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苍穹笑 >

第114章

苍穹笑-第114章

小说: 苍穹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这怎么可能?三年半前还是原来的样子,现在竟然……竟然……”

    众人见李笑天一脸惊异之色,大张着嘴巴,仿佛看到难以置信的一幕似的,瞪着眼睛盯着前方。

    注①:北宋宝元元年103年,党项族主李元昊公开反宋,称帝自立,建大夏国,史称西夏。北宋为防御夏军,在主要防御方向的麟今陕西神木北、延今延安、庆今甘肃庆县、环今甘肃环县各州要地,修建近百个军事据点,并挖竣深宽各1。5丈之堑壕30余里,沿宋夏边境,形成一条壕堡防御地带。宝元三年至庆历二年1042年,李元昊三次大规模攻宋,均获胜利。后因某原因后文再详细交代,李元昊向宋请和。四年,宋夏签订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赐岁币宋夏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此后夏仍不断攻扰宋边,但均属边界冲突。不过,西夏国实质从1032年就已开始,国龄跨度为1032年—1227年。



………【第二章 金銮殿上】………

    金銮殿,文武大臣左右排列,皇帝赵佶高坐龙椅之,两旁宫女侍卫分立。此刻赵佶满面疲倦之色,对早朝显得心不在焉。

    其实,赵佶今年才不过三十三岁,正值龙虎之年,本应文才风流,翩翩风度。然赵佶嗜好风月文字,才过三旬已有子女数十。

    年初长子定王赵桓年满十六,已成人;二月封艳丽无方的淑妃王氏为贵妃,接着发现东华门二里外,青楼镇安坊内藏有绝代佳人李师师。如此,“风流皇帝”整日流连于王氏与李师师之间,大有沉醉“温柔乡而不知返”!

    赵佶的长相可用“面如脂玉,唇若敷朱,玉树临风”来形容,可惜风姿虽然如此,如今除了龙威仍在外,就剩下微黑的眼圈与一脸的倦容了。

    御前太监尖细着嗓子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众臣一听,一阵低哗。自赵佶登基以来,十四年了,众臣还从未见他如此对待早朝。殿下文武大臣见皇帝赵佶没有作声,又不敢抬头去看,尚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蔡京,时年六十有八,虽然多次被赵佶贬官,但这次又被赵佶请回,底气十足。

    尚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左相是性格忠直的张商英,由于年龄偏大,行动迟缓,已被安置在家,成半退状态。所以朝中大事,无不集中到蔡京手中。

    蔡京虽然年近古稀,但风度仍然极佳。头发并未全白,以灰白居多。面如古月,皱纹并未多见。美须垂至胸前,腰脊挺直,别有一番气势。只凭其形貌,就不愧为一人之下万人之的权臣。

    大宋一向重视文官,但凡重要职位,多以文官掌正印官做正职,武官只能屈居副职。蔡京为左相,位居文官之首张商英已老,可以不计,自然是权倾朝野的第一人臣。

    蔡京连“咳”两声后,从左排走出,道:“启奏皇,微臣听闻,我大宋西面边境近来好像不太安稳,微臣奏请皇派遣得力官员到西北……”

    突停,转目瞟了左边的排首一人之后,立即不语。不过,他不再说下去,实是不想明里得罪右边的一人。而右排中那人,昔日对他有提携之情,他把球抛给右排那人自己踢,也算给了他的面子。然而,他也有私心,他非常想看看那人如何应付,若是那人应付不来,被皇治罪,他也乐得其成,去了一个“碍事之人”,日后做起事来才更方便。

    右排一人走了出来,在蔡京身旁站立后,躬身道:“启奏皇,微臣也有本要奏。蔡相所言确有其事。昨夜微臣才收到凤翔府地卫军总部线报,据种师道大将军所报,大夏军队在暴风骤雨之夜,趁我边防军防守不备之际,偷进我境!请皇放心,微臣这就与枢密院、兵部商议此事,保证给夏军迎头一击,叫它有去无回!”

    皇帝赵佶闻言,脸色骤变。神色瞬间连变,一拍龙椅,大声喝道:“竟有此事?蔡卿家、童卿家,这是何时的事情?为何不早报来!”

    方才从右排走出之人,身材高大魁伟,健壮挺拔,年约花甲,双目却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颐下留有近尺胡须,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

    凡是第一次见到此人之人,几乎没有一个不被他的外表所惑。因为,此人正是大宋鼎鼎有名的大宦官童贯。按说男人成了太监,就会变成一副娘娘腔,白面无须,一无男子的阳刚之气。

    然而童贯却异于同类其他太监,不仅说话浑厚有力,铮铮作声,而且六十有一,还须发浓黑,阳刚十足。他根本不像是阉割后的宦官,这副“很男人”的模样一直让其他宦官羡慕不已。

    有人怀疑他可能没有被阉割干净,也有人猜测这可能和他年近二十岁才净身有关,而一些眼光高明之人,则怀疑童贯可能是修炼某种特殊武功的原因。

    此人虽是宦官出身,但手眼通天,性情乖巧,心细如发,为人很是“慷慨”。从其他宦官、后宫妃嫔、宫女、到能够接近皇室的道士、天子近臣等等,都能不时从童贯那儿得到不少好处。

    有人在皇帝赵佶为童贯说话,而童贯自身又有偌多军功在身,如今已是位居武阶官最高一级的检校太尉正二品的权臣。能与他平起平坐的武官已为数不多。

    童贯见赵佶生怒,忙道:“三日前,夏军始侵入我大宋西境,未能提前察觉,这都是微臣之罪!昨晚亥时种大将军的千里加急文才到,微臣本想偕同兵部尚余大人一起觐见皇,但微臣又恐打搅皇歇息,所以今晨一早,微臣就在殿外等待禀报皇,还请皇惩治微臣滞怠之罪!”

    赵佶轻挥右手,道:“夏民秉性如此,朕不怪你!哼,自从童爱卿从大夏夺回青唐、尖札等数州以来,朕原以为夏国可以安生几十年,谁知野性不改,又擅自挑起战事。童卿家、余卿家,你们尽快安排地卫军进行反击清剿,这一次绝不能对夏军手软!”

    蔡京一听,心下微惊,若皇将对抗夏军的军事大权全权交给童贯,那他这个宰相的威信必然大减。当下奏道:“皇,枢密院乃我大宋最高军事调度机构,如今最高指挥‘知枢密院事’一职空缺多年,既然西北战事再起,微臣恳请皇择一重臣担当此任。”

    蔡攸虽为蔡京长子,但在私欲与身旁近交的鼓动下,越来越看不惯其父权倾朝野的样子,忌妒之心陡长,父子不和之事已经形之于面。

    他时年三十有八,在蔡京的提携下,已经飞速升为龙图阁学士兼侍读,这是个与皇帝接触最密切的官职。有了这个职位,蔡攸自然会充分利用,不时在皇跟前编排其父之际,更是利用这个红差,培植自己的势力,如今几成与其父分庭抗礼之势。

    蔡攸乃心计深沉、奸猾老道之人,这已成为朝中众臣的共识。此刻,他当然不会放过进一步升迁的机会。

    “皇,家父所言确是。如今天下大势走向不明,北辽虽然忙于应付完颜等部族的反击,但北辽兵多马壮,竟能于东、南、西南三个方向同时布防数十万大军。虽然童大人此前出使辽国,达成互不侵犯约定,但辽人一向反复难测,如今陈兵于我大宋北境边界,定是不怀好意。而……”

    礼部尚从二品蔡薿,时年四十有八,自认是蔡京的同宗,称蔡京父子为“叔父”。他是大宋建立以来升官最快的状元〔①〕,最善攀附权贵,见风驶舵。

    他深知“小叔父”之意,闻言知话,以前他最是巴结讨好蔡京,现在蔡攸越来越得势,他自然知道该多巴结谁了。

    急忙接过蔡攸的话,道:“启奏皇,微臣看蔡大学士常读兵法,对历朝战争得失都能评点得当,屡有真知灼见。大学士又贵为蔡相长子,能够时时得蔡相辅教,这枢密院首长之职,他最为合适!”

    蔡攸暗道不好,这蔡薿巴结他也不看看时候,如此明目张胆的巴结他,准会坏了他的好事,他本想欲擒故纵,以推荐他人而显示自己的心胸,然后再让自己推荐的党羽反推自己,这时被蔡薿一搅,成了“出头鸟”,不但做不成“知枢密院事”这一大宋军事最高官,若引起皇帝赵佶的疑心,怀疑他有“朋党之举”,那他的脑袋就不稳了。

    额头冷汗直冒,蔡攸“咚”得一声跪在地,高声道:“皇,皇,微臣有自知之明,在军事方面,高于微臣之人大有人在!知枢密院事一职关乎大宋命脉,重要无比,只有像种师道种大人这样的军事大家才有资格担当此职!”

    赵佶微微点头,道:“呵呵,蔡卿家请起。卿家的军事才能,朕以为也是非常厉害。不过,你的提议正合朕意。”

    整了下身姿,高声道:“来人,为朕颁旨通告天下,明日起,一年内,凭战功积累可以向吏部申报武官官职,而中、天、地、龙、神五卫军的五大将军可以直接参加明年的‘知枢密院事’等缺职的铨选!其他自觉能够担当此任者也可由原来各部集体推荐!”

    大宋军队编制分成四级,依地位的高低划分,有禁军、厢军、蕃军、乡军〔②〕。其中禁军的地位最高,它负责保卫京城、戍守边境、对外作战、对内镇压兵民异动,是维护大宋秩序与安全的主要军事力量。

    禁军主要分布在五大区,中卫军驻守京城开封,天卫军驻守北地河间府靠近宋辽边境,地卫军驻守西境凤翔府靠近宋夏边境,龙卫军驻守南边广西邕州靠近南海,神卫军驻守在两浙路的松江靠近东海。五军各置一大将军,官位从一品。

    五大将军仅受枢密院长官“知枢密院事”制约,五大军区表面受枢密院领导,实质只对皇一人负责。除此外,即使是尚省、吏部与兵部也不能轻易干涉这五大卫军的内部事务。由此可见,一个禁军军团的最高长官的地位如何之高。

    童贯见皇帝赵佶又“心血萌动”起来,心中暗喜。自从跟从这个皇帝以来,他早就摸清赵佶的脾气性格。赵佶不喜欢约束与一成不变的东西,凡是刻板的制度他都想改一改。喜欢浪漫,却又透着轻佻,讨厌规矩却又故作聪明,往往随兴而来,轻易决定一事。

    既然按军功与各自衙门的推荐就可以问鼎“知枢密院事”,童贯马觉得赵佶的“诏令”对他极为有力。三年前,皇帝赵佶加他的官职为检校太尉,以端明殿学士郑允中为正使,以他为副使,前往辽国进行“国事访问”。

    他代表皇帝与国家出使辽国,让辽人见识了大宋“屡屡打胜仗”〔③〕的“民族英雄”,其实,这完全是童贯一手策划的事情,至于真实内幕,只有他与其心腹在“偷着乐”,赵佶一直被蒙在鼓里,还以为大宋出了一个百年罕见的“常胜将军”呢?

    童贯以连自己都惊讶的速度在脑中将五大将军与各文武百官“过滤”一遍,发现只有他的优势最明显。因为,他几乎兼备所有人的条件。暗忖:“自己与皇的关系非同寻常,且是文武官兼具的身份。本朝向以文官主正,自己虽然是武官,但一向与武官疏远,而自己做过内侍殿头、巡检,更代表大宋出使过北辽,这都是文官所做之事,说起来,自己还是地道的文官,综合以来,做这个‘知枢密院事’再合适不过了!”

    心思至此,忙一整想窃喜的表情,跪下双膝,高声附和道:“吾皇英明,皇此举实乃大宋军民之福,后世必将效仿继之!我大宋千秋河山必将蒸蒸日,永耀千古!”

    众臣一见,包括童贯身旁的蔡京在内无不跪下齐声颂道:“吾皇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佶见自己的“巧妙想法”为众臣推崇,高兴至极,哈哈一笑道:“众爱卿平身,翰林院为朕再拟一旨,命天卫军大将军,节度使邓洵武密切关注辽国战备情况。北辽既然在我大宋边境陈兵数十万,已经违背了‘宋辽协议’的内容。哼,‘狂战士’又如何,我大宋神臂弓、床子弩都能射杀五百步外敌人,箭发连枝,举世无匹,威震天下,何惧它哉!”

    众臣又是齐声道:“吾皇圣明,大宋之威岂容胡人再逞狡能!”

    赵佶满面笑容,挥手让群臣静下后,道:“朕觉得,近年来,邓洵武将军勤练兵士,操持有度,兵将一心,屡有创举!你们看,这是辰时刚收到的折子,是天卫军一百将士的联名。这些将领为刘大将军请命,说他治军有方,自己的薪俸几乎都用到军队,他们请朕给刘大将军加升俸禄呢?呵呵,朕早就听说天卫军大将军的事迹了!”

    话锋一转,向一旁的记官道:“记下朕的旨意,既然诸将士为刘大将军请命,那朕就体军心,加刘爱卿月薪一百贯,即刻下放!”

    群臣一听,又是一阵哗然。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在羡慕,也有不少人是在嫉妒。嫉妒的人中就以童贯、蔡京父子、高俅、蔡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