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189章

天朝之梦-第189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万上千万的银子可就没了。

    至于曾国藩……他是什么人,诸位心里面还不明白?若说林穆翁造反,还有三分可能,可说曾国藩造反,真是天大的笑话。”

    袁甲三说得极慢,却极郑重,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儿。穆彰阿和耆英对望一眼,竟然不约而同地点点头,曾国藩和林则徐从来不是一路的,曾国藩可是穆彰阿自己的门生啊!他对朝廷,对皇上,对旗人是什么心思,穆彰阿和耆英还会不知道?

    “再说说洋人的抗议,这事儿吧……我看也不是什么事情!这些洋人,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的,都离开咱们有万里之遥。他们万里而来,无非是图利。说句大不敬的话,眼下咱们中国已经是三国了,咱大清一国,粤匪一国,朱逆一国。三个国,谁给洋人的利益最多?还不是咱大清!他们洋人要威胁,要抗议,咱们不如就跟他们说实话。皇上一病不起,无法理政。林则徐在两江割据,朝廷拿他没有办法。粤匪眼见就要打到北京,到时候大清有没有都不好说!要是没了咱大清,我就不信朱逆粤匪能比咱们还好说话!所以英吉利公使那里,不会拿咱们怎么样的,不仅不会发兵来打,说不定还会给咱们一些支持的。”

    “然后就是靖海侯那里,我看呐,让靖海侯退出福建吧!这东南之事,就委给林穆翁吧。能守一时是一时……”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河南那里!别的地方出什么纰漏,一下子是要不了大清朝的命!哪怕朱逆得了两江,还是有维持南北朝的希望。也是河南那里挡不住,咱大清……立马就是关门大吉!所以,现在所有的力量,都得拿出来投到河南!曾涤生不是要北上勤王吗?让他赶紧去开封大营吧。惠王爷和僧贝勒不是要军饷吗?赶紧想办法筹吧。甭管是卖官还直接派兵去抄山西老坑的家都无所谓,实在不行就去找洋人借洋债!总之要把银子弄来给开封大营送过去!”

    被他这么一说,穆彰阿心里面好像有了些底,重重点头“没错,午桥说得不错!现在其他事情都不要紧,只有银子才是关键!只要有银子,河南的仗才有机会打赢。”

    他望着祁寯藻“叔颖,你立即动身去山西卖官吧……咱大清朝只能顾眼前了,只要有银子,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做官!”

    祁寯藻叹口气点点头。国都要亡了,还管什么吏治?这官就敞开来卖吧!

    “介春,洋人那里,你和白斯文去交涉。和他们明说,他们想要什么条约,咱们都可以跟他们签,但是咱们大清已经危在旦夕了!这条约能不能执行,就看大清能不能把粤匪、朱逆给摁下去。要不然,就让阿什么国的去和上帝家的哥几个去念叨念叨吧!”

 第331章 道光醒来

    天津,大清洋务大臣耆英行辕。

    “阿礼国大人,巴夏礼大人,你们想要见我大清皇上的事情,真是不可能的。唉,不瞒二位了,咱们大清的皇上,这些日子为了军务之事操劳过度,日前听闻你们英吉利国要兴师问罪已经中风不起,现在还昏迷不醒。你们就算到了北京也见不着皇上,就算见了皇上又能怎么样?林则徐在两江禁烟不是奉皇上的旨意,是他擅自作主!你们要兴师问罪就往两江去吧!不过我先跟你们二位说明白了,这个林则徐手里面有10万拿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西式陆军,这些洋枪洋炮都是朱济世卖给林则徐的,他们……早就勾结在一块儿了!朱济世手里有还20万西式陆军。你们大英帝国最好能多派点兵,把他们一块儿灭了!别说是割琼州,就是割台湾也是一句话的事情!”

    说话的是白斯文,按说他现在也是戴罪之身,在汇丰行的问题上他欺骗了道光,弄个欺君的罪名拉去菜市口宰了也够资格。不过满清朝廷上面那些大员又不是分不清楚好坏的混帐王八蛋,他们都知道白斯文对大清朝可是忠贞不二的。所以穆彰阿就打发他和耆英一块儿来同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利坚的使节谈判交涉。其实就是卖国求援啦!卖中国,保大清,就是这么回事儿。

    不过卖国的条约好签,但执行起来难度很大!

    因为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满清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急剧下降。白斯文答应的条件,十之八九都无法履约。甚至之前已经履行的某些条件,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法子执行了。比如开禁鸦片之事!现在朱济世的地盘上是严禁鸦片的,而且由于交通阻断的原因,四川、云贵、广西也只能跟着一块儿“禁烟”了。

    而林则徐又在两江禁烟,虽然没有没收洋人手里的鸦片烟,而是查封了他所能控制的两江地盘上所有的烟馆——是出动他控制的练军去查封的!另外,还禁止鸦片烟在他的地盘上流通、买卖。最后还出兵封锁了上海租界,把这个烟毒横行的国中之国看管起来了。

    而且不在两江总督衙门管辖之下的浙江巡抚吴文镕。现在也抱起了林则徐的大腿,一边向林则徐请兵,一边下令在浙江全省禁烟。至于福建、江西两省,朱明大兵压境,眼看就是大明的土地了,还有哪个做鸦片买卖的商人敢进货?

    这样一来,一票鸦片贩子可真是没法活了。万里迢迢从印度运来的鸦片,根本就卖不出去,只能活活亏死!于是一个个都向阿礼国、巴夏礼施压。而阿礼国和巴夏礼也不敢同朱济世翻脸——他们也不是驻朱明的公使,之前因为向朱明施压的事情。已经被英国驻朱明公使文咸爵士来函责问了。据说文咸还要把官司打到白厅街去!所以他们俩只能来天津找大清朝的麻烦。

    可是大清朝已经躺倒不动。就剩半口气吊着了。

    阿礼国和巴夏礼各自长叹口气,办外交最怕的不是对手态度强硬,而是怕没有对手!现在对清朝的外交就遇上这个状况了。大清朝躺倒不动,他们的朝廷也不知道还能存在几日。所以谈出什么条件都白给。朱明肯定不会承认,至于太平天国什么的,还没接触过,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态度?不过就算太平天国肯承认满清所签订的条约,这个新国家也不可能继承满清的全部领土,中国最富裕的省份肯定会被朱明占领。

    而西北、东北和蒙古地区,多半会落到沙俄手中!而后沙俄就能把熊爪子伸向印度这个女皇王冠上的钻石了。

    两个洋鬼子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已经对目前的局势有了盘算。

    首先当然是要竭力维持满清这个腐朽王朝的存在——满清实在是列强最好的对手盘啊!有这个王朝存在,中国就是列强的公共殖民地。而且还用不着为管理几万万人口操心。

    其次才是在满清王朝崩溃之后,扶植一个可以阻挡沙俄南下同时又能照顾英国在华利益的新政权。太平天国或许是比较理想的扶植对象……毕竟太平天国的存在可以让中国这个庞大而古老的国家分裂成南北两部分。

    最后才是默认朱明统一中国,对英国而言,这就意味着之前制定的分裂中国的国策完全破产!而朱济世统一中国所产生的后果,几乎可以同阿里帕夏取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成为中东和msl世界的王者相提并论了。或许。朱济世统治下的大明帝国是一个更加强大更加麻烦的对手。

    可问题是,他们俩不过是个小小的外交官,手里面根本没有多少可用的资源,就算把报告送到白厅,多半也是被扔到废纸篓里去的命。

    ……

    “曾国藩的兵……打到什么地方了?”

    此时道光皇帝已经从昏迷当中醒来了,第一句话就是询问曾国藩这个“叛贼”打到哪里。

    正守在军机处里的穆彰阿和徐广缙二人急急忙忙到了道光病榻之前,看到道光皇帝似无大碍,二人才长吁口气,开始替曾国藩说话了。

    穆彰阿道“皇上,曾国藩北上是来勤王的……而且这曾国藩,是靠得住的,奴才可以为他担保!”

    道光这才想起来,曾国藩和林则徐不是一党,曾国藩是穆党,林则徐是潘党。虽然都是汉人,但在朝堂上面却属两派,往日的关系就不佳。

    徐广缙也道“赛尚阿已经日夜兼程南下去曾国藩军中了,目前也没有听到江宁八旗新军被曾国藩拿下的消息。反倒有曾国藩和江宁八旗新军都统官文的奏折递上来,说是随行老弱妇孺众多,因而行军速度甚缓,走了十天才到淮安。”

    走得慢说明曾国藩真不是造反来打山东的,要不然兵贵神速啊!而且官文这个八旗新军都统还在,看来曾国藩真是忠臣。

    “曾国藩……可用?”道光皇帝还是不确定地问了一句。

    “可用,绝对可用。”穆彰阿打包票道,“此人是奴才的学生,对朝廷对皇上再忠心不过,同那个居心叵测的林则徐是不一样的。”

    “那就好,那就好……”道光长出口气,只要不是造反,一切都好说!

    “皇上,奴才觉得可以给曾国藩一个河南巡抚。”穆彰阿又接着提出建议。“眼下河南局势混乱,粤匪大军逼近,河南、皖北地方上也沉渣泛起,不少人在蠢蠢欲动。朱逆一系的安徽巡抚苗沛霖屯兵皖北,粤匪一系的捻党张乐行在豫南、皖北活动,势力日大。豫省地方的豪强全都人心浮动,如果没有曾国藩这样的汉人大员镇守,只怕日久生变。”

    “可是曾国藩不是河南人啊?”道光帝犹豫道。

    “军机章京袁甲三是河南人,在项城地方上颇有人望,可令其为河南按察使辅佐曾国藩守河南。”穆彰阿想了想,就给道光皇帝举荐了帮手,河南项城籍的袁甲三。

    “好,就让袁甲三去河南。”道光是知道袁甲三其人的,相貌堂堂,谈吐非凡,看着就是个栋梁之材。

    “增设徐州将军一职,命赛尚阿出任此职。江宁八旗新军改镇徐州,随同江宁八旗北上的绿营也驻扎徐州,设立徐州提督一职,由官文出任此职。”道光皇帝斟酌着又道,“另外,筹饷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还有同洋人的交涉进度如何?”

 第332章 巴夏礼建议书

    公元1848年5月15日。

    大清道光皇帝从昏迷当中苏醒并且召见军机大臣的消息传到了天津的耆英行辕里头。在一间西式布置的会议室里面。清英美俄法五国代表各自落座,耆英领顶整齐,朝珠扳指双眼花翎,朝珠大帽子,一应俱全。今天他脸上也有了些笑模样,会议开始的时候,耆英还将道光皇帝苏醒的喜讯告知了阿礼国、巴夏礼、拉第蒙冬、德威士和普提雅廷。

    耆英身边,坐着的正是白斯文,他在椅子上面坐得直挺挺的,只是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他穿着二品京堂的朝服,虽然请罪折子已经递上去了,不过朝廷的处分还没有下来,他还是礼部侍郎衔的洋务帮办大臣,还得兢兢业业为大清朝办差事。

    同样兢兢业业的,还有阿礼国和巴夏礼,特别是那个历史上被僧格林沁捉了去差点儿送了性命的巴夏礼,这段时间算是为大清王朝的续存奉献了全部的智慧和精力。并且被耆英聘请担任了洋务衙门总顾问兼海关总税务司,替代了滞留上海的罗德里格斯,成了大清朝头号洋人顾问。

    说真的,巴夏礼这个顾问还算是尽职的。上任不过几日,就提出挽救大清朝的一揽子方案。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

    在政治上,巴夏礼首先给满清开出了旗汉合一的方子——在洋鬼子们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无论是朱济世还是太平天国,都在拿民族问题说事儿。在朱明王朝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以后,满清王朝的基础日趋薄弱,对汉臣的疑心日重,所能依靠的只剩下一百五十万左右的“旗人”。而且在巴夏礼看来,所谓“旗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因为其中还有什么“满洲八旗”、“八旗蒙古”和“汉军八旗”之分,说是一个军事贵族集团还差不离。因而满清应该给尽快给八旗正名,将“旗人”转变成中国的贵族,同时还提出了华夏民族的概念。这个就是欧洲民族国家的思路。把一个国家里面不同的民族尽可能混同成一个民族。

    如果用欧洲的标准来看,所谓“旗人”和被他们统治的“汉人”,完全合乎一个民族的标准。因为两者的语言、文化、宗教(不包括太平天国)几乎一样,长相的差距也小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两者完全可以融合成一个民族,人为制造出来的“旗汉之别”,完全属于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解决了“旗汉合一”之后,巴夏礼认为清王朝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尽快收回地方督抚手中过大的兵权、财权,以免造成国家分裂,而被朱明各个击破。将兵权、财权收归中央后。才能进行全面的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