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妙手生春 >

第52章

妙手生春-第52章

小说: 妙手生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头道要七天以上,四天是不行的。但是和园里有十几大坛子,本来是预备府里人吃的,现在拿来顶着用应该差不多,少点就各桌上少上一点。”姚海棠得感谢大家爱吃泡菜,尤其是洗米水泡出来的辣椒做的酸汤鱼,府里不爱吃辣的人都敢兑着汤下饭。所以府里后来就买了十几个大瓦缸来做酸菜,最多的还是辣椒,整整六缸清酸微辣毕竟还是最开胃的,这酸汤鱼是地道的贵洲做法儿,辣椒本身不辣的话泡出来基本就没辣味儿了,如果是辣的也会被酸味冲淡一些,这道菜做得漂亮了一些其实也是很好上大席的。
那袁定清听了半晌后说:“全是洗米水泡的辣椒,那就只好做酸汤鱼了,可是按你说的那寻常做法,做出来怕不好上席。”
“改改呗,改花刀后裹浆子下油锅炸,酸辣椒剁细了做成汤汁往上一浇,既方便摆型儿,又酥脆无骨。”姚海棠最热衷做要改花刀的菜,她的刀工可是靠整古董整出来的,不是一般二般的好。
当然御厨房里的人比她半点不逊色,她一跟袁定清比划了,袁定清就明白,然后两人一到厨房里试着做,姚海棠就见识到了人袁定清扎实的基本功。从手起刀落,到挂浆过油,再到摆盘烧汁,最后浇上汁一出来,姚海棠都不敢相信那是变种版的菊花鱼……现代人做菊花鱼,神似多过形似,可这位做出来那真跟一朵朵盛开的菊花似的,还带着花蕊——那是用蟹黄。再加上用瓜皮雕成的菊花叶儿摆盘,间杂其间远远看去,真像一盘花。
最后一摆好盘,小厨房里就有宫女拿了筷子和小碟来,袁定清和姚海棠一人挟了尝。虽然说是醋加辣椒调出来的酸辣汁,但味道还真是神似了七分,大厨的手艺果然是与众不同的,杜敬璋不喜欢吃御厨房的菜看来多是心理作祟。
——他打小开始吃,吃到后来当然腻味了,而姚海棠对于他来说,就是所谓的“小清新”,她在杜敬璋那儿当真是如一股涓涓细流流进了他心里。
“袁大人,您做的菜味道可比我好,刀工也好,我跟您那是没得比啊”做为一个吃货,姚海棠已经被袁定清收服了,用有限的材料做无限的佳肴,袁定清无疑已经做到了。
“这也是你想法好,往年做鱼多是整鱼蒸或烧,也没想过鱼打了花刀一过油还能有这效果。”袁定清尝着觉得味道清酸可口,从摆盘上来说确实可以上得了大席了。
酸辣鱼算是这么改成了,姚海棠就想着回头跟杜敬璋说先用和园里的泡菜,正在要送袁定清出去的时候,袁定清忽然指着一边的萝卜丝儿和冬瓜说:“你拿水萝卜切成这么细的丝要做什么菜,这水冬瓜怎么腌在了酱料里?”
一看,那是准备中午做给杜敬璋吃的,萝卜丝儿伪鱼翅,水冬瓜伪东坡肉。见袁定清指着,姚海棠就说:“水萝卜丝待会儿处理成鱼翅的模样,水冬瓜酱了待会儿过油,预备做成红烧肉的模样。可惜公子不爱吃肉味儿,要不然冬瓜完全可以和红烧肉做出一样的味道来。”
“鱼翅?”红烧肉袁定清知道,鱼翅东朝不是没有,就是不叫鱼翅而已。
“呃,我们那儿叫鱼翅,我不知道京城管那叫什么。”然后姚海棠就跟袁定清比划。
最后袁定清恍然大悟地“噢”了一声说:“是海粉丝啊”
这么俗的名字,也不知道哪个天才取的,姚海棠说:“对,就是那东西。”
“真用水萝卜能做出来?”袁定清很难相信,东朝的素菜并不太注重花样,多是溜炒蒸煮,做法很直接。猛地一听姚海棠拿水萝卜丝做鱼翅,其实袁定清都有些不理解:“其实我还有点不理解,你直接拿海粉丝做就是了,干什么要拿水萝卜丝做出那模样和味道来?”
闻言,姚海棠一撇嘴说:“这得问四公子,正宗的海粉丝儿他不吃,就爱吃水萝卜丝做的假海粉丝儿”
于是袁定清明白了,这是为杜敬璋专做的,他一笑说:“那也是四公子才这么讲究。”
“不过多吃蔬菜水果也是好的,荤养膘、素养生,荤肉吃多了一来爱长肉,二来对身体不好。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吃多了五脏不和,胸闷、气短、头晕眼花不说,还难得上趟恭房。这世上还是萝卜青菜最养人,有道是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大夫开药方嘛”姚海棠其实也是个崇尚素食的,不过肉她也爱,对于一个爱吃的人来说,只要是美食都无法割舍。
“胸闷、头晕眼花?”这些可全都是老太后的毛病啊……其实姚海棠就随口一说,各类肉长期多吃,又不好蔬菜的话,引发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表现的症状其实很多,她只是捡顺嘴的说而已,真的没想过自己还能说这么准的()

76.五指山
厨房里袁定清拍着大腿对姚海棠说:“就是这样,太后不怎么爱吃蔬果,一顿没肉都不行,而且好吃味厚味浓又气香辛辣的。太后和四公子这祖孙俩儿完全不一样,四公子是极好素菜,太后是极好肉,大概是四公子小时候由太后关照饮食,太后总认为吃了肉才有劲才长个儿。”
难怪了,果然是吃腻味了,姚海棠说:“以后可以考虑给太后做素肉、素鱼,这些东西做得精细一些,光尝味儿是尝不出来的,口感上还是会有一些差别的。”
跟姚海棠说了好一会儿话后,袁定清做了一个决定,去跟杜敬璋要姚海棠,倒不是说留她在宫里,杜敬璋园子里出来的人一般人谁敢去要。袁定清也只是想,让姚海棠把素菜荤做的手法好好说说,毕竟一时一会儿是说不详细的。
当袁定清跟杜敬璋一说,杜敬璋就思索开了,姚海棠的身份是个壁垒,既然存了心思,就必需在身份上先处理好:“你徒弟不是在祖母宫里吗,让她去祖母那边教你徒弟,你目前要想的是怎么把寿辰宴办好,其他的以的再说。”
之所以要弄到太后宫里去,自然考虑颇多,最重要的是他们那位父亲是个孝子,一旦太后看顺了眼,皇帝和大臣们多不会横生枝节。虽然这时候想这些还比较远,毕竟他要等杜敬玱,但是未雨绸缪是杜敬璋一贯来的行事作风。
这提议袁定清当然也接受,过两年他就升御厨房大总管了,做菜的事已经渐渐开始交给他大徒弟了,直接教了也成,他现在又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成,那下臣去做安排。”
御厨头领八品官儿,袁定清这一声“下臣”还是合规矩的。
杜敬璋点了头,然后转过身去就吩咐张德安去办这件事。对于张德安来说,这本来不用亲自去办,随便差个人去就行了,可他一细想就自己去了西侧院里。
“姚姑娘,公子安排下来,让咱家领你去太后宫里应差,和御厨房小徐大人共研厨艺。”
对于这事,姚海棠的反应是:“什么,不是说让我老实待在景和宫吗,还说景和宫里最安全。”
听着姚海棠的话,那意思是不太乐意,张德安自是个听得出味儿的:“公子言道姑娘做的合心,想必太后也自称意,太后最是慈和,待公子园子里的人更是亲近,姚姑娘不必担心。”
“真要去”姚海棠被电视居荼毒得不轻,电视反正没一个太后是好的,个顶个的是宫斗胜利者,勾心斗角第一流,一想着要去见太后,还得在那儿待一段时间,她就觉得浑身上下说不出的不自在。
她是个人强她弱,人弱她也强不了的,一想太后肯定强势啊,天下哪儿还有比太后更身高位贵的女人,不强势才怪了只是她又不能不去,跟着张德安一路到了太后宫里,太后正在那儿喂鱼儿,张德安远远地就跟姚海棠说:“姚姑娘的规矩是不会错的,只要记得把学的规矩用上就是了,别紧张,太后是最慈和的。”
“慈和”这两字儿张德安已经重复了好几回了,可姚海棠越听心里头越发虚,她这满脑门子全是各种电视剧里太后的形象,真没一个是慈和的……见了太后,张德安先拜了称道:“太后娘娘,德安给您请安了。”
“噢,是老四宫里的张德字啊,怎么了,老四交待你什么事儿了?”太后果然如姚海棠所想,是一个充满了威仪的妇人,看着不过是四十来岁的样子,倒真看不出来是要过六十大寿的人了,穿着一身深绛色衣裳,随意地坐在那儿并不拘着架子,只是这随意间也是一举一动皆是皇家气派。
这时张德安看了姚海棠一眼,示意她该出声行礼了,在姚海棠行礼的时候,张德安说道:“回太后娘娘,四公子惦记着您爱吃昨儿做的小菜小点心,这不就把做小菜小点儿的姚姑娘送来了。”
“春雨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安好。”这时代非重罪及身不行跪礼,所以只需躬身深深施一礼就行了,也因此姚海棠才对行礼没什么太大的抵触。不过难说要跪她也就跪了,她个没骨气的……她说话行礼间太后抬头看了一眼,然后冲她招了招手说:“过来我看看。”
依言过去,一路上垂头目不四顾,脚步也不紊乱,到底还是受了杜和的教,正到了场面上时也不至于掉链子。走得近了姚海棠又行了一礼,然后恭敬地侧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不多动不多言。
这会儿太后把鱼食儿一放,起身走到姚海棠面前说:“伸出手来。”
……
这是怎么一回事,伸手做什么,姚海棠嘴没动身子没动,可心里活动很多,想了想伸出手去。
就见太后伸手轻轻地拂过她指尖,感觉有点痒,再接着就听见太后在她头顶上说:“确实是个做过活的,这手有劲儿,叫什么?”
“回太后娘娘,民女姚春雨。”
只听得太后应了一声,然后说:“昨儿小九带来的蜂蜜红枣糕我很喜欢,小酸菜很适口,老四也是个嘴刁的,他的人我不讨,你就跟着在厨房里多和他们说道说道。”
长出了一口气,姚海棠收回了自己的手后感觉就没那么紧张了,依然低着头恭敬地答道:“是,太后娘娘。”
“名字不错,声音也好听,还做得一手好菜,老四可是个会找人的。你们瞧瞧,这规矩也是老四那儿出来的,大气儿都不敢喘一个,也就他能把人教木了。”太后冲周围的人这么说道,虽然话里像是在批评杜敬璋,可任谁也听得出来,就是夸奖。老太后疼爱嫡孙子,这在宫里也不是什么秘密。
说完这句话,太后忽然拉了姚海棠的手说:“既然来了,总得赏你两样东西,到屋里看看有什么合眼的留几个继续喂鱼,喂完了再赶着溜溜,别饿着它们,也别让它们懒着了。”
说罢太后就领着另外几个宫人带着姚海棠进了厅堂里,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子华贵之气,雕梁画栋自不必说,陈设也件件精巧,再一细看……姚海棠不由得感慨了,好多是她手里出来的啊这时太后又让人去取东西,看样子是非要赏赐她不可,等宫人都被差出去了,太后才凑近了她说:“老四跟我说,你就是做编钟和铜簪的器师,秋水剑也是你制的,说是今天张德安会领你过来。我还当会是个年纪大的,没想到是个年轻小姑娘,倒是有趣。”
啊……杜敬璋怎么什么都说了,姚海棠一惊就没顾得上礼仪了,抬头看着太后道:“怎么您什么都知道了”
只见太后笑眯眯地看着她说:“自然有我知道的原因,你放心,你不愿意别人知道你是西城,我也不能给你到处说去,那还不得便宜那些不思进取只想走捷径的小兔崽子。”
其实杜敬璋之所以说,是因为他需要给姚海棠一个合理的身份,一个在世人眼里足可以匹配他的身份,世间的俗人总需要这样那样的理由。而杜敬璋不希望旁人用任何理由加以阻拦,所以他把姚海棠的真实身份说给了太后听。
更重要的是,姚海棠既然是姚海棠,却要化名做姚春雨,就必然要有一个足够合理的说法,否则迟早得出岔子。
通常杜敬璋做很多事,只为了让自己的前路跟平顺一些,他所奢望的是有一天撒手而去,走下去的是一条阳关大道,因为所有的坎坷与荆棘都已经清除在萌芽之中。
“您不觉得四仪八方台的事很紧迫吗,毕竟那可能威胁到……”接下来的话她没了声儿,犯忌讳太后看着她收了声就拍了拍她的手背说:“眼界放开一点,这么多年就算没人修得好四仪八方台,天下还不是好好的,正要为安民之口,修着给他们看看还不成吗?至于那些想着修了四仪八方台承大位的,都是些傻子,四仪八方台是死的,人是活的,想要一个死物来做势总会有失势的一天,哪如做几件利国利民的实在事。老四就是看清了才不说话,你不说话也是对的,所以咱们都别说让他们玩儿去。”
她不明白,姚海棠听完太后的话觉得自己就是只听了雷声的鸭子,完全不懂:“噢”
“安心做几年厨娘,吃的有声有色有味儿,器有什么好呀,就是些迷惑人心的死物罢了。用得好了则善,用得恶了则恶,端看的还是人心。”太后说完就不再说这个话题了,被指派出去的宫女们也陆续回了殿里。
随意选了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