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887章

天朝之梦-第887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样的国家对于拥有霸权的大明而言就是个提款机。作为未来提款机国家的主子,朱国卫当然是个“潜力股”,那些想要分润利益而把女儿嫁给他的财阀头头,当然该拿钱出来“入股”了。

    听朱济世这么一盘算,潘祖荫知道如来真宗是不会找大明财政部要钱了,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也有多余的心思去和朱济世讨论俄国问题了——这才是他和朱国雄来访的目的。

    “太上皇,俄国女皇亚历山德拉一世已经到了西伯利亚,现在正沿鄂毕河南下,准备去秋明城重建政府。”

    “亚历山德拉一世多大了?还不到2岁吧?身体能受得了长途奔波?”

    这个时代幼儿的夭折率可不低,虽然因为青霉素的出现已经提高了上等人家孩子的生存率(穷人用不起),但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朱济世知道自己儿子在打什么主意,所以就好心提醒一下,别到时候闹个人财两空。

    “儿臣已经着人打探过了,这个亚历山德拉女皇身体很好,生下来到现在从来没有生过病。”

    一个病秧子居然生了个小金刚,怪不得外界有人传她是野种……

    朱济世点点头。是不是野种不重要,重要的是亚历山德拉女皇还有多少追随者,能不能成为西伯利亚的女王?另外就是女皇身边那些人是什么想法。

    “女皇现在还小,做主的是她母亲还是她叔叔?”

    “是两人共同担任摄政王,不过大主意肯定是亚历山大大公在拿。这位大公是什么心思还不知道,不过既然带着侄女跑来西西伯利亚,应该是存着割据一方的心思。”

    “何以见得?”

    “如果他想要恢复沙俄政权,逃亡芬兰才是上策。芬兰大公是瑞典国王兼任的,现在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正在想尽办法巴结罗马,一定会把他们安然送去巴黎。有了罗马的支持,亚历山德拉女皇才有可能复辟。”

    “玛丽亚,你怎么看?”朱济世征求起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的意见。虽然现在大明朝廷这里已经不缺欧洲通了,但是总归比不上玛丽亚这个欧洲政治的圈内人士。

    “罗马帝国的根子还是法国,而且还是波拿巴家族当政,亚历山大大公怎么敢贸然相投?”玛丽亚顿了下,又道,“另外,亚历山德拉女皇在秋明是个抢手货,罗马和大明都想得到她。要是去了巴黎,可就被拿破仑四世拿捏在手了,连个讨价还价的本钱都没有了。亚历山德拉女皇的地位当然是有保障的,可是其他俄国贵族就很难说了。”

    朱济世点头,玛丽亚的分析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不过道理倒是不错。去西西伯利亚至少能抓点地盘军队,去了罗马可就是孤儿寡妇任人欺凌了。

    “那么说他们手上还能抓到些军队?”朱济世皱皱眉,“可朕听说沙俄皇室不得人心,连彼得堡市民和近卫军都不拥护他们。”

    “俄国近卫军向来靠不住,而且欧洲国家的首都民众都喜欢闹事……他们大多是无产者,几十万上百万聚集在一起,如果是太平盛世还好。可要是遇上什么动荡年月,生活没有了保障就很容易被人煽动闹事了。”

    玛丽亚。克莱门蒂娜自己早年就出资赞助过巴黎人民造反,说起这事儿来当然头头是道。

    “因而欧洲各国王室,大多不会把首都的工人阶级当成统治基础的。在他们看来,地主和农民才是国家稳定的基石。俄国之所以会如此动荡,就是这个基石出了问题……废除农奴制改革没有改好,让俄国缺乏高效的农业和可以充当社会稳定基石的农场主阶层。所以在仅仅动员了几百万人参军的情况下,就让俄国国内供应陷入了紧张,给俄国民意党提供了起事的良机。

    不过俄国各地农民对沙皇政权的支持程度是大不一样的。在人口集中的黑土地区,土地矛盾尖锐,农村公社大多在民意党及其盟友的控制当中。而在人多地少的西西伯利亚,土地根本不是问题,因而沙皇在农民中的支持率很高。这可能是亚历山大大公选择西西伯利亚为据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朱济世皱眉听完了玛丽亚的分析,沉默了一会儿,“……看来要把这个亚历山德拉女皇搞到手也不是那么容易。那么我们直接出兵占领西西伯利亚呢?有可能办到吗?”

    “西西伯利亚有好几百万俄罗斯人,占领那里容易,要长久统治却有难度。”朱国雄摇摇头,“所以儿臣的想法还是扶植一个西伯利亚王国当缓冲,和西华一起成为大明西方的屏障。”

    “这样……这样也好。”朱济世思索了一下,“只是亚历山大大公能接受吗?”

    朱国雄摇摇头,“儿臣的想法是先支持亚历山大大公复国,让俄罗斯人自己消耗,再叫西华出两个军声援一下。如果能让亚历山德拉女皇复国,我们就在西西伯利亚割点地盘。如果不成,亚历山大大公和亚历山德拉女皇也就只能依附大明了。”(未完待续。。)

 第1514章 民意党服软了?

    巴黎,凡尔赛宫。

    罗马帝国奥古斯都拿破仑四世正在等着前线的消息。

    发了两年战争财的拿破仑四世忽然发现别人的世界大战已经结束,而罗马帝国却陷入烽烟四起的局面里了。

    首先开打的是南美洲,从巴西开始,现在战火已经遍及了巴西、阿根廷、巴拉圭河乌拉圭。而且战局居然对罗马相当不利,在巴西北里约格朗德州加冕为巴西国王的亨利。波拿巴打仗的手艺明显不能和他二大爷拿破仑一世还有表弟朱胡安相比。在朱胡安大显身手的时候,他却在节节败退,连吃了不少败仗,带去巴西的墨西哥外籍军团损失惨重,只得向马蒂尔德和拿破仑四世求援。

    拿破仑四世当然知道自己的异母兄长不怎么会打仗,只得一方面调动西班牙军团和葡萄牙军团的部队飘洋过海去支援亨利。波拿巴;一方面催促马蒂尔德出兵帮亨利。波拿巴解困——实际上就是让朱胡安赶紧去南美指挥平叛。

    马蒂尔德这次倒是没有再迁延,十余日前就任命朱胡安为墨西哥军总司令兼任南美前线总司令,带着一个精干的前敌司令部乘坐墨西哥号战列舰前往北里约格朗德州的纳塔尔,接管了整个南美战场指挥权了。不过在接管指挥权之后,朱胡安却命令全线收缩,放弃了不少位于前沿的据点,暂时脱离了和叛军的接触。似乎是想先整顿一下部队,然后再发动进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再次展开行动?

    其次开打的俄罗斯方向的“干涉作战”。这次是罗马东帝国的大军亲自上阵,出动了20万人的干涉军。出兵已经一个多月。因为是干涉军。自然需要有俄国的合法政府邀请。要不然就不是干涉而是侵略了。

    可是让拿破仑四世感到为难的是,从彼得堡城中逃出来的俄国合法君主亚历山德拉女皇并没有前往临近的芬兰,而是在她的叔叔亚历山大大公保护下先去了阿汉格尔斯克,然后走海路去了西伯利亚——这不是摆明了不信任罗马,宁愿去依靠中国吗?

    不过还好,亚历山大大公在到达阿尔汉格尔斯克后还是发电指示驻罗马的大使向罗马帝国提出干涉请求。当然,他不提出罗马还是要干涉的!同时,这位俄国摄政王还命令留守君士坦丁堡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大公配合罗马干涉军的作战行动——这座俄罗斯帝国的第二首都并没有落入民意党之手。

    君士坦丁堡在过去十多年间一直是俄罗斯帝国重点开发的地盘。周围包括俄属小亚细亚农村的土地都分配给了来自俄罗斯的移民,也没有实行农村公社制度。另外,君士坦丁堡因为紧挨着地中海,很容易得到罗马的援助,没有发生食品供应严重短缺,所以沙皇在君士坦丁堡及其周围还拥有大批的支持者。

    在亚历山德拉女皇的叔祖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大公的配合下,罗马军队倒是很轻易的进入了君士坦丁堡。不过拿破仑四世并没有见好就收的打算,而是下令罗马干涉军在海军的配合下长驱直入去占领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军事要塞塞瓦斯波托尔。

    “陛下!捷报!捷报啊!”副官长亚历山大。瓦莱夫斯基(拿破仑一世的孙子)奔走进来,兴奋之色溢于言表,“塞瓦斯波托尔落入我们手中了。驻守在那里的俄国黑海舰队宣誓效忠女皇了!这一回通往基辅的大门已经敞开了!”

    “哦!太好了!”拿破仑四世霍然而起,进展如此顺利。让他都忍不住喜上眉梢,“现在有多少俄军站在我们一边?”

    “俄国人的君士坦丁堡集团军、克里木集团军、黑海舰队都已经宣布效忠女皇了。另外,俄国北冰洋舰队、俄国西西伯利亚集团军群、俄国外高加索集团军也都宣布效忠女皇!总兵力不下100万!”

    “好!好!!”拿破仑四世不停点头,显得极为满意。

    俄罗斯毕竟是人口几千万的大国,而且素来有军事传统,想要完全靠外力在俄国扶植起一个傀儡政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现在有了100万俄军向亚历山德拉女皇效忠,这场干涉战争就大有希望了。

    “现在有多少俄军表态效忠全俄革命委员会了?”拿破仑四世又关切的问道。

    “总数不过十几万,连同彼得堡、莫斯科(在彼得堡发生革命后3天也发生了革命)、基辅(在彼得堡发生革命后一个星期落入革命委员会之手)三地的赤卫队民兵,也仅仅只有三十万。”

    “好!好!好!!”拿破仑四世一声比一声高。他终于放下心来,“看来大部分俄军还保持中立,看来形势对我们有利。”

    军队在爆发革命时保持中立或是临阵倒戈也是这个时代欧洲革命中非常多见的。要是所有的军队都服从命令听指挥,欧洲就不会有革命了。但是革命要想最后取得胜利,通常还是需要大部分军队支持的,否则就只有被剿灭的命运。

    比如法国的1848年革命就取得了军队的支持,因而才顺利推翻了奥尔良王朝并且建立了新秩序。不久之前的美国革命同样取得了大部分美军的支持,所以英国人才会一败涂地。在英国革命中,大部分的英军就选择了中立,因而英国革命委员会只控制了少数大城市,无法取得全国的统治权,最后一帮社会主义者不得不引入维多利亚女皇的外孙德意志的威廉王子当国王,搞了一个社会主义联合王国。这样才得到了大部分英队的拥护。而俄国的全俄革命委员会现在也面临着和英国革命者同样的困难,无法取得大部分俄军的支持,他们的革命还没有成功!

    亚历山大。瓦莱夫斯基笑着又道“还得到一个消息,全俄革命委员会正考虑召开杜马会议,可能会制定君主立宪的宪法。”

    “哈哈,看来他们也想学英国人了。一切顺利的话,这次干涉很有可能不战而胜……给勒伯夫元帅下令,让他暂时不要向基辅进军。”

    勒伯夫元帅是罗马干涉军的总司令,现在正在君士坦丁堡。

    “陛下还打算留着俄国革命委员会?”瓦莱夫斯基轻声问着。

    “先留着,如果逼得太急,他们会很快通过新宪法迎回亚历山德拉女皇的!而且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很快就要下雪啦,俄国的冬天可冷了,我可不想重蹈拿破仑一世的覆辙。”

    趁着俄国革命委员会立足未稳迅速进军彼得堡的想法,拿破仑四世的确有,可他清楚俄国革命现在就结束对罗马帝国并没有什么好处。亚历山德拉女皇还是个不到2岁的幼儿,离嫁人的年纪还远呢,甚至都不一定能长大成人。因此拿破仑四世必须得到更多的保证和利益才能结束这场干涉作战。

    ‘至少要得到亚历山大大公和俄国新政府的保证书……最好能将亚历山德拉女皇接到巴黎来养大。’拿破仑四世默默的想着。

    ……

    “民意党不想推翻沙皇了?”

    接到了蒋肇聪发来的俄国方面的消息,朱济世不禁吃了一惊。

    对于彼得堡的消息,他比拿破仑四世要灵通一些。现在英国临时政府(前革命委员会)同全俄革命委员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络,而且蒋肇聪还带着中国社会党的观察团直接进驻了彼得堡,就住在刚刚撤离的大明大使馆内。撤退的中国使馆人员还把电台留在了原地,所以蒋肇聪可以随时用长波电台和国内保持联络。

    “这不该是涅恰耶夫行事的方式啊。”朱济世很有些疑惑。

    朱济世知道在国际工人协会内部一直是有社会党和民意党两派的。前者比较温和,波兰社会党、德国社会党,还有现在的英国社会党都是这一派的。而后者行事极端,高举暴力革命、革命到底的大旗,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