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97章

天朝之梦-第97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户君,虽然大明和rì本在二百多年前曾有一战,不过那一战同德川幕府无关。自德川家当国以来,中rì关系一向良好,清鞑祸乱中国之时,rì本也是站在大明一边。因而来rì大明得复,中rì两国,朱家和德川两家,也应该互为盟友,共同为东方民族保留一片净土的。所以,现在德川幕府同我合作,不必有任何困扰,完全可以将我和济世行视为朋友。你们需要jǐng惕的,只有西方列强!”

    这个话,倒是合情合理!朱简煜之先祖,不正是在明亡之时,rì本的吗?虽然没有借到jīng兵,但还是受到德川幕府之礼遇。现在朱济世的目标也只是恢复大明,同rì本,同德川家族没有任何利害冲突,肯定也不希望rì本沦为西洋的殖民地吧?

    朱济世话音落后,朱简煜便躬身一揖,“先生果是rì本之友,学生不rì将启程回国,可替先生传递书信,先生若要遣使赴rì,可同学生一同返回。”

    “我也正有此意。”朱济世笑对朱简煜道“我的济世行在兰芳建有枪炮厂、钢铁厂,在香港有火药厂,都可以为rì本国打造枪炮的。不过济世行在rì本却没有分号,没有办法同幕府做生意。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在江户城外开设一个济世行商馆。”

    朱简煜闻言蹙眉道“先生,rì本目前还实行锁国,是不允许外国人在长崎出岛之外的rì本土地上居住的……”

    朱济世笑了笑摆手道“国家大政,如何能死板如此?锁国之策实为防敌,不为拒友,我与rì本实为朋友,为何要拒之千里?”

    朱简煜叹了口气,想解释两句,朱济世却道“近rì我又做一书,名《先军开国论》,详细阐述了东方之国在锁国、强兵、安内、攘夷等事宜上的先后顺序和可行之法,水户君可带回rì本,献于幕府。我再遣使者携带礼品同你一起回国,等你们的德川将军看过《先军开国论》后,定然会接见我的使者,同意我济世行在江户开设商馆的。”(未完待续)

 第176章 朱圣人和先军开国

    一百一十四票,新书月票榜第九,历史分类月票榜第六,对罗罗来说这个成绩已经是好到难以想象了!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然后再弱弱的问一下,各位大大,还有没投保底月票的吗?这个月就投给罗罗,好吗?

    “……西人自工业以来,欧陆雄杰并起,强国鼎立。英吉利、法兰西、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以及新大陆美利坚等国,皆为一等列强。政治以国家为本,强兵富民,对外扩张,不遗余力。凡科学、经济、工业、军事无不远胜东方传统之国。西人本性悍狠,欧陆千年争战,弱肉强食,所存至今仍雄踞一方者,无不长于用兵取胜之道,又工于不战屈人之谋,绝非我东方温文尔雅之君子国可比。

    拿破仑战争之后,欧陆稍安,西洋列强转而虎视东方,中英之战,实为西人图谋东亚之第一战。清国既败,东亚如日本、越南、朝鲜者,领土人民远逊于清国,安能不奋起而得自保乎?

    而奋起图强,必须法效西洋,师西洋之长技,守国族之根本,以国本夷用之道,渐渐而行,切忌急躁冒进,全盘西化。之所以如此,盖因西洋之国奸诈多谋,尤善以土治土之法,师其之长,犹如与虎谋皮,稍有不慎,使之侵入内地,勾结不臣,挑起祸乱,则印度亡国之祸不远矣。

    因而师法西洋,须有轻重缓急,不可一蹴而就。奋起之道,当以强军为先,西洋列强之国,皆以军国之事为首,无不拥精锐之兵,日夜操练,强中求悍,精中求锐,东方之国,若无精兵以保国基,骤然开国,使西人探知虚实,则亡国之日不远。

    强军之后,当为安内,西洋强国,皆为政令统一,绝无国中之国,豪雄割据。而奥斯曼帝国之衰,印度帝国之亡,皆祸起诸侯军阀勾结西洋以作乱。东方之国,当以为戒,先安内然后开国,方可无虞。

    开国锁国,实为攘夷,绝非自闭门户,绝交世界。锁国之法,是为使夷狄不知虚实,使不臣难通外敌,以此保国家之安宁。然东方诸国,行锁国之法者,多忘及本意,只知一味封锁国境,闭关自守,无视世界之剧变,实为坐等灭亡之道也,绝不可行。因而开国实为必然,但开国之道,不可一蹴,必须渐行渐进。执一国政者,当率先而行,睁眼以观世界,遣使考察列国,探其长技,知其虚实,择其优而习之。先强军事,后安国内,再及经济、教育、工业、科学,循序而进,国恒强……”

    罗香梅用柔声细语念出的,就是朱济世所作的《先军开国论》。

    来到东方已经年余,朱济世的文言文水平,总算有了不少进步,写出的文章在左宗棠、朱简煜这等“大儒”看来,已经不是毫无文采了。不过除去文采稍逊,文章的观点却是极为精辟,可以说让每一个读到的东方政治家,都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篇《先军开国论》,虽然文字不多,但却足以成为东方落后国家“改革开放”的指导性文件!因而在后来的许多年里,此文在东方各国流传极广,特别在日本国内,几乎到了人人都可倒背如流的地步。而朱济世之名,也随之更为响亮,还被人观以“圣人”之名,几乎堪比孔孟了。

    “嗯,相公,你现在的所为似乎同《先军开国论》上所言的,完全不一样啊?”罗香梅有些不解地看着丈夫。

    朱济世的怀里正抱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在逗弄,是罗香梅为他生下的次子,取名朱国雄,是朱家正经的嫡长子。小家伙刚出生没多久,闭着眼睛正在呼呼大睡,压根就不理睬自己那位圣人老爹。

    而这个“国”字辈,是朱济世新续出来的,根据他给自己编造的族谱,他老爹朱先圣是朱棣一系的“先”字辈。按照朱元璋给他的子孙所指定的辈份,属于第十九辈,而朱济世是第二十辈的“猷”字辈。为了让自己更像是朱明子孙,朱济世声称“济世”是字号,而他的大名则是“猷勇”。当然这样的名字并不合朱明王朝取名的规则,不过朱济世的祖先流落南洋,不知道那套规矩也不奇怪。而这个“猷”字辈已经是朱元璋为朱棣的子孙所制定的辈份的最后一代,虽有流落各方的朱明之后,新续了辈份,不过朱济世俨然是大明中兴之主,自然要继往开来,不会用这些落魄王孙所定的辈份了。

    这里顺便提一下,这段时间,倒有不少自称是朱明之后的人前来香港投靠,朱济世也不辩真假,将他们一一收纳到旗下。反正现在还是造反的时候,人当然越多越好。

    “少言,你怎么看?”朱济世回头看了眼屋内一个着青衣,头上梳了个发髻,一副明朝文士打扮,皮肤却黑得好像奥巴马一样,颧骨高耸的年轻人,笑着问道。

    此人名曰朱默,字少言,原先是南洋一带的海商,出生在巴达维亚,自称是祖上为永历帝朱由榔长子朱慈爝,于1646年从广东逃往日本,随后流落南洋,1662年死于西班牙发动的南洋华人大屠杀,全家唯其一幼子独活——也就是说,和朱济世一样,没有多少证据可以证明自己是朱明之后。

    不过这位“朱明之后”倒有些才干,不仅能之乎者也说一堆儒家的道理,还通晓英语、荷兰语和日语,时常往来于琉球——南洋的航线,所以被朱济世派遣去出使日本。

    “《先军开国论》实为稳妥渐进之策,不过明公早就通晓西洋之情,自不必如此实行了。”朱默斟酌着用词说道。

    “嗯,这说法也不错,其实我这个朱明之后,本来就是从西洋而来,也算是西洋东进的一部分吧?”朱济世望着他说,“这话不妨和德川家之人明言,我和西人虽有共同利益,但也有分歧,并不希望东方之国全数沦陷。未来复明之后,还指望同日本结为兄弟之邦,共御西夷呢。”

    “属下明白了。”朱默躬身道。

    “可是相公,你这大作早晚流传于世,若为西人和满清所知,恐怕……”罗香梅秀眉微蹙,似有担心。

    “有何惧哉?”朱济世摆摆手笑道,“所谓小鬼难过,阎王好见。我所交厚的都是西洋的阎王,不是他们放在东方的小鬼。如阿尔伯特,维多利亚者对远东之事不大清楚,也不急于要把中国、日本、朝鲜等国一一变成英国殖民地的。倒是西人在远东的那些小鬼,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即发动侵略战争。好在这些小鬼,都奈何不了我这个同阎王深交之人的。

    至于满清,没有这篇文章,他们也必然强军为先,只是他们强的肯定是八旗军。而八旗愈强,汉人士子必然愈加离心,这对我是有利的,因为满清的天下所倚仗的根本不是八旗,而是汉人士子啊!”

    “原来如此。”罗香梅思索一下,觉得丈夫所言句句在理,便绽出笑容,“只是那道光昏君糊涂,不知道自己正走在自绝天下的路子上。”

    朱济世微微一笑,又回头对朱默道“少言,你以为倭人如何?”

    “本性凶残,诡诈多智,虽僻处岛隅,却藐视中华,若其国强,必西进大陆,为中国之患。”

    朱济世点点头,笑问“你准备如何待日人呢?”

    朱默笑一笑,说道“属下预备以诚欺之,使日人沿着明公设计好的路子走下去。”

    罗香梅插话道“是《先军开国论》的路线吗?我看这路子似乎不错,莫非有什么陷阱吗?”

    “没有陷阱。”朱济世道,“以诚欺人,阳谋而已。若日人依《先军开国论》徐徐而行,对他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日本的有识之士会看到这一点的。”(未完待续)

 第177章 西乡来投

    “这个是刘阿亮的脑袋?怎么那么瘦?我记得刘阿亮是个胖子啊。”

    香港深水湾大宅,朱济世指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木匣子发问。木匣子里面正是一颗据说曾经属于兰芳刘家二公子刘阿亮的头颅。今天早上,有一个自称是日本国武士西乡隆永的壮汉,带着这颗人头到深水湾大宅求见。现在壮汉就在候见室里面,由朱默和朱简煜两人配着在喝茶聊天。装了脑袋的木匣子就由当值的锦衣卫送到朱济世跟前了。可朱济世却一时没有认出这颗又干又瘪的脑袋是刘阿亮的,因为他和刘阿亮只见过几面,印象当中这货就是个小黑胖子,不是个小黑瘦子。好在罗香梅、罗香菊两姐妹同刘阿亮非常熟悉,到了减肥成功都认得出的地步。

    “没错,这个就是刘阿亮的脑袋!没想到竟然瘦成了这样……看来这些日子他也吃够了苦头,不如好好安葬了吧。”

    罗香梅和刘阿亮相熟,不说青梅竹马,也是从小玩到大的,如果不是朱济世的横空出现,这刘阿亮没准还会成为自己的丈夫,现在见他就这样让人砍了脑袋,心里面并没有多少喜悦。

    “那位西乡先生说他是在什么地方砍了刘阿亮的脑袋吗?”

    在确定了这个脑袋的确是从刘阿亮的脖子上取来的之后,朱济世的兴趣便转移到那位日本国武士西乡隆永身上了。朱济世远远见过此人一眼,这个日本鬼子的块头真是不小!身高起码有1米78,体重大概有一百七八十斤,瞧着跟个铁塔似的。这号壮汉真的是日本人吗?还有,在日本幕末时代是不是有西乡隆永这号英雄?光是看这块头在日本就是罕有的……

    “请朱默进来,我有话要问他。”

    对于日本人,朱济世是有一种本能的不信任感,特别是西乡隆永这号一看就英雄了得的日本人。

    “明公,您找我?”朱默恭敬地给朱济世行了一礼。

    “那西乡隆永是什么来路?问清楚了吗?”

    “那西乡隆永是日本萨摩藩的武士,出身在萨摩藩的鹿儿岛城附近乡间。父亲是萨摩藩的小吏,他自己也有个书记官的差事。这次是随萨摩藩负责琉球贸易的奉行小松清猷一块来广州做买卖的,路过琉球的时候遇到了自称是清国商人的刘阿亮。那刘阿亮见其壮勇,便以厚礼结交,同他和小松清猷同路到了广州。在广州才告诉他欲以重金募起为刺客来杀害明公。结果西乡隆永仰慕明公为人,便出手将之斩杀,砍了脑袋献给明公。”

    萨摩藩……好像是倒幕四强藩之一!西乡隆永……倒是没有听说过,不过知道有个西乡隆盛是什么维新三杰,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西乡隆永的兄弟?

    “明公,属下以为这西乡隆永所言属实。”朱默思索一下,分析道,“琉球国名为满清藩属,实际上是由日本萨摩藩控制,萨摩藩的藩士也时常冒用琉球商人的名义进行海贸。而且朱简煜也认得西乡,他们是同船从琉球而来的,那刘阿亮当时确实也在船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