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 >

第44章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第44章

小说: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规律性,即敌人惯用的战术。

(9)研究情况时应记住没有绝对重复的情况;相对重复的情况,都必定有其新的特征。因此,不可呆板应用过去的经验。自己也不可老用一套办法去对待敌人。

(10)研究情况时应记住内容形式之斗争。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又影响内容。一定的战法是由一定的军队产生与表演的,因此军队如果改变了其质与量,其战法亦将受到影响,其战斗力亦将随之减弱或加强。敌军人力逐渐的减弱将影响其战法更加依靠火力与工事;敌军情绪之低落,与战斗力之减弱,亦可见敌军内部困难之加多。

(11)研究情况时,应看到量之增减与质之关系。敌军量之不足,更易暴露其质之弱点;我军量之优势可以补救质之较差;如我军质占优势,亦可以少胜多。

结束语

努力学习军事,争取最后胜利!

斯大林同志告诉我们说:“中国革命的特点是武装的人民,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说:“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武装斗争之重要如此,而我们今天,身处民族革命战争的环境中,无论在前线、在敌后、在战区、在大后方,都离不开战争的空气。无论我们做什么革命工作,都不能不以战争为工作的重心。因此,不懂得军事,就不能使自己的工作很好地进行,甚至还有性命的危险。因此毛泽东告诉我们:“研究军事理论,研究战略战术,研究政治工作,不可和缓。”

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在今年十月革命节公布命令中号召红军:“努力研究军事,且宜善于利用目前战争之经验。”对于我们也有号召的意义。文人小说下载

我们没有学过军事的同志更应该学习。对军事的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说:“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从‘老百姓’到军人之间有个距离,但不是万里长城,而是可以迅速地消灭的,干革命,干战争,就是消灭这个距离的方法。说学习和使用不容易,是说学得彻底,用得纯熟不容易。说老百姓很快可以变成军人,是说此门不难入。……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只要有心,只要善于学习罢了。”

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必定属于我们,但胜利必须经过斗争一长期艰苦的武装斗争及其他斗争之配合。我们要能从斗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懂得进行武装斗争的方法。现在一切都具备了,就等着我们。因此我们应努力学习军事,争取最后胜利。

附录二:毛泽东致郭化若的八封信

■第一封信:

1937年9月5日

化若①同志:

你暂一星期内勿去党校,帮助把红大②教育工作改进一番。尔后你虽去党校学习,仍请你对军事教育作我的“顾问”(先生),因为你懂得这项,而我是不懂得的。你暂时去党校学习不是“解除军事”,那天我已对你说了,军事需要你的地方是很多的。你的意见书③我已交红大罗、周、莫、刘、杨④五人阅看,阅后讨论请你参加。

毛泽东

五号早

【注释】

①郭化若,当时任庆阳步校训练部部长。“七七”事变后庆阳步校建制撤销,郭化若回延安准备入中央党校学习。

②红大,即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的简称。1936年6月1日开学,校址在瓦窑堡,校长林彪,政治委员由毛泽东兼任。1937年春,中央军委决定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校址迁至延安,校长林彪,副校长刘伯承。毛泽东在信上写的红大,实际是抗大。

③意见书,是郭化若写给毛泽东关于改进院校和部队军事教育意见的信。

④罗,即罗瑞卿(抗大教育长);莫,即莫文骅(抗大政治部主任);刘,即刘亚楼(抗大训练部部长);杨,即杨立三(抗大校务部长)。

■第二封信:

1937年9月6日

化若同志:

红大准备下星期讨论你的意见书,请你不参加党校野营,回城帮助我及罗瑞卿同志一番,使第三期抗大①教育各部门工作有所改进。

毛泽东

九月六日十四时

【注释】

①抗大第一期1936年6月1日开学,至12月底毕业,历时7个月;第二期1937年1月20日开学,至8月间毕业,也历时7个月;第三期1937年8月1日开学,1938年3至5月陆续毕业,历时8个月至10 个月。

■第三封信:

1937年12月28日

化若①同志:

你写战略②,应找些必要的参考书看看,如黄埔的战略讲义,日本人的论内外线作战(在莫主任③处),德国克老斯伟资④的战争论,鲁登道夫⑤的全体性战争论,蒋百里⑥的国防论,苏联的野战条令等,其他可能找到的战略书,报纸上发表的抗战以来论战争的文章通讯亦须搜集研究。先就延安城有的搜集(商借)来看。

你不担任何别的事,专注于战略问题的研究及编辑部事务,务把军事理论问题弄出个头绪来。

毛泽东

十二月二十八日

【注释】

①郭化若,当时任军委编译处处长。

②战略,是指当时毛泽东要郭化若就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拟写的一个写作提纲。

③即莫文骅,抗大政治部主任。

④克老斯伟资,即克劳塞维茨,德国军事理论家。

⑤鲁登道夫,德国军事家(1886—1937),陆军上将。

⑥蒋百里(1882—1938),民国时期军事理论家。

■第四封信:

1938年1月5日

化若同志:

(一)你不必去西安,用我名义写两信,一致伯渠①,一致剑英②,说明编辑部工作需要买书,各附一书单请其代买。

(二)译俄文书,由你组织,报酬可照你拟定办法。

(三)战略问题③头几章,阅后付你。

毛泽东

一月五日

【注释】

①林伯渠,当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

②叶剑英,当时任八路军总参谋长。

③指郭化若起草的关于抗日游击战争战略问题的写作提纲。

■第五封信:

1938年1月27日

化若同志:

政治工作意见很好,已交莫①自己去改。游击战争两文亦请你阅改,择其中较好一篇在明廿八日下午三时以前改好(不是提出意见,而是实行修改不妥地方)送我为盼!

毛泽东

一月廿七日

【注释】

①指莫文骅。据莫文骅回忆录《二十年打个来回》中提到,他曾写过一个材料,毛主席亲自进行了修改,毛主席并叫他去,当面教他如何写文章。这里的“政治工作”就是指这份材料。

■第六封信:

1938年2月7日①

化若同志:

请催促亚楼按时编好②,办法仍照亚楼前定集体写法。你的第六章③收到。你何日搬来④?

毛泽东七日

【注释】

①这封信是毛泽东在刘亚楼报告上的批示。刘亚楼的报告是这样写的:

毛主席:

我的课最近抽少了二次,我现正在继续开始编写游击战术,二月底以前无论如何把它编出来。特此报告。

刘亚楼二月七曰

②1937年毛泽东在一次军事理论座谈会上要刘亚楼写一篇《游击战术》文章,刘亚楼在2月7日报告中答应2月底完成。这里的“按时编好”,即指编好此文。

③指郭化若写的《抗日游击战争战略问题》的写作提纲的第六章。

④郭化若1937年12月在中央党校学习结束,调军委编译处工作,毛泽东安排他住抗大校长室,但郭化若当时有病住延安和平医院。毛泽东问“何日搬来”,实际也是问“何日出院”。

■第七封信:

1938年2月22日

化若同志:

择一个更好的提纲,收集所有的材料(包括解放发表的),用你一人的编写体裁,整理编写一部《抗日游击战争》①。亚楼②对此实际无暇写,应由你来担负,战略问题暂放后面。

《政治工作》③须亦如游击战争一样,收集集体写作并由谭政④负责,恐他事忙,亦须由你负责催收并整编。务期在短时把两书先弄出。

毛泽东 廿二日

【注释】

①是毛泽东提出编写《抗日战争丛书》中的一种。

②即刘亚楼,当时任抗大训练部部长。

③《抗日战争丛书》的一种。

④潭政,当时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第八封信:

1938年5月3日

化若同志:

你的问题我同陈云①同志说过,他也赞成有一个明确的解决,他答应与你谈一次,并希望你把过去的情形写给他,以便考虑将重新入党改为恢复党籍②及在党内发一适当的通知的问题。

【注释】

毛泽东 五月三日

①陈云,当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②指郭化若1932年被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执行者以“托派”嫌疑开除出党,1938年7月12日中央组织部正式通过恢复他的党籍。

后记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军事史书和郭老的部分著作,得到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军事图书馆等单位及有关同志的支持与帮助,军事历史研究部姚杰主任给予了关心和审稿。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

全书结束!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