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谋说天下系列 >

第110章

谋说天下系列-第110章

小说: 谋说天下系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玄龄连忙请李世民进来,李世民进屋后,先向房玄龄的父亲请安,问候他的身体,然后来到厅房,对房玄龄说:“现在我们的大军面临着很多问题,不仅要确立发展的方向,而且强敌环伺,要选择先战谁后战谁。这些问题,希望先生不吝赐教。”说着,看到房玄龄手中拿着药罐,便问:“您这是要去熬药吗?让我来帮您吧!”不由分说,他便拿着药罐放到火上,利索地将药材倒进去,一边拿着扇子扇火,一边搅动着药罐里的药材说:“我在家时,母亲也时常身体不适,都是由我来为她煎药的。”

房玄龄看着李世民为自己的父亲煎药,心里不由得大受感动。他说:“将军是千金之躯,又有军机要事,怎么能浪费时间在这里帮我煎药呢?”

李世民笑着说:“我听说,你这个隰城尉不仅每天是亲奉汤药,而且三餐都是亲历亲为,昨天回去报告给我的父亲,他也大加赞赏。今天,就让我来替你做这些吧,就当是先生为我献策的报答!”

正说着,一股浓烟从火炉里窜了出来,熏到李世民的面颊,顿时让他又是咳嗽又是流泪。房玄龄看了,更加过意不去,忙夺过扇子说:“我来我来,将军快歇息一下。”李世民固执地说:“不行,今天我一定要为先生做一些事。”

接连三四天,李世民每天早上便来到房玄龄家,不仅带来了上好的药材,更亲自为房父煎药侍奉,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直到傍晚,才急忙赶回军中处理军务。房玄龄看到他每天来回奔波,甚为疲惫,心里觉得非常惭愧,又非常感动。看来自己没有看错人,李世民是真心诚意请他去效力的。

想清楚之后,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将军的一番苦心,房玄龄非常明白。只是现在家父病情还不是很稳,等到他身体好转后,我一定赶到军营去投奔将军!”

李世民拉着他的手,诚恳地说:“我本来是想借这个机会,多向先生讨教一些问题。但是现在军队马上就要出发,所以我也没有时间了。您就尽心侍奉吧!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回来看您!”

李世民每日里躬亲侍奉并没有白费,感动了房玄龄。在唐军行到渭北时,房玄龄的父亲去世,他料理完后事就连夜策马赶到了军营求见李世民,从此追随在他身边,成为李世民最得力的幕僚。

房玄龄来到李世民的军中,为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每次平定一地,别人都争求珠宝,但房玄龄却首先收罗人才,为李世民建立了智囊集团。在决定李世民生死时刻的玄武门之变中,他参与策划、实施,将李世民送上帝位。后来随侍在身边,制定典章制度,综理朝政,李世民称赞他“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房玄龄长于谋划,而杜如晦长于决断,二人一起成为良相典范,被世人称为“房谋杜断”。

4。 平衡:非瓦岗寨集团的尉迟恭

在李世民的唐军队伍中,主要武将如单雄信、秦叔宝、徐世等大部分来自瓦岗集团,他们掌握着唐军的行动。这一方面为李渊、李世民提供了大批非凡的军事人才,带领唐军开始了所向披靡的征战;但是另一方面,让李世民心中不安的是这些人毕竟来自同一个队伍,虽然已经投诚,但他们一旦同仇敌忾,势必会形成不小的势力。每每想到这些,李世民就更加觉得应该大力挑选军事人才,在李唐建立后的第一年,有一员勇将就出现在李世民的眼前。

李渊在公元618年建唐之后,依靠着突厥的势力而盘踞在山西的刘武周势力便主动开始进攻大唐。刘武周先于李渊一年称帝,本来是北方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因此李渊称帝让他不能安寝,便在得力助手宋金刚的建议下,派遣了大将吕崇茂率兵攻击晋阳,打算向南发展,谋取天下。刚刚建唐还沉浸在称帝喜悦中的李渊对于刘武周这次来犯势在必胜,所以派出了大批军队,由李姓王族永安王李孝基带着工部尚书独孤怀恩以及内史侍郎唐俭,一起讨伐吕崇茂。谁知吕崇茂不仅自己本身非常勇猛,而且其帐下还有一员偏将尉迟恭更是勇悍非常,数次击败唐军,并俘虏了唐军将领独孤怀恩和唐俭等人。眼看敌军步步逼近,李世民忙率军迎敌。

李世民和吕崇茂的军队在绛州对峙,此时的吕崇茂看着浩浩荡荡的唐军队伍,对李世民的兵法谋略早有耳闻,不由得心头发慌。李渊一边命李世民大军压境,一面对吕崇茂发出招安令,许之以高官厚禄,答应他一旦反叛刘武周而投奔到李渊帐下,便让他做夏州刺史,也算一方封疆大吏。

在绛州刚刚驻扎好军队,李世民便接到了线报,说是吕崇茂已经答应投降了。李渊对此深感满意,他对李世民说:“你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吕崇茂在刘武周军中不过是做个统帅,我现在许他一个夏州刺史,他马上就投靠了我们,不费一兵一卒,我们就可以拿下这支队伍。”

李世民对此却不赞同,他说:“为人最重要的是一个气节。刘武周对吕崇茂非常信任,将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他,他却因为一点利益的诱惑就投靠我们,我并不觉得这个人有什么可取之处。”

李渊笑了笑说:“现在对我们来说,取得战争的胜利才是关键。”

李世民对此不好再发表什么,却听到李渊对使者说:“你去告诉吕崇茂,他军中有个人曾经捉拿了我军不少头领,他若要来投诚,先将那个人给我杀了,提着他的人头来,方能解我心头之恨!”

李世民忙问:“是谁?”

李渊说:“这人复姓尉迟,名恭,字敬德。他不仅捉拿了你叔叔永安王李孝基,还把唐俭和独孤怀恩也捉去了,实在可恶。不杀他,我难出这口恶气!”

使者领命而去,李世民却对父亲的做法不敢苟同。但也不能当堂争论,只好黯然退下。然而,就如同命运在开玩笑一样,第二天,吕崇茂的军中便传来了让人惊讶的消息:吕崇茂杀尉迟恭不得,反而被他杀了!

李渊闻讯大吃一惊,忙问使者:“那唐俭和独孤怀恩呢?”

使者说:“那尉迟恭发现吕崇茂将军要杀他,竟然先下手,将吕将军给杀了,现在他已经挟持着唐俭和独孤怀恩去了浍州。”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心头暗喜,赞叹尉迟恭果然勇猛,而且如此机警。他向李渊请命说:“臣愿意率领军队前去浍州与他一战,定能俘获他。”

李渊被尉迟恭逃脱又惊又气,见李世民请命,便让他率领十万大军前去平定,并一再嘱咐他,一定要提了尉迟恭的人头来。

李世民率军来到浍州,他乘尉迟恭仓皇出逃,还没有来得及部署好阵营的机会,让兵部尚书殷开山和秦叔宝迅速出击,毫无准备的尉迟恭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急忙又逃离浍州朝蒲坂而去。李世民穷追不舍,从小路出击,将他打了个落花流水。接连的败仗让尉迟恭一听到李世民的名字就会惊醒,在不断出逃的过程中,居然没法顾及周全,让俘虏独孤怀恩逃脱了。

李渊听到了李世民连连获胜的消息,非常高兴,又见到逃脱回来的独孤怀恩,更觉开怀。他便让独孤怀恩带领五万兵马前去接应李世民,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尉迟恭,一雪前耻。

正当独孤怀恩就要领军出发的时候,在前线统兵的李世民忽然回来了,李渊忙接见了他。李世民一见李渊,便掏出一封信。李渊疑惑地问:“这是什么?”

李世民说:“您看过就知道了。”

李渊打开信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这是被尉迟恭所俘虏的唐俭写给李渊的信。在信中,唐俭告诉李渊,自己和独孤怀恩被尉迟恭俘虏后,曾经亲耳听到独孤怀恩说他日逃出去,便不愿意再被唐王统治,意欲谋反。如今他果然逃脱,而李渊又给了他大量军队,恐怕他即将要谋逆,因此让李渊倍加小心!

李渊折起这封来自敌营的信,对李世民说:“幸亏有唐俭这封信,不然明日独孤怀恩一出发,恐怕我们就又要多一个敌人。”

李世民说:“对啊!但是父亲不该只感谢唐侍郎一个人,还有一个人也要感谢。”

李渊疑惑地说:“通风报信的是唐俭,我不谢他还要谢谁?”

李世民说:“唐俭是被俘虏的,现在居然能这么及时地发出信来,父亲难道不觉得应该感谢那个放过他的人吗?”

李渊说:“你是说尉迟恭?”

李世民说:“正是他!唐俭在俘虏营中恳求尉迟恭将这封信派人送给我,所以我才能及时给您送过来。所以,这次能拿住独孤怀恩,尉迟恭也算是有功。”

李渊凝神想了想,说:“你这是笑话,他是我们的敌人,怎么能谢他!”

李世民说:“我们和尉迟恭对峙这么久了,一直不见刘武周和宋金刚来支援他。而且最近我又连续将他打得大败,现在他已经逃往介休去了。这次他肯让人送信给我,看来他其实已经有了投诚之心。”

李渊说:“他捉过我手下数员大将,我不会接受他的投诚。”

李世民说:“所谓各为其主,他本来就是刘武周的部将,将我将士捉去是应该的。要怪只能怪我们自己战术不精。父亲怎么会认为这是他的错呢?何况,您既然能招降一个没有骨气的吕崇茂,为什么就不能招降一个勇猛善战的悍将呢?”

李渊低头想了想李世民的话,似乎正是这个道理。大唐目前刚刚建立,正是大量需求人才的时候,自己怎么可以因为一时的意气就放弃这员猛将呢?他为自己刚才的不理智有些惭愧,便对李世民说:“那你的意思是要招降他?”

李世民见李渊有所动摇,高兴地说:“对!现在我们大军压境,尉迟恭反抗越来越弱,这一次又放过唐俭送信给我们,我有把握一定可以招降成功。”

此时,尉迟恭一方面抵抗着唐军的步步逼近,一方面看到他的主公刘武周不仅不能救他,反而自身难保,与唐军在并州交战失利后,刘武周和宋金刚无处可去,便逃往一直支持他的突厥,谁知道被突厥可汗所杀。眼见自己大势已去,他不由得颓然暗叹:看来唐军的胜利已经是注定的了。想到自己即将兵败,他来到大牢,对唐俭说:“我们各为其主,现在刘武周已经被杀,我自己也即将战败。所以我不杀你,放你走吧。”

唐俭谢过尉迟恭,对他说:“将军英勇举世无敌,只不过所效忠的不是可信的君王而已。现在我家主公已经在长安称帝,各地都闻风而败,天下归心。将军不如弃暗投明,与我一起效忠唐王,岂不是好事?”

尉迟敬德说:“我曾数次击败唐军,只怕他们不肯接受我。”

唐俭说:“我愿意为将军引荐。”他来到了唐营,大赞尉迟恭勇武仁义。此时,李渊已经不再因为兵败而迁怒于他,又加上李世民的劝谏,终于答应招降尉迟恭。

公元620年,尉迟恭以所驻守的介休、永安二城降唐,成为李世民旗下的一员战将。在李唐军事集团中,他是极少数非瓦岗军将领,再加上其本身极其善战,因此获得了李世民的信任,成为平衡军事集团内部权力的重要一环,甚至因此引起了唐军其他将领的妒忌。唐行军元帅长史屈突通担心过分的宠信会导致尉迟恭拥兵自重,出现反复的情形,因此向李世民建议削减他的兵权,但被李世民拒绝了。因为在李世民心中,尉迟恭出现拥兵自重的可能性远远低于瓦岗军将领们。

5。 慧眼识英雄:发现写降表的徐世

李渊和李世民为了唐军的蓬勃发展,在裴寂、唐俭、房玄龄、杜如晦等谋臣的建议下,到处搜罗人才,为其所用。他们甄选人才可谓不拘一格,不管是降兵还是俘虏,不管是士族名流,还是山野隐士,他们都会尽力挖掘,其中有很多人才甚至是无意中被发现,也会加以重用。他们力求可以得到更多有用之人,为这个逐渐发展起来的王朝效力。

在李唐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与他相当甚至强于他的劲敌都被一一击败,这其中包括曾经众望所归的李密。在李渊起兵之初,天下义军皆以李密为马首是瞻,李渊等人还联名写信给李密,请他称帝,许诺一定会拥戴他。皆因李密所率领的瓦岗军不仅人才众多,而且军力强盛,天下无出其右者。但是,心高气傲的李密却被狡猾的王世充所败。在洛阳被王世充一次次消耗了瓦岗军大量军力,李密走投无路,甚至要拔剑自杀,幸亏被他身边的王伯当拦住。当时的情形,李渊已经到了长安,拥立隋恭帝,以大丞相自居,实权在握。而其他义军虽也有称帝者,但摇摆不定。又因之前李渊曾和自己有旧谊,所以李密还是决定投奔李渊。

在李密兵败之后,远在黎阳其实还有一支他的旧部,即徐世所带领的一部分军队。徐世本来是翟让的旧部下,他和翟让一起千辛万苦建立起了瓦岗寨,最后却被李密所夺。翟让死后,李密为了安抚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