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15章

天朝之梦-第215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不一样了。如原来的兰芳公司在西婆罗洲屁大点地方,哪年没有上百万的收益?要让满清朝廷去设个府,保管赔个底掉。他们西方国家殖民扩张为什么搞得那么好?其诀窍就是东印度贸易公司这一类无法无天的特许公司,把殖民扩张变成了有大利可图的买卖。要都像咱们治理番邦那么搞法,大英帝国早破产了。”

    后世有不少人说中国人思想保守不肯对外扩张云云的,其实是不对的。且不说强汉盛唐,就是弱宋也有个河湟开边,可见也并非不肯扩张,而是打不过人家,扩张个毛?至于明朝前期的扩张欲望还是有一点的,明成祖朱棣那会儿还入侵过一会越南,一度将越南变为交趾省,设置了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还在交趾设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多个县,整个就算是大明帝国的一部分了。结果这个交趾省只维持了不到二十年,就因为越南黎利的起义而放弃,又改为了属国。

    在此二十年间,明朝糜师废饷,给自身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对外扩张却毫无所得,不管是朝中还是民间自然会生出保守的心态,不愿意干这种赔本买卖。反观西方,无论是在美洲,在非洲,在亚洲的殖民扩张,都是利字当头。都根据各地方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利益最大化的政策,使殖民扩张变成了一本万利的买卖。因而才能不断发展,不断扩张,最后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几乎遍布全球。

    如果朱明真的想要挤上殖民时代的末班车,大大发上一票,那就不能不顾经济利益一味蛮干,将殖民扩张变成一桩赔本赚吆喝的事业——即使考虑长远利益也不行,因为眼前的日子还是要过的。

    ……

    广州,黄埔军港。

    秋雨绵绵的下来了,码头上靠着四艘飞剪式帆船,并不是军舰,而是南洋行的贸易船。不过正在排队上船的,却是身着灰色军服的大明陆军官兵。此外,还有一些充当搬运工的明军士兵,正将大包大包的物资扛上这四艘千吨上下的帆船。

    这些明军就是奉命出征海参崴的满洲远征军先遣队,包括步兵、炮兵、骑兵、辎重兵和工兵在内,一共1200人的编制。现在已经紧急组建完毕,准备出发。

    在码头上面,两个军服笔挺的明军高级军官正信步而走,经过每一处,都有军官士兵立正行礼。这两个高级军官,一个就是满洲远征军先遣队指挥石达开中校。而另一个就是总参谋部代表郑永一中校。就是那位以德川明子陪臣的身份,成为朱济世家臣的郑成功的弟弟田川七佐卫门的后人。

    两个中校在雨中漫步,衣服被雨水打湿了,却都没有在意。看着官兵们秩序井然地登船,两人的眉头却都没有解开。

    “永一,从地图上看,海参崴离日本挺近的,你在日本的时候听说过那里的情况吗?”

    “海参崴吗?没有……真不知道王上为什么忽然想到要占领那里,万里出兵啊!虽然只有1200人,但是那里毕竟是满清的后院,听说俄国也会介入,最后难免要扩大战争吧?”

    “王上要占领海参崴,总是有道理的吧?”石达开皱了下眉,“用1200人在满清的后方打一枚钉子,值得的。如果海参崴的战事扩大,德川幕府或许也会介入的吧?如果俄国占领海参崴,就能以此为基地入侵日本了。”

    “或许……可能吧?”郑永一想了想,忽然沉声道“方今世界是白鬼称霸之世界,如明日两国想屹立其间,就当有合力击破一白鬼强国之决心!”(未完待续。)

 第375章 殖民责任承包制

    对往来广州的中外客商们而言,位于城南珠江边上的谷埠是他们必去的地方。谷埠之名来源于粮米运输,广州日常消耗的谷米,多用沙船运来,集中在此停泊,因而有了谷埠之名。不过现在真正吸引过往客商们的却不是谷埠的米,而是谷埠的“老举寨”。广东人称妓女为“老举”,故妓院得名为“老举寨”。谷埠由于处在广州南城最繁华的地段,商贾云集,故而妓院生意兴隆。

    此时,谷埠的“老举寨”都是集豪华的“大寨”,一部分设于东堤沿江一带的“鬼楼”(西式楼房)内,一部分则在陈塘另树一帜,建立了八间大寨,成了花街柳巷。每到华灯初上的时候,这个地方就热闹了起来。马车轿子停得满满当当,丝竹悠扬之声和划拳行令还有莺莺燕燕的声音混杂在一处,把这里点缀成了温柔堕落之乡。

    自从朱明占据广东之后,原来现任官员不许逛窑子的禁令自然就不复存在了——朱济世是依靠洪门弟子起家的,掌了大权后自然不好把洪门的财路都给断了。至于洪门的财路,自然离不开“黄、赌、毒”,鸦片烟馆的买卖已经被禁,剩下的妓院和赌场,则都是合法买卖了。

    而广州城内的许多朱明贵族官僚,特别是军官大都是江湖出身。在军中值勤的时候,被严格的纪律约束,不好太乱来,回到广州休假,焉能不纵情享受——现在朱明的军队,毕竟还是旧军队,如果要找历史上民国的军队做对比的话,大概也就和老张家的东北军差不多,比老蒋的中央军肯定是不如的。

    这也是理所当然,老张家的军官大多是土匪出身,老蒋的黄埔系可都是知识青年。而眼下朱明的军官,也多帮会贼寇出身者,即便是朱明的黄埔系军校生。之前大多也没有正经上过新式学堂,更没有多少新思想,又大多出身市井。仅仅靠一年多的军官教育,培养出的军官也就能勉强掌握作为中下级军官所必需的军事知识,至于思想什么的,可不是那么短的时间内教育好的。更不用说那些连军校都没有读过的,甚至连大字都不识得几个的“大佬将军”(广东人给某些朱明军官起的雅号)了。

    “大佬将军”王德虎的马车停在了百花居的门口时,正和几个海军部同僚的马车擦身而过。相比陆军,朱明海军的素质更差了不少,他们本来就是一群海盗嘛!

    王德虎今天到百花居就是来见商务部尚书潘仕成和自己名义上的两个属下。北洋舰队司令官崔阿圃和副司令官沙吴仔的。听名字就知道这两个家伙是什么样的角色了……

    车夫掀开了帘子。低声道“大人。百花居已经到了,您是在这就下车,还是在门口等客人?”王德虎被他的声音惊醒,忙振作了一下精神。大声道“好,就在这儿下,你在门口等着,我大概两个时辰后回府。”

    崔阿圃和沙吴仔原是南海最大的海盗头子,王德虎早年还跟他们混过,两人自然也是洪家兄弟。朱济世取了广东之后就想招安他们,并不是指望用他们去打击满清水师,而是希望他们能少在南海上面惹事。虽然南海的华人海盗多少给朱济世这个“海外天子”一些面子,但是这些海盗总归是南洋海上贸易的一个麻烦。如果不招安早晚就得出兵围剿。这可就坏了洪门兄弟的义气,因而郑洪、王德虎还有苏三娘一直力主招安。最后,总算把两个海盗头子还有他们麾下的一百几十条海船和几千海寇都变成了大明海军的一部分。

    不过还是听封不听调,说是海上军阀也不为过,而朱明却要支出一大笔军饷用来“养寇”。其实就是花钱买个海路平安罢了。

    两个受了封的海盗头子在广州城内也有宅子,他们一个是平海伯,一个是定海伯,算是大明的贵族,自然得到了赐田和赐宅。不过两人却不大喜欢北城的宅子,便整日流连在谷埠的花街柳巷。今天就在百花居定了包厢,要和王德虎耍个通宵。不过王德虎却从朱济世那里给他们俩讨了个意想不到的美差——保护朝鲜!

    潘仕成早就在百花居里定了一个厢房,几个头牌姑娘都给潘大尚书定了下来,厢房里早就摆上了花酒,珍馐罗列。王德虎进来的时候,潘仕成、崔阿圃和沙吴仔已经在里面搂着姑娘推杯换盏了。这潘仕成是十三行的行主出身,外贸是他的本行,同崔阿圃、沙吴仔两个海盗怎么会不熟悉呢?这海盗其实不是靠打劫为生,而是靠收过路船只的保护费和掩护走私过日子的……和十三行的大老板还有广东水师的双枪兵都是老相识了。

    看到王德虎进来,潘仕成坐着拱拱手就算行了礼,崔阿圃和沙吴仔则笑呵呵喊了声“国舅爷吉祥。”真不知道是哪国的礼节?

    “潘先生,”王德虎先给潘仕成还了礼,找了张椅子坐下,又笑嘻嘻冲着两个海盗头子道“阿圃、吴仔,潘先生和你们说了朝鲜贸易公司的事情了?”

    “说了说了,”长得黑不溜秋,剃光了头的崔阿圃哈哈笑着说道,“皇上(指朱济世)让咱们和十三行联手去朝鲜大捞特捞。”他回头看了眼打扮的斯斯文文,皮肤也白一些的沙吴仔,“阿吴仔,你觉着朝鲜的这趟买卖能做吗?”

    “操控一国的买卖如何不能做?光是一个垄断贸易,一个发钞权,一个采矿独占权就能赚翻。”

    这个时代的大海盗都是亦商亦匪,自然会做买卖,也知道兰芳公司、和顺公司是怎么捞钱的。因而潘仕成简单地说了一下构想,崔阿圃和沙吴仔就都明白了。

    “不过这个买卖不能让湘湖派的酸儒插手……得真的放权给朝鲜贸易公司。”沙吴仔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同样的买卖让商人来做是一本万利,让官儒来做就能亏个底掉儿。

    “不想让朝廷插手是不可能的,朝鲜毕竟是大明的属国,朝鲜贸易公司不过是一家有特许权的公司,不是朝鲜的朝廷。”王德虎让身边的姑娘给自己倒了杯酒,饮了一口,淡淡地道“这也是为你们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是做过买卖的人都知道,一锤子买卖总不如细水长流。咱们过去在海上收保护费,也就是沾一点利益,如果收得人家生意做不下去,咱们的保护费也到头了,是不?”

    潘仕成笑着接过话题“崔大哥和沙大哥都是老生意了,怎么不明白?兄弟已经和他们商量了几条规矩,要不虎兄给参详一二?”

    王德虎点点头,潘仕成笑着往下说道“第一就是朝鲜为大明属国的地位无论如何不能改变;第二是朝鲜的李家王朝无论如何都要维持;第三是朝鲜的领土不能割裂;第四是朝鲜贸易公司的人不能在朝鲜朝廷里面担任顾问以外的正式官职;第五是贸易公司不动朝鲜朝廷原有的财源,而是另辟财源,从贸易、矿山、林业、渔业、金融入手;第七是贸易公司的军队须接受大明大元帅府的指挥,一应费用由贸易公司负担;第八条是朝廷在处理同朝鲜有关事务之时,必须同朝鲜贸易公司协商,必须通过朝鲜贸易公司实行对朝政略;最后一条,就是王上须给予朝鲜贸易公司在100年内独家经营朝鲜的对外贸易、矿山开采和货币发行。虎兄,您看这九条王上能答应吗?”

 第376章利用,还是利用

    “如何不能答应?”

    王德虎笑了起来,这九条本来就是朱济世关照下来的“朝九条”,看来潘仕成已经用一张巧嘴说服了崔阿圃和沙吴仔二位了。

    他微微一笑,又换了一副神态,似乎是推心置腹的样子“潘老哥,阿圃哥,吴仔哥,兄弟跟着王上的时间久,又和王上沾了亲,论起揣摩上意来,自问还是有点心得的。

    你们别看王上和湘湖派走得近,可实际上王上并不是儒生,他也是个商人。孔圣人的那些书他根本看不进去,他现在给一帮酸秀才做官并不是真的相信他们能把事情做好,不过是利用他们来挖满清的墙角。重商的根本并没有变,特别在对外国的问题上,一直都没有儒生士大夫说话的份,所以朝鲜贸易公司根本不会让朝堂上的酸儒插手,这一点可以绝对放心。

    而且这朝鲜贸易公司绝不会是大明唯一一家特许贸易公司,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特许贸易公司出现的!还有现在的立宪议会和地方公局,可不能以为是权宜之计,这是王上在扶植咱们商家参与政治,是要以商制儒……前明是用太监,咱家天子则是用商人。”

    也不知道王德虎的这一番见解是不是从他妹妹那里批发来的?总之都是颇得要领的,朱济世的为人其实非常务实,用得着的时候自然什么话都好说,等到利用完了,可就别再想“共天下”的好事儿了……

    就在王德虎向潘仕成、崔阿圃还有沙吴仔三人交底的时候。朱大天子正站在一幅油画面前,仔细端详着,这是他自己的画像,是由一位法国画师所作,极为传神——这幅画像将作为朱济世的标准像悬挂在所有的大明官衙的军营还有驻外使馆当中。同时,第二版的汇丰银行钞票一元纸钞上面的朱济世头像,也将从这幅画上选取。想到自己的头像竟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