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351章

天朝之梦-第351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07章 德川无雄主

    江户城里,从横滨藩医院招来的女护士们正卖力地清洁着于琴之方的寝室。

    由于于琴之方肚子里的孩子是公方大人最后的希望,现在自然要万分小心。德川家庆自小就生长在江户城中,当然知道这富丽堂皇的景象背后有多少见不得光的丑恶。虽然这个时代日本的婴儿和幼儿夭折率极高,但是生了几十个孩子,最后只有一个脑瘫儿长大也太不合情理了。而且这些孩子并不都是一生下来就死去,有些还健康地存活到十几岁。当日朱济世访日的时候,就研究过将军那些夭折子女的病例,认为不是什么遗传病在作怪。因而公方大人现在万分小心,不敢再让江户城内的侍女去照顾怀孕的于琴之方,而是让横滨藩医院派人到江户城来。

    这所医院是日本唯一的正规西医医院,院长名叫大村益次郎,原先是长州藩人士,不过不是藩士,而是出身村医世家。不仅跟随父亲学习过医术,还跟随长州藩内著名的西医梅田幽斋和儒学家广濑淡窗学习。1847年,大村益次郎为了进一步学习高深的医术,转赴横滨,在横滨町开了个诊所的职位,不久之后便被当时主持横滨町的朱默推荐去了香港济世大学学医,1850年下半年方才取得毕业文凭,回到日本当了横滨医院的院长。

    同他一起回到日本的,还有十名女护士——在朱济世的指示下,济世大学医学院是有护理专科的,他在欧洲见识了太多的“杀人护士”和“杀人助产士”。所以在济世大学上了正轨之后。就决定开设护理专科。训练护士和助产士。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女子一般不愿意抛头露面,特别是识得几个字的“小家碧玉”更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所以济世大学护理专科的女学生都是横滨藩家臣的女儿,她们大概也是全世界第一代接受过正规护理训练的女护士。

    这十个跟着大村益次郎回了日本的女护士,现在都进了江户城成了于琴之方的临时侍女。这些女护士除了照顾于琴之方,还教于琴之方一些做产前运动,并且为于琴之方准备每日的营养膳食。这个时代日本人的饮食结构很成问题,很少吃肉,没听说过有奶制品。而且上层人物的饮食过分精致,连大米都要洗了再洗,结果造成许多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流失。因而公卿和高级武士的身体都不怎么好,倒是为了填饱肚子什么都往嘴里塞的下级武士比较健康。

    不过这些女护士的行为却引起了大奥之中一堆女人们特别是几位若寄年的抱怨。

    “真不象话,居然让孕妇吃如此粗劣的食物,还在花园里面养了两头牛(奶牛),不赶紧赶走她们,迟早要出大事。”

    愤怒的声音有时也会传到老中们耳内,可是谁都知道公方大人迫切想要一个健康的孩子,只要能达到目的。哪怕是在江户城里养老虎也行!而且现在的老中们根本也没心思过问大奥内部的事情,他们为了是否允许淑宫殿下在日本招募家臣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博弈。

    此日。公方家庆一边翻看着于琴之方的食谱,一边和家定的生母于津之方说话。谈话的内容是家定接班人选的问题,因为家定的头脑不好,也无法生育,所以他终究是个过渡人选。于琴之方腹中的孩子如果是男孩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继承人选。否则的话,将军家的继承人问题免不得又要引起一场斗争了。正在此时,侍童前来报告说,齐昭进城请安。家庆只是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公方大人可还好?”齐昭进来,施了一礼。

    “还能再撑几年吧。”家庆苦笑了一下,“六十岁大概能活到,七十岁不想了,争取六十五岁吧。”齐昭不知该说什么,沉默着不回答。

    “有什么事情吗?”家庆没有心思同齐昭寒暄,干脆入了主题。

    “大人,在下前来还是为了淑宫招募家臣的事情。”

    “哦,最近很多人给幕府上书,都是支持让淑宫招募家臣的……权大纳言,你们水户藩向来和朝廷亲善,这次怎么改变立场了呢?”

    齐昭压低声音道“事情有些复杂,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大明对日本的渗透和控制……”

    “都退下吧。”家庆挥挥手,将屋子里的伺候人和于津之方都打发了出去。“权大纳言啊……对你说也无妨,实际上,我不在乎大明皇帝参与到日本的政治中来。”

    “……”

    “齐昭,你知道我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吗?”

    “大人最关心的难道不是日本国的安危吗?”

    “是德川家的天下,这份家业是家康公留给我们这些姓德川的子孙,守住德川家的天下是我的责任。”

    “可是……”

    “朱济世可能想将自己的女婿扶上德川宗家家督的宝座,可能想利用日本武士的豪勇为其征战,可能想将日本变成从属于大明的国家。但是……他对德川家族的支持立场是毋庸置疑的。”

    齐昭不禁叹了口气,原来家庆早就知道朱家天子对日本的企图。

    “除了德川家的天下,权大纳言还想要别的吗?”家庆忽然冷冷地道。

    齐昭吸了口气,将军的问题相当不善,再谈下去怕是要撕破脸了。

    “听了大人的话,齐昭就放心了,齐昭也是一心辅佐公方大人的。”说着,齐昭话锋一转,又道,“我只是担心淑宫殿下所招募的家臣终有一日会为朝廷所用……”

    “不会有这一日的,”家庆道,“因为德川家比朝廷更需要大明的支持,如果朱济世不想失去日本,他就一定会继续支持德川家的。”

    齐昭道“可是现在有不少武士都希望日本能追随在大明背后有所斩获……”

    家庆冷笑,对齐昭小声道“应该是有不少穷疯了的武士都希望能从大明皇帝那里获得土地和封赏才对!

    不过我这个征夷大将军却只要德川家能世世代代把持日本就行了……连家康公也只有这点雄心,我们这些当子孙的本事还能超过家康公?所以别痴心妄想了。至于下面那些武士想出去就让他们去吧,反正幕府也养不起那么多武士。”

    齐昭又是一声叹息。正如家庆所言,一手创建德川幕府的德川家康都不是那种能带领日本开疆辟土,走上亚洲之巅的雄主,难道还能指望第十二代将军超过家康公干出这种前无古人的伟业吗?虽然日本还年轻,但是德川家族却早就是暮气沉沉了。

    离开江户城的时候,德川齐昭在心里面想道“朱济世肯定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不遗余力支持德川家族的。在他们中国,从来就没有第十几代君王的作为能超过王朝初期的几代君主的。朱济世能够做出现在这番事业,正是因为他是实际上的开国皇帝啊。如果日本想要跟随上中国的脚步,除非有一股新兴的力量能够取代德川家族……”

    德川齐昭虽然是明君(幕末四大明君),但也是姓德川的,怎么都要站在维护德川家族的立场之上。所以在被德川家庆点破玄机之后,他的立场也发生了转变。幕府老中们对于“淑宫家臣”的立场终于达成了统一,允许淑宫内亲王以琉球女王的名义,在日本招募最多两万名武士,这些武士可以携带家人和随从离开日本追随淑宫女王迁居中国,将来等琉球恢复后再去琉球定居。(未完待续

 第608章 蒙古选妃

    朱济世返回应天府城,已经是光复4年6月上旬。长江两岸,稻田的长势极佳,因为工商繁荣而生活日渐宽裕的应天百姓争先出来迎接奏凯还朝的天子,欢乐的气氛近乎狂热——虽然大明的文官给朱皇帝上了不少奏折反对在越北采取过为苛刻的政策。但是这都是朝廷内部的不同意见,在对外的口径上,这些大明官员可是一个劲儿鼓吹皇帝的赫赫武功。绝大部分的报纸也都是一片颂扬之声,开疆辟土,拓地千里,这样的武功搁在哪一朝都是值得夸耀的。至于这种侵略战争给越南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都已经被人为的忽略了。

    现在毕竟是殖民帝国声威赫赫的1851年,不是殖民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的1951年。哪一个殖民帝国不是建立在殖民地民族的苦难和血泪之上?其实就算是反对殖民越北的大明文官也是基于过去北方王朝四次侵越败北的老皇历在提出善意的反对。在看到北圻劳动人民都被圈进了铁丝网,就等着往南迁移之后,就是原先反对的官员也都不再给皇帝上书提反对意见了。

    征服越南的事情在应天府这里,已经告一段落了。紧接着,另一件看上去很有意义的大事,又出现在大家的视线当中——大明、暹罗、日本三个亚洲国家将要结成攻守同盟!

    这个消息首先是香港的《清流报》捅出来的,其实也是不捅,而是猜出来的。按照《清流报》的时事分析员雨白先生的分析,大明天子已经纳了德川将军、暹罗国王的女儿为妃,接着又要用很高的规格“迎纳”日本天皇之妹。由此已经形成了中日暹三国王室联姻,在这个西方列强已经打到亚洲古国家门口的时代,三个目前还保持完全独立自主地位的亚洲国家缔结同盟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在《清流报》提出这个猜测之后不久,《大公报》又披露了暹罗国王拉玛四世将在明年年初访问应天府的消息,似乎就证实了中日暹三国将要结盟的猜测。不过大明朝廷却始终没有就这个问题公开表态过。

    事实上朱济世的确有这样的打算,他计划在对俄战争开始之前将三国同盟变成现实,而日本和暹罗也将参加这场战争——朱皇帝需要日本的精兵和暹罗的大米。不过日本传来的消息却让他感到有些为难和不安,一方面德川家庆想挟着大阪湾大捷的余威。一举压倒朝廷,实现“一石一票”的公武合体;另一方面,德川庆喜又想将他没有出生的孩子委托给德川明子照看,如果这个孩子是男孩,将来还会成为德川宗家的家督——这可是个影响甚至是操控日本内政的绝佳机会。

    “难道德川家庆是在用一个画饼拉拢朕?可能是他担心朕支持日本的朝廷和外样强藩吧?”当德川明子的亲笔信送到朱济世手中,他还真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看来一切只能等淑子女王到来以后再说了。

    6月6日中午,朱济世进入紫禁城,早早处理完外朝的事务,便急匆匆步入后宫。皇帝纳妃的事情,照例是由皇后负责。所以迎纳淑子女王的所有礼节都是由罗香梅安排的。

    “恭喜陛下凯旋归来。”

    面对前来迎接的罗香梅,朱济世笑了笑道“哪里有什么值得庆贺之事?只是收复了交州失地而已。”

    “不,交州失陷已经有900年了,陛下只花了几个月就将其收复,难道还不是赫赫武功?”

    “这就是赫赫武功了?将来朕还要拓地万里呢!”

    “那么妾身就先预祝陛下马到功成了……”

    “那就谢你的吉言了。对了,你见过郑诗了吗?她虽然不是暹罗公主,但的确是国王之女,可以安排什么地位?”

    “可以为妃,将来若有所出,再提升为贵妃不迟。”

    “好的,那么……淑子女王呢?”

    “妾身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还请皇上示下。”

    “那就为贵妃吧,和明子一样。听说还有陪嫁的侍妾,都安排她们充任女官就是了。”

    罗香梅一愣,淑子女王并不是“公主”的身份,而是兼任琉球女王,虽然只是个空名。但是君王的名分是肯定的。这样的身份居然不是皇贵妃,而是贵妃,比大洋马还低一头,看来大洋马在朱皇帝心中的分量是极重的。

    现在,大明后宫的妃子数量都不是固定的——这也是皇后罗香梅故意安排的。就是希望多搞几个皇贵妃出来。可是连淑子女王这样尊贵的身份,居然都得不到皇贵妃的位置。

    “朕不会再立第二位皇后,也不会再封第二个皇贵妃。”朱济世淡淡地道,“所以只能委屈淑子女王当贵妃了,不过一切供应都参照玛丽亚皇贵妃的标准。就在紫金山那里块地方按照京都御所的式样给淑子女王建一座离宫吧,费用由朕的内库出吧。”

    京都御所就是日本天皇的皇宫,不是很大,占地面积才11万平方米,差不多只有应天紫禁城十分之一大小,建筑风格是唐朝式样的,如果用公开招投标的形式发包出去,花一百万银元就足够了,对朱济世来说不是太大的负担。

    “如此,淑子女王应该可以满意了吧。”罗香梅的心里面稍稍有些嫉妒,身为皇后,她除了坤宁宫之外,没有属于自己的离宫,比玛丽亚和淑子女王都不如。

    “皇后,朕的妃子是不是少了一些?”朱济世忽然提了个怎么听都有些荒淫的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