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初唐-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宜的出卖这些地产。他的姓就要横过来写了!
接着海外收集的俘虏也有了几万人了。加上南方这边的府兵,现在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李好让李恪请来了府衙之中专管水利地官员,推荐了几个治水的技术官员。让他们来进行规划疏浚西湖修建湖堤。李好知道后世的“苏堤”和“白堤”是用疏浚西湖的淤泥构筑的。所以放开了条件让他们干。只要在他所划定的范围内在总计划中用淤泥修筑湖堤即可,其他地事情就不管了。
为了赶工期,秋收一过。李好就吸收了数万名百姓来疏浚西湖,并且还为参与施工的百姓开出了优厚的报酬,饭菜也是供应的非常好。工程进度进展的非常快,李好布置好全局工作之后,便躲到府上和自己的女人们斯混在一起,或者给他新收的弟子们教教学,时常便装到杭州的大小名吃去解解馋虫。
但另一边的李恪就郁闷死了,兴修水利这么大工程还有钱塘江的土塘以及那边的码头,看着几十万人声势浩大的到处搞建设,他忙的连地都没沾过了,如果不是李好之前送过来不少的弟子和自己带出来的官员能帮忙,李恪觉得自己真顶不住了,可李好居然还能那么潇洒的玩,这让李恪情何以堪啊?貌似自己还是堂堂吴王呢。
所以李恪不时的也跑去李好那里打下秋风以抚平自己受伤的心灵,然后坚决的要求李好必须把西湖的工程帮他承担过去,自己现在忙的连和自己小妾亲热的时间都没有了。李好一听这原因差点喷了,好吧,是自己不对,自己做的太过分了,那有领导忙的脚不沾地的自己玩的那么悠闲的?这思想不对,就算做做样子也要做做样子嘛,这样下去领导不有意见才怪的,所以李好二话不说就把修西湖的工程自己扛下来了。
不就是修个西湖嘛,有什么呢?所以啷哩个啷,李好修西湖去了,当然还带着他新收的那些弟子们,武月也跟在队伍中。李好一直觉得光学没用的,有些东西联系实际才是硬道理。华夏那么多的教育家里面李好只佩服一个人,那就是鬼谷子先生老王同志,这家伙自己不仅博学多才,就算再生僻的东西他也能用个略懂来说说,而更夸张的是他的弟子,就连记名弟子都是大牛,还跨行业跨专业的,这样的人的衣钵居然没人继承下来真是太可惜了。李好甚至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和自己一样也是穿越过去的,要不然咋那么厉害?说起来是往脸上贴金,李好现在自己的几个弟子在大唐来说也算崭露头角了,过了多少年过去自己会不会也得到一个和老王一样的评价呢?
白堤其实在小白同志之前就是存在的,历史考证有可能是天然的也有可能是唐之前就修好的,只是年代久了有点破败,李好设计的这条白堤就是在原来的地方加固然后延长而已,所以这条堤坝的工程是进展最快的了。苏堤不一样,整条堤纵跨西湖南北两岸的长堤,堤身用疏浚挖出的葑草和湖泥堆筑而成。堤体为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纵贯湖面,距湖西岸约500米,距湖东岸约2300米,把湖面分为西小东大的两部分。堤有6桥相接,现长2797米,堤宽30…40米,高出湖面一米。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所以这条湖的工程最大,李好加入进来的时候正是所有人在奋力修这条堤坝的时候。李好负责整个工程,但是他可没那么傻把所有的事全拉自己头上,他把整个工程分成若干个块,然后每块指定负责的人,自己就管这些人听取进度和提供需要去好了。
苏堤为观赏全湖景观的最佳地带,所以李好自然需要把这个堤装点漂亮才行的,堤坝修成后将沿堤栽植杨柳、碧桃等观赏树木以及大批花草,还有六座单孔半圆拱桥,自南而北依次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这名字都是根据原历史而来,没有改动一点,只是原本是石拱桥,现在改成水泥和石混合的拱桥,这样修建的速度就会快了很多,再加上堤坝大量的使用水泥的原因在入冬之前修好是完全可以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一章 雁丘塔
李好带着他的弟子们不时出现在修桥的现场或者不时出现在堤坝上,然后由李好给他们解说这些工程该怎么进行,需要涉及到那些学科什么的,反正就是让他们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知道不单是儒学,什么学科都有他重要的一面。让李好想不到的是这批弟子里面竟然还有一个真正的商业天才,这个孩子是个孤儿,是李好在途中收留的。
收留的时候还没发现这个孩子有什么特别,就是感觉他不太爱说话,很喜欢听李好讲故事和看书。但是一路走来,李好才发现这孩子的商业天赋真的很吓人,李好甚至有时会觉得他是不是某个现代人魂穿过来的,小孩今年十岁,没有名字。按照之前的先例他还是让李好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李小成。现在他跟着李好后面就问出了一个之前李恪都没看出的问题:“先生把周围的土地全部收购起来,是不是准备等西湖修好以后大卖的?”
李好正看着这西湖水利工程修的热火朝天而出神呢,这工程修好以后杭州城周围的饮水问题也能解决了,只要铺上水泥水管从西湖引水过去就可以了。周围的农田也可以直接修水渠过去,周围原来有些贫瘠的田地用从湖里清除来的淤泥一中和也就成了良田了。为此李好还准备把自己在长安城从事农业研究的弟子调两个过来然后再从江南这边召集一些高手过来,到时这边成立一个专门研究南方农业技术的地方。来促进南方的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李小成的这个问题确确实实的把沉思中的李好惊到了,李好好奇的问他为什么会这样问。李小成沉思了会说道:“这杭州城离西湖如此近,那边饮水还诸多不不便。这里把西湖修好以后。周围一切都十分便利还有悠美的风景,那些富人到时肯定想在这边修建庄园,可这些现在全部被先生收购了,他们想修的话只能从先生手里高价购买了。”
李好一听分析,高兴的摸了下他的头感慨到这孩子眼光还真不错啊,以后自己的生意又多了一个上好的职业经理了。李好从怀里掏出一张西湖水利工程的图纸展开,把周围的孩子全部招了过来。然后用一根筷子权当指挥棒在上面指点说道:“这便是西湖的大致形状,这便是此次工程的重点——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堤坝!这两堤一旦完工,不仅疏浚了西湖还创造一处绝佳的风景。我将会在这两堤上遍植花木。大家想象周围的农田地价是否会受到影响?估计到时那些富商都会想在此购地建房吧?!此番作为便可以使这几万多亩农田和旁边的闲地身价倍增,莫说投进去的几十万两银子,就是再扔进去几十万两银子,相信我的投资回报也会非常丰厚的!所以作为一个好的生意人一定要有长远的目光。在别人没看到之前就要看到。这样挣钱就非常快了。”
周围的弟子们能够听懂李好话里面的意思的人不多,但是他们都记住了先生最后说的一句话:“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凡事眼光要看长远才好。”李好带着孩子们一路指点一路游玩着,走着走着,才发现已经走过了工程地,跑到山边来了。巧合的是竟然碰上了家里的几个女人和李恪一家也在游玩,还有李恪这家伙也在里面,他不是去那两处工地忙去了?李恪苦笑着指了指人群中一个年纪较大的女人和身边的一个中年男人。这是他的什么长辈过来江南,所以在这作陪了。李好暗笑。原来是做三*陪了,现在人都走到一起了李好也懒得回头了,算是陪他们走上一段吧。
突然前面传来孩子们的惊叫声,李好以为出了什么事情,立刻往前面赶去。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些孩子们碰到一个捕雁人在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另一只脱网而逃。谁知脱网之雁没有飞走,反而悲鸣不止,盘旋不肯离去,然后竟投地自杀而死!这些孩子们才惊呼不已,这时李恪的那位长辈和那些女性也闻声赶了过来,看了这一幕感叹不已,有心肠软的女性竟然还抹起了眼泪。
李好听后心绪难平,这一幕原本要多年后才被一个番人的学子去并洲赶考时才碰上的,没想着此刻在这西湖边让自己碰上了。怀着难言的感慨向猎人买下这两只死雁,把它们合葬在西湖岸边,堆起石头作标志,称之为“雁丘”,并即兴感怀写出一首传世之作,至于那番人赶考的学子谁知道这个历史中他还会不会存在呢。李好写的是《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别离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江南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一词吟完周围一片安静,良久才见李恪的那位长辈和李恪拼命的拍手叫好“好词,这词必成传世之作,这雁丘也将因为这雁丘词闻名天下啊。”周围的女人一个个深深的被这词感动了。李好猛然想起,是啊,自己何不在这雁丘旁边兴建一塔,待自己这词闻名天下后,这里不就是又多了一处觉好的旅游胜地?李好向李恪的这位长辈行了个礼然后由李恪将两人介绍了一番。
李恪的这位长辈李好在长安的时候并没见过,但是那位长辈对李好好象很熟悉一般,大大的夸了李好一番后意味深长的看了李好一眼后就含笑未语。李好知道人家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办,所以聊了会就带着那些孩子们先告辞了。不过李恪的长辈这个时候从长安来杭州他到底想干吗?或者说是李二想干吗?难道不允许李恪这样搞下去了?李好在心中猜想着,毕竟这个时候从长安来人,还是李家的宗室,肯定是有事情的,总不能跑这么远只是为了看下李恪然后在杭州转转就完了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二章 越走越远的理想
李恪的长辈在杭州呆了几天就走了,李恪送走人后立刻又要赶往工地区,没来得及和李好说下他长辈过来的情况,所以接下来的日子李好只能一直在猜测那人过来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就这样到了初冬,整个西湖的水利工程全部完成了,还包括周围的饮水和灌溉水利工程。当整个杭州飘起了雪花的时候,李好已经和他府上的人还有李恪一家人在西湖上面泛舟赏雪了。另外两处,钱塘的的土塘工程全完成了,剩下些小地方开春前慢慢修就好了。上海那边码头的经济开发区也比较顺利的完成了主体工程,剩下的工程也只能靠慢慢来了。当然这中间也有李好推出不少的半现代化的机械还有一些建议的功劳的,不仅省力还加快了工程的建设。
李好他们在西湖边上靠了岸,准备踏雪寻梅什么的,说实在话李好可不喜欢这么冷的天跑外面来赏雪什么的,这完全是得瑟嘛。但是架不住李恪有这风*骚劲,家里的女人竟然也觉得踏雪赏梅是件雅事,还有收养的那些小家伙们在武月这个大姐头的带领下在雪地里面玩的十分的撒欢。李好在后面磨磨蹭蹭的,被李恪一路说了好几次了,不过走上一段后倒也不觉得很冷了。两人走在最后,周围都没什么人,说话自然方便了,李好知道李恪肯定是有话跟自己说的。
两人埋头沉默的走了会李恪才幽幽的问道:“不知道太白兄心中有什么理想呢?”
李好愣住了,他怀疑的看着李恪。这娃脑子是不是这段时间忙的烧坏了?这大冷天的下着雪还跟自己谈理想?理想这玩意是啥?哥早戒了。
看着李好狐疑的看向自己,李恪有点苦笑的自言自语道:“这个问题说起来感觉自己好幼稚,从小到大我就被身边的人灌输要低调,因为我母亲的父亲我的外公是天下最坏的暴君,所以我这辈子注定与皇位无缘。然后渐渐的长大了我自己也慢慢明白这个问题,所以我放纵,贪玩好色,尽量让自己从不关注那个问题,让周围的人都明白我不是个做皇帝的料也无志于皇位。那时我的理想好简单,好好孝敬母亲。和好兄弟。然后就是混吃等死一辈子。只是没想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我就算这样了,在别人眼里依然是威胁啊。
后来你帮我想了个办法来到这南方,说心里话。我也没想过给自己捞足资本去争夺皇位的。刚来的时候我也只是当着离开长安就没那么压抑了。只是后来给你逼着搞民生工程。同百姓接触的越多我觉得自己以前太渣了,想法太自私了,所以这时我的理想就是想按照你的方法慢慢的帮助这长江之南的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家家幸福安康。直到你从长安降职后自己跑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