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重生之再复仇 >

第174章

重生之再复仇-第174章

小说: 重生之再复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不懂医术的人,也都可一下子就发现这些姑娘们已是奔赴黄泉了;这下毒的手段太过明显,这中毒后的特征也是太过明显。

这些毒是何人所下?为何要对这些姑娘下这样的毒手?

电光火石之间,在场的人便立即想到一个人,也立即想到了只有这样一种可能。

要能够避开那样高度警惕的随从,而在这屋中下毒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说,这事如果没有三皇子的首肯,那是绝对不可能做成的。

而眼下,非但做了,还做得如此明显;就是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姑娘是被人毒死的,是死于他杀。

那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此时的天光已经放亮,夏日的阳光便倾泻而下了,照在这些人的身上,竟然没有半丝炙热的感觉。

此时大家心中的想法,想必是一样的;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说出来,也不敢说出来。

三皇子这样做,很明显就是给大家一个警示:昨晚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许外传,否则就是和这些歌姬、舞姬同样的下场。

想来如果不是还有这一层官员的身份,该是眼下就被灭口了吧。

所有人都已揣摩到了三皇子的用意,想明白了后便是更加的恐惧;那背部早已被冷汗所沾满,湿湿的衣服粘在身上,却没有一个人有心思去感受那种难受。

许久后,这些官员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重新忙碌了起来;虽然此时还是后怕着,可事已如此,这些后面的事情总要妥善处理了的。

三皇子一行人已经是进了城门,一路朝着皇宫复命而去;此时城门已开,只不过是往来的人比较稀少而已。

只过了一会儿,又有两匹往城外而去;只是应着走的道路不同,两队人马并没有相遇而已。

天色更亮,城里走动的人也多了起来;皇宫的侧门打开了又重新关上,从里面跑出了一队太监。

第314章 皇子进宫复命

三皇子的人马到皇宫门前的时候,并没有看到方才跑出去的那队太监。

那些公公从侧门出来后,便打扫着直通皇宫正门的大道,还在上面撒着清水和黄沙;动作倒是极快,一会儿的功夫就扫到了远处,不知是否是经常做这些事情的。

三皇子和众随从到了宫门口翻身下马,那两个侍妾坐着的马车早就离开了队伍回三皇子府去了;三皇子便只一个人走进了宫门,其他的随从候在了宫外。

等走到飞霜殿前的时候,预料之中的看到了卫公公的那张冰山脸;三皇子心中嗤笑,脸上却仍是不露声色地走了上前。

“楣涵见过卫公公。”言语之间极为恭顺。

“不敢。三皇子辛苦了,皇上心里明白着呢。”

至于明白什么,就只有卫公公自己心里清楚了。

卫公公嘴里说着“不敢”二字,手上也是立即还了一礼;动作是极为敷衍,不过却也让三皇子的心里起了些波澜。

要知道这名公公可是父皇身边的红人,有时连父皇都得听从他的一些安排;虽然底下人都知道卫公公绝对是为了父皇着想,可毕竟也要让父皇能够接受不是?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这皇上万一一个震怒大发雷霆的话,那是任凭谁都挡不住的;可是,至少从自己懂事开始,就没有见到过父皇对着卫公公发火的时候,一次也没有见到过。

当然父皇也也有过恼火的时候,可到最后都是以让卫公公作诗的形式调侃而过的。

因此所有人都知道,父皇对卫公公极为看重;在这宫中,无论皇子还是公主遇上了,也都是主动施礼的。

而卫公公却是极为孤冷的一个人,很多情况下对这种情况都视而不见的;包括对着诸如玉妃,对着惠贵妃等,那也都是同样对待的。

当然对着太后和皇后是例外,对这两位后宫中拥有最高贵地位的女人,卫公公倒是极为尊敬的;不知是因着她们的权势,还是因着礼数。

在极少数的情况,他会对施礼的人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看到了;当然再有极罕见的情况下,才能看得到他回礼。所以此时,三皇子的心里有些波澜。

“楣涵想见父皇,还望卫公公替楣涵通报一声。”三皇子拱手施礼,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卫公公。

其实即便他不说,其他人也会知道他进宫的目的。

本来就是身复皇命代君出外的,这完成任务之后,那是无论如何都要回宫复命的。

“皇上命洒家候在这儿,就是为了等三皇子;皇上身体不好,让三皇子把奏折交给洒家便可。”卫公公不紧不慢地说着。

虽说进宫之前已经预料到了会是这样的情况,可亲耳听到时的感受又是不同的;心里不免有些酸酸涩涩的感觉,同时暗中嘲笑自己方才真的是想多了。

“如此,那就劳烦卫公公了。”可是,面上的话还是要说的漂亮的。

“不敢,这是洒家份内的事。”卫公公仍是那样的神情,脸上的冰层似乎没有分毫的变化。

三皇子便从怀里掏出早就写好的奏折,里面是这次赈灾的具体内容,从出京的第一天开始记录,一直到眼下的最后一天。

其实大家都知道,此次赈灾的过程和内容,皇上该是已经清楚了;但是三皇子还是很用心地写了这份奏折,因为他知道父皇一定会看。

然后,父皇便会对比奏折里所写的内容,看看到底和自己所了解的情况是否吻合;所以他是很用心地斟词酌句,然后反复修改了才写成的。

至于这个可信度有多少,那是父皇的事情,和自己已是无关了;因为无论自己如何做,把兵部尚书的嫡女许配给四弟,已经是表明了父皇的态度。

但是,其实自己心底是悲凉的吧;为的是突然发现,自己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其实是比不过四弟的。

这种感觉,就如同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被人告知,只要好好努力,便能得到最好的东西;可是,自己好好努力了,而且在这个努力过程中一直忍受着旁人的指手画脚,可临到最后却发现这个最好的东西将要给别人了。

而且,还是被自己所敬重的人所给掉了。

一时间,三皇子五味杂陈,只是在卫公公面前不能表露出来而已;嘴角的笑便更深了,一时之间妖魅之色更甚。

“洒家进殿复命了。”卫公公人老成精,又如何会不知道此时三皇子内心的想法;不过,他是不同情的,且心底深处还藏着深深的鄙夷。

在卫公公看来,宋氏一族就是野心太大才会如此咎由自取;玉妃和眼前的三皇子又似傀儡一般,处处受制于宋氏一族,此次即便失落,也是自己素日里行事所为。

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所以是不值得同情的;更何况,在这深宫中要有多少的可怜之人哪,真是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卫公公自转身进殿,三皇子也转身离去;不过他只到自己府上一小会时间,换了一身衣服便从边门去往宋丞相府了。

游庭均去了泰学书院,仍是黑齿夫子的身份;去找那葛院长,是想说一说赌约的事。

愿赌服输,约期两年;可现在才刚过了三个多月,便发生了这许多的事情。至少目前看来,这赌约是暂时没法完成了。

一来,是要替顾香冷母亲问诊的事;二来,最重要的,是四皇子那儿的事情。这两件事情会牵扯掉自己很多的精力,而且也都是自己必须去做的。

所以说,这赌约目前是无法践行的,所以自己要去和葛院长说一声;当然自己不是毁约之人,等忙过这段日子,自然是会重新履约的。

书院内显得有些冷清,也不完全是因着学子们都在学堂内的原因;这秋闱即将到来,许多人家的子弟便请了假回去专心攻读了,当然也有一些仍是留在学院内的。

回去的,可以不拘着夫子的进度,专拣自己感到薄弱的地方再进行强攻;留在书院的,倒是便利在课余时间向夫子求教一二。都是按着自己所需,无所谓好坏之分。

顾香冷的二哥顾浩便是选择了继续留在书院;原本是想回顾府陪着表弟陶知演一起研习学业的,可后来收到书信说是已经为其聘请了西席,一切极好,便不再挂念此事。

顾浩在学院继续潜心攻读的时候,陶知演却出现在了顾府的花园里;当然,这也是他到顾府后第一次出现在花园里,只因着看书看得乏了,便想到散个步解解闷。

第315章 陶府公子翩翩

顾府占地这么大,花园自然也是极大的;也像别的府上一样有花有草有树有塘,有假山堆砌,有亭台轩榭。

陶知演站在花园的一角,向前方望去。

那是一片极大的湖面,此时湖面上荷花荷叶交相辉映;顺着湖面往前看,竟然是没有看到顾府的围墙。

这一下,这些天一直震撼着的心,便再次受到了触动。

要知道,这湖是造在了府邸之内的;而且是在京城之中,又是如此之大。不知要经过怎样的挖土引水,才会形成这么一大片的湖?

过了会,他左右搜寻了一下,发现左侧有一个小土丘,可以看到上面砌着一座亭子;从自己站的角度仰望,正巧可以看到那亭子露出的尖顶。便向左侧而去,希冀能找到小路上去看看。

才走过不远一点,便找到了那条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说是小路,其实很宽,足够两个人并排而行。可是嵌在这小土丘上,竟不显得粗俗,反倒蜿蜒曲折很是细致;可想而知,这个所谓的小土丘到底有多大了。

一路走一路想,陶知演在恍惚之间便是到了亭子里;只觉得亭子不大,建的极为精巧。亭中,仅一小桌,两石凳,想来是顾府主子闲暇时才会想到这亭中坐一坐的。

陶知演此时并没有得闲,但在这亭中却觉得舒畅异常;连日来的压力和郁闷,在这高处终于得到了一点点的缓解。

自己本是陶府的嫡子,可因着父亲不是长房,连带着自己也没有得到重视;自己和母亲两个,在陶府的地位只比下人好上那么一点儿。

此次前来京城投奔外祖母家,也是母亲想出的计策;为了让祖父祖母重新回忆起当初顾府的财富,或者说当初陶府在京城时的富贵,母亲特意拿出了藏好的最后一支簪子。

母亲曾对自己说过,这是她出嫁时,外祖母亲手替她插到发髻上的;见着了就如同见到自己的娘亲一样,所以无论怎样再苦,她都不忍偷偷变卖。

至于其他的那些陪嫁,早就让父亲在挥霍中败光了;最后的陪嫁首饰,竟然是全部用在了青楼女子小桃红的赎金上。

最后,只留下了这一个,是母亲的念想。

可是,为了自己的前程,母亲把这支藏得极为隐秘的簪子给拿了出来。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祖父祖母拿到这支簪子,眼睛都绿了,一个劲地将母亲骂的狗血淋头;又不甘心,派了丫环去母亲和自己的住处搜寻了半天,一样首饰都没有搜到,这才悻悻。

自己的父亲倒是没有出言骂母亲;正巧赖氏和小桃红闹得厉害,父亲两面安抚都来不及,当然没有心思前来找茬了。

好在母亲的牺牲还是值得,祖父祖母看到了簪子想起了在京城时的繁华;母亲又小意说起顾府的名头,眼下是京城首富,这才让祖父祖母终于心动。

好不容易得到祖父祖母首肯,母亲又是陪着小心从父亲手里讨了几两银子;在顾府财富和自己可能通过秋闱获取功名的利诱中,陶府这才放行,自己也就一路晃晃悠悠地朝着京城出发了。

陶府总算是给出了一辆破马车,也算是允了母亲身边的两个丫环并一个婆子一起前来;想来也是寄希望于能从顾府捞到好处,太过寒酸苛刻了总归不太好看。

等走了两三天的路程后,母亲这才从胸口拿出了两张折叠得小之又小的银票;将两张银票看了又看,然后才笑着跟自己说:“这是母亲事先藏好的,这下终于是可以到京城外祖母府上了。”

也确是靠了这两张银票,一行人紧着用度才是真的到了顾府;否则就凭着父亲给的那几两银子的话,估计早就流落在街头了。

可是,过了这许多年的苦日子,从踏进顾府的那一瞬间开始,自己便如同踩入了云层一般,感觉是那么的虚无和不真实。

从偏门被迎入了顾府,然后就看到了那院子里的媳妇婆子下人,一个个似乎穿得比自己身上要光鲜许多;更令自己感到咋舌的是,从门口到外祖母住的稻香村,竟然会走上那么长的时间。

这放在自己那儿,几乎就是半个小镇的路程啊;可是这是在京城,就在顾府里面,这顾府该是有多大啊。

接下来的日子,自己是不停地受着刺激;如果夸张一点地说,自己每时每刻都是受到了震撼。

到了现在,自己倒似乎是适应了;对于以前所没有接触过的,也都以一种淡然的心态去接受。只是,只有自己才知道;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自己常会问自己,这一切是否是真实的,还是幻觉而已。

往往,自己便会轻轻抚摸着那光滑的被子,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