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重生之再复仇 >

第165章

重生之再复仇-第165章

小说: 重生之再复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又会是什么物件呢?

究竟要重要到何种程度,才会引得王后要这样大肆的搜寻呢?

佟掌柜不由地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了北门先生。

第295章 齐国情况如何

北门先生见佟掌柜看向他,赶紧抱拳:“大殿下,有何吩咐?”

佟掌柜这才反应过来,北门先生并没有知晓密函里的内容;就把信中的内容简要地说了一遍,随后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依先生所见,这物件该会是什么呢?”

北门先生听问,不由地深思起来;两道浓眉也开始慢慢蹙拢,且越并越拢,大有将它们彻底并在一处的趋势。

佟掌柜也不催,他也知道此时不是催的时候;北门先生定是在细细回想某些事情,有的细节是要经过反复回忆反复推敲才能发现其中的秘密的。

果然,隔了好长一会儿,北门先生还是在仔细思索;又隔了好长一会儿时间,这才见北门先生朝着自己看了过来,神情是说不出的凝重:“大殿下,会否跟当年的事有关?”

“当年的事?”佟掌柜刚想问是当年的什么事,可是话还没有出口,就在下一刻醒悟过来了,“难道,先生是指当年的那桩事?”

“正是,臣有这样的预感。”北门先生见佟掌柜如此说话,便知道他已经明白自己说的那件事,就是当年佟掌柜遇刺的那件事,“否则的话,老臣实在是想不出能有什么事情可以惊动到王后。”

北门先生还有那没说出来的意思,也是实在不好当着大殿下的面直接宣之于口;不过,在迟疑过后,还是说了。

要知道,当年自从大殿下失踪之后,王后曾经一度相当张扬;不仅把整个后宫弄得乌烟瘴气,而且还蠢蠢欲动要插手朝廷的事情。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大国师竟然也是持着支持王后的态度;公开表明立场是拥护王后的,也使得王后的态度更加嚣张。

齐王当时一方面要忍受大殿下失踪之痛,亲自负责追查大殿下行踪的这件事;另一方面却还要分出精力,对抗王后插手朝廷的事情。

齐国的祖制,历来是后宫不得干政;可是谁知到了这一任的王后,她偏偏就干政了。

如果换作一般的后宫干政,即便是王后,那也没什么关系;打入冷宫,废了便可,谁让你违背了祖制了呢。

可是这次诡异的是,大国师竟然支持她;大赞王后是女中豪杰巾帼英雄,自然可以替国王分担一些事儿。

因为大国师的地位超然,被他这一说,朝廷中有些人倒是开始转向支持起王后来了;只因大国师是直接可以和祖宗、上天对话的人,代表的是神的旨意,所说的话便自然都是真的了。

而在民间,情势则更为严峻。

百姓本就把大国师奉为神子,对大国师所说的话那是一直言听计从的;此时大国师都是明着在支持王后了,那自己自然是应该听大国师的话的。

在这样的情形下,幸亏了朝中一帮忠心耿耿的老臣,扶持着齐王,才终于能和王后进行抗衡,不过也只是抗衡而已。

在反复的拉锯中,终于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从此齐国的国政由国王和王后共同执掌,王后可以插手很多的政务。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只是大殿下刚失踪时的事了,那时国王遍寻不到大殿下的下落,实在是忧心忡忡,因此也就没有多少的精力再和王后抗衡。

直到北门先生在梁国境内寻到了大殿下的下落。

虽然当时大殿下是失去了全部的记忆,可至少确认了这人还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齐王在背着人处无声痛哭了一场过后,便不停地将各种名贵药材秘密运到北门先生处,只是齐王的心终是宽了许多的。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齐王才有了更多的精力可以腾出手来对抗王后;如此一来,自然就是扩张了很大的势力。

到最后,王后已经是基本上属于劣势了;如果不是大国师在那帮衬,说不得王后已经完全败退了。

至于和大殿下同父同母的二殿下,似乎是极其的热衷于权力,但是却远没有大殿下那种成竹在胸;一直是仗着王后的势为非作歹,可却没看见什么治理国家的能力。

当然,不管二殿下的能力如何,他倒是完全坚定地和王后站在一条阵线上的。

在这过程中,齐王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国师和王后之间似乎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至于到底是什么关系,还在暗查之中。

当然,绝对不会是男女之情的;因为大国师代表的是神的旨意,是不能有男女之情的。

再后来,等大殿下看到信物终于恢复了记忆之后,齐王在欣喜若狂的同时,按捺不下激动的心情便想着要赶来梁国亲眼看看自己的这个大皇子。

这也就是那次大殿下和北门先生相约在青楼见面的缘由;当时由大殿下亲自修书一封,婉转地劝说齐王不要到梁国来。

事实上,齐王是没有来,只是让人带来了一封密函;不来的原因,却是因为王后行事异常,而且是相当的异常。

按说王后在这样的劣势下,唯有保住现在的局面才是上策,而不应该再有这样的近乎疯狂的举动;可王后偏偏就是做了,而且派出了许多的心腹在宫内甚至是被怀疑的大臣家中进行搜寻,一时之间弄得动静极大。

如此一来,齐国境内便是颇有微词,且估计是那物件久寻不着的缘故,竟然是有扩大搜寻的苗头。

在如此情势下,齐王是肯定不会再离开了;一来可以借势再收回一些势力;二来也担心这是王后的障眼法,万一趁自己麻痹的时候来个反扑那就危险了。

这便是密函的主要内容,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内容,比如关心大殿下的康复情况,比如关心他在梁国境内的安全情况,等等。

到信的最后,齐王还特意关照了一句;要大殿下可以借着眼下的身份,巧妙地利用一些顾府的资金,为自己培植一些势力。

当时看到这儿,佟掌柜不由一笑,便把这事放在脑后了:顾氏父子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至少目前,他是不能做出任何对不住顾府的事情的;更何况那个聪慧的女子,会时不时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让自己感到沉醉。

第296章 为何惊呼出声

北门先生见佟掌柜似乎是沉浸在某种愉悦的情绪里,倒是感到有点儿的疑惑;这探讨的明明是一件不开心的事情,又怎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出现呢?

不过,能出现愉悦的情绪总归比愁眉苦脸要好上许多;这至少能够说明,这件事对大殿下的影响不大。

不过,眼下自己和大殿下在梁国境内,接下来该怎样行事,到底还是要听大殿下吩咐的。

便静静地呆在那儿等着佟掌柜发话。

佟掌柜沉吟了许久,终于是从那种情绪里拔了出来,转向北门先生:“顾府又买下了庄园,很大;正好可以安排一些人手住进去。”

父王让自己可以巧妙利用顾府的资金,甚至可以在关键时候全部占为己有;自己感念顾府的救命之恩,当然是不可能那样做的。

因为这对于顾府来说,就相当于是把他们最后的退路都给断了,也是把他们所有的希望都给灭了;而对于自己来说,就是典型的恩将仇报。

但是,不做那忘恩负义的事,并不代表所有的事情都不会做。比如,自己可以巧妙地利用资源,在帮顾府做事的同时也顺带着帮助自己完成一些事情。

比如说,这次的庄园一事。

自己已经去看过了,庄园极大,占用的土地极多,这便需要很多的人手来打理;所以说,顾府便需要雇佣一些长工或者短工住在庄园里,否则的话是完不成他们的设想的。

而自己要做的,便是利用这样的机会,将北门先生的手下全部安插到庄园里成为长工或短工,名正言顺的和自己呆在一起。

这样的话,其实对于自己和顾府来说,双方都是获利的;套用现代的说辞,就叫做双赢。

明着,这些人是到庄园来打工的;暗中,却是自己的一支队伍,也算是自己逐步扩大势力的第一步吧。

北门先生听了,赞许到:“大殿下所言极是,老臣这就去办。”

“雇佣的时候,要分批进行,免得引起其他人的怀疑。”

“是,老臣明白。”

佟掌柜见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便笑着说道:“先生留下一起随意用点吧。”

这酒楼里,别的没有,食材却是绝对不会缺少的;眼下又是晌午,留下用餐也是极为方便的一件事。

北门先生想想,便也应了;此时正值晌午又身处酒楼,实在是没有矫情的必要。

最重要的,却是三皇子还没有回到京城,不必担心三皇子会怀疑自己的行踪;虽然据探听到的消息说三皇子已经在离京城很近的地方了,不过毕竟还是没有回到京城中。

此次自己给三皇子出计谋,让三皇子万万不能对二皇子动手,三皇子竟然采纳了,自己还是颇感欣慰的。

当然,自己如此建议,倒不是真的为了三皇子着想;而是想着能借着三皇子的势再在梁国境内多呆点时间,也可为大殿下培植自己的势力多争取一些时间。

要借势,那所借的对方便肯定应该是有势之人;所以三皇子暂时还不能失势,自己也就应该多帮衬一下三皇子。

而眼下,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北门先生一时之间心情大好:“大殿下,近来酒楼生意挺好?”

佟掌柜见问,也是笑着回答:“极好。便是自己都未曾料到,竟然会如此火爆!”

北门先生也顺着话意往下说:“老臣近来也听说了,说这松鹤楼一开,连带着整条鹿鸣路都热闹了起来。”

可是,说到这儿,却是话锋一转:“只是苦了大殿下,竟然还要来操心这种事情。”

佟掌柜却是不以为然:“先生此言差矣。此事于景某来说,一来是为着报恩,二来也是可以磨砺心志;再者,从经营酒楼中,景某也学到了许多以往未曾想到过的方法,实在可谓是收益颇多啊。”

说完,脑海里却又自动地弹跳出了顾香冷那俏丽的面容。

北门先生听了,连连喏喏。

片刻后,书僮将午膳端入屋内,两人便一起享用午膳,不提。

那边季夫人急匆匆地回了娘家,就她一个人,也没有带季明芷;不过说是急匆匆,还是比那预期的时间要晚了好多。

倒不能怪下人做事动作拖沓,事实上等季夫人和季明芷到达季府门口的时候,马车早就套好了,并且已经候在门口了。

季夫人见了,赶紧走到马车旁,也不用丫环搀扶,自己便钻入了马车里;可是,刚开口命车夫启程,却听得季明芷的惊呼:“母亲,快停下!”

季夫人被这声音吓了一跳。

在季夫人印象中,自己的这个女儿打小行事就沉稳,压根儿就没有过一惊一乍的时候;此刻能惊呼出声,那便该是出了大事情了。赶紧吩咐车夫停下,掀了帘子便往外看去。

马车其实还没起步,季夫人一掀开帘子,便看到了已经走到马车边的女儿。

“芷儿,出了什么事情?”季夫人赶紧问道;同时上下打量了一下女儿,没发现有任何的损伤,这才稍稍地放心一些。

“母亲,”季明芷迟疑了一下,还是继续开口,“母亲,您要换辆马车。”

“换辆马车?为何?”季夫人不解地问着,根本就没有想到其他的一些事情。

季明芷咬着嘴唇,又是顿了一下,然后才跺了跺脚说道:“季府从此是平民,再也不能用这样的马车。”

季夫人这才恍然,却又是一阵的悲从中来。

梁国律法对子民所用马车规格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在大街小巷上奔跑的也是各种各样的马车;但是百姓却可以一眼就看出,这马车里所坐人员是否出自官宦人家。

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于马车所用的帷幔;凡是官宦人家的马车,帷幔一律都是紫色的。

也就是说,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一辆青布马车极为寒酸,但是用了紫色帷幔;那里面坐着的,说不准就是那七品芝麻官府上的人。

反之,如果看到一辆极为豪华的马车,却没有用这个紫色帷幔的话;那就说明只是经商的富贵人家而已,比如顾香冷家的马车就是这样的情况。

而眼下,季尚书已经给革职,那便是再也不能用原来的马车了;否则如果正巧被人看到又被谏官进谏的话,可是会引来牢狱之灾的。

季明芷也是突然想起,才会惊呼出声的。

就这样,季夫人又换了马车,这个时间便是拖得又晚了些。

第297章 回赵府见太尉

赵太尉府门前,两个门卫疑惑地看着一辆马车停了下来;马车不大,也没有用紫色帷幔,自家老爷应该是不会认识这样的人吧?

这一想,便想上前去赶人,嘴里已经开始了吆喝:“这都是哪来的马车,不知道这是在赵太尉府门前吗?”

话音刚落,便看见自家的大小姐从马车里钻了出来。

这下,两人大为尴尬,觉得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