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农家女也有春天 >

第74章

农家女也有春天-第74章

小说: 农家女也有春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头看向镜内,里面的少女头发乌黑成髻,髻边带了一枝精致的白玉兰,简单却不失素雅,继承了母亲的温婉面容,许是化了淡妆,平日里并不双太出彩的五官,此时淡眉舒展,眼睛明亮,鼻尖翘挺,嘴唇含笑,双颊粉红,竟让她自己也怔了一怔,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庞,如第一天认识一般。
  女人都是爱美的罢,心里不由得觉得欢喜。
  小琴在旁“扑哧”一笑道:“我说漂亮吧。”
  晓妍一笑,心里说不上伤感,却依然有些惆怅,想起多年前,杜浩真与她约定,定会参加她的及笄礼,见证她的成年,可是,当年的誓言尤在耳边,却已物是人非。心神又转到任以安身上。她离开都城两个多月了,而他,还好罢?
  在向长辈行答谢礼时,晓妍慎重地、诚心诚意地向父母磕了几个头,感谢他们将她一个孤魂抚养成人。
  行了礼后,她站起来,仰头望着天空,默默地对在现代的父母说:爸、妈、哥哥,我很好,你们放心。

  几天后晓妍约了小西,随着方贵往城里去。
  到了酒坊,那酿酒师已经到了。令晓妍惊奇的是,原来听说是有名的酿酒师,她以为会见到一个至少人到中年的老头儿,一见之下却发现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
  方贵对那酿酒师很是敬重,向晓妍介绍这位是程公子。
  原来他也并不是以酿酒为生的,也算是在永宁郡有权有势的程家公子,但他却偏喜欢上了酿酒。因此,要寻他出去酿酒是极难的,若不是第一次见方贵拿了那葡萄酒的方子引起了他的兴趣,否则要请他可不容易。
  程公子本对拿出方子的人很是好奇,见晓妍不过是一个十五岁的小丫头后,意外之余。脸上显出点鄙夷的神色:“不过是个黄毛丫头耳。”站起身,拂了拂袖便走。
  那一串姿势倒做得潇洒俊逸,是很符合翩翩佳公子的身份,却让方贵愕然一会,忙起身挽留。
  晓妍明白他心里的想法,当今世界对女子都是轻视的,“头发长见识短”、“女子无才便是德”还是这世界对女子的看法,而他定是觉得她只是机缘凑巧发现了这个方子的,对她存了轻视的心态,一见之下失望至极而离开。
  “让他走吧。”晓妍突然扬声道。
  方贵闻言一愣,晓妍本是希望与酿酒师好好谈谈改进的方法的。他在全力地挽留颇负盛名的程公子,为何她竟然唱反调?平日她可不是这般冲动之人。
  虽然心存疑虑,他还是顾不上思量太多。
  晓妍站在身后,看着程公子的身形顿了顿,又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空有酒痴之名,不过尔尔,挽留他做甚?”
  程公子脚步猛地一慢,晓妍嘴角悄悄地勾起一抹笑。
  在程公子转身之际,晓妍嘴角的笑意已经隐去,只见他眼含冷意,不怒反笑道:“听你这般说,倒要听听你的高论了。”
  方贵见程公子停下了脚步,怔了一怔,明白了晓妍的心机,也便不再做声,静立在一旁,听得晓妍笑问程公子:“你可知什么酒最好喝?”
  程公子晒然一笑:“若论酒,自然是宫廷瑶池酿是最好的了。”
  晓妍也晒然一笑:“错了。”
  程公子微微皱眉:“难道还有比瑶池酿更好的酒?”
  晓妍说:“君不闻‘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最好喝的酒,不是瑶池仙酿,不是琼浆玉液,而是,酒逢知己时。”
  程公子怔怔地站在门口,听了她的话,先是觉得强辩,细想却觉得有理。细品“酒逢知己千杯少”一句,回想自己好酒多年之经历,竟觉得唇齿含香,熨贴之极。
  晓妍见他怔住,一边暗喜,一边又道:“你空为一个酿酒师,名为酒痴,可我不见一个为酒而痴之人,却见一个因轻视女子而舍酒而去之人,我说你不过尔尔。可有说错?”
  程公子站在太阳下,静立半响,朗笑道:“不错,确实不过尔尔。”
  他眼里的豁然开朗和释然和脸上明朗的笑容,在阳光下分外夺目。
  晓妍手心出了一层薄汗,却微笑起来,她知道,自己这一激将法,是说服了他了。
  寒门小户 一百二十、偶遇
  一百二十、偶遇
  经过这一番波折。晓妍却对这个程公子产生了一点敬佩之情,不是因为他的酿酒技术,而是他豁然的品质。
  他在永宁城内,也算是个有盛名的成名人物,却肯在听了晓妍的话后,承认了自个的错处,可见不是个心胸狭隘之人。
  在他认可了晓妍后,几个人围坐在桌前,晓妍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一是葡萄酒虽然经过改进虽然已经很好,也开始挣钱,但始终色泽和味道都未达到好酒的水准;二是储藏不久。她心里已经有粗略的想法,但她倒想先听听程公子的建议,因此,说完后,就默不作声了。
  程公子点点头道:“确有此问题,我亦想过。葡萄酒乃果酒的一种,除了酿制法子之外,还讲究气候、果子的成色等等,永宁气候温而潮,葡萄也大多是野果,因此我猜测永宁并非葡萄酒的最佳产地。就算酝酿方法极好,也达不到极致;至于储藏,酒都是越陈越香,想来葡萄酒也是这般,但葡萄酒酒度不高,较之水酒,其储藏亦更难,放在仓库里虽然两边皆种有蔓藤,但到了夏季,天气益发暖热,亦易变质,在下提议在仓库下挖地窖,更能起到降温保存之效,但若地窖闷热,只会适得其反,定得做好通风才行。”
  一番话说下来,晓妍惊喜地看着他,方晓他并非浪得虚名,喜得拍桌道:“所言极是。”
  程公子看着她因欢喜而张扬的动作,喝了一口茶,微微一笑。
  当下商量了酒窖的挖掘,但葡萄的问题,却让晓妍犯了愁,她一个女子,不可能到千里之外寻找好的葡萄酒产地,只定下了日后寻了好的葡萄品种,培育葡萄。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待程公子告辞而去,方贵擦了擦额头的细汗,心里感叹着天气益发热了,难道今年的夏天会来得早些吗?一边问晓妍:“你怎知道你说出了那些话后,程公子会留下?”
  晓妍侧头调皮地对他一笑:“我会算啊。”
  见小西也在旁边满眼好奇地等着她的答案,哈哈一笑道:“其实,我并没有把握这激将法有用。但是,你曾经和我说过,程公子的祖父曾在朝廷官至丞相,虽然久不为官,但朝堂上仍有一些他的门生,因此程家依然是有权有势的人家,这样的人家,可会允许自己的子孙沦为酿酒师?”
  晓妍顿了顿:“对,不会,可他却成为了酿酒师,而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此他定是个不受世俗所致之人,却确有称得上‘酒痴’。这样一个人,却岂会恼我所说的那几句话?但我提出的问题却恰恰投了他‘酒痴’所好。”

  暂时放下了一件心事。晓妍开心地拉了小西去逛街,小西在赎身回家后,极少出门,也无心打扮自己,但女人许是骨子里都有购物狂的因子,逛了一段路后,便放下了心事,兴高采烈地随着晓妍四处采购着。
  经过“瑞泰”当铺行时,晓妍脚步不由得慢上了一慢,这是任家的产业,当初,任以安就是在此处发现她抵押到当铺的玉佩,任茗才会买了她为婢的吧?
  谁知道这一看,她惊异地睁大了眼睛,她竟在店里看到了任茗的身影。
  在一愣之下,她本能地想躲起来,往隔壁的一间布店里转了进去,却不知道在躲什么,对着热情地招呼着自己买布的掌柜,只得随口应了,装模作样地看着布料,心里却乱成了一团:任茗在此处,那任以安应该也在吧?
  他来这里做什么?
  小西也跟了进来,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转眼却被五颜六色的布匹吸引了注意力。
  晓妍躲在悬挂的布匹后,假装翻看着放在案上的布匹,从布匹的缝隙中偷偷地往外张望,过了不久,只见当铺掌柜正陪在一个人身边边走边说着什么。而他身边的人正是任以安。
  晓妍心一跳,有一瞬间的失神,为什么她才会到永宁十几天,他就后脚随了来?难道是为了她吗?
  原以为要尘封的一段过往,一段方萌芽就被掐灭的情感,因为他的出现,好像小火苗一般,蓬的一下在她心里点亮。
  她心里充满了酸甜苦辣,有几分疑惑、几分甜蜜、几分惶晒。
  她想从布店里出去,唤住他,可脚下却好像钉在地上一般,身子微软,惶惶恐恐的犹豫着。
  默默地看着任以安步伐从容地走出当铺,、,有几个人牵了马过来,提拔的身姿翻身上马,带着任茗等几个随从打马离开。
  布店的伙计看了她半响,连介绍了好几匹布给她,她都只嘴里“嗯嗯哎哎”的应着,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儿,再细看,发现她一直在侧头看着店外,并不像是要买布料的样子。不由得不耐烦起来:“小姐,你若不买请挪挪位儿。”
  喊了两声,晓妍才似乎惊醒一般回过神来,转头一看她身后有两个妇人正想看她身前的一匹布,可是被她挡住了,忙点头道了歉,让开了位置。
  小西也发觉了她的不对劲,凑了过来轻声问道:“你怎么了?不舒服么?”
  晓妍回头冲她笑了笑:“没什么。”
  小西手上已经拿了几块扯好的布:“你没挑中喜欢的布料吗?”四处看了看,拿了一匹布,往晓妍身上比划了一下:“这个不错,扯几尺罢?”
  晓妍心不在此。焉焉地点头应了,扯好布料出了门,想了想,咬了咬牙转身进了当铺里:“掌柜的,你可知刚才那位公子要往哪里去?”
  掌柜抬头看了她一眼:“哪个公子?……你问这个做甚?”
  晓妍赔笑道:“我头几月在这当了玉佩,是被这公子买了去,如今我想买回来,想打听下他往哪里去了。”
  掌柜的又垂下眼帘:“姑娘是认错人了罢?他是咱店里的大当家,平日里住在都城,今日是来巡视店铺、查账来了,才到了一两天,哪就买了你的玉佩了?”
  晓妍心一下灰了下来,原来他只是来巡视店铺而已,自己却想了那许多,还特地来打听,退出店铺,她慢慢地沿街走着,心里有些懊恼自己的自作多情。
  小西也看出了她从刚才起就一直不妥,试探地问了几句,晓妍心不在焉地含糊应了,突然响到,若任以安真是来寻她的,到了永宁先到自己的当铺看看也是可能的,而真正的目的,肯定不会告诉掌柜的,而酒坊至今是以方贵的名义经营的,他应该并不知道,若他真来寻她,应该会寻往她家里去才对……可是,她现在还在城里转头冲小西一笑:“我们下午就回家去罢?”
  小西愕然:“可我们才来……”
  晓妍笑道:“若你喜欢,下次再带你来吧。”
  方贵也对晓妍急着回去有点惊异,但还是什么也没有说,便雇了车送了晓妍回去。
  可是,回到家里后,心里揣着一团小火苗等了几天,却依然没有见任以安露脸,等得心中的那一团小火苗冷了、熄了。
  晓妍苦笑起来。她只是曾经作为他奴婢的一个卑微女子,他那样的家世,又岂会容他娶她?
  可是,自己竟会莫名地期待、莫名地盼望着他的出现。
  她,若是可以理智一些,若是可以决断一些,应该会更好的罢?
  她眺望着远方,慢慢地深吸了一口气,再慢慢地吐出,见自己心里的最后一丝不切实的幻想摒弃,默默地对自己说,她再不去想虚无的感情,而是,尽快让家里强势起来罢。
  寒门小户 一百二十一、战事
  一百二十一、战事
  日月如梭,从春到夏,从夏到冬,转眼就过了一年多,晓妍的酒坊在稳步经营着,渐渐的酒坊的收益已经增多,加上一家人的勤劳,积蓄也越来越多,只是佟家也曾经经过了贫寒,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虽在表面上一切如旧,但到底手里有钱,底气也更足了。
  这一年多来,晓妍在家乡和永宁城之间来往穿梭,与“酒痴”程易之也日渐熟识。
  相处日久,程易之对她的偏见益发淡了,他本不是受世俗约束之人,渐渐地便不以晓妍是个女子为憾,引为朋友,当然,这种交往放在现代是寻常,放在古代,却都是暗中进行的。
  此时,方贵在城里开了一家酒楼,名唤“长歌楼”,只因取名时,晓妍恰好想到李白的诗句“长歌吟松风”。
  晓妍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研究菜式上,她绞尽脑汁地回想着前世吃过的那些菜肴和小吃,虽然时隔久远,她竟还是想起了一些,程易之不但在酒上造诣不浅,只要关乎吃喝玩乐的,他似乎无一不精,晓妍口述或者描绘的那些美食,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在他和晓妍的通力合作下,竟也整出了好几样美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