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69章

天朝之梦-第269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大人,官都统有请。”官文派出的塘马找到了马新贻的将旗,高声道“官督统的中军在地藏寺,请大人过去一会。”

    马新贻的正式官职是辽西兵备道,理论上可以监督辽西诸军兵事,不过实际上只能管宁远老城的回营,官文的八旗兵可不鸟他。现在官文请他过去那是客气,实际上是在向他下命令。

    而马新贻也不敢不奉命,连忙交代部下抓紧时间立寨,自己骑着快马就到了地藏寺的官文中军。

    “谷山,明逆又在闹妖蛾子了,你怎么看,能打吗?”见到马新贻过来,官文也没心思寒暄,就直接入了主题。

    马新贻摇摇头“打不过,秀帅(官文字秀峰),明逆至少有一万人,咱们合兵不过九千多,加上宁远前寨的兵不过一万一,只在伯仲间啊!”

    这话的意思是,在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清兵要是能赢现在的明军,大清朝也不会落到现在这地步了。

    “那怎么办?”官文的眉头紧皱,两手一摊,“镶蓝旗的兵差不多都在这儿了,还有一个步协半个炮协守锦州,总不能都调来吧?就是都调来,该打不过还是打不过啊!”

    “可向盛京告急?”马新贻又问。

    “当然告急了,快马已经出去了一天,五王爷肯定已经收到消息了。”官文答道。

    马新贻点了点头“要不就等着王爷决断吧,咱们现在只管立寨坚守。秀帅,您觉得怎么样?”

    五王爷是惇亲王奕誴,名义上的盛京留守。不过实际上掌权的是奕欣的老师卓秉恬和奕欣的母亲静皇贵妃。其实这两个人也是没主意的,得到辽西的急报之后便立即用八百里加急飞报给了还在朝鲜平壤的恭亲王奕欣。

    “王爷!现在不能决战啊,没有把握的……”

    原平壤府衙,现在的恭亲王中军之内,赛尚阿和耆英、桂良等人叩头喊着,形极惶恐。

    “本王也不想决战,可辽西……总之,祖宗之土已危,满洲根基已危,已经是不得不战了!”

    奕欣如一尊泥菩萨一样,坐在御座上机械地应着。

    接到盛京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得知辽西警讯,他就知道大难已经临头了。明军真的跨海而来,直接在辽西宁远州地方上登陆了。而且一次就投入了上万大军,可谓是来势汹汹!

    看起来,朱济世这一步棋,就是要挖大清的根基!如果恭王现在不敢应战,放弃辽西,让朱明在辽西有了立足之地,朱明的后续部队一定会源源不断泛海而来,若是有三五万,还不直接攻打盛京?况且朱明可不是一路攻辽。朱济世亲征朝鲜,现在更是兼领朝鲜国王,估计就是要以朝鲜为基地攻打辽东的。另外,吉林将军衙门的辖地海参崴又被明军所据,这大概又是朱明的一路兵。如果等三路伐辽之兵同时发力,这大清的龙兴之地还有吗?

    至于放弃辽东、辽西之地,退到吉林、黑龙江去的可能性,恭亲王不是没有考虑过。可问题是,吉林、黑龙江两块地盘是几乎没有被开发过的荒地。加上这次从朝鲜掠来的人口,二百多万大清之民来年的肚皮拿什么去填?

    所以奕欣根本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在辽西同立足未稳的明军一战了!

 第467章 大捷,战宁锦 三 王对王

    月票榜上的位置天天掉,罗罗好着急,能厚颜无耻地求票票吗?

    就在奕欣预备回师辽西去和朱明大军决战的时候,我们的朱大天子已经到了朝鲜首都汉城府,以大明天子兼摄朝鲜国王的名义。

    大半个朝鲜国现在已经被朱济世控制了,几乎是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之下就得到了。可是若说这朝鲜平得轻松,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因为现在落到他手中的朝鲜,算是被奕欣的清兵掠过一遍的,朝鲜的中枢也基本瘫痪,汉城府更是遭了劫火,里里外外被掠了个干净。连朝鲜王宫昌德宫和景福宫都被一把火烧了,特别是景福宫已经是第二次被烧,彻底成了白地。

    所以朱大天子这个朝鲜国王,只能住进了金左根原来宅邸。而且还集中精神干几天朝鲜国王的事情。比如重建朝鲜政府,恢复这个国家的秩序,四下安民,还要同一帮子两班豪门接触,说服他们支持自己兼任朝鲜国王。两国共君在欧洲没什么,在亚洲可就多少有些出格了,好多人都以为朱济世想要吞并朝鲜国。

    不过留在汉城迎候朱济世大驾的两班豪门在一定程度上,都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否则就该跟谁恭亲王奕欣立的朝鲜国王李昰应去平壤了。可是谁都知道,大清已经是穷途末路,跟随李昰应去平壤的下场只有一个,就是为李朝陪葬!而且就算不死在保卫平壤的战斗中,也就是跟随李昰应流亡满洲。这满清已经被朱明和太平天国打成了北清。这次面对步步逼近的朱明大军,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跟随这样的“上国”,还会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在恭亲王大军北走的时候,能躲的两班豪门全都躲了起来,连原来的领议政赵寅永也躲藏起来,当朱济世大军抵达汉城的时候,又带着一票丰壤赵氏的子侄党羽出来恭迎。态度极为谦恭。

    不过赵寅永的态度虽然不错,但和金左根不一样,似乎对李朝还抱有最后一丁点的忠心。今天来朱天子行在拜见的时候,居然斗胆提出了另立李朝国君的建议。

    赵老头子从袖子里面掏出个折本,恭敬地双手奉上,又退了回来,叩拜道“圣上,这份是汉城府一百二十二位有名的儒林士大夫联合向您提出的请愿书,希望您可以保全李朝国祚。朝鲜一国,愿意永世铭记大明的三造之恩……至于朝鲜的铸币、发钞之权,还有外贸垄断之权。都悉听陛下安排。朝鲜不敢有丝毫异议。”

    这老头子年轻时曾经多次出使大清,所以中文说得比金左根要流利多了。不过这要求,朱济世却不大想答应。要是朝鲜国早一点有这样的觉悟,何至有今日之祸?可是现在……

    朱济世笑着把玩那份折本,还没有说话,就听见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有一连串的卫兵行礼的声音。不用说也知道是有紧急军务,朱济世挥挥手就让赵寅永乖乖的退在一旁。

    “王上,辽东镇的军报,23日,我大军在辽西宁远州葫芦岛附近海滩成功登陆了!”

    进来的是罗泽南。一个鞠躬,就双手将一份军报递给朱济世“第四师已经包围了宁远前寨。还同来援的清鞑满洲镶蓝旗和回八旗总归万余兵马对峙。”

    “只是对峙吗?”朱济世神色中透出一丝不满,追问了一句。不过万余清兵而已,一个师的明军竟然不能摧破,真是有点古怪。

    罗泽南道“只是对峙……彭总兵在军报上解释,他欲以宁远前寨为饵,诱使清鞑在宁锦一带厚集兵力,一战而重创之。”

    朱济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围点打援,想法是不错。可是……奕欣会上钩?”

    “会!”罗泽南好像是变戏法一样,又取出一份军报“这是李少荃的军报,清鞑主力胁迫朝鲜男女约一百五万余口,一天前已经离开平壤北上了。”

    听到罗泽南的这话,一旁的赵寅永的嘴角就是一阵抽搐,一百五十余万口……而且俱是青壮年的男女,这一回朝鲜真是元气大伤了!

    朱济世并没有留神赵寅永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他的心思都已经飞到辽西去了。“奕欣退了……没准真有宁锦大战啊,要是这样,孤王要不了几个月就能入盛京了。”他顿了一下,又道“夺下辽西、辽东之地应该就算复辽功成了吧?”

    “算,当然算了!臣下恭祝王上报大仇,逐鞑虏。”罗泽南赶紧接着话题往下说。复了辽土,掘了清鞑的龙兴之地和祖宗陵寝,朱济世就算报了大明200年亡国之恨,灭掉了清朝,自然可以登基称帝了。至于满清最后的残余,早晚也是会被消灭的。

    “好啊,那宁锦大战可要打好了!军师,你看彭玉麟和刘丽川行不行?不行的话,从南京把老皮尔调过去?”

    “这倒不必,臣下以为,还是王上亲自去一趟辽西。”

    “亲自去,王对王?”

    罗泽南点点头“王上,北京城是杨秀清打下来的,这盛京无论如何该由陛下督军攻取。”

    朱济世一想也对,自己不能落在杨秀清之后吧?他点点头道“那就依军师之言,等孤王安排好了朝鲜善后,就督锦衣近卫军赴辽西和清鞑一战!”

    说着他就把目光投向了赵寅永,笑嘻嘻地道“赵卿家,恢复李朝果是你的本意?”

    赵寅永一愣,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接着又恭谨地奉上了一份礼单,道“大皇帝陛下,近日来陛下为敝国奔波操劳,敝国上下无不感恩在心。小小礼物,只能略表寸心,若大皇帝能全李朝社稷,敝国还将竭诚厚报。”

    说完,老头子又是三拜九叩行了大礼,朱济世则笑着将礼单递给身边秘书官。摇摇头道“赵卿,你还是不明白孤王的意思……赵卿是儒生,可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赵寅永微微皱眉,这儒家的道理,他可自认天下第一,真不怕和朱济世辩论。

    朱济世却不等他回答,笑着又道“赵卿,你摸着良心说话,这李朝国王像是一国之君吗?这李朝王室像是一国贵胄吗?区区一个景福宫,居然200多年都无钱修缮,一国之君所居的昌德宫比之我大明的侯府都不如。而李朝王室子孙也都穷困潦倒,远远比不得你们这些两班豪门。赵卿,孤王且问你,在朝鲜,谁才是君,谁才是臣?”

    赵寅永一时无语,他没有想到朱济世居然会问这样的问题。

    朱济世笑了笑,接着道“赵卿,若尔等两班豪门,真想复李朝社稷也可。但是李朝之王忠是孤王之臣,孤王绝不容许他为家臣所欺!尔等两班豪门,若不能严守君臣纲常,胆敢夺君之利,孤王就要替朝鲜国王做主,尽诛乱臣国贼了!”

    朱济世的意思是明摆着的,要恢复李朝,那就该恢复李朝国君的威严、财富和权力。让李朝之君真正为一国之主,而不是之前那样君不君,臣不臣。一国之君成为傀儡,李朝贵胄任人欺凌。要是那样,朱大天子是要来主持公道的!

    这也就是说,两班豪门得把装到口袋里面的利益掏出来还给国王!这可不是两班豪门想要的结果。

    朱济世见赵寅永不说话,就沉声又道“赵卿,孤王和李朝之君是不一样的,自有取利之道。若孤王兼摄朝鲜国王,是不会同两班豪门争利的。而且孤王也不会在汉城理政,朝鲜国事都交由议政府管理,孤王只做个虚君……而你赵寅永和丰壤赵氏则可以同安东金氏共掌议政府。”

 第468章 大捷,战宁锦 四 威恩并施

    大罗罗携小萝莉弱弱地呼唤月票,还有月票吗?

    大明光复2年,7月上旬,朝鲜之战尾声已至,但是从头到尾明清两军之间就没有发生过一次大战,只有小规模的交锋,结果当然是明方取得全胜。此次出兵虽然歼敌不多,但是收获却不小,至少在大明国中舆论看来就是这样,朱济世兼摄朝鲜国王意味着大明对外的开疆辟土。

    不过朱济世却没有太把朝鲜国王这个名分当回事儿,更没有为朝鲜国内一大堆破事操心,全都推给了金左根和赵寅永两个领议政。还吩咐李鸿章现在不要插手朝鲜内政,专心扫北和经营海参崴即可。然后便准备乘上大明号战列舰前往辽西前敌了。

    宁锦前敌,菊花儿岛。这座同宁远旧城隔海相望的岛屿,现在是亲临宁锦的朱济世的中军所在。包括辽东镇总兵官彭玉麟、第四军军长刘炯、东江镇总兵官崔阿圃、北洋水师提督沙吴仔、南洋水师提督薛定粤等一众将领,也都会聚到了菊花儿岛之上。

    “宁锦必胜!现在的关键是如何重创清虏,满蒙辽阔,北清还有很多迂回的余地,明清之战不会因为复辽成功而告终,必然还会旷日持久。如果能在宁锦多杀一个清虏,将来就会少一个敌人。但是能杀多少,却还是个问题。”

    朱济世的判断是如此肯定,让陪伴朱济世前往辽西前线的诸将都对宁锦大捷充满信心,同时又有些担心未来旷日持久的明清交战。

    朱济世沉吟着道“东胡、北虏。素来是中原巨患,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真是连绵不绝。中原之民有几日安宁?何况如今还有一个俄罗斯!”

    他再沉声道“真是胡虏难灭,中原难安啊!即便北清覆灭,只要我大明无力掌控大漠草原,要不了多久,必然会有新的胡虏崛起,恐怕这新胡犹胜旧虏吧?”

    朱济世的这问题太难回答,众人皆皱眉不语,心中闪过无数的历史兴亡。朱济世目光悠远,话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