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普天之下 >

第243章

普天之下-第243章

小说: 普天之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o…m。
    几乎一眨眼之间,这伙民壮和僧人就杀掉了七个蒙古斥候,许多民壮还没有机会凑上前去“施暴”,这七个蒙古斥候被愤怒的人群砸成肉饼。
    “陈同大哥真有办法,咱们已经干掉了不下一百来个了吧?”有人拍手称赞道。
    那叫陈同正是这三百个人当中的为首的壮汉,他是本地府兵的一员,在大部府兵被抽调至肃州城后,他同本什的兄弟留了下来,并且召集了一些留下来的百姓。陈同瞪了那人一眼道:“少废话,赶紧捡了蒙古人的兵器,马匹若是能用,赶紧牵走。”众人七手八脚地将马匹拖了上来,受伤的战马被一刀结果了,填在陷阱之中,然后在地面数滩血迹上撒上尘土,官道上又恢复了原状。这三百人被陈同领着转战到另一处设伏处。众人刚埋伏好。一支蒙古百人队就赶了过来。这支蒙古百人队偏偏离他们设伏地三里外停了下来,四处观望。极为谨慎。
    “陈施主,这下该怎么办?”钟山寺地一名伙头僧道。对付七个蒙古兵,人人奋勇向前,这下来了一支百人队,众人感到心里发虚。
    “蒙古人也不过一个头两只手,没什么了不起的,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陈同双目冷若冰霜地盯着远方地蒙古百人队,几乎是咬着牙齿说这话。听者无不从他冷冰冰的话语中听到了仇恨。
    “可是对方有一个百人队啊!”伙头僧握着一根哨棒,惴惴不安地说道。这名伙头僧到是积极参与抵抗。只是到目前为止一个人也没杀过,他受诫的光头被烈日晒得油亮。
    “我们有三百人!”陈同火冒三丈,“三个打一个,难道也不能杀死他们!”
    伙头僧被他杀人般的眼神给惊住了。
    “我陈同是燕京人!”陈同再一次他已经重复过无数次的话,“难道诸位是效仿我一样。被蒙古人掳到北方当十年奴隶?”
    “不想!”众人齐声应道。
    “难道你们想当顺民。效忠于蒙古人?”陈同再一次问道。
    “更不想!”众人又齐声道。
    “那好,不想当顺民奴隶,就随我一同战斗,不想被杀,那就杀掉对方!”陈同高呼道,“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他法!”
    众人呆呆地看着他,目光却越过他的肩头,注视着三里外。那里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家园。此时已经被冲天地火光包围。蒙古人正在村庄中纵火,烧毁了一切。如果没有这场突出其来的战争。他们中有人正在田地里劳作,有人做着手艺活,那伙头僧还在钟山寺里念经,给其他僧人做斋饭。一种叫做仇恨的东西在他们地心中爆发,没有什么能阻挡这种情绪从胸口喷涌而出。
    “家都没了,我们也不在乎什么了!”众人拍着胸脯道,“陈大哥说怎么打,我们全都听您的!”
    陈同对这个情形极为满意,他打量了眼前这三百张脸,心中寻思着人手越来越多,其中不乏骑射娴熟之辈,却不能再这样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地零敲碎打,他已经不满足于杀几个敌军游骑。
    “按照咱们大秦国的军制,我将你们编为三个营,每营各有长官,我陈同就是你们的校尉!”陈同道,“尔等要听我的军令,一切按照我大秦国地军法行事,否则我就会像蒙古人一样砍掉你们地头,尔等可愿意服从我?”
    “我等皆愿听陈校尉的军令!”众人齐声道。
    自封为校尉的陈同,立刻将这些他还记不熟姓名的人编为三个营,那些经过府兵军训的人被安插到各营当都尉、什长,并将其中精壮编在一起,充当自己的主力营。
    那支蒙古百人队,在村中没有找到一颗粮食,只能用心中的怒火点燃整个村庄。粮食都被埋在了地窖之中,这种储粮方式在河西极为常见,况且处于青黄不接之时,百姓手中的粮食本就极少。村中的老弱妇孺都躲进了焉支山中,精壮大多都被甘州守备临时征召到了肃州,正在安西军萧不离手下效命。少数人都在当地保长地带领下进行游击,如同陈同领导地这一支一样。
    秦国的乡野地保甲制,可以说效仿于宋国,也可以说是西夏王朝留下的迁溜”乡里制度。只不过当初赵诚重整保甲制,在乡野间招募弓箭手、义勇,既是为了应付百废待兴的局面,也是为了能在乡野捕盗安民,减少官府治理费用,更是为了能在用兵之时更快速的征集兵力,秦国推行的府兵就是依托于这种民间的保甲制而征召的,它第一次发挥了它应该有的作用。即使是贺兰军的成立,也与这种制度离不开的。
    但若是没有持续的外来军事压力,秦国的保甲制度也许只是一纸空法。强敌在侧,现实令秦国朝廷不敢放松。
    蒙古百人队发现了在村外的官道上有一队百姓正赶着牛羊,向村子缓缓行来,他们喜出望外,连忙上马奔去。百姓见蒙古人突然奔来,惊恐地丢下牛羊返身便从来时的路奔逃。蒙古人狂笑着在身上追,突然官道上凭空出现了一个宽一丈的沟壕,蒙古兵摔了下去,后队的勒马不住马匹的人撞上前去,又撞下十多人。
    “哗!”一棵大树在蒙古人身后倒下,挡住了他们的退路。
    道边的树木、草皮、庄稼地里发生了变化,箭矢从树梢上,草地间,和白麦地里。原来陈同连同他的手下全都披上了绿色的伪装,众人纷纷往官道上仰射,编织着相向的箭网,无情地射杀着拥挤在官道上的蒙古人。
    每人飞快地射出两支箭矢之后,搭上第三支箭准备再射时,这支蒙古百人队大多已经被躲翻落马了。受伤的蒙古兵,被冲上前来的主力营砍成两半,连乞命的机会都没有。
    “蒙古人没有什么好怕的!”众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近距离射杀着几乎不动的目标,几乎是一边倒的射杀。他们不敢相信自己这三百临时组合在一起的甘州人,竟然能够杀死整支蒙古百人队,自身几乎没有伤亡,他们的信心空前高涨。
    陈同也不敢相信这个结果,他带领自己的“军队”,仗着熟悉地理的优势,继续转战焉支山地区,手下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散兵游勇自愿加入他的麾下。半个月之内,陈同已经成了三千人的首领。
    已经不能用一个名义上的校尉来称呼陈同了,同时他已经成了贵由与拜答儿两人联军不得不重视的对手。
    注:迁溜西夏王朝法典规定,每十户为一小甲,每五小甲为一小监,两小监为一迁溜。这是一种农业乡里制度,可能是自创的,但更可能是效仿自中原,例如宋朝的保甲制。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小说,欣赏最新文学章节请访问:wap。qixinge。 



第五十章 巍巍贺兰㈠

           茫茫沙漠上,到处都是沙丘、砾石与针刺类的植物。㈦ 星 阁首 发 w…w…w。q…i…XIN…g…ge。c…o…m。偶尔一处有水草的地方,也倒毙着人畜的尸体,在烈日下被烤成干尸。
    漫漫黄沙,沙深三尺,战马难行,被烈日炙烤的沙漠与戈壁,似乎要将人马融化。在这样的严酷的行军条件下,郭侃沿着蒙古大军留下的足迹继续追索着,一千人马终于在一处有大片绿州的地方停下。这里名叫娄博贝(今吉兰泰),当地有一片大湖与沼泽地,湖边分布较广的梭梭林和连片的草场,可供牧马。当地蕃人全都逃散,不知所往,或许已经被察合台的军队抓住了。
    附近有一座荒废的古堡,曾经是西夏王朝的白马强镇监军司的驻地。这里如今属于安北军的防区,安北军只在此地设有一个小军营,郭侃从营地外三十里找到七十具安北军军士残破的遗体。长途跋涉而来的神策军将士们,无暇取水润润干渴的喉咙,也无心思找处荫凉地方歇息,他们呆立当场捏紧拳头,瞪着安北军军士的尸首,双目燃着仇恨的火焰。郭侃命人将守军的遗体掩埋,立下一块木牌以为标记,暗暗发誓要血债血偿,让战死的军士魂归故里。
    附近的沙漠长有大片的沙冬青,因在冬天呈绿色,所以得名。这是一种常绿阔叶植物,神策军行在其间,有以为已走出了沙漠的错觉,据西域的商人们说也只有在这里地沙漠才得以看见这种阔叶植物。大片的沙冬青中间。到处都留有察合台大军经过地痕迹。
    郭侃跳下战马,俯身仔细地审视沙地里察合台大军离开时所留下的人畜粪便。将探询的目光投向部下丁老大。
    “从敌军留下的痕迹看,大概距我军三天的路程!”部下丁老大道,“敌军似乎大部奔往贺兰山,大约试图直攻京畿,一部往北奔往狼山兀剌海城,那里是安北军的驻地。”
    “统领大人,我军应往何处去?”参军老幺问道。
    “我军是无法歼灭敌军主力。敌军主力若想攻中兴府,必须首先要攻贺兰山之要冲克夷门,那里有雄关拒守,料当地守军至少会能拖上几日。但听说兀剌海城还有一万兵力,不知他们是南下回防中兴府,还是停留在原地。七星阁手机站: wap。qixinge。”郭侃道,“安北军这一万兵力。本就是防备河东北路的刘黑马,还有痴迷不悟地汪古人,郭某料中书省不会轻易调其南下,悬于贺兰山之外,威胁察合台的后翼,用处远比回防中兴府的用处更大。”
    “可是敌军主力有二十万之众,只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即可对安北军驻地围而不攻。中兴府若是不保,则城中数十万百姓将死无葬身之地!”老幺道。
    “敌军众多并不可怕,郭某怀疑察合台将来如何让全军吃饱?”郭侃冷笑道。“他从阿勒坛山一路奔来,越过不知几千里的沙漠,虽然进军神速让人不得不惊叹,但一味贪快贪多,携带粮食有限,恐怕不会持久。他们前锋轻骑突袭我朝,却又被我神策军及时发现,又企图劫掠以资军用,料想中兴府外早已经坚壁清野。虽然我朝因此损失众多。今年庄稼地里的收成是没指望了,但敌军所得将有限得很。此战。察合台必败!”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虽然这条兵法对轻骑兵并无太多的效用,但是既使是轻骑兵长途奔袭,也总是要有食物裹腹的,若是不能做到因粮于敌,那绝对是自找死路,何况是二十万兵力。郭侃对自己地判断极为自信。
    众手下听了郭侃的分析,也变得兴奋了起来,甚至有人庆祝了起来,战意高涨。
    郭侃鼓动着士气,心中却忧虑河西诸郡的战况。因为蒙古大军分路合击,若是能一鼓作气,攻占了河西诸郡,结果则会大大不同。只是郭侃远远地吊在察合台主力的身后,对河西的战况一无所知,他没有料到,正是因为贵由与拜答儿两人率轻骑分兵攻河西,追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所以才因为兵力不足及缺少攻城利器而一挫再挫。
    真实的形势并没有他想像的那样糟糕,当然更没有他口中鼓动士气所言那般乐观。
    战火在河西燃烧,正在向凉州蔓延,有顺着黄河烧向中兴府之势,安西军及地方守备虽极力拒守,然而只能顾及州城。蒙古军在乡野间纵横,所到之处村庄、小镇被焚毁,田地里正在生长地五谷被战马踩烂,即使提前得到警讯,各地总会有来不及逃走的百姓成了俘虏。这一切的损失都要由秦国百姓来承担。七#星#阁^首&;发 。qixingge。
    死忠地刘黑马在河东北路一部南下猛攻平阳,宋平的河东军被拖住无法西援中兴府,事实上宋平也不敢放弃河东,否则后患无穷。刘黑马又征集民壮溯河北进至兀剌海城,带着大批粮食与攻城器械与蒙古军一部会合,试图歼灭仍停驻在该地的安北军。双方已经打了三天三夜,何进率领其中最精锐的一万追随秦王赵诚北伐后,饶是留守的稍次军队,据险为守,也让围城的军队尝尽了苦头。
    郭侃部放弃追踪察合台主力,而是北上兀剌海城,密切注视着兀剌海城的战况,围困该要塞的敌军数量并没有他想像的那么多,这让郭侃产生了寻找下手机会地念头。
    镇守兀剌海城地安北军主官名叫林岷,此人是秦王赵诚的老部下,曾在中原战场立过功劳,累功升至安北军守备地职务。大都督何进自将一万精骑追随赵诚北伐而去,就临时指定林岷统领剩下的人马,只是因为林岷在留下地人当中表现最稳重。
    稳重。换句话说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虽然在大都督何进率主力精兵北伐后。被临时指定代管全军,但那时没有人预料到局势会到这个紧急地步。当神策军将蒙古军从西域东进南下的消息传来后,林岷恐怕是唯一主张留守兀剌海城地人,只是他这个主张没有一个人赞成。兀剌海城中众校尉各有主张,有的主回防中兴府,有的主退入贺兰山拒守,还有主张在贺兰山外与敌力战。唯一令他感到放心的是没有人胆怯、害怕。
    相反的,林岷这个守城的保守主张让别的校尉、参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