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79章

天朝之梦-第279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格转为军卫屯田兵。服劳役期间,由官府供应饭食,发放工资。”

    说到这里,朱济世顿了下,扭头看了眼正在一旁负责记录的秘书官张之万。他现在虽然是秘书官,但是身份还是“汉军旗降人”,五年之内只能领取最低标准的薪俸,也没有正式官身,只算是御书房向辽东镇借调人员(这样的借调人员还有许多,比如样式雷家的一大帮人都被借调去给朱济世盖房子了)。

    “第二点,兴大工,修筑道路、港口、要塞、城市、工厂。其中道路、港口、要塞和部分城市基础,都须辽东、辽西两镇出资出人修建,百万朝鲜、汉八旗劳役就是做这个的。务必在五年之内,建成旅顺、海参崴两地的要塞和港口,城市也须初具规模。沈阳、辽阳、镇辽、锦州、宁远等城都要扩大规模,以便将来成为辽东、辽西之基础。

    而工厂实业者,原则上实行民营,但是辽东、辽西情况特殊,应该特办。内阁会成立东北开发局,在辽东开办新式工厂,但是一切制度都要参考洋行,在管理上也会聘请西洋专家。”

    朱济世接着侃侃而道。他如何不知东北是后世中国的重工业基地,现在这块土地归了大明,自然要好好开发利用。而且开发东北也是朱明日后开发其他殖民地或新领土的样板。

    “第三点,步步为营,向北扩张。渤海公国终非独立之国,实乃我大明藩属。但其心叵测,非朝鲜可比。因而必须想方设法予以削弱,将来必要之时必有一场灭国之战要打。不过眼下,还得用蚕食之法,徐徐图之。”

    说完这三条,朱济世便将目光投向了李鸿章、彭玉麟,现在朱济世只在东北设立了一个行省,就是辽东省,另外还有一个军镇——辽东镇。李、彭二人,一个任巡抚,总管民政,监管军镇;一个任总兵,管理辽东屯军,都是封疆大吏。辽东只是初定,又是对抗俄罗斯的前沿,哪怕10年之内也很难如内地省份那样建立完善的民政、司法和公局体系。辽东开发是否成功,他们二人是否得力就是关键了。

    两个人都明白朱济世这目光中的含义,站起身恭谨一礼“臣当尽心竭力,为陛下兴辽东,平渤海,抗沙俄。”

 第484章 有朋自西方来

    蔚蓝无垠的中国海就在大明号三级战列舰面前展开,这是一艘原属法国海军的老舰,在夏尔。拿破仑上台后将其以88万法郎(估计这个价钱是罗香梅谈出来的,她也是广东人嘛)的价格出售给大明王家海军。在强劲海风的推动之下,这艘搭载着大明王后罗香梅和大明国王情妇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的军舰和另外三艘货船。从法国出发,经过大西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然后一路北上,在奥斯曼帝国所属的巴士拉刚短暂停留,同大明右丞相刘鹏在奥斯曼帝国所购买的“货物”和船只汇合后,再转向东方,一直驶过马六甲海峡。

    这是一次在欧洲来说引起轰动的远航,当1849年5月底的时候,整个西欧的人都在关注那位美丽而尊贵的东方古国的王后陛下的回国旅途。她已经在欧洲的土地上停留了超过2年,和整个西欧上流社会的知名人士都见过面,还是伦敦和巴黎权贵们的座上宾。在另一位艳名远播的名媛塞古尔夫人的协助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当然任何外交上的成就都要和国力相匹配,否则任何条件、协定都是一纸空文。

    而在罗香梅访欧的这些日子里,她所代表的国家也取得了让人惊讶的发展。刚来欧洲的时候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兰芳大公夫人,除了美貌和她那位有名的富豪兼科学家丈夫之外,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地方。而当她离开法国之前,她已经被人尊称为中国陛下。所代表的是一个可以同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平起平坐的东方强国——或许英国人和法国人打心眼里不愿意承认在世界的其他大洲上存在可以同他们的国家相提并论的强国,但是事实上,到了1849年,大明已经可以理直气壮地对这些欧洲列强说不了!

    就在1848年欧洲革命如火如荼的岁月当中,东方同样在上演着一场改天换地的革命!一个崭新而强大的中国,就是这场革命的产物。现在大明所拥有的欧式陆军数量,已经能让整个欧洲的列强哪怕是在联手出兵的情况下。都很难将其击败了。毕竟远隔重洋的距离,极大限制了欧洲国家向东亚投放军力的能力。

    而且大明毫无疑问还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工业化国家,产业革命已经在这个国家中展开了。看看这两年有多少机器从欧洲运往中国,有多少工程师、技术工人、管理人员、教师、银行家、科学家被从欧洲和印度,用高出一倍左右的薪水聘请到中国。就知道这个国家已经开始飞速实行产业化了。

    最后,大明在宪政改革和教育改革中所取得的成就,也让每一个欧洲国家的当权者都刮目相看。如果不是出了一个更让人看不懂的太平天国,大概每个欧洲人都会大明王国在过去两年所取得的成就而万分赞叹的吧?

    看到欧洲报纸上面各种各样对大明王国的溢美之言,身为这个国家女主人的罗香梅就忍不住想插上翅膀飞回国去,飞到自己的丈夫身边去了。

    “……大明国王仍然在不断的调集部队。防守淮河、大别山、汉江一线和增援满洲前线。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了这位国王陛下彻底消灭满清的决心。但是稍微对中国历史有些研究的人就知道,真正决定政权归属的地点不在满洲而在所谓的中原。就是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直隶等省份。但是现在这几个关键省份大多被太平天国所控制。这个由信奉基督教异端的农民起义者所建立的国家,现在也正在尽一切可能备战,同时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在可以想见的未来,大明王国和太平天国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将会发生。或许在付出数百万人死伤的代价之后,中国的核心部分才会被最后统一起来。愿上帝保佑所有在这场内战当中丧生的人们……”

    早餐的时候,玛丽亚。克莱门蒂娜拿来了一叠最新出版的《海峡时报》,逐字逐句将上面关于中国的内容念给罗香梅听。

    “……1849年度香港济世大学、广州济世大学、上海济世大学、应天师范大学、应天王家军官学校、广州王家海军军官学校等五校联考已经结束,此次五校联合招生规模首次突破4000人,除军事相关科目之外,还有医学、化学、数学、物理学、商学、工学、工程学、生物学、教育学等九大科目……”

    “……长江流域的水灾已经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荆江、九江大堤再度决口,湖北、江西两省十八个县被淹,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大明内阁财政部紧急拨款1000万元予以救济。应天、上海、广州等地商民踊跃捐款,大明赈济总会已经筹得善款490万元。”

    “……由于京杭大运河已经中断运营超过9个月,数十万依赖运河为生的船工生活陷入困境。自今年5月以来,京杭运河沿岸城市的治安不断恶化,抢劫、盗窃、杀人和帮会斗殴事件层出不穷。日前还发生英国商人被绑架事件,英国驻华公使馆已经就此事同大明外交部进行交涉,希望可以尽快破案,救回人质。”

    “江苏扬州府日前爆发抢米暴动,失业之运河船工聚众闹事,抢劫扬州城内十余家大米商,还放火焚毁一处米仓,扬州知府请求当地驻军出兵弹压,造成数十人死伤,有近五百人被捕。”

    “日前有数百名淮北士绅向大明内阁提出请愿,要求在淮北组织公局,并且请求自理淮北盐务。同时,据消息可靠人士透入,大明淮北巡抚苗沛霖仍然拒绝将淮北盐务交由财政部监管。大明中央和淮北地方因为盐税归属问题而引发的冲突,短期内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的迹象。”

    “据传,大理地方政权领袖杜文秀所提出对逃匿的1845年保山惨案肇事者进行严惩之要求,已经被大明内阁所拒绝。这可能意味着大明朝廷同大理地方政权的谈判破裂,双方的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玛丽亚。克莱门蒂娜放下手中的报纸,微微苦笑了一下,看着秀眉紧蹙的罗香梅“殿下,看来越是靠近中国,消息越是让人忧心啊……”

    罗香梅摇了摇头,挤出几分笑容,半开玩笑地说“玛丽亚,看来有一个很大的烂摊子在等待着我们啊……或许还会有革命发生!如果你害怕的话,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害怕?”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咯咯笑了起来,“我对杰森可是很有信心的,再烂的摊子他也有办法收拾,即使他没有办法,我也会帮他想办法的……殿下,您知道我是一个很有办法的女人。”

    罗香梅在心里面叹了口气,玛丽亚。克莱门蒂娜这个女人的确很有办法,而且还很有钱,同朱济世睡到一起也比自己要早,这个女人到了应天真不知道会搞出多大的风波来了……

    就在这时,大明山号上小餐厅的门突然被人敲响了,罗香梅用法语喊了声“请进。”然后就看到一个留着大胡子,长相很英俊的青年大步走了进来,冲着罗香梅点了点头“王后陛下。”接着又朝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就径自走到了餐桌旁,一边吃早饭,一边从玛丽亚。克莱门蒂娜跟前取过报纸看了起来。如果朱济世现在看见这个青年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他就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第485章 繁荣的苦力贸易

    大明光复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兰芳大公国第一大城市坤甸正南,坤江港。

    以大明号三级战列舰为首的船队,在一艘引水汽船的引领下,缓缓的驶进港内。这里的水面和巴士拉港差不多,都是那样狭窄崎岖,而且还拥满了大大小小的帆船。

    大明号的甲板上站满了军官和水手,他们都来自英法两国,大明号舰长名叫詹姆斯。何伯,是英国海军上校,也是已经开张的大明黄埔海军军官学校的校长,这艘船上的英法海军军官,全都是这所为中国海军培养人才的军校的教官。他们现在全都制服整齐地站在甲板上面,一个个都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眼前的景物。

    罗香梅、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刘鹏还有恩格斯夫妇,都站在大明号高大的后甲板上面,举着望远镜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坤甸港就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拥挤、肮脏、杂乱……也有几座宏伟壮丽的西式建筑物伫立在一大堆显得有些破烂的窝棚一样的贫民窟当中。这些西式建筑物都是各国洋行在兰芳的办事处所在,其中最为富丽堂皇的就是汇丰银行兰芳分行的大楼。巨大的欧式钟楼高高耸立,是整个坤甸的制高点,似乎就在告诉所有人谁才是整个婆罗洲经济的主宰。那些破烂窝棚多是竹木混制,谈不上什么风格,就是个住人的地方而已,住在里面的都是刚到婆罗洲没几年的华人移民。

    兰芳大公国建立四年来,几乎每天都有装满了在中国快要活不下去的穷人的广船靠上坤甸码头,而且随着朱济世在中国大陆之上的事业愈发兴盛。来到坤甸的穷人好像就越多!一开始是来自广东、福建,接着就有来自湘湖的失地农民,到了现在连两江鱼米之乡的失地、事业农人都“卖身”跑到婆罗洲来求活路了。

    惶惶大明朝当然是民不聊生的!所谓兴亡皆是百姓苦也,特别是这次的“清亡明兴”之战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地主阶级参加的民族革命。而这场革命的结果,则是资产阶级和地主士大夫阶级的共治,虽然这两者之间也有斗争、有矛盾。但是在剥削劳动人民的问题上,他们都是一致的——就算是现在的欧洲,也到处都充满着残酷剥削,连全世界最富强的大英帝国都是血汗工厂遍地,还能指望一只脚才踏进资本主义门槛的大明的资本家和地主阶级关心劳动人民的死活?

    坤甸港码头外一处“劳力市场”的一角。一百几十个衣衫破烂的汉子正表情麻木的坐在地上,等待着富得流油的婆罗洲矿山主、农场主、工场主或是建筑商来“购买”他们。

    几个穿着拷绸衣服,腰带上面插着柯尔特手枪,面目都有些狰狞的男子就在四下里面踱步,他们眼中满是贪婪和无情。

    “这里的猪仔那么多,能卖得出去?”

    “小胡。是第一次跑南洋吧?你知道南洋有多大?需要多少猪仔?坤甸这里可是南洋最大的猪仔市场,南洋甚至是澳洲的老板都会到这里来买猪仔,从来就没有卖不出去的时候。”

    “可是怎么会有那么多猪仔呢?现在都是大明天子当朝了。两江那里才遭兵祸又闹灾,有人活不下去要下南洋就算了,怎么天子龙兴之地的广东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