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革命 >

第29章

辛亥革命-第29章

小说: 辛亥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员、团体代表、各校学生热烈欢送。下午5时专列抵达南京下关车站,受到聚集车站的五万多人的热烈欢迎,南京炮台和停泊长江的军舰均鸣放礼炮二十一响致敬。隆隆的炮声、热烈的欢呼声和长江的涛声,和谐成一曲响彻云霄的凯歌声,欢迎中国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第一任共和国总统的到来。

孙中山下火车会见欢迎群众的代表后,即乘彩绸马车赶赴总统府。

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门前,礼炮鸣响,军乐高奏。

当孙中山由林森议长陪同步入会场,拥挤的人们自觉地闪出一条道来,热烈掌声顿时如雷炸响,震动天地。

人们忍不住欢呼道:“中华民国万岁!”

咸马里今天也穿着一套威武的将军服,站在欢迎的人群里等待孙中山的到来,孙中山看到他,特意停了下来,与他亲切地握手。

咸马里正容道:“总统阁下,我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了。”

孙中山报之以感谢的目光:“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真挚帮助,现在你的愿望也成为现实,做共和国的将军了。”

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主席台上悬挂着“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巨大条幅。

孙中山走上主席台。

全场安静。

孙中山面向议长,举起右手,凝重庄严地宣读誓词:“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1月3日,十七省代表于南京召开临时副总统选举会,选出黎元洪为临时副总统。

同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出,以宋教仁为内务部总长,王宠惠为外交部总长,陈锦涛为财政部总长,伍廷芳为司法部总长,黄兴为陆军部总长兼参谋总长,黄钟瑛为海军部总长,章炳麟为教育部总长,张謇为实业部总长,汤寿潜为交通部总长。以上各部,分别以居正、魏宸组、王鸿猷、吕志伊、蒋作宾、汤芗铭、景耀月、马君武、于右任为次长。

部长的名单,经十七省代表讨论,提出修正意见,孙中山完全接受。于是,改任程德全为内务部总长,蔡元培为教育部总长。

这便是中华民国的第一届内阁。

十七省的代表,代行“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所规定的参议院参议员的职权,代表会改称临时参议院。议长,公选为林森;副议长,公选为王正廷。这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派赴武昌的代表,于辛亥年十一月初十以后在武昌所拟定的。各省都督府联合会设在上海,曾经在九月二十五日(11月15日)举行第一次会议;其后,在十月初三日(11月23日),依湖北代表居正的邀请,除了每省各留一人在上海以外,全体去武昌筹备临时(中央)政府。南京光复以后,各省代表议决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于七天以内齐集南京开会。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一面致力于以和平方法,促成清室宣统皇帝逊位,一面督促临时参议院之内的革命同志,尽速促成临时参议院拟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实施,由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职权予以公布。这临时约法共有七章五十六条,是中华民国的基本大法。

第六节 南北议和

北京,袁世凯府邸中,眼中凶焰暴射的袁世凯抓起几张发表了有关孙中山大总统宣誓消息的报纸,将它们撕成碎片。他的口中怒吼道:“这些卑鄙的革命党人全是骗子!连黎元洪那个跳梁小丑也捞个副总统,却把我丢在一边!哼,一帮言而无信的无赖!”

段祺瑞小心翼翼地看着袁世凯的脸色道:“孙文成立民国政府,自任大总统,摆明了是想一箭双雕,既要颠覆皇上的朝廷,又想踢开大帅的内阁。”

徐世昌也在一旁道:“他们这是违反当初的议和约定,想与大帅争抢总统之位。”

“唐绍仪这个谈判代表是怎么当的?”袁世凯面色阴沉地道,“发电,撤销唐绍仪谈判总代表一职,召他即刻回京问罪。”

徐世昌闻言,犹豫了一下,试探着问道:“那是否也撤出和谈?”

袁世凯不屑地道:“还谈个屁,我看孙文之辈与太平军洪秀全并无两样,都想当天王!跟老子谈判无非就是个噱头,老子已经上了一次当了,难道还要上第二次?”

“不过,孙文在大总统前冠有‘临时’二字。”徐世昌劝说道,“大帅是不是先问清楚,然后再……”

袁世凯直接打断了他,冷笑道:“玩这种小把戏,也想来唬我?给我马上致电孙文,同时照会各国公使,对这个所谓的中华民国及其总统,概不承认。我就不信,我的指挥刀还斗不过孙文的手术刀!”

“是,大帅!”段祺瑞应声而去。

位于南京临时大总统府的一间办公室内,伍廷芳正在向孙中山汇报袁世凯的一些过激举措:“袁世凯已经撤了唐绍仪的职,并召他回京问罪,这分明是杀鸡给猴看,我想袁世凯是想借此来表示对您当选大总统的强烈不满啊。”

“哈哈哈……”闻言孙中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好啊!袁世凯想要当这个大总统,就必须执行两项约定:第一拥护共和,第二马上逼清帝退位。你即刻给北方回电。”

伍廷芳一边拿起草拟的电文过目,一边道:“眼下袁世凯最关心的,就是皇帝退位之后,您是否会让位于他?”

孙中山持笔在电文上加上了“甲日皇退,乙日拥公”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然后落款:孙文。

收到孙中山的电文之后,袁世凯立即找来徐世昌和英国公使朱尔典密商对策。

袁世凯眯着小眼睛,拍着额头道:“党人分明是要借我的手,来了断大清的性命,如果我真的这么做了,会不会落下篡夺君位的骂名?”

“这一点大帅大可放心!”徐世昌缓缓说道,“如今大清的气数已尽,共和乃是天下人心所向,大帅这么做也是顺应潮流。”

袁世凯闻言还是有些不太放心,又询问朱尔典道:“公使阁下,你如何看待孙文的电报?他是否想诓骗于我?‘甲日皇退,乙日拥公’……哼,我根本不信他会这么轻易就将已经到手的位置让出来给我坐!”

朱尔典沉吟片刻后道:“我们大英帝国不会理睬南方政府的,因为各国公使一致认为,中国的局面非阁下不能收拾。”

听到这番话之后,袁世凯松了口气,作出蓄谋已久的决定:“那就拜托阁下联络各国公使,在报上发表反对君主立宪、拥护共和的声明!”

朱尔典露出赞赏之色道:“袁大人这是想给清廷施压?”

“对!”袁世凯坦然点头承认道,“还有,卜五兄,麻烦你立即电报驻外公使回电朝廷,让他们也力主共和!既然要造势,那么这声势就造得越大越好!”

徐世昌答道:“我明白。”

袁世凯又道:“告知段祺瑞,联络北洋新军众将官,通电全国,主张共和。”

“这么一来,我们的皇上想不退位都不行了。”徐世昌的眼中露出期待之色,他很想知道当紫禁城里的那对孤儿寡母得知这一消息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袁世凯再次转动手里的阴阳球,脸色阴晴不定,心里不停地算计着来日早朝该如何演好这场戏。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内,隆裕太后和小皇帝溥仪并排坐在龙椅上,大太监小德张手持拂尘站在旁边。

袁世凯跪在阶下,大臣们跪了一排。

徐世昌出列道:“启禀太后,驻俄国公使陆征祥、驻荷兰国公使刘镜人,都主张要共和,他们已经电请朝廷,希望皇上能主动退位!”

“唉!”袁世凯装出很愤恨的样子,“都是老臣无能啊!”

这时,受到袁世凯和徐世昌他们唆使的大臣们纷纷上前奏报:“启禀太后,关外再次发生兵变!”

“启禀太后,新疆伊犁兵变!”

“西藏兵变!”

“海军全体兵变!”

……

奕劻也拿着报纸,边看边叹息道:“我朝待洋人向来不薄,列强为何纷纷支持共和?”

袁世凯劝慰道:“洋人也多半是趋炎附势之徒啊,眼看着党人声势越来越大,自然忘记了昔日朝廷对他们的厚待。”

隆裕太后已经急得心如刀绞,却故作镇静:“诸位爱卿可有良策为我和皇上分忧?”

袁世凯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道:“老臣外交无力,激惹各国不满,愧对皇太后的信任。”

段祺瑞上前跪地:“启禀皇太后,北洋新军共有四十七名将官联名奏请,恳请太后和皇上退位,立定共和政体!微臣不敢不报……”

袁世凯在一旁勃然大怒:“段祺瑞,难道你们这些军人也想造反不成?”

段祺瑞强硬地道:“总理有所不知,目下军中粮饷不足,官兵厌战情绪已起,故而愿意拥护共和,还请太后圣裁!”

袁世凯哭丧脸,急忙跪地哀号道:“皇太后,这等将官都是老臣旧部,没想到也跟着添乱,都是老臣管束不严,老臣情愿引咎辞职!”

隆裕太后愁眉紧锁,欲哭不能:“总理眼下还不能辞职,议和之事可有进展么?”

袁世凯假惺惺地道:“优待皇室的条件都已谈好,保证每年享用四百万两银子。”

不谙世故的小皇帝溥仪突然从龙椅蹦下来,众人正在惊诧之际,却见他躲到龙椅后边,探出童稚无邪的目光窥视着。

太监小德张急匆匆地进来:“禀太后,醇亲王载沣和恭亲王溥伟进宫来了,一路大骂……”

隆裕太后已经够烦的了,闻言顿时不悦道:“他们骂什么?”

小德张看看袁世凯,欲言又止。

隆裕太后嗔怒道:“你说。”

小德张畏畏缩缩地道:“他们骂袁大人是内奸,还要跟太后对辩。”

隆裕太后一听载沣他们要和自己对辩,顿时气得七窍生烟,怒而下令道:“派人把住宫门,别让他们进来!”

“喳!”小德张应声而去。

隆裕太后心力不支地一挥手:“我累了,你们都下去吧,袁大人留下。”

大臣们纷纷退朝了,离开大殿,只有袁世凯一人跪倒在地。

小皇帝溥仪探出脑袋问道:“皇额娘,他们怎么都走了,不跟我玩了?”

隆裕太后见状觉得心里一阵发苦,忍不住大发脾气,训斥道:“皇上,你要有点皇上的样子,到你的位子上坐好!”

偌大的宫殿里只有隆裕、溥仪和袁世凯三人,隆裕太后忍不住擦拭泪水道:“袁大人,你起来吧,这里没有外人。”

袁世凯起来后已经是涕泪纵横,嘴唇颤抖道:“老臣世受皇恩,抱定君主立宪,不愿共和的……”

小皇帝溥仪插言:“共和共和,共和是什么,好吃吗?”

袁世凯擦了擦眼泪,毕恭毕敬地道:“回皇上,共和就是您再也不用上朝听政了。”

小皇帝溥仪听他这么一说,顿时高兴起来,兴高采烈地问道:“不用上朝听政,那我可以去玩了吗?”

袁世凯道:“皇上,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了!”

小皇帝溥仪拍手称快:“共和真好,太好了!”

隆裕太后听得心里一酸,眼泪如断线的珠子般流落下来了。

小皇帝溥仪见状顿时吓得坐回原位:“皇额娘,你怎么了?皇儿听你的话,你别哭!”

隆裕太后一把搂住溥仪,失声痛哭道:“日后皇上长大了,我这个皇额娘该怎么向他交代呀!”

袁世凯伏地而跪道:“太后!世界各国政体,不外乎民主与君主两种。民主如尧舜禅让,是顺从民意,绝不是亡国。老臣与民军议定,皇室的待遇必将优厚,不减皇室的尊荣。当初……那法国路易十六皇帝若是顺从民意,何至于全家被杀得一个不剩啊!”

隆裕太后吃了一惊,更是心如刀绞:“你的心思我懂,无非是想催皇上早日退位!”

袁世凯呈上电报,继续威逼道:“老臣不敢,是孙文来了电报,若十五日中午十二时以前皇上还不逊位,就收回优待皇室的条件,请太后决断。”

隆裕太后盯着袁世凯,郑重地答复:“退位大事,我要跟王公大臣议决。”

袁世凯在一旁拭泪掩饰……

第七节 帝国的终结

1912年,辛亥革命之火日盛,当年的1月11日,北洋军全体将领通电清政府,现值军情紧急,请求皇帝命令王公大臣捐献私财,毁家纾难,共济时艰。这是袁世凯压制满族主战派的一个手段,满族王公大臣气势汹汹,天天叫嚷南征戡乱,但是要他们出钱筹饷,一个个就噤若寒蝉了,主战高调一下子就压了下去。

同时袁世凯派人四处散布谣言,把革命党人说成三头六臂,凶神恶煞,他们已经派人钻进北京城里来,布下天罗地网,一旦发生暴动,主战派谁也休想活命,更加把那些主战派吓得不敢开口了。

到了1月12日,袁世凯终于把牌摊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