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重生之我的美丽人生 >

第6章

重生之我的美丽人生-第6章

小说: 重生之我的美丽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学完全没记住。

第十一章

键盘的感觉,很……很怀念。但是!那屏幕和系统是怎么回事来着?!

陈骅晟好半天没有说出话来。是了,现在的电脑,尤其还是高中的兴趣课……能打字就算不错了。她研究了半天编程语言的简易教材,无比庆幸自己明智地选择了外语类专业。

“你家有电脑吗?”因为分文理而换到陈骅晟后面那个位置的单明明凑过来。

“没。这么闪烁的屏幕,眼睛都要花的。”

“……”陈骅晟不愧是打击人专家!“这不是,我看你键盘很熟啊。”

“哦,我学过英文打字机。”陈骅晟差点一头冷汗,键盘很熟?咔,差点出问题。“键盘布局都是一样的。”

何况如此“硬朗”难敲、个别键还接触**的键盘,谁跟它熟啊?!

陈骅晟心底诅咒着日新月异的科技,没事发展那么快干吗!可她还是不得不拿出所有的注意力,认真研究那最简单的编程语言。还别说,这玩艺比暑假里的那些代数题亲和得多,起码光看英文句子就能明白什么用处。还有相对颇简单的逻辑,就当是初中代数吧,难道她还搞不定?

“陈骅晟,你要上机吗?”

两个人一台机器,也不怕打起来,真是!“不上,你用吧。”

坐到后头的位子,再把椅子拖后一点,避开隐隐的臭袜子的味道——哦,机房外的鞋柜的气味那叫一个恶心——陈骅晟大体翻了一遍,然后细细看第二、三课的内容。这样回家就不再看了,一来这不期末考更不高考,二来这些个PC机实在太土太慢了……

“你不上机?家里有计算机?”左智轩,哦,文理分班后转过来的,理科班文科课程前三的厉害角色,此外也就是同她一样泡图书馆有回还要请喝冰红茶的家伙,同时也是董学敏在二中的初中同学。

“看编程语言,熟悉下要做什么。只要逻辑关系对,上机很快的。如果不对那就是死循环了。所以我先看书。”陈骅晟难得的没有给出个气死人的答案。

***

单明明很喜欢和陈骅晟搭档,因为后者不计较,还很会体贴人。

“当心手别动!”陈骅晟一把抢过滚烫的试管。她是用指甲接触玻璃的,所以不会烫到。

“你没烫到吧。”

“没有。你回去抹点红花油就好了,别碰它,可以浇一些冷水。”陈骅晟看了看单明明发红的手掌。“红花油对不严重的烫伤很有用。”

“嗯,好!”

“大家拿试管的时候小心点。”化学老师扫了眼,顺口提醒大家一声——那么点红,不过给这女生一个小小的教训而已。

陈骅晟的化学成绩还可以,中上,时不时上下波动十名左右,始终维持在不会被老师点名训的程度,何况她的作业一向按时按量,绝不会打折扣。俗称,不好不坏。

加之文科班的化学本来就只要过得去、能应付高中会考就行。

高二的期中期末,陈骅晟都能维持前十,上下小幅的波动压根不会让爸妈起忧心。

接着就是一连串的会考。

高二提前会考牵扯掉陈骅晟不少精力,好在其他同学处于同样的情况,因此她会考和期末考,依然保持前十。

倒是光芒闪耀的左智轩,从第一到第十一,起伏颇大,连陈骅晟也有一次排在他前头——那回她的语文作文和史政论述都发挥得很好。当然班主任不会搭理左智轩的起落和情绪变化的,他最好大家良性竞争,前面有榜样才会不断进步,所以对于其他学生超过左智轩的情形是乐观其成的。

一个高二暑假,陈骅晟连晚饭都不回家了,一直坐到图书馆关门。晚上期刊阅览室关门,她却没有在自习教室看到左智轩的影子,中午吃饭也只碰到过一次。大家都来去匆匆的。

看来一中高三国际文科班的竞争将是空前惨烈。不出意外,这个班将出整个地级市的文科前两三名,平均分以及重点本科录取率也将是最高的。

陈骅晟知道自己肯定不是状元的料,其实心态还是很放松的,每天休息的时间基本固定,绝不会出现熬夜通宵等情形。

高三,所有与高考无关的课程,除了体育锻炼课,统统都结束了。

期中考试前的气氛异常紧张,但不是你死我活,而是自我压力大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同班同学们在全省虽不见得最拔尖,却也称得上强悍的存在。反正心仪的学校不止招收一个考生,那么除非出现全班都填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不可能事件,否则大家的竞争对手是全省,而不是区区一个一中。

“大家不要以为大学扩招,你们就不用像以前的学生那样努力了。好的大学、好的师资、好的专业,永远是稀缺资源!”高三新换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难得的在发下期中考试卷子后训话。“别把那些二流野鸡学校的所谓‘热门’专业讲出来,我们班的学生连看都不应该看一眼!那种花了一大笔钱、浪费四年时间毕业出来,连工作都找不到!即使有门路、有背景,一时能混个好工作,也保不住那只饭碗!”

陈骅晟觉得班主任肯定是因为最近身边发生的事情,有感而发。毕竟年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大学生不再金贵,也不再包分配,连公费学费都没了,什么都要靠自己,靠家庭,嗯,拼爹妈。高考虽然弊端非常多,但还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唯一方式。现在能出国念本科的学生毕竟极少,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要靠高考成绩及合理的择校志愿,来定未来至少十年的人生。

再低头看发下来的东西,原来一叠试卷底下还有各科排名和总分排名,这里的总分是不算理化的、高考科目的总分。

并列第三。

第一名是之前不是特别显眼的池晓丽。左智轩和她并列第三,也是前五名中唯一的男生。班上四成男生,平均成绩和顶尖的学生都不如女生。

此外,第五名与自己差五分,而第一名则高了十分。这就是差距啊!陈骅晟很认真地看着自己的短板。哦,历史连前十都不到,果然是最后第二道大题没记全。没事没事,加把力就上去了。她真不擅长死记硬背,不过花力气下去就可以见效。至于英语……差五分满分,其中四分是作文上的扣分,到顶了,不需要加码。语文这样东西,于她而言运气的成分最多,要不多看看不同主题的八股结构……

第十二章

“你政治和英语比我高不少呢。”左智轩过来敲她的桌子。“我知道你一直看时政期刊,而我自己比较喜欢文史类的东西,这个各有所长。嗯,说说英语的窍门呢?”

陈骅晟愣了愣,才发现原来下课放学了呀!

“我初三毕业的那个暑假,全部用来看高中英语单词语法了。上学期的那个暑假,我把学生英汉小词典抄了两遍半,大部分都会了。书店里能找到的高中英语语法书和题目我到现在已经全部做完,以后只用看笔记难点就可以了。”

陈骅晟没有藏私,也没有炫耀,只是实事求是。却听得左智轩还有周围凑过来听壁角的同学都傻了。

“你这真是——”左智轩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果然是一心想考英语语言文学专业。F大还是N大?”

“当然F大,火车只要一个小时,N大至少四五小时。”现在的火车实在让人受不了。“不过要看高考发挥得怎么样,如果考砸了就难说了。”

“外语类要加试口语的,你口语怎么样?”左智轩的这句是用英文说的,口音偏美式,但依然十分标准、十分口语,一个高中生能达到这样的水准,显然受过相当好的特别训练。

这是陈骅晟这辈子头一回跟人用英语交流,之前教训人的场合不算,不仅有种“和对面的人说话是我人品好”的感觉。“我不担心英语口试。这种对高中生的加试不可能要求非常高,大学也不会指望高中生在入学之前就有很好的基础,这样的话还要考大学干吗?!……”

她的口音已经完全恢复到前辈子的自由个性发音,会着重一些很重要或者很微妙的单词,加之有段时间迷上法语歌的关系,语调夹杂着欧洲大陆和伦敦乡村的腔调,再带了一丝丝南亚的舌音,,配合一些手势姿态的——总之,听到的高中生们目瞪口呆。

“好了,我们该回家了。”她背上已经理好的书包,“回头见,伙伴们。”

还是英文。主要是兴奋过头了,脑袋转不过弯。

很愉快地回到家,愉快地吃现成的晚饭。因为老妈出差去了,父女一起在老爸工作的学院吃食堂。现在陈骅晟已经自己办了这学院的饭卡,经常在那里吃晚饭甚至午饭。顺便说一句,老妈连奖金在内月收入过千元,只,按汇率来算,也只够买个品牌的帆布包……而老爸前段时间好不容易升到副教授,工资也会增加些。这样算下来,家里两个月的收入就可以负担她一年的学费加住宿费,虽然生活费也可以伸手问父母要,但应该不会太多,更不会有余钱在昂贵的S市买房子。

所以呀,打工是必须的,奖学金能争取则争取,至少也得为了防晒霜和深层洁面乳还有咖啡吧……

第二天,陈骅晟没去老爸学院,是在学校里解决的。董学敏却过来坐到她身边。

这位女生从高二到现在,与她的关系越来越远。陈骅晟懒得去研究小女生的心理,估计也许和对方成绩在逐渐下滑、有时甚至落到第二十好几名有关。

“陈骅晟,你的口语怎么练的啊?”

“花时间。”陈骅晟毫不犹豫,她曾经想把对方当朋友,可事实证明,同班同学和同部门同事之间的友谊是有时效的,或是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有终身的朋友这种事。“你每天晚上对着镜子或者墙,讲一篇演讲稿,念一篇散文或者唱首歌。但是记住一件,就是一定要把主要单词的元音发得非常准确!一定要发音到位。先标准读音,读得听不出中国学生的课堂Chinglish的时候,再研究什么美式英式口音……Chinglish就是ChineseEnglish的意思。”

她的英文远没有到如何厉害的地步,尤其是与前辈子那些在英美长时间学习工作的同事比,那也是不折不扣的Chinglish。但是她现在已经用勤奋,超过的临死前的水准……嗯,临死前……相信再四年的苦读,她可以超过在中国学生轧堆的地方求学的留学生。

董学敏眨了眨眼。

“每天二十分钟就行,一篇演讲稿或者散文,对着墙朗诵……呃,”见对方还是茫然的样子,陈骅晟不得不加一句,“如果只是应付几分钟的口语考试,不如直接找辅导,练习经常会用到的自我介绍,还有学校、课堂、未来学业的一些描述。”

董学敏点了点头,似懂非懂。

“嗯,董学敏,你干脆这个寒假请个了解口试的家教多练练。”

终于,明白了,“嗯,谢谢!”

陈骅晟笑笑,好歹做了件好事。这位没有S市的户口,那成绩也不大可能在半年内重新与自己并驾齐驱,更不会报考同一专业。何况,她以为外语口语真的那么容易练就?!外语的意思,就是生活中根本不用,那么完全就要靠努力刻苦了。

嗯,打发走董学敏,陈骅晟突然陷入了自我怀疑和思维混乱之中:既然未来有得是留学归国的年轻人,那么自己学个外语语言文学又有什么意义?!不还是要拼命工作,而挣的糊口钱更少?那比上辈子更苦啊!

“陈骅晟!发什么呆啊,饭盒也不收拾……叫了你好几声!要上课了!”一个同班同学唤道。

陈骅晟跳起来。

不行,得再念一门专业课程。或者换个专业念硕士……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实一句话可以从多个角度出题。少的选择、简答,再多一点可以出论述题……这位同学,你来回答一下,”专门请来的政治加强课老师敲敲陈骅晟的桌子,明显是被她的走神惹到了。

“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吃饱和文明其实差距甚远。吃饱以后五十年还不一定文明得起来就是。“呃……还有就是公民意识、社会文明的培养问题。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出,不过两个文明应该是最主要的角度了。”

“……看来你发呆也是在想题目。”这位高人教师第二堂课就被一个男生的提问难了一把,现在又给个女生惊了一下。看来一中国际班藏龙卧虎,名不虚传哪!“说说看,你觉得今年高考,经济类的大题会不会出现?”

“肯定出现,分数应该至少占一半。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陈骅晟做过多年的教育,利弊黑白和各种出题思路,虽然不是道地专业,可也不差到哪里去。一位政治教师还真无法让她一败涂地。

“好,请坐吧。”被深刻打击的教师决定以后再也不随便叫人问答了。这都是明白人,大概连参考书和阅读类目都是专业级别的。

第十三章

≡¨文‖

≡¨人‖

≡¨书‖

≡¨屋‖

≡¨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