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780章

天朝之梦-第780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帅,这几年孤王一直在思量一个打破绵密防线的办法。想来想去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大范围迂回……利用强大的骑兵军团绕过敌人的防线,突入敌后同敌人的预备队展开迅速的决战并且取得胜利。”

    “难度很大。”韩四道,“不过也不是不可能,无线电报的出现可以让迂回部队和正面主攻部队保持密切协同。这样正面主攻部队就能及时发起猛攻以牵制对方,使之无法调动足够多的兵力回防。”他顿了一下,又道,“不过,敌人万一放弃正面防线,利用铁路线实施大踏步后退的话,迂回部队可就要遭遇敌人全军的攻击了,他们会全军覆没的。”

    朱胡安点点头,又道“第二个方法则是连续进攻,就是在敌军防线的某一点大量集中火力、部队、物资和后勤运输能力。用压倒性的优势兵力撕开敌人的防线,然后再往缺口连续不断的投入强大的预备队,以确保发动连续不断的攻势,击败敌人的预备队,突破他们的预备防线,使敌人陷入整体崩溃之中。”

    胡安这么一说,立即引来了韩四欣赏的目光,“大王,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达成突破呢?”

    “火海加人海!”朱胡安道,“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集中于一点,预备承受巨大的损失,还是足以形成突破的!而一旦撼动敌人的整体防线,造成崩溃,将会取得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的机会。孤王将这套战术称为大纵深突破!”

    大纵深突破!如果朱济世听到这个名字,大概要怀疑自己的儿子是哪个苏联二战名将魂穿的了。不过这个概念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端”,现在的军事专家已经提出的防御纵深的概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没有谁会用一条没有任何纵深的防线去抵御敌人的进攻。问题只是防御纵深有多大而已。而这种纵深布置的防御,也成了目前“战争静态化”的主要原因。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构建防线的成本比突破防线低多了。

    只要费点力气挖些坑,再架上机关枪拉上铁丝网,勉勉强强就是一道防线。如果没有炮击,想要靠步兵突破这种由机关枪和铁丝网构成的简易防线也是在做梦。而要把大炮从后方拉上来,重新部署到位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个时代可没有自行火炮也没有卡车,火力不强的75快炮还容易运动,那种大口径的重炮想要在布满弹坑没有良好道路的前线运动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在突破敌人的第一道堑壕之后,往往要重新布置一番,才能重新发起进攻。而在这个过程中,敌人肯定已经调集了预备队加固了预备防线。因而大纵深突破一直是各事专家们面临的困难。

    “想要连续突破恐怕不容易吧?”韩四微微摇头,“兵力的投入没有多大问题,但是火力很难跟上,没有强大的火力是很难突破由铁丝网和机关枪构成的敌方预备防线的。”

    “不是有迫击炮吗?”朱胡安沉吟着道,“刚刚上来的三个军的明军不都配备了这种轻型火炮?孤王认为,可以让他们充当第二和第三梯队,敌人最多布置了两道预备防线,一旦达成突破,就能让我们的骑兵部队从缺口攻入敌人的后方集结地域,扫荡他们的重炮阵地、物资仓库的重要的指挥机构,切断他们的后勤物资运输线。这样敌人就只能从密苏里河一线大踏步后退了。”

    韩四一愣,“什么?大王,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发动进攻?”

    朱胡安点了点头,道“用120万人去打垮最多180万人!”(未完待续。。)

 第1346章 同时进行的豪赌!

    在旧金山城堡内的朱济世听到韩四报上来的《胡安计划》时,正在和左宗棠下棋,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怔,心道“可惜兰芳行造不出坦克,否则这个胡安还真的能一战成名了!”

    “皇上,胡安大王倒真有些奇略。”左宗棠今年不过64岁,在这个时代来说算是个老人家,不过却由于保养得当,身体还极为硬朗,赋闲在家的这几年,一直在熟读中外兵书,倒是成了个业余军事家。“只是想要完全达成突破也不可能吧。”

    “为何这般说?”

    “这不是明摆着吗,胡安大王想用骑兵扰敌后方,但是美夷的骑兵又不弱于我,一旦发现我骑兵攻入敌后,一定会点齐马队前来交锋。”

    这等话,出自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左宗棠之口倒也不奇怪。朱济世笑着摇摇头,“现在密苏里河的战线长达数百公里,美夷的马队不可能集中于一地。而胡安却可以集中大部分的骑兵,数万骑总是有的。”

    这不就是闪电战的原始版吗?用步兵和大炮撕开个缺口,然后投入骑兵扰乱敌人的后方区域。朱济世想,可惜没有坦克,骑兵的攻击力终究不能和那些钢铁巨兽相比,是无法造成美军全线崩溃的。不过用80万人打败100万人,迫使美军退守一百公里还是有可能的,这样密苏里河一线的东华军就能南下转用于堪萨斯城,将联盟军的主力逼退。说不定能打下密苏里州和阿肯色州,将战线推到密西西比河。

    可要达成突破也不容易。朱济世又想道。毕竟没有冲击力极强的坦克可以使用。只能依靠步兵和大炮。而且也不能进行连续几天几夜的炮击,那样会暴露攻击意图,给对方调整部署的时间,只能用短时间的炮火准备扫清进攻的障碍……可惜电解法制造氯气的工厂还没有投产,所以没有足够的氯气可以进行毒气战,否则倒是可以帮助胡安取得突破。不过明年的会战当中,应该可以使用到这种武器吧?只是电解法制氯早在1833年就被发明出来了,因为没有好的发电机才没有能大量生产氯气的。现在发电机已经有了。到时候毒气战恐怕也不是大明的专利吧?

    ……

    “要进行大规模奔袭作战,就必须编成强大的骑兵集团,不是一万人两万人的骑兵,而是十万人二十万人的强大集群!”

    “这没有问题,可以将所有的骑兵师都集中起来,不行的话还可以从步兵部队中抽调骑兵。反正骑兵也不能进战壕,现在部署在密苏里河前线各师的骑兵团都无所事事。”

    “这样的话,十五万骑兵都能凑出来!不过还需要大量的备用马和马车……能够征集到马?”

    “没有问题,马有的是!马车可以立即开始制造……现在的问题就是需要奔袭多少距离?从南达科他州的张伯伦镇火车站到北普拉特镇(这个时空的太平洋铁路北线自此通过,南线则从堪萨斯州通过)有270英里(约430公里)。如果要打到洛丹府的话则要走530英里(月850公里)。似乎太遥远了。”

    “不可能走530英里,就算一人双马也要走上半个月甚至二十天。作战至少十天,即使不考虑回程的消耗,也需要携带一个月的补给物资,还要携带最少十个基数的弹药……”

    “可是攻占北普拉特镇只能切断太平洋铁路的北线,东华军依然可以通过太平洋铁路南线获得补给、调集军队。”

    “需要联盟从德克萨斯出击,有多远?”

    “从德克萨斯的米德兰出发走570英里!”

    “这不可能。”

    “那就从密苏里州出击,从东华军防线的南端绕过去,这样最多走250英里就能抵达太平洋铁路线的南线了。”

    “或许还可以把突击开始的时间延后到今年秋天,这样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地里面的庄稼就能成熟了,后勤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

    此时在纽约中央公园的美利坚帝国陆军司令部里,已经是一片紧张繁忙到极点的景象。作战指挥中心内,帝和联盟军的参谋在第一次北美战争后第一次聚集在了一起,围绕着地图讨论着一个近乎豪赌的奔袭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集中美国北方和南方的骑兵,绕过绵延数百公里的正面战线,突袭东华军后方的铁路线,切断依赖铁路进行补给的东华军主力的后勤线。与此同时,集中在密苏里河——堪萨斯城战线上的美利坚帝和美利坚联盟军,也将发起全线进攻,迫使东华军无法及时抽调主力回援。

    “李将军,联盟方面在10月底之前能集中多少骑兵?能否在敌后进行一段时间的无后勤机动作战?”

    威廉。谢尔曼双手撑着地图台的边缘,目光一遍又一遍地扫视着上面密密麻麻的部队番号和军事符号。东华军的后方的确空虚,集中骑兵突袭的计划……是有一定可行性的,而难点则是在于突然性啊!十几万骑兵走上二十天不被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现在还有了无线电报这个先进的通讯工具。所以现在要考虑的就是突袭失败之后的机动作战。

    卡斯蒂斯。李和他已故的父亲罗伯特。李长得很像,人高马大,而且非常英俊。听到谢尔曼的问题,他低头沉思起来,片刻后才道“10万骑兵是可以集中的,如果是11月、12月的话,无后勤机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秋收刚刚结束,想要在堪萨斯州就地获得补给并不困难。”

    “我们可以集中15万骑兵……这样就能有25万骑兵突入敌后,够中国人受的了。”

    威廉。谢尔曼显然没有他的参谋们那么乐观,并不认为可以通过控制铁路线切断东华军主力的后路。但是却相信可以通过这25万骑兵的活动迫使东华军主力撤离密苏里河——堪萨斯城战线。

    “或许可以把他们逼回洛丹府。”谢尔曼道,“同时在迫使他们放弃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奥克拉荷马州的庄稼。”

    “能达到这个目的也算大胜了。”

    “的确如此,能把中国人堵在洛基山脉里面也算成功了。”卡斯蒂斯。李也没有布什和三k党人那么疯狂,没有用600万美国人的生命去换一个“干净的北美洲”的想法。但是他也不能容忍胡安咄咄逼人的东扩步伐,更不能容忍东华吞并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奥克拉荷马州。

    李上将顿了一下,忽然四下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谢尔曼上将,如果我们达成了逼退华人的计划,有没有可能让美利坚重新统一成一个共和国?”

    威廉。谢尔曼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轻声道“这也是布什先生的理想……不过要达成这个理想并不容易,因为胡安国王的背后是整个中国!他们有7。5亿人口。”

    “如果能占据洛基山脉的险要,应该能堵住他们!”

    “但愿如此吧。”威廉。谢尔曼沉默了一下,立即结束了这些敏感的话题,转回到了战事上面。“李将军,北方已经付出45万伤亡了!我们在密苏里河沿线的部队元气大伤,所以希望你们可以在下一阶段的作战中多负担一些责任。”

    “元气大伤?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如果再抽调15万骑兵的话……”

    “没有什么问题的。”威廉。谢尔曼吸了口气,“已经补充了二十万人了,到十月底能再补充二十万。到时候还能在密苏里河沿线维持八十万大军,应该够了。”

    “那就好。”卡斯蒂斯。李松了口气,“到十月底,我们能在堪萨斯城前线集结六十五万大军!主攻就由我们发起吧!”(未完待续。。)

 第1347章 人命和钢铁

    在太平洋大铁路北线以北,普拉特河以南的兰开斯特县,现在已经是警备森严的军事禁区。这块内布拉斯加州东部的一角,已经被东华密苏里集团军群的宪兵部队,内布拉斯加华人民兵,还有各种军事人员严密的封锁了起来。任何人进出这块地区,都要受到军事人员的盘查。各个道路,桥梁,甚至田间地头,都有军事人员设立的岗哨。在北美大平原的任何一个角落,大概都没有这里戒备森严。兰开斯特县的平原,现在就是东华军酝酿中将要发动的大纵深突击的主力部队——增强了的第六集团军的集结地域。不管是东华的密苏里集团军群,还是东华国王,甚至朱济世,都将这个可能是历史上最强大的集团军作为了东华“秋风”战役的决胜力量。这是一支武装到了牙齿的强军!

    这个集团军的核心,就是八个从大明本土、日本和朝鲜海运过来的步兵军,包括精锐的大明皇家近卫军——这个军是分三批搭乘蒸汽帆船从大明本土运来的,其中一个师还是和朱济世一起过来的。

    还有日本王国陆军远征军——这个军是现在日本王国的那支袖珍陆军的几乎全部力量,不过十余年的精兵政策让这个军拥有不亚于大明皇家近卫军的战斗力。

    还有大明陆军的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和第六军,他们都是由原先的草原军团所属部队改编扩建而成的,属于大明皇家陆军建制内仅次于皇家近卫军的精锐部队。

    此外还有一个朝鲜军团,是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朝鲜国王朱国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