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谋说天下系列 >

第13章

谋说天下系列-第13章

小说: 谋说天下系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国,攻打楚国,秦王一定高兴。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

韩王听从张仪的计策,立即表示与秦通好。张仪这才回到秦国,向秦惠文王禀报情况,秦惠文王念其功劳卓著,遂封其为武信君,并赐封给他五座城邑。

从公元前328年开始,张仪运用连横之术,游说于魏、楚、韩等国之间,利用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或为秦国拉拢,使其归附于秦;或拆散其联盟,使其力量削弱。总的来说,他是以秦国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在整个秦惠文王时期,他不仅使秦国在外交上连连取得胜利,而且帮助秦国开拓了疆土,为秦国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2。 小利诱楚,齐楚中计反目

秦惠文王九年(前329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筹划谋略攻伐之事。第二年,张仪正式出任秦相,成为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并开始实行“连横”的战略。

苏秦的合纵之法和张仪的连横之法背道而驰,苏秦主张联合弱小的国家一致反秦,而张仪则主张弱国亲秦的连横之法。

张仪说服魏王背弃合约,转而与秦结盟后,回到秦国受到了秦王的嘉奖。

秦王说道:“如今魏国与我大秦结盟,也算是破了苏秦的合纵之法。蝼蚁厉害是因为数量众多,现在其余五国少了魏国的加盟就像少了一只臂膀,成了一个残缺,无法与我大秦抗衡了。”

张仪说道:“大王说得有理,魏国亲秦确实让合纵大打折扣,但是目前齐楚两国结盟的力量还是不容忽视。”

秦王说道:“爱卿的意思是?”

张仪说道:“我想出使楚国,想办法拆散齐楚联盟,这样合纵之法便不攻自破。”

秦王答应了张仪的请求,几天后张仪动身去了楚国。

张仪来到楚国后,拜托一位在楚为官的同窗公孙茈,让其引见楚王。公孙茈晋见楚王,告诉楚王说:“秦国相国张仪有事求见。”

楚王心里很疑惑,心想:“张仪来楚到底是什么目的,是求和么,不太可能。以目前秦的实力犯不着去跟旁的国家求和。”他越想心里越疑惑。最后终于忍不住对公孙茈说道:“把张仪请过来,寡人要好好儿和他谈谈。”

张仪见到了楚王,先是恭敬地说道:“传闻大王仪表不凡,一身君王霸气,今日有幸一见比传闻更传神啊。”

一句话让楚王对他的戒备之心松懈不少,刚刚想好要摆的架子也放到一边去了。他说道:“相国好口才,寡人哪有你说的那么传神,跟秦王比起来我就不值一提了。”

客套一番,楚王便先问道:“相国此次来楚,也一定是有事要与我商讨吧,只是探望寡人我的话,相国想必也不会亲自跑来楚国。”

张仪急忙说道:“不错,臣来楚是有事要与大王商讨,但探望大王也是臣此次来楚的目的之一啊。”

“哦?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值得相国大老远跑一趟?”楚王问道,口气冷淡不少。

张仪见楚王没有和自己调侃的心情了,便开门见山地说道:“臣今次来楚的另一个目的是想提醒楚王,楚国现在危在旦夕!”

楚王被张仪的话惊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才缓过神来说道:“相国真是大言不惭,说是有事商讨,第一句竟然是这么恶毒的诅咒,你让寡人怎么看你,难道你们秦国全都是像你一样大言不惭的人么!”

“大王太心急了,我的话才刚开了个头,您再耐心听我说完,就不会这么想了。”张仪马上补充道:“此事关系到楚国与齐国,现在弄得我秦国难于取舍。”

“难于取舍?什么意思?”楚王有些不明白,但心里突然涌出一阵不踏实的感觉来。

张仪说道:“当今七国之中,以秦、楚、齐最为强大,三者之中,又以秦最强,齐楚两国实力相当。目前齐楚联盟是以合纵之法,来抵消秦国的压力。这固然是个好办法,但是大王没有往长远去想,一旦有一天齐国背弃联盟,却又和秦联盟,那么齐国就会比楚国强大。如果换个角度去想,楚国和秦国联盟,楚国就会比齐国强大。所以说目前楚国最好的出路是与秦国联盟。”

“如果你是在蒙骗我呢?”楚王沉声说道。

张仪说道:“这点我早就想到了,一句口言,实在难于取信大王,所以我曾跟秦王商量。秦王答应把商、於之地六百余里归还楚国,拿这个作为信物的话,大王心里应该踏实了吧。”

楚王心中一动,仔细衡量一番,认为与秦结盟的事,从哪个角度去考虑,对楚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楚王被眼前的利益所动,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授张仪相印,与齐国断交,并且派一名将军赵梁随张仪回秦国取回商、於之地。

谁知张仪回秦之后,佯装摔伤脚,三个月不露面。楚王得知之后,竟以为是因为自己与齐国绝交不够,于是又派人到齐国大骂齐王,齐王大怒遂决定与秦结盟。

张仪的脚伤在这个时候突然好了,他找到赵梁说:“我真是倒霉透了,这些日子我可是熬着时辰过来的,幸好脚伤恢复得还挺快。让赵将军在秦国等了这么长时间,实在有些对不住,现在我便兑现我的承诺,把我的奉邑六里送给楚国。”

赵梁顿时变得糊涂起来,不知是自己听错了,还是张仪说错了,便问了一句道:“相国刚才说什么?”

“我说把我的奉邑六里送给楚王啊,赵将军没听清么?”张仪疑惑地问道。

赵梁这次明白了,心想楚王是中了张仪的计了,但是他心中不甘,说道:“相国是否弄错了,明明是把商、於之地六百里归还楚国,怎么突然转变成相国的奉邑六里了?您这样做,我回去也不好交差啊。”

张仪说道:“这我恐怕做不了主,我虽然官居相国之职,却也没有本事挪动如此大面积的土地。赵将军如觉得实在不好交差,就去找秦王问一问吧。”

话说到如此地步,赵梁也不再跟张仪讨什么六百里的地。非常明显,张仪说的归还六百里土地的事,就是挂在嘴边的一句戏言。赵梁便告辞回了楚国。

楚怀王一听赵梁的回报,气得七窍生烟,破口大骂张仪不是个东西,扬言要将张仪碎尸万段!赵梁站在一边不敢吭声。

口头上发泄完,楚怀王心里那口怨气依旧如干柴烈火一般烤灼着他,终于他下令道:“起兵十万攻秦!”

赵梁说道:“大王这样做万万不可,秦国正是抓住这个机会,设下圈套让您钻。您还是消消气,再从长计议吧。”

“从长计议?我一堂堂楚君,被一个说客弄得如此狼狈,传出去我楚国哪还有脸面在六国立住脚!你什么都不要说了,我已经决定了,就算真是圈套,我也钻定了!”

赵梁见自己的劝说没起什么效果,便和朝中大臣商量,又一起觐见劝说楚怀王放弃攻打秦国。

楚怀王这次却是铁了心要和秦国火拼一场,他对众臣说道:“我楚国挑出个兵卒来就能跟秦国的将士比拼,挑出个将军来就能带领士兵把秦国灭掉!这话说得过分么?”说完他朝众臣看了看,见没人敢说话,便又接着说道:“秦国不把我楚国看在眼里,分明是存心想要与我楚国为敌。我们是坐以待毙,还是先下手为强?”

楚怀王的话,让众臣都觉得无法开口。他们了解楚王的脾气,这个时候,最好是言听计从,不然性命难保。

“所以我决定,攻秦势在必行!”说完,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第二天,楚怀王果真派了一员大将带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去了秦国。

楚国的十万大军刚入秦国的境地就被齐、秦联军击败,折兵八万,并被秦国夺走丹阳、汉中之地。楚王不甘失败,又调举国之兵攻秦,再次大败,无奈之余只得再割两座城池与秦国讲和。秦王提出用商、於之地换取楚国黔中之地,楚王竟然答复,只要得到张仪并亲自诛之,甘愿将黔中之地奉送。

张仪作为一个说客游走于各国之间,其高超的应变与说服能力可见一斑。出使楚国时,他本已事先充分给楚怀王做了一次透析,楚怀王好名利、好色、脾气暴躁,可以说,张仪已经在研究楚怀王这个人时,做好了应对的安排。他的口才与谋略是相结合的,口才是先前的铺垫,而谋略则会在铺垫后面逐渐展开。张仪的智谋和说辩之术,瓦解了苏秦生前所创的六国合纵,在他死后,虽然偶有六国背离连横恢复合纵的情况,但是已无法持久。可以说,张仪的连横之术成为了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本战略。

3。 楚国再诈,张仪妙计换黔中

楚王对张仪承诺给自己的六百里土地,而最终却变成六里土地的事情,大为恼怒。心里始终无法释去被张仪给骗了的怨气,结果一怒之下派兵攻打秦国。楚国在攻秦的时候连连败北,元气大伤。连续丢掉丹阳、汉中等地。在这个时候,秦王却突然提出用商、於之地换取楚国黔中之地。楚王没办法只好答应,随即他又告诉秦王,只要得到张仪,愿将黔中之地奉送。

秦王为此大伤脑筋,心想楚王竟然恨张仪恨到这种地步,宁可舍去黔中之地,也要把张仪给杀了。自己怎么能因为去要楚国的土地,而把张仪推出秦国呢!

张仪闻得此事便找到秦王说道:“大王容许我再去楚国一次。”

秦王说道:“爱卿该不会是疯掉了吧?楚王这次可是冲着你来的,没有卖什么关子,直接表明了立场,只要把你送回楚国,他就是舍去黔中之地,也都不在乎,可见他有多恨你。”

张仪说道:“臣此次楚国之行,不但性命无虞还能让楚国再次跟秦国联合。”

秦王心里还是有些犯嘀咕,但是看到张仪说话这般有自信,便说道:“爱卿还是再做考虑,去不去我都不勉强你,你自己拿主意。”

“那么大王便是同意了?”张仪马上趁机问道。

第二天,张仪就去了楚国,他没有直接去面见楚怀王,而是去见了楚怀王的宠臣靳尚。

张仪给靳尚带了很多金银珠宝,靳尚欣然接受。

张仪说道:“靳大人如今是位高权重,但凡前来楚国办事的人只要通过靳大人,这事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靳尚笑道:“相国这样说可真是太抬举我了,我哪有这样的本事,只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办些事而已,有些棘手的事情我也是无能为力。”

张仪说道:“大人不用过于自谦,今日我来的目的,一来是探望大人,二来呢,还是要请大人帮我一个忙。”靳尚说道:“这个,相国不说我也能猜个大概。不过这个忙帮起来实在困难,大王现在是铁了心要置你于死地,就是用黔中之地来换取你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张大人的到来倒是让我很费解,这简直是自寻死路,这忙帮起来岂是这么容易的?”

张仪听罢,又从衣袖里掏出一个檀木盒子来,他把檀木盒子打开,里面竟然是一颗核桃般大小的夜明珠,而此时的靳尚也是两眼放光。

张仪说道:“此次来楚国的目的其实是想劝告楚王能与秦国结盟,我这样做并不是完全考虑自身的利益。如果我这次不来楚国,或者楚王不听我的劝说直接将我杀了,将会引发秦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对楚国不利。”

靳尚说道:“好吧,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也算是为楚国能够避免战乱,做出的一点努力吧。不过我也只能尽力去办,成与不成都要看相国的造化了。”

张仪躬身说道:“如此便谢过大人了。”

张仪谢过,马上离开了靳尚的府邸,直接又去了楚王宫。

张仪来楚也着实让楚怀王吃了一惊,他本以为张仪会一直待在秦国不露面,来躲避上次欺楚的事端,没想到这次却自己送上门来了。但转念一想,上次张仪所为,让自己丢尽了颜面,不仅这些,甚至别的国家也都嘲笑自己幼稚至极。从个人以至国势上,都严重地丢掉了一层尊严。张仪此次来无论目的何在,都是自投罗网。

想毕,他马上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和张仪见面,直接派人将张仪押入了死牢,准备在几日后处决。

靳尚和张仪的关系不错,早在几年前两人就有过交往,张仪给过靳尚不少好处,靳尚也是物到事成,从没有失过言。事到如今,从自身的角度去想,这个忙也得要帮。

张仪走后,靳尚就去找了楚怀王的宠妃郑袖,请求郑袖来替自己帮张仪这个忙。靳尚和郑袖的关系很好,有了好玩意他总是会抽出一部分献给郑袖,所以郑袖对靳尚这个人感觉很不错。靳尚告诉郑袖说:“现在大王正在气头上,恐怕谁劝都不管用,张仪要是被处死了,后果不堪设想,想来想去,我认为只有你能劝得了大王。”然后,随手递上了张仪托自己送给郑袖一件狐裘皮衣。

郑袖面露难色说道:“别的事情还可以,你说的这件事太难办了,你容我再考虑考虑。”

靳尚马上说道:“恐怕没时间了,大王几日后就要把张仪处死了,趁现在大王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