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405章

天朝之梦-第405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四个骑兵团也太少了,不过2000多骑,万一遇上敌人的大队,怕是吃不下来。”

    骑兵团的编制都偏小,一般是不设营级,直辖六到八个连,每个骑兵连也就是90骑。而且配属步兵的骑兵部队人数更是偏少,现在腾格里城内的四个骑兵团不过就是2000多人,马倒是足够,有近10万匹,不过大部分是驮马。

    “那怎么办?”罗军旗反问道,“难道就看着八旗兵在蒙古草原上撒野?现在皇上可兼领着蒙古大汗!”

    李文茂的神色有些沉重,蒙古草原太开阔了,而且现在又是夏季,正是最容易获得食物的时候,几千八旗马队实在太容易隐藏踪迹了。靠2000骑兵根本找不到他们,除非他们自己冒出来。可是靠2000轻骑兵,就算八旗马队冒了头,也未必打得动。

    “不如向买卖城进攻吧!”李文茂突然说道,“这股窜到蒙古草原的八旗马队一定是从买卖城开来的,而且一定是精锐。这样买卖城的兵力一定会薄弱一些,有利于咱们攻城。”

    “可咱手中只有2个军,还得至少留一个师守腾格里城。”罗军旗皱眉道,“而且腾格里城还没有完全建成,万一……”

    李文茂笑了起来“罗帅,咱们这次太小心了,咱们手里面有2个欧式步兵军啊!还怕奕欣的八旗兵?反正我对第15军的官兵是有信心的,一个师守腾格里城绰绰有余,就算是穆拉维约夫把他的万把毛子兵都拿出来也能守得住!我就怕他不舍得,他还有一整个东西伯利亚要防守呢!”

    罗军旗点点头“也对,不仅是咱们有一堆坛坛罐罐,老毛子一样有!传令下去,第四军全体出动,第十五军留一个师守城,其余也全体出动!

    我们现在就去打买卖城!!!”

 第701章 在路上 第三更

    朱济世坐在鎏金马车上面,正在从北京前往承德的路上。一路上走来,他都和两个法国女人有说有笑,好不风流快活。这次战争和以往几次不同,朱济世虽然名为“御驾亲征”,但实际上却没有上前线去的意思。而眼下的通讯手段,根本不足以让朱皇帝在后方遥控大军——除非像宋朝的那些皇帝学习,用什么“阵图”去瞎指挥。这种事情,他当然是不会干的,所以蒙古前线的罗军旗、李文茂和苗沛霖三人的权限极大,而罗军旗更是在军事上下最后决心之人。

    至于皇帝本人的心思,现在都在这位拿破仑家的公主殿下身体上,呃,不对,是身份上——大墨西哥帝国的拿破仑N世女皇……听上去就很牛逼!

    当然,这个大墨西哥帝国只是个备胎,万一拆分美国不成功,就应该想办法搞一个大墨西哥出来,收复美墨战争中的失地,在英法明三国的支持下接茬和美帝作对!总之,为了打倒美帝国主义,我们朱大皇帝真是各种各样的办法都想到了。

    现在的朱大皇帝肯定不知道,历史还真有一个拿破仑三世支持的墨西哥帝国。皇帝不是马蒂尔德公主,而是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倒霉弟弟马克西米连一世。他是被拿破仑三世忽悠去墨西哥当皇帝,结果皇帝没当几年就被墨西哥的印第安小矮人总统贝尼托。胡阿雷斯(身高1。35米)给抓到枪毙了。真不知道这个时空会不会上演一场小矮人枪毙白雪公主的悲剧……

    而作为可能的悲剧女主角,长得很白的马蒂尔德公主现在根本不知道朱济世想要将一顶非常危险的皇冠戴在她的脑袋上。这会儿反而在向朱济世推销一个“西伯利亚大公国”方案。

    “皇帝陛下,俄罗斯人的坚韧在整个欧洲都是首屈一指的,这个民族不会轻易妥协,这一点我们拿破仑家族可是感受颇深的。如果您想要沙皇割让东西伯利亚或者是贝加尔湖以东的全部土地。除非您能攻占莫斯科和彼得堡!所以,用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共管的大公国来实现中国人向东西伯利亚的殖民是最可行,也是最有可能为俄国接受的方案……”

    朱济世听到这个马蒂尔德公主说着拿破仑三世的建议,不由得轻笑了一声。这个拿破仑三世倒是不乏手腕和眼光,可惜在欧洲这样的人物真是太多了一些。普鲁士很快就要出一个俾斯麦。拿破仑三世如果有联俄的企图,多半会被他给破坏了吧?俄罗斯有个亚历山大二世,那可是仅次于彼得大帝的沙皇啊!英国不说了,辉煌鼎盛的维多利亚时代啊!该有多少杰出人物?连意大利都有马志尼这号人物!只有奥地利好像没有什么人物了,对了,好像有个茜茜公主。好像是巴伐利亚的公主。不知道有没有嫁给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这个老糊涂(朱皇帝还是知道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一个公管大公国是吧?”

    朱济世哈哈笑着“可是朕是蒙古大汗啊,西伯利亚是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家园,朕是他们的大汗,怎么能把他们的交给一个什么共管大公国呢?俄国人很坚韧是吧,那又怎么样?朕很快就会把铁路铺到腾格里城,铺到买卖城。将来还要铺到贝加尔湖畔,铺到叶尼塞河边!而且朕还有西伯利亚的原住民支持,俄国人想要在西伯利亚和朕拼消耗可是打错算盘了。而且,公主殿下,您是不是觉得现在讨论这样的问题为时过早?我们同俄国的战争毕竟还没有开始呢。”

    ……

    “都统大人,我们远远放出的斥候游骑,一直过了鄂尔浑河。都没有发现逆明主力的动向。咱们的马队可以迅速向东南推进!”

    八旗新军正黄旗都统傅方席地而坐,一边啃着干粮一边在听手下几个协领、参领向他汇报白天侦察的结果。这些八旗新军的高级将领,是眼下旗人当中少有精干之才,每个人都参加过滑县会战和宁锦会战,都是不甘心亡国的旗人硬汉。

    傅方率领的6000正黄旗马队和俄国人的3000哥萨克是绕道鄂尔浑河西岸迂回向南的。现在他所处的一带是蒙古帝国的古都和林附近,水草丰美,补给也比较容易。不过傅方却不大赞成罗索夫斯基选择的大迂回路线,这个圈子兜得实在太大了,还不如快速从库伦附近通过,抢在明军做出反应之前直捣库伦以南的铁路线。可是罗索夫斯基却认为。目前俄国并没有同大明处于战争状态,所以俄军应该力避在蒙古境内与明军交锋。

    可是要力避交锋,那还跟着南下作甚,难道是“震慑”么?这个怎么有点过去的八旗兵的意思啊,而自己的6000八旗兵。是不是被俄国人当成绿营废物使用啦!

    听着麾下汇报的时候,傅方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这种不利于俄满团结的念头。

    可是奕欣给他的旨意就是服从罗索夫斯基的指挥,尽可能保证罗索夫斯基的俄军不受损失。这摆明了就是要他的6000八旗兵去给俄国人当炮灰消耗啊!

    一阵马蹄声音响起,原来是罗索夫斯基策马奔来,罗索夫斯基胯下的是一匹金黄毛色的顿河马,高大、健壮而且耐力和持久适应性都非常强,算是阿拉伯马和蒙古马的中间型,实际上顿河马就是蒙古马、阿克哈——塔克马和阿拉伯马的混血产物。当然,顿河马的优点只是相对的,比速度比冲击力它们不如阿拉伯马,比耐力比适应性又不如蒙古马。所以这次南下,普通的俄国骑兵都配属了两匹蒙古马作为副马,军官则一律装备三匹顿河马。

    “少将阁下,鄂尔浑河东岸都没有发现明狗子的主力,看来库伦的明狗子根本不敢出来,到草原上和我们交锋!”

    听了傅方的报告,罗索夫斯基有些皱眉头。如果说明军的轻骑兵不敢和哥萨克交锋他是相信的。可是说他们不敢和八旗马队交锋就是在梦话了,八旗马队都让他们从广东撵到外蒙古最北面的买卖城啦!

    可是库伦的明军为什么不出动骑兵呢?难道他们发现有哥萨克骑兵伪装成八旗兵了?他回头看了看骑在顿河马上身材高大的毛熊,虽然穿着八旗兵的棉甲,但和那些满洲人还是有挺大区别的。不过发现了又能怎么样?立即向俄罗斯帝国宣战吗?那还不是早晚的事情!谁在乎?

    罗索夫斯基终于下了决心“没错,草原不是农夫民族的天下,这里是我们哥萨克和八旗子弟驰骋的疆场!现在我命令全军转向东南,目标,明军的铁路线!

    还有,消灭沿途所有遇到的蒙古人,一个不留!”

    与此同时,两骑带着紧急军报从圆明园内急驰而出的快马,终于赶上了正往承德而去的朱皇帝的车队。

    “皇上,有大股八旗马队南下,数量可能达到几千人,已经从腾格里城的西面迂回向南了!

    另外,罗帅已经统兵去打买卖城了。”

    御书房副大臣翁同龢双手将军报递给了马车中的朱皇帝。然后垂手肃立,等着皇帝的口谕。

    “什么?大股八旗马队南下,数量有好几千……罗军旗去打买卖城了?”朱济世怔了一下,消息似乎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不过皇帝很快就有了决断,“让桂国公立刻到朕的马车上来!”

 第702章 牵一发,全军动

    虽然有线电报已经出现,并且成了明军重要的通讯手段,但是由于蒙古战场的辽阔,各种消息和情报的传递的效率仍然是极低的。以至于双方的统帅只能依据很有限的信息做出判断下达命令。实际上,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猜测和臆想在指挥战争。

    明军总参谋部认为,俄国在东西伯利亚的兵力有限,八旗兵近年来更是屡遭重挫,多半失去了主动出击的胆量,肯定会采取远遁和固守,用空间换时间的战略。

    而明军所实行的就是“步步为城,铁路跟进”,想要用城堡据点控制蒙古,用铁路线支持后勤,以便让明军在贝加尔战场取得长期持久作战的能力。

    同时,明军还在努力训练装备一支类似于古代蒙古游牧骑兵的草原机动兵团,想要依靠这支部队控制西蒙古和中亚草原,配合太平天国夺取中亚三汗国,并且在中亚草原寻求同俄军主力进行决战!

    不过这支草原机动兵团并不需要保密到突袭发起的最后一刻,因为此时西伯利亚和彼得堡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电报联络,等到沙皇得知明军拥有一支强大的远程机动部队之时,欧洲的战争早就打到难以收拾的地步了。

    “老韩,看来有仗要打了!”

    韩四刚一上马车,朱济世就把设在移驻圆明园办公的陆军总参谋部派快马送来的军报递给了韩四。

    “奕欣的八旗兵南下了,人数可能有几千,这是总参估计的数字。刘炯建议动用草原军团,老韩,你现在是草原军团司令官。动不动,朕就等你一句话。”

    韩四一愣,他现在刚刚答应接下草原军团司令官的职务,还没有正式走马上任,连这个草原军团究竟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呢。思索了半晌。他才喃喃道“臣不知道草原军团是什么样子,皇上还是听从总参谋部的建议吧。”

    朱济世一笑,这个韩四还是跟过去一样,外表莽撞内心谨慎,不大愿意打无把握之仗。在他看来,在没有什么良将可用的情况下。将15万人的军队交给韩四还是可以放心的。

    “好吧,既然你也觉得总参谋部的建议可行,那就麻烦你立即赶去白城,草原军团的司令部就在那里!这是接管草原军团的谕旨。”

    说着朱济世将事先由自己亲笔写好的谕旨交到韩四手上,军队中高级主官的任命权现在还牢牢掌握在朱皇帝手中,别说是军团司令官这样高官。就连团长这样的中级指挥官的任免都是陆军部提出一个建议名单,然后由皇帝亲自圈定并且以谕旨的形式发布任命的。

    双手接过谕旨小心地收好,韩四就在马车上行了抬手军礼,然后又斟酌了一下,问道“皇上,您有什么宝训吗?”

    听到“宝训”这个词儿,朱皇帝不由就想起了“教主宝训”。原来以为这是金大侠发明的词儿,没想到明朝皇帝训谕还就叫宝训来着。

    “宝训谈不上,一点建议罢了。老韩,喀尔喀蒙古——贝加尔方向的总帅是罗军旗,你这个草原军团司令官也须受他的节制。等到日后军团转用于中亚——新疆战场后你才是方面大员。可知道了么?”

    “末将知道了。”

    朱济世点点头,挥手示意韩四告退。他最后的那番话只是个提醒,让韩四知道在蒙古草原上该以谁为主。不过眼下的通讯条件就是这么回事,没有无线电报可以联络,凡是独领一军在外的将领都有极大的独断权力,当然也肩负着相应的重任。

    “军长。达尔汗城到了,咱们今晚就在城里歇脚吧。”

    这个时候,近卫骑兵军的军长李秋生还不知道蒙古战场上所发生的变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