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传奇"商人胡雪岩 >

第32章

"传奇"商人胡雪岩-第32章

小说: "传奇"商人胡雪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确方向,把握商机

胡雪岩出身贫寒,幼时未曾读过私塾,但凭什么从一个钱庄的小伙计一跃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红顶商人”?逢迎官场,溜须拍马是少不了,但这不是关键的,关键的是他能够把握商机,准确出手,从而使成就了自己,成就了胡庆余堂。

每个人都想创业,但想归想,真正能够付诸行动的人,没有几个可以坚持下来并获得最终的成功。要想获得成功,就应该明确自己的方向,准确地把握商机。

人们常说,要想干一行,就要懂一行。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胡雪岩当初最先接触的是钱庄和当铺,所以,在以后的创业中,他选择了钱庄。这是因为他有这方面的经验,他在钱庄当过很长时间的学徒。在这段长时间的积累中,他对钱庄这一行有了很深的了解,并且他也知道什么是时机,什么时候该抓住机会。

有一次,胡雪岩知道上海“小刀会”会在八月份起义,当时很多商人都对此感到头痛和失望,而他却从中看到了无尽的商机。他认为在“小刀会”起义后,上海一时之间肯定不会安定,肯定会乱上一段时间,那么外面的蚕丝将会很难运到上海,如果此时能够贮存大量的蚕丝,那么不久之后,这些蚕丝就会价格大涨。

他还分析到,双方的力量悬殊太大,“小刀会”肯定闹不了多久,到那时,丝市就会重新活跃起来,那么蚕丝也会比较容易脱手。于是,他就大举从杭嘉湖一带大量购进蚕丝运入上海。

结果,局势正如胡雪岩所料,这为他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创业不是儿戏,在创业之前要做好准备,把握商机,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善于把握商机的人总是比别人有更多的勇气和胆量来闯荡伤害。胡雪岩正是一个善于把握商机的人,由于他善于把握商机,所以他要比其他人成功。他的成功在他人眼里看起来是非常简单,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把握商机,做出准确的决定,往往比其他的事情要难许多。

在现代,能够像胡雪岩一样把握商机的人,总是比那些愚笨的人容易成功。他们选对了“下手”的时候,为自己找对了展示才能的时机和舞台,所以,他们成功了。商场中人,如果想成功,就应该做一个善于把握商机的人。

名不见传的人也可能是你的商机

纵观胡雪岩的一生,会发现他是一个善于结交的人。有些人虽然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却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帮助。不管对方有多穷,只要他力所能及,他都会去帮助别人。事实也证明,胡雪岩的这种做法是明智的,因为很多名不见传的人总是能够改变你的命运,在他们的身后,总是有可能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胡雪岩因为一个包裹顺利进入大阜,人生的这第一次机会他牢牢抓住了,而且他在大阜表现得也很好,但是,如果胡雪岩在大阜一直这么干下去的话,他深知自己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

胡雪岩在大阜的粮行里勤快万分,老板交待的事情,他一丝不苟地完成;老板没有吩咐的事情,他也尽力去做。这是因为胡雪岩明白,老板怎样看他,那是老板的事情,但机会是要靠自己来抓取的,自己这次这么难得地出来,那么自己就要好好学,学到手的那些东西才是自己的。胡雪岩越是这么想,越是这么做,大阜的老板也是喜欢他,也是器中他。

在胡雪岩十五岁那年,胡雪岩的人生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

一天,一个来自金华的客商来到粮行谈生意,但不幸的是,他刚到大阜就病倒了。这为金华客商不是别人,正是一家金华火腿行的掌柜。这位客商在大阜没有什么亲人,没有人照顾,自己生病又没有办法回家,心里急得不得了。胡雪岩是一个心地善良又爱帮忙的人,得知这件事情后,他就赶到了这个金华客商的病榻前,忙前忙活,照顾地细致入微。

经过胡雪岩的悉心照料,金华客商很快便痊愈了。他感动极了,问粮行的蒋老板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一个徒弟。于是蒋老板就把当年自己丢失包裹的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跟金华客商讲了一遍。

客商听了之后,问胡雪岩:“我们金华比大阜好玩得多,你跟我到金华怎么样?”胡雪岩虽然很想去,但他想,他应该经过老板的同意才可以。于是说道:“这恐怕不行,你应该问问我们的老板,如果老板同意,我才可以和你一起去。如果老板需要我在这里,无论我多么想去,我也不能跟你走。”

胡雪岩把金华客商的意思跟蒋老板讲了一遍,蒋老板欣然同意。毕竟金华火腿行比自己的小粮行要大得多。这对胡雪岩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作为一个老板,自然希望自己的伙计能够有更好的前途,没啥难受的,无论怎样,他也算得上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

于是,胡雪岩就从大阜来到了金华。这一年也成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有时候,很多事情哪怕是相差一点点,都可能会给人不同的印象,也许因为这一点的不同,你就可能错失很多机会,很可能会使好事变成坏事。胡雪岩正是把握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所以,他的人生才比别人要成功地多。

雪岩启示:

人生是一个不断改变、不断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原来是个放牛的,也可能是个学徒,但不管怎样,都应该做好。如果胡雪岩在粮行里好吃懒做,那么他就不会知道去照顾生病的金华客商,那么自己也就没有到金华的机会,更不会有以后那么大的变化。这对胡雪岩来说,这个金华客商无疑是他的一个商机。善于把握商机的人才会成功。

第九十章  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放长线钓大鱼是商场中人都知道的一个计谋,也有很多商人在不同时期采用了这一战略,事实也证明,这种做法是一种小本万利的妙招。胡雪岩是一个商场明人,他自然知道怎样放长线,才可以钓到“大鱼”。

放长线钓大鱼

胡雪岩在经商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非常“舍得”。不过,他的“舍得”不是没有目的舍得,而是有明确的目的或者目标,是“舍小利而趋大利”的做法。他的这种做法,总是能够帮他赢得他人所不能得到的利益。

在阜康钱庄刚刚开张的时候,胡雪岩就想出了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那就是他用自己的钱庄名义为许多官员的老婆和女儿都办了一个存折,并且还在每个存折都存上了三十两银子,他这么做,就是要借女人的嘴,来为他的钱庄做些宣传,这是一种为长远利益考虑的做法,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做法。

胡雪岩不仅仅把眼光盯在那些上层人物的身上,他还注意到了下层社会的人物。他没有忽略这社会最底层的最重要的顾客。他深知,虽然下层社会的每个人的积蓄没有那些达官贵人那么多,但积少成多,土堆也能堆成山。最重要的是,下层社会中的某些人虽然没有显赫的地位,但他们所处的位置却很特殊,他们往往可以在某些事情的进展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这些众多的存折中,胡雪岩还专门为一个刘二爷准备了一份。原来,这位刘二爷是巡抚衙门的一个门卫,而胡雪岩经常需要出入抚台,很刘二爷自然也就熟识了。钱庄开业,他送给刘二爷一个存折,一来可以算作礼物;二来刘二爷虽是一个守门人,但从他眼皮底下来往的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刘二爷的信息也是十分的灵通,对他日后或许有所帮助。

后来,胡雪岩果真用上了刘二爷。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他从刘二爷那里得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那就是朝廷要发行管票。从这里,胡雪岩又占了先机,大大地发了一笔财。

有些做法在常人眼中是“蚀本生意”,但在胡雪岩看来未必是。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可以看到长远的利益。所以,他不惜牺牲眼前的利益,而为未来的大利益加大“投资”,真正做到了“放长线钓大鱼”。

胡雪岩正是依靠自己独特的眼光,抓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放出了自己的“长线”,在未来他自然也就钓到了属于自己的“大鱼”,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出色的“渔翁”。胡雪岩总是可以做常人所不能做,想常人所不能想,所以,他取得了常人所不能取得的成功。

“长线”不长也能钓到“大鱼”

虽然总是说放长线才能钓到大鱼,但有时候,长线不必放得太长,也一样可以钓到大鱼,只有长线放得合适就行。胡雪岩总是比别人懂得驾驭这些生意的策略,所以,他总是占在别人的前面。胡雪岩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还表现在另外一件事情上。

在阜康钱庄开业初期,曾有一个叫做罗尚德的绿营兵带着一万两银子来到钱庄,说是在钱庄存钱,不要利息,不要存折,只要保本即可。店里的总管觉得这件事情不是一件小事,一个普通的士兵竟有一万两的银子,这不得不令人对银子的来历起疑。再说,罗尚德还说不要利息和存折,这不禁更令人怀疑,害怕这人钱财来路不明,如果惹上官司,赔本不说,砸了钱庄的招牌可是大事。于是,便把这件事情报告给胡雪岩,让他定夺。

胡雪岩听说了事情后,猜到其中一定有隐情。便把罗尚德叫到内堂摆上一碗酒。酒过三巡后,胡雪岩便和罗尚德开始聊起了“心里话”。罗尚德见胡雪岩如此豪爽,便也把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对胡雪岩和盘托出。

原来,这罗尚德原本是四川人,年轻的时候好赌,并且经常是“豪赌”。没过多久,罗尚德赌场失意,不仅把祖辈留下来的财产输得精光,还把从老丈人那里借来的准备重振家业的一万五千两银子输光了。老丈人十分气愤,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女儿跟着这么一个赌徒受累,便把罗尚德叫来,告诉他说,如果罗尚德把那婚约毁了,那么这一万五千两的债也就算了。

年轻气盛的罗尚德无法忍受老丈人轻看自己,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当即当众撕毁了婚约,并发誓在今生要把那一万五千两的债还清。

于是,他只身一人来到异乡,并且参加了绿营军。十几年来,他想尽一切办法赚钱,到如今他已经存够了一万两银子,但由于太平军的兴起,绿营军就要到前线去。罗尚德是无论如何不能把那么多的银子带在身上,他必须把他的银子找一个妥善的地方安置。而恰在这个时候,他听说胡雪岩的侠义,觉得十分可靠,便带着自己的血汗钱来到了阜康。

胡雪岩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当即表示,四年后,罗尚德来取钱,他将连本带利分文不少地把钱给他,并且其付出的利息大大超过了平日的存款;如果罗尚德没有回来,胡雪岩将亲自带着这些钱去他老丈人家里,替他还清债款,以了却他的心愿。

就凭这句话,罗尚德就对胡雪岩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存折都没有要,便离开了。

就在罗尚德走后,许多绿营兵都来到阜康,要把自己的积蓄存到阜康钱庄。短短的几日,阜康钱庄就收集了此类存款达三十多万两,解决了钱庄新开业家底不厚的难题。

如果用平常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胡雪岩的这一慷慨之举似乎失当。然而,它带来的广告效果马上就出来了。胡雪岩的侠义,不久就得到了回报。罗尚德回到军中,把自己到阜康钱庄存款的事告诉其他士兵后,这些即将出征的士兵便接二连三地来到阜康钱庄,把自己的私钱都存到了胡雪岩的阜康钱庄。短短数日,阜康钱庄就收集了三十万两之多的银子,一下子就解决了钱庄新开业,家底不厚的问题。

正是胡雪岩的这一慷慨之举,才赢得了众人的信任,他的侠义也就赢得了回报。胡雪岩以小诱大的做法在古今传为美谈。

雪岩启示:

在现代的经营中,众多的企业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要想超越别人,就应该在某些方面超越他人。比如他人注重眼前的利益,你可以在确保不赔本的情况下,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为企业赢得未来的先机。很多睿智的经营者,正是看到了长远的利益,所以,他们没有被一时的利益所局限,而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第九十一章  服务至上,顾客就是上帝

不管什么职业,顾客始终都是商家的命脉,顾客来到任何一家店里,商家就应该为其服务,并且还要提供最好的服务。古今中外,成功的商人都把“服务至上”作为经营的根本。成功的企业不仅来源于好的商品质量,它同企业的服务质量也是有着必然的联系。胡雪岩虽生在清朝末期的乱世,但他已经看到了服务的重要性,所以,他时刻都要求自己店里的伙计要认真对待每一位顾客。这也他的成功之处。

善待自己的客户,为未来铺路

服务是任何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