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新明史 >

第1章

新明史-第1章

小说: 新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闪烁


第一卷 帝国重生

第一节 错乱的时空

八月的北京,天气异常的闷热,天上没有一片云彩,烈日肆虐的烘烤着大地,折磨着大地上的生灵。此时,故宫也是门可罗雀,游人不会在这个时候到故宫来的,至少,在有空调的宾馆,或者商场里,要比在这里经受烈日与炎热的熏陶要舒服得多了!

卓不凡没有那么幸运,拿到毕业证已经一个多月了,在学校里死皮赖脸的多磨蹭了一个多月,现在,他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再过十多天,新生就要入学了,他也不可能再赖在学校不走,那么,就必须要在这之前找到工作!

谈起工作,卓不凡出了苦笑与苦恼之外,他已经没有其他的想法了。从大四下学期开始,大半年了,制作的简历用掉了三十多份,也免试过了三、四次,不过就没有一次成功,绝大部分的时候,希望被扼杀在了最初阶段,即使少有的几次获得了进展,也在接下来的竞争中被淘汰了下来!

这年头,要想留在北京难,一个本科生要想留在北京更难!卓不凡长叹一声,看着眼前雄伟的故宫,心头感到不平了!难道,寒窗苦读十六年,即使大学四年没有学到多少实质性的东西,难道就找不到一份工作吗?

老天爷,你他妈的太不公平了!卓不凡心里暗骂了一句,不过头顶上毒辣的烈阳马上就把他那一丝刚刚升起来的雄心壮志给泯灭掉了。老天爷不公平又能怎么样?

是啊,老天爷不公平,又能怎么样呢?卓不凡苦笑了起来,他原本想到故宫来给自己竖立起信心的,不过现在看来,效果并不太好,至少,他选错了时间。

没有人注意到这个举止怪异的年轻人,更没有人会在乎一个年轻人在想什么。这个世界太冷漠了,缺乏同情心。不过,卓不凡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是,自己能否在九月份学校开学之前,为自己找到一份工作,那样,他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继续生存下去!

卓不凡不是那种高干子弟,甚至算不上是富裕人家的孩子。当年,他也是勉强考上了北京这所普通本科学院的,四年下来,课本上的知识没有学到多少,他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了“课外”知识上。比如看杂志小说,玩游戏等等。反正作为一个大学生可以玩的,他都玩了,不过,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学习到的知识,他却一点都没有学到!四年下来,三十多门主要功课中,他挂掉了十四门,其中八门补考,四门重修,还有两门重修了两次。虽然,他拿到了毕业证,却因为四级没有过,而没有拿到学位证!

显然,卓不凡不是一个好学生,其实在高中时,他是个好学生,而且是个很优秀的好学生。当他从生活了十九年的那座小县城搭上火车,来到了首都的时候,他迷茫了。更准确的说,他失去了继续读书的动力,为什么读书?卓不凡花了四年的时间来搞懂这个问题,不过,到现在,他才真正的明白,为什么别的人会在大学四年中拼命的读书了!

越想,卓不凡心里就越不舒服,所谓早知如今,何必当初。不过,这话现在说来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他找了出阴凉的地方,从兜里掏出了烟来,只剩下最后两支了,卓不凡犹豫了一阵,最后还是把烟收了回去。

往往,当人倒霉的时候,坏事就会一件接一件的到来。此刻,卓不凡即使是个纯粹的无神论者,不过,他也不得不相信,倒霉中的人,走在大街上都会被石头砸中。

“他妈的,谁这么缺德啊?”怒骂了一声,卓不凡摸着刺痛的头皮,拣起了地上的那块石头,然后回过头去。

背后的紫禁城没有回答他的怒吼,也不会有人回答他的怒吼,卓不凡看了一阵,也慢慢平静了下来,这段时间故宫在整修,肯定是哪个王八蛋乱扔东西!最后,他屈服了,走向了旁边的一家小卖部,不过,卓不凡摸着兜里仅有的五元钱,最后还是决定不要买什么东西,那可是他今天晚上二两阳春面的饭钱呢!

小卖部前面有一个供游人洗手用的水槽,水管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种的铁管,龙头上的扳手已经不见了。卓不凡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龙头拧开,然后他摇晃了几下,一股水流落了下来。

此时,卓不凡已经不在乎自来水是否干净,一个多月来,他几乎就没有喝过一口开水,当然,那种一块钱一瓶的纯净水是不能奢望的。为了不被活活的渴死,卓不凡只能低下他高傲的脑袋,将嘴凑到了龙头下,狼吞虎咽的喝了起来,仿佛,那不是富含漂白粉的自来水,而是琼浆玉液一样!

也许是两天没有吃一顿饱饭的原因,也许是太阳太毒辣的原因,也许是自来水不太卫生的原因。卓不凡刚喝下几口,就感到肚子里一阵绞痛,接着他痛苦的弯下了腰,迅速的蜷缩在了地上,眼前的事物也逐渐模糊了起来,最后白光一闪,整个世界慢慢的暗了下来!

难道我就要这么死了吗?老天爷,我不甘心啊,我不能死,为什么要我死?卓不凡呐喊着,他也只能在内心呐喊,不管上天有没有听到他的不满报复,卓不凡不甘心,他还年轻,他有野心,他有壮志,他甚至梦想过成为名人,成为伟人,他不想就这么死了!

“快来人啊……”

……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皇宫里一片混乱,不为其他,半个时辰前,郕王殿下突然晕倒了,这下可把上千名宫女太监们急坏了,甚至连太后都被惊动了。一刻钟前,太医赶了过来。金英惶恐不安的守在门边,没有敢去看一脸严肃的太后,更不敢有其他任何举动。

自从皇上御驾亲征之后,国家的一切大事就交给了郕王殿下,也就是皇帝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殿下平日里也是很用心的,毕竟皇帝哥哥把国家都交给了他管理,他不能不尽心尽力。可以说,比起皇帝来,这个王爷是非常勤恳的,特别是这几天,关于前方战事的消息每天都要送来好几次,为了管理好这个国家,不辜负皇帝哥哥的嘱托,朱祁钰是尽心竭力,现在,也终于累出病来了。

正在殿外的人焦急的等待着太医出来的时候,一帮子大臣们也赶到了。带头的是吏部尚书王直,另外还有几个侍郎,以及督察院的大臣,文渊阁的大臣。反正,不一时,王爷的寝宫外面就聚集了上百号人,这都是朝廷的重臣,大明的栋梁!

在几十号大臣中,有个人的神色显得最为焦急,这人就是兵部侍郎于谦。下午,他就接到了土木堡那边的消息,当他去找几位大臣商议的时候,就听闻监国王爷病倒了的消息。于谦没有迟疑,立即跟着王直他们赶了过来。

很快,就有大臣去金英那询问了情况,金英是负责王爷日常生活的。得到了消息之后,这位大臣立即回来把情况告诉了王直,于谦等人。原来,王爷这段时间处理国政,积劳成疾,最后病倒了!

这下,大臣们也是一阵小声议论,唏嘘不已。正所谓祸不单行,特别是对那些已经知道了在土木堡那边发生的事情的大臣们来说,他们同时感到,大明,从这一刻开始,将要接受生与死的考验了!

面色最为难看的就是于谦,虽然土木堡那边的消息还在收集之中,失败是肯定的,不过到底有多失败,皇上的情况怎么样了,那些大臣们的情况是怎么样了,还有五十万大军的情况怎么样了,这些都还不清楚。不过,于谦却并不乐观,特别是当监国王爷此时也一病不起,大明的情况会让人乐观吗?

等待并不是一件让人很舒服的事情,不过殿外的人并没有等多久,当门被推开,三名太医走出来之后,大臣们都围了上去,连太后都忍不住走了过来。

为首的太医已经有七十多岁了,显然他的医术是不用怀疑的。“王爷的情况并不大碍,只是积劳成疾,调养几天之后就没有事了!”说完,太医把一副药方给了旁边的金英,让他派人去抓药去了。

听到太医这话,大臣们终于松了口气。王爷还很年轻,相比身体不会差到哪里去,一点小病是不会倒下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希望,只要国家还有人在领导,那么就不会完蛋!

太后也松了口气,郕王朱祁钰并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不过她一直将其当作己处,对这个年轻的王爷很好。在让一些普通的官员离开之后,太后单独把几个重要的大臣留了下来,这其中包括吏部尚书王直,兵部侍郎(代尚书)于谦,以及好几个内阁大学士。他们才是朝廷里最为重要的大臣。

太后留下这几个重臣的原因很简单,她也知道了土木堡那边的事情,在监国王爷没有办法亲理朝政的情况下,她必须要肩负起领导这个国家的重任。商量了一番之后,太后与大臣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在皇上的消息确定之前,必须要位大明立下一个合法的继承人!也就是确立太子,这很重要!

第一卷 帝国重生

第二节 责任

确定立太子的事情并不复杂。早在皇帝朱祁镇听信王振的话,率军亲征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由郕王监国,而关系到宗庙社稷的事情,则由太后,也就是皇帝的母亲孙太后负责。因此,立太子的事情,也就是孙太后一个人的意见了,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大臣们的意见,自古以来,立太子的事情就直接关系到了大臣的利益!

孙太后不是吕氏,窦氏那种有野心的太后,她只是个普通的女人,只希望过平静的生活,不过,命运似乎给她开了个玩笑,在过了几十年平静的生活之后,她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一切,都是因为她那个儿子的错误决定,都是因为在土木堡发生的那场战斗!

大臣们是忠诚的,至少绝大部分大臣都是忠诚的!当土木堡大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这些大臣们首先考虑到的不是皇帝的安危,而是江山社稷的安危,这一切,也都因为皇帝在出征之前,没有处理好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确定自己的接班人,确立太子!

太子,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的副“元首”,是皇帝法律上的接班人,而设立太子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可是,朱祁镇在出征之前,却并没有确立太子,甚至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要立谁为太子。原因很简单,皇帝的那三个儿子都很小,最大的也不过两岁,而皇帝本人却很年轻,只有二十一岁,他没有必要急着为国家立下法定的继承人,而且也没有想过,五十万大军会败在三万敌军的手里,自然也就没有册立太子了!

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当王直,于谦这些顾命大臣在知道土木堡大败之后,立即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即使没有皇帝,太子作为储君,也算得上是半个“君”了吧!现在皇帝音信全无,且生死不明,那么,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做想,即使不另立新的皇帝,那也应该确立太子!

在找了几位大臣商量之后,王直与于谦就积极的行动了起来,当天晚上,他们就给孙太后递上了一份奏章,请求立大皇子朱见深为太子,以正国统!

这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然,孙太后是不会拒绝的。怎么说,朱见深也是她的嫡孙了,如果皇帝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话,那皇位还是在自己的嫡系手上,这也算是个完全之策吧!所以,孙太后很爽快的同意了大臣们的要求,并且仍然让郕王朱祁钰监国,由其他大臣辅佐太子!

看得出来,朝廷大臣在处理土木堡战败后的问题时是非常迅速的,不过,要册立太子,还需要走一次过场,即,必须要在朝堂上宣布,而且还要得到郕王的支持!原本这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本来郕王朱祁钰不是一个有野心的王爷,同时他也几乎将国家大事都交给了下面的大臣去处理,不过,随着朱祁钰病倒之后,这问题就显得有点复杂了!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大臣们就聚集在了皇宫外面,然后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小声的商议着。于谦没有去跟谁打堆,他非常清楚同僚们在讨论什么。就在这几个时辰内,更多的关于土木堡战败的消息传到了京城,也传到了大臣们的耳朵里面。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无非是皇帝还没有死,而且活得好好的!

这不算是好消息,对于绝大部分的大臣们来说,皇帝没死确实不是好消息。如果皇帝死于乱军之中,那么剩下来的事情就要好解决得多了,太子登基,成为新的皇帝,那么大明仍然存在,而且还可以利用皇帝战死的事情来激励全国军民的斗志,与蒙古人打上一场大仗,一雪前耻!不过,现在皇帝没有死,而且还成了蒙古人的俘虏,那么问题就复杂了!

既然皇帝还没有死,那么就不可能立新的皇帝,太子还是太子!而且,皇帝作为大明“元首”的身份也没有消失,如果这一点被蒙古人给利用起来的话,那么大明不就成了蒙古的附庸国了吗?

反正,当大臣们知道皇帝还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