动的小船),环拱于船阵周围,一作防守,另作追击敌船之用。以前我军将士一旦遇袭,很多人不以国家利益为上,只顾逃命,结果我大宋丢失大片国土,以致到此境地。今应晓谕全军,严明军纪,船锚江中,御敌中流,没有命令,任何一方不得启碇,违令者,斩!”

看到张世杰如此胸有成竹,刘师勇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宋军便全力按照张世杰的计划行事。

布阵完工之后,三位将军齐聚在居中的指挥舰船上,昂首四望,但见辽阔浩淼的江面上,整齐地列着堡垒似的战船方阵,无边无涯,如同在焦山畔又屹立了一座攻之不破的新城。张世杰十分满意地说道:“现在该赶快跟李庭芝大人联络了。我们跟阿术率领的元军展开战斗,他们就可以冲出城来夹击元军。”

宋军十万战船聚集焦山的消息,传到正在围攻扬州的阿术那里时,阿术着实吓了一跳。他在安置好对扬州的筑围工程后,便马上带着张弘范、董文炳等几个重要将领,快马驰骋到长江边,登上了南岸石公山(今江苏镇江东北)观察。只见滔滔碧浪之中,有万千的舰只相连,浩浩荡荡,不见其首,也不见终端,船上各色旗帜迎风招展,场面蔚为壮观。

看到如此的阵势,众将都愁眉不展。如此以来,元军不仅围困扬州将面临他们的骚扰,将被迫分兵与之抗衡,而且伯颜元帅要攻克临安,这就是首先要面临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

不行,一定要想办法打掉这个堡垒!

几位将军站在石公山上,注视着江中,脑子却在紧张思索着……

“敌军以铁索连舰,不便机动,宜实施火攻!”参知政事董文炳说。

“对!想当年赤壁一战,周瑜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曹操百万雄师,今天我们就用火攻来对付张世杰这小子!”张弘范说。

“那个孙虎臣还没吃够我军火攻的苦头?竟又犯这种过错。”阿术哈哈笑道,“不过,这一次不像上一次,一方面他们舰船高大,不是整体相连,而是每十只为一组,这样就有机动性;另一方面大船前有小船环拱护卫,要想实施火攻,我们也应注意方法策略。”

“那我们就用火箭、喷火器,向敌人的中间射击,一旦中间的船只着火,外面有其他船只阻挡,他们便无法机动,只有挨烧的份了。”张弘范说道,“我们应多备油脂、柴草、芒硝等引火物资,到时便可派上用场。”

察明了敌情,阿术他们又回到了大营,调兵遣将,准备火烧张世杰。

“万户怀都听令!”

“末将在!”

“命你带两万步骑沿江布阵,严防宋军登岸袭击!”

“遵命!”

“万户刘琛听令!”

“末将在!”

“命你循江南岸东取夹滩(焦山东北),绕到宋军后面,切断宋军退路。”

接着便安排董文炳率水师自焦山南麓攻宋军右翼;万户刘国杰攻左翼;万户忽剌出攻其中部;要求他们多备引火物资,多用火箭攻击,点燃敌舰中部,让其丧失机动性。在战略上先两翼,后中间,阻断敌人逃跑的去路。

最后,阿术命令道:“张弘范听令!”

“末将在!”

“令你率兵一千人乘舟西攻殊金沙(今镇江西北),自上游顺风急进,循焦山北麓待敌,控制上游江路,一旦敌军溃退,便趁机向他们猛攻。”

最后,他进一步强调:“为了保证火攻的胜利,各军要秘密备足火船、火炮、火箭、柴草、芒硝等引火之物。严令全军保守秘密,泄密者斩!”

这是一个极晴朗的暑夏之夜,江风习习,繁星满天。宋军水兵涌在甲板上乘凉,他们三五成群,有的在谈论着战局,有的在构想着未来。湍急的江水向下涌动,却听不到一丝声音,平静的江面倒映着满天的星斗,仿佛是洒了金,抛了银。

突然,前哨来报,发现敌船。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张世杰的耳中。张世杰忙带领众将走上甲板,遥看敌船奔来的方向。

“好啊!”张世杰跃跃欲试,“我早就等着他呢,来吧!”转身问守将,“有多少只船?”

“看不清楚,不过从火光来看,也就是几百只……”

“报,下游也发现敌人船只!”

“好,他们想两面夹击。哈哈!传我命令,让刘师勇和孙虎臣他们摆开阵势,给我狠狠地打。”

“报!我军正前方也发现敌船!”

“都来吧!一块收拾,派出联络的人回来了没有?”

“报,还没有。”

“好!那就不指望他们了。我命令,全体进入作战位置,严阵以待,前方护卫船只先行出动,给我狠狠地打!”

待命令传到前沿方阵时,那船队越来越近了。没等宋军来得及进行战斗,突然从那船队上射来束束火球,如同满天的流星,越过前沿,一齐向方阵中间落去,一下子点燃了帆蓬,接着就引燃了旗子和木板。战船都是用木板涂抹石蜡造成,盛夏七月,经过一天的暴晒,都成了焦干的木片,如今干柴遇上了烈火,那还不熊熊地燃烧起来?加上阵阵的江风,风助火势,只一会儿工夫,中间的方阵就成了一片火海。可是由于周围的舰队的阻挡,这些船又都是用铁链串连在一起的,个大船宽,根本无法机动,靠上谁,便也顺风点燃了谁。瞬间,整个方阵、整个舰队都燃起了熊熊的火焰,一时烟焰蔽江,烈焰腾空,成了一片火海。

趁宋军忙于机动、救火,元军主力舰群在阿术的指挥下,凶猛地扑向舰队的中部。而由刘国杰、董文炳指挥的部队,则从两翼横杀过来。在元军火烧和四面夹攻的情况下,宋军战船连分散逃走的机会也没有。许多水兵被元军砍死,没有被砍死的也纷纷跳江,溺死在江中。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又洒上江面时,阿术和众将士站在指挥舰上欣赏着仍在燃烧的宋船。晨曦中,江水的雾气和着刺鼻的焦糊味、血腥味,让人喘不过气来;江面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赤潮般的血水染红了奔流的长江。张世杰只身逃至圌山,元军张弘范率军直追,获黄鹄、白鹞等船700余艘。

此战,以张世杰水师的全部覆灭而落下了帷幕。这场战役中,元军水陆协同作战,战术运用得当,用两面夹攻、突破中央的方法,把过去蒙古骑兵的惯用战法用于水战,并施以火攻,大败宋水军,致宋长江防线彻底崩溃,长江天险失去了屏障作用,临安危在旦夕。

5。 分头并进,会攻临安

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军攻占建康(今南京)、镇江(今属江苏)等重镇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召见了伯颜,与之商讨灭宋作战方略。

上都大安阁。

忽必烈端坐御榻,伯颜坐在忽必烈旁边的一张红木金椅上。

“朕召你来,是想听听前线战事如何?”

“目前我军进展顺利,宋军主力消灭殆尽,我部正快速向余杭方向前进。”

“京湖地区的宋军主力虽说遭到重创,福建、两广、四川地区的宋军实力尚存,切不可麻痹大意。”

“是,陛下。”

“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呢?”

“臣此次奉旨北上述职,诸将一致请求臣替他们问候陛下,并向陛下请战。”

“请战?”

“是!他们请求尽快对临安实施攻击。”

“这事儿还得缓一下,还需从长计议。盛夏来临,我大军需要休养,另一方面,虽宋在京湖地区的数十万精锐损失殆尽,但宋帝绝不会甘于失败,他必定集结湖南、江西、福建、两广及川蜀等地军队,孤注一掷,与我再行决战。”忽必烈顿了顿,接着说,“朕此次召你北上,正是要与你商讨这一问题。”

“宋人之据江海,如兽保险,今已扼其喉,少纵之则逸而逝矣。臣下以为,当以战为上。”

“说下去。”忽必烈注视着伯颜瘦削而黝黑的面孔,期待着他继续回答。

“一方面我军士气正旺。我军自至元五年开始大举伐宋以来,一路势如破竹,屡屡得胜,至今已占有宋半壁江山,只要再一鼓作气,便可大功告成。而宋兵则士气低迷,文臣不报国,武将只顾保命,边防如同虚设,一旦我大军至城下,他们为我军气势所慑,不是请降,就是望风而逃;另一方面此时宋廷任用奸相贾似道,政治腐败,经济崩溃,民困国穷,朝廷内部已到了分崩离析的境地。忠臣良将被赶出朝廷,无能享乐之徒得以重用,他们只顾享乐,哪里懂得怎样打仗。即使不得不打,那也是为求和做做样子,结果出战时,他们方略失当,损兵失地。此乃长生天祝我灭宋之大好时机,一旦宋廷清醒,运用贤臣良将,那时我军再想灭宋,将花费更大的代价。第三,我军现在的军事力量已不比以往。目前我军有蒙古军30万,汉军80万,二者的比例为三比八,汉军已经明显多于我蒙古军,这样就克服了我蒙古大军每遇夏季需要休兵的弱点。并且,汉军在攻城、筑城、水战等方面都发挥出我们蒙古军所不具有的优势。最重要的是,我军十分重视分化瓦解政策。腐败的政治让许多汉军将领看不到前途,再加上我朝皇上英明,恩威遍布四海,所以许多汉将投降。而我则利用这些汉人,在战前先行劝降,并辅之以军事打击,结果换来了兵不血刃,便能据关占地。”

伯颜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看看忽必烈在认真听着,并不断点头,于是就继续说道:“现在我国内政治已经理顺,北边战事已无大碍,此时亦乘得胜之师,一鼓作气,拿下宋国,一则告慰成吉思汗在天之灵,再则圆了皇上您的一大心愿。更重要的是,能够腾出手来,专门对付那些敢于不听我天朝旨意,胆敢妄自尊大的反叛者。所以,臣下以为,当下我军应戮力同心,一鼓作气,灭掉南宋为上策。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对于伯颜的中肯分析,忽必烈十分满意,他接着问道:“那你将采用怎样的战略战术?”

伯颜答道:“南宋朝廷立国,是以长江为防线,以两淮为藩篱,重兵皆驻扬州,临安倚之为重。我军采用‘先攻襄阳,撤其扦蔽’的战略,采取控制两翼、突破中间,然后沿江而下,直捣临安的战略方针。一方面割裂南宋的三大战区,使之首尾不能策应,斩断了其长江防线。另一方面也为我军水、步、骑军同时展开协同作战创造了条件。今我军占领建康,进围扬州,阻隔两淮,南宋都城临安则完全失去了屏障,我军第一步作战目标已经实现,南宋来不及调整,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区兵力空虚,我军宜长驱直入,直扑临安。”伯颜起身走到挂在墙壁上的一幅布满箭头的地图前,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当然,南宋志士不会就此罢休,一定会想方设法组织救援的。因此,为防止两淮宋军南下救援,可派中书左丞相阿术继续围困扬州,围点打援,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阻断淮东宋军南援的通道;命右丞相阿里海牙攻湖南,都元帅宋都带等取江西,以切断南宋的东西联系,防止川蜀之兵驰援;同时我中军大军宜在建康周围进一步扩大战果,攻占镇江等,以控制江东地区,建立稳固的南进基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